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996年,肖纫冬度过了生命中最难忘的日子。年过40,在哈尔滨轧钢厂工作近二十年,没想到一夜之间就下了岗,恐慌、忧虑、失落、苦闷一起向她袭来。当时肖纫冬夫妻双双下岗,上有70多岁的老人,下有上学的孩子,一家人怎么生活?肖纫冬仿佛一下子从天上掉到了地下,一想到自己还很年轻就没了职业,内心十分痛苦,委屈、失落、担忧等各种情绪都在折磨着她,看不到前途,看不到希望。由于只有高中文化程度,只能在开发区的一家药厂做包装工,半年后轧钢厂重新开工,肖纫冬满怀希望地回去,然而3个月后,工厂停工,肖纫冬再次下岗了。肖纫冬一次一次地找工作,又不…  相似文献   

2.
十九个春夏秋冬,她不改初衷,在自己认准了的道路上行进,以自己的热情和艰辛劳动,慰藉着千千万万亡去的魂灵,抚慰着一颗又一颗失落的心,将自己最宝贵的青春年华默默地献给了殡葬事业,群众称她是“神圣天使”。她就是张家口市殡仪馆主任、全国“三八”红旗手埃翼飞。1972年,年仅16岁的侯冀飞就到市纤维厂上班了,一年后被调到市福利院当护理员。1975年调到殡仪馆工作。消息传开,一时成了人们街头巷尾议论的话题。姊妹们扶着眼泪数落她:“20来岁的大姑娘去烧死人,今后看那个小伙子敢要你?!”一些不了解内情的人噙咕:“这姑娘准是…  相似文献   

3.
人生有许多不如意,沟沟坎坎只要咬咬牙挺过去,前面就是蓝蓝的天。本文主人公章云英女士刚下岗时,也曾一度被迷惘和失落的心情笼罩着,然而她没有呆在家中怨天尤人。回想自己下岗两年来走过的路,她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4.
《中国青年研究》2003,(10):33-42
●专业技能和性格特点影响职业选择●履历表:通往职场的护照●黄金一瞬间:做出最后的选择要入职大公司,需要将最好的一面呈现给招聘人员。有很多年轻朋友去求职时,只知道准备一份简历,穿一套正装就去应聘了,这其实是远远不够的。要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需要先静下心来,在别人审视自己之前,先自己好好审视一下自己,以便对自己作一个深入的了解,从“硬件”到“软件”,好好分析一下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因为你越是了解自己,就越接近成功。专业技能和性格特点影响职业选择1、什么是你的“硬件”和“软件”?那么,我们这里所说的“硬件”是指什么呢?…  相似文献   

5.
李玉明 《中州统战》2003,(11):34-35
走进千亩荒滩王志强,毕业于南京大学信息物理系,在山东省莱州市经营一家电脑服务公司;孙淑云,毕业于哈尔滨机电学院机械系,7年前从一家市属企业下岗。两人高中时同班同桌,大学毕业后结为夫妻。孙淑云虽然下岗了,却不甘心依赖丈夫生活,不愿虚度后半生,她要用自己的双手,再创一番事业。有一天,她在网上看到一则消息:中国造纸用的木材缺口很大,每年从国外进口木质纸张,要耗用外汇近百亿美元。同时,她还得知,莱州市正在积极实施“退耕还林”国策,鼓励发展速生丰产林。何不种植速生林木?跃跃欲试的孙淑云到植树起步较早的菏泽、临沂、潍坊等地考…  相似文献   

6.
《中国青年研究》2003,(10):58-66
●让自己成为金牌“白领”●掌握职场生涯中必备的“五个C”●制约职业前景的10种想法●扩展职业前景的15种能力●明确你的工作目标和每天的工作●必须认识到:小节同样影响成功●掌握一些工作技巧让自己成为金牌“白领”都市的年轻“白领”阶层是目前职场的新贵,如何取得成功是他们中很多人最关心的问题。不过,在现阶段,许多人对此却缺乏足够的认知。世界青年成功学会副会长吴甘霖先生认为,青年“白领”是最关注自身成长和成功的人群。机会的空间来自积极的心态。吴甘霖认为,这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其实,“白领”们感觉缺少发展的空间,有的是…  相似文献   

7.
改革震撼着每个下岗职工的心。许多人丢掉铁饭碗后,陷入迷茫与失落的空间。而她并没有因此彷徨,她变压力为动力,下岗不失志,实干铸就人生的辉煌。她就是固始的女强人,县人大代表、固始添源酒业饮品厂厂长刘学芳。1989年,刘学芳下岗了,丢掉了端了20年的铁饭碗...  相似文献   

8.
《当代广西》2004,(17):39-39
永福县下岗女职工余华下岗后,不等不靠,坚定“脚下有路”的信念,经过7年的艰苦创业,她创办了万帮日杂批发部、万帮家政服务社、万帮超市,安置当地下岗失业人员100多人,走出了一条下岗职工自强不息的再就业之路。  相似文献   

