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奥巴马以倡导“新政”当选美国总统。美国长期奉行的经济自由主义政策将会终结;单边主义外交政策将会被多边主义取代。奥巴马政府的经济政策可能会在经贸、汇率、环境、知识产权以及人权等问题上给中国造成压力;多边主义外交将增加中美磋商与合作的机会。奥巴马“新政”下的中美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将会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奥巴马在2012年美国大选中再次胜出,但其第二任期仍将面临争取美国经济脱困、弥合政治分歧和调整对外政策的挑战。预计未来四年奥巴马政府对内将继续强化政府管理经济、协调社会分配的职能;社会议题上则推进自由主义。外交上,奥巴马将继续推进和调整美国对外战略的“再平衡”,重点依靠“巧实力”构建有利于美国的国际秩序,其对华政策则将表现出在维护双边关系稳定中对华更加谨慎,在寻求合作与竞争的平衡中适度强调竞争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为改善美国在中东—伊斯兰世界的国家形象,奥巴马政府在该地区大力推行公共外交,如调整反恐策略、注重与伊斯兰世界各种势力接触、加强新媒体外交、展开个人魅力外交等。这些政策初期有一定效果,但总体效果不彰。只要美国不彻底调整其中东政策和反恐政策,其在中东—伊斯兰世界的公共外交再美妙、再引人入胜,其成效也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4.
以2014年为时间节点,正当奥巴马政府开始投全力打造“奥巴马主义”外交遗产的时候,国际局势和美国国内政治的一些重大变化使“奥巴马主义”遭遇了严峻挑战.为此,奥巴马政府不得不在打造“奥巴马主义”遗产与回应挑战、质疑之间维持艰难的平衡.一方面,奥巴马坚持“奥巴马主义”的基本要义,坚守对外干预的门槛,另一方面,对挑战和质疑做出回应.两者动态的调适构成了奥巴马政府执政后期美国全球战略的基本线索.但奥巴马政府的努力进一步凸显了“奥巴马主义”的困境.“奥巴马主义”与特朗普的外交主张之间并非完全的南辕北辙,在“收缩”、“内顾”等主张上存在着内在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王霄巍  王甜 《和平与发展》2009,(6):1-4,50,71-76
“巧实力”战略是美国战略界针对近年美国国际影响力和形象下降、应对各种挑战力不从心的现实提出的,是一种通过综合、灵活地运用“硬实力”和“软实力”实现美国目标的整体战略。奥巴马上台后,“巧实力”战略成为其外交政策与行动的指导思想,使美国对外展示出一种“乐于倾听与合作”的新外交姿态。但“巧实力”外交只不过是奥巴马政府通过灵活运用软硬两手实现美国战略目标的策略手段。  相似文献   

6.
奥巴马政府上任后,对非推行"巧实力"外交,通过加大外交接触、军事渗透和发展援助力度,将非洲纳入美国主导的"多重伙伴世界"。奥巴马政府对非"巧实力"外交有所收获,但由于它没有脱离前任布什政府对非政策基本框架,本质仍是强权政治,成效有限。  相似文献   

7.
奥巴马政府调整其前任小布什政府强硬的单边主义环境外交政策,推出较为温和、务实的环境外交新政,比较重视节能减排及国际合作,取得一定成效.由于它未改片面追求美国利益的立场,国内又存在阻力和制约因素,其环境外交建树有限.  相似文献   

8.
张玉环 《东北亚论坛》2023,(4):50-65+127-128
拜登政府上任以来,将应对气候危机作为内政外交的优先议题,对内推行气候新政,对外实施积极的气候外交战略,以此促进美国经济社会整体绿色转型发展、维护美国国家气候安全、恢复美国的国际信誉和全球领导力。在全球层面,美国重返《巴黎协定》,发起“领导人气候峰会”,在联合国及七国集团等多边平台推动气候合作;在区域层面,美国将“印太”地区作为推进区域气候外交的重点,充分利用四方安全合作机制、“印太经济框架”、美国—东盟合作机制等小多边平台,提升“印太”地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在双边层面,美国以欧盟为重点加强同盟友之间的气候能源合作,同中国、印度、南非、印度尼西亚等新兴市场国家开展气候外交。拜登政府的气候外交战略对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绿色经济发展带来积极作用,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全球气候治理领导权之争,可能引发新一轮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并使大国“绿色竞争”更为激烈。需要注意的是,拜登政府气候外交战略面临国内外诸多挑战,国内党派分歧、地方政府反对等因素或阻碍美国履行气候变化国际承诺,美国同中国、欧盟等大型经济体之间的关系复杂演变也可能会制约其开展气候外交行动。  相似文献   

9.
当前,美国经济处于较为稳定的复苏阶段,但经济结构性问题依然突出。重塑美国竞争优势,再扬经济增长之帆,奥巴马政府仍任重道远。展望未来四年,着力解决国内经济问题将成为奥巴马政府施政重点,其经济政策既具连续性,更具与时俱进特征。第一,破解财政困局。当前,严峻的债务和赤字形势威胁着美国经济,而共和党与民主两党的分歧并无实质性缓解,奥巴马正面临四大挑战:自动减赤机制启动的负面影响逐步显现,不仅美国政府  相似文献   

10.
浅析奥巴马政府的"E外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有效应对美国外交面临的挑战,奥巴马政府积极推行以网络、手机等新型媒体为平台的"E外交",力图借此阐明美国外交立场,推广美国价值观念,修复美国形象,并对其他国家造成外交压力.尽管"E外交"的实施已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这一外交形式没有改变美国外交的霸权本质,其效用现阶段不宜被过分高估.  相似文献   

11.
奥巴马政府调整中东政策有3个原因,5条思路。调整后的中东政策是将反恐主战场转到阿富汗,逐步从伊拉克撤军,以更积极的态度推进巴以和谈,争取与伊朗直接对话,以外交手段解决分歧。中东热点问题是否会因美政策调整而得到解决,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这些问题仍将是奥巴马政府外交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2.
奥巴马政府明确界定了美国在非洲的核心利益,即安全利益、经济利益、政治利益与发展利益,并力图通过支持民主建设、拓展贸易投资、维护非洲安全以及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措施来实现上述利益.奥巴马政府对非外交具有鲜明的特点,如改变对非身份认知、强化美国公众对非洲重要性的认识、重视与非洲青年一代的交流、注重发挥非洲人在地区治理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外交功能,等等.未来奥巴马政府的对非外交在具体政策实践上将有所变化,但会坚持其既定原则和利益追求.  相似文献   

13.
野田佳彦内阁及其内政外交政策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田以往的政治风格具有明显的“鹰派”特征,此次却以自比“泥鳅”击败对手而当选和组阁,足见当下日本政坛亟需执政党内抚平嫌隙、党外合作对冲的政治格局。外交上,野田会继续强调日美同盟和奉行“拉美抗华”的基本政策,但近些年日本领导人频繁更迭已大大影响美日之间的机制性对话,而对华政策是其外交成败的关键,周边外交可能会引起亚洲各国的警惕;国内经济问题堆积如山,不可能轻易取得解决;朝野政党为争私利的恶斗不会平息,将会招致越来越多国民的反感。  相似文献   

14.
气候变化是中美双方都有较高合作意愿的核心议题。与奥巴马政府相比,拜登政府却将更多的气候治理核心要素纳入竞争轨道。责任分配日益强调“对等”、“统一”;推进方式“胁迫”和“诱导”色彩浓厚;关键内容聚焦清洁技术产业并谋求脱钩。竞争逻辑凸显的目的在于:一是谋求气候治理领导权;二是彰显气候治理意识形态更好服务价值观外交;三是维持气候治理体系相对位置的落差。拜登政府的对华竞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参与气候治理的角色,但近期和中长期都很难实现其服务战略竞争的核心目标。美国竞争性的对华气候政策不利于中美战略关系的稳定,也会妨碍全球气候多边进程取得类似《巴黎协议》的突破性成果。  相似文献   

15.
与前任总统小布什相比,奥巴马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态度较为积极,随着他的上台,美 国的气候立场发生了明显转向。奥巴马政府气候变化政策主要包括国内的节能、减排和新能源政 策,以及在对外关系上的气候外交政策。其特点可概括为:集环境、能源和经济于一体的指导思想, 注重合作的外交理念以及气候外交手段的柔性化。但究其政策本质,仍是服务美国的国家利益,维 护美国的全球霸权。  相似文献   

16.
自奥巴马入主白宫以来,美国的对外政策与过去相比有了较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信奉多边主义,重视多边机制的参与和合作;注重“软实力”的运用,致力于改善美国的国际形象:强调接触和对话.注重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争端;讲求原则和实用主义相结合,从而更加务实。然而,奥巴马政府对外战略的调整也是有限的:一是不会改变维护美国“一超独霸”地位的战略目标;二是美国对外战略始终受国内政党政治和利益集团的制约;三是面临中期选举,民主党为确保胜选,不能过度调整其内外政策。当前的伊核问题、阿富汗局势、巴以和平进程等已经成为奥巴马政府无法回避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胡文涛  郭振雪 《现代国际关系》2023,(11):104-118+155-156
外交叙事是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一国国际声誉的塑造、传播和维护。面对特朗普政府遗留下来的美国国际声誉负资产,拜登政府以“美国回来了”的拟人化外交叙事打造美国合群遵约的国际形象,试图通过相对温和、正面的外交叙事积极修复与欧洲盟友的关系,重构美国参与全球气候变化治理的外交叙事,为修复美国国际声誉进行话语铺垫。拜登政府的外交叙事对于美国国际声誉的修复具有一定的成效,但终究没能走出高开低走的既往套路。但是,由于拜登政府外交叙事自身内在缺陷、美国实力相对下降引发的位置焦虑、国内政治的持续极化以及“否决式政治”盛行,其运用外交叙事修复美国国际声誉的前景不可能完全遂愿。  相似文献   

18.
特朗普上台后不久便发布了“美国优先能源计划”,该计划的内容包括:废除“有害且无用”的政策,例如,奥巴马政府的《清洁能源法案》等;大力推动页岩革命,增加国内就业机会;振兴传统能源行业;推动能源独立等.与奥巴马政府不同,特朗普政府的能源政策显得尤为保守,是利用本土能源优势的“实用主义”政策.①“美国优先能源计划”及相关能源新政的核心内容便是一系列振兴传统能源行业的政策,其宗旨在于追求本国利益最大化,是由当前美国能源状况与共和党保守派当政等诸多因素共同造成的,这些政策目前在美国的实施确实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实体经济和国内就业方面,但这种影响仍然是有限的,并且该政策对未来美国内和国际能源市场的影响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9.
美国总统奥巴马2009年上台后,对东南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高调"重返",推出了一系列加强在东南亚存在的举措。2013年连任后,他将在未来4年继续把东南亚作为"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着力点。同时,奥巴马政府意识到其东南亚政策也需要进行"再平衡",应放缓军事"重返"脚步,在经济、政治、安全等领域全方位投入,均衡化、长期化地推进东南亚外交。国内财政限制、中东等地区外交挑战和外交人员人事变动等因素会对美国新一届政府的东南亚外交有所制约,但其未来政策走向仍将对中国周边外交和中美关系产生持续影响。  相似文献   

20.
奥巴马政府人权外交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巴马政府的人权外交与往届政府相比有所变化。在人权理念上,注重以更为广泛的人权概念看待人权;在人权外交实施上,提出原则性务实主义理念,注重策略的灵活性,凸显对软权力因素的重视。原则性务实主义的人权外交政策是奥巴马政府巧实力外交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奥巴马政府在人权目标的追求上没有改变,包括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政策上亦会对过去有所继承。这对中国来说既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亦富有挑战性,需要中国在加强国内善治的同时,提升对美战略的灵巧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