9.
辽宁工业大学硕士生曹再学2003年毕业后就职于阜新市国土资源局,后因不明理由被迫下岗,直到温家宝总理关注后才恢复工作。曹再学自己认为,他是因被招录为公务员时没有送礼才招致下岗结果的,而有媒体更进一步分析,找工作要让负责人得到“好处”,已是现今各个单位人事录用的“潜规则”,曹再学即是此一潜规则的牺牲品。观察曹再学下岗过程的每一步,都没有明确的“说法”。而在党政机关,人事录用、解聘等程序非常严肃,不可能没有严格的规范这一规范被“潜规则”视若无物,被个人利益随意左右,可见在一些“负责人”的心目中党纪国法是多么的脆弱!…  相似文献   

10.
李勍 《中国保安》2004,(22):16-17
越南女孩范氏惠得知自己感染艾滋病毒是在分娩的产房里。2001年2月的一天,厄运将这个当时才22岁的姑娘从即将初为人母的欣喜一下推入深渊。然而,她没有向命运屈服,历经艰难最终走出逆境,成为一名宣传防治艾滋病的志愿者。她四处奔走,呼吁社会抛弃歧视艾滋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人的观念。最近,她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04年度20名“亚洲英雄”中的一员,也成为众多越南人心目中的“真心英雄”。获悉范氏惠被评为“亚洲英雄”后,越南国内的几家媒体打算对她进行联合采访。但当记者打电话到她家时,她丈夫却抱歉地说,阿惠不在家,她去首都河内参…  相似文献   

11.
11年前,36岁的刘敦林下岗了。痛苦、困惑、闯荡了6年后,1998年初,她通过竞争当上了江汉区巾帼家政服务站站长,与下岗姐妹一起从事服务千家万户的家政事业。刚开始,家政服务被视为“第七十三”行业,一些下岗女工嫌丢面子,不愿意干,站里仅有4个人。刘敦林常常发愁:业务来了,无人上岗失信于客户;业务不来,心里着急姐妹等米下锅。事等人,人等事,都不好办。刘敦林用真情温暖队员,不断扩大队伍。有的下岗女工宁愿到处借钱,也不愿意做家政。刘敦林一一到家中走访,鼓励她们转变观念,渐渐地,她招收了一批下岗工人。每逢“三八”节、国庆节、新年刘敦…  相似文献   

12.
王美娜,今年37岁,是吉林市丰满区娜娜托管班经理。12年前下岗。下岗后,做过手工编织、扫过大街,参加自考取得法律本科文凭和律师职业资格证后,从事过法律服务工作。2002年,注册成立了吉林市丰满区娜娜托管班,专门从事学生托管、教育工作。经过五年多的艰苦打拼后,如今她已拥有12台接送学生的大中型客车,在市区设立了5个托管服务点,教育协作单位发展到了5个,每天接送、托管中小学生770人,安置42名下岗职工和勤工俭学大学生就业,企业年利润可观。王美娜也先后获得“吉林省劳动创业之星”、“吉林市青年创业带头人”等称号。  相似文献   

13.
当今.很多人下岗后就傻了!说到再就业.他们总觉得自己不会电脑.不懂英语.没有文凭.没有一技之长……结果.不少人常常只能依靠拿低保过日子,或者在大街上摆个地摊东躲西藏。然而.郑州有位26岁的女工.下岗后因发现了经营二手玩具这个市场空白.不仅养活了自己.还在两年内挣了40多万元。她是怎样取得成功的?  相似文献   

14.
谁愿让自己的处女之身赤裸裸地暴露在众人面前?谁愿在自己的脸上开刀见血?谁愿把自己的头部凿个窟窿?谁愿把自己的手脚捆绑,栖身墙角?——是他们,自作聪明、施下“苦肉计”的案件制造者。上篇 绚丽的诱惑●滴“血”的处女女人真是弱者?当夜阑人静,荷城农业储蓄所女营业员王生梅发出“救人啊!”的呼救声时,附近的居民听了不禁心惊肉跳。而更叫人寒心愤恨的还是人们所看到的现场:她,蓬头垢面,赤身裸体,手被铁丝反绑着,人斜趴在床沿上,几道鲜血从她的大腿处流出来,顺着雪白的肌肤一直延续到地上。她被强奸了。可她还是一个没…  相似文献   

15.
每天早晨,在锦州市凌河区洛阳路5段93号楼的楼口一群由下岗职工组成的漆工队伍在一位中年妇女的带领下出工做活。人们不知道,当年这位中年妇女也曾经和这群人一样经历过下岗的痛苦,经过几年的酸甜苦辣,为自己找到了一条生活的出路,还在她的刷漆生涯中第一个发明了刮漆的绝技,从此6寸刮刀代替了祖祖辈辈延用了几十年的毛刷……这不仅是中国刷漆工艺上的一场革命,而且为锦州、沈阳、西安。通辽等10多个城市的一千多名下岗职工谋求到了出路……她就是被誉为“中国刮漆第一人”的李淑芝。 下岗后,她找过妇联,求助过民政局,甚至…  相似文献   

16.
亲情挡不住     
●一位年近六旬的农村妇女,平淡地向公安人员叙说她砸死自己亲生儿子的过程。 ●她的乡亲们自发到看守所去看望她,并上书法院要求对她从轻发落。 ●她的儿子恶贯满盈,但惩罚他的是法律,而不应是她,尽管她是他的母亲。  相似文献   

17.
她在一年之中经历了下岗和家庭裂变的双重打击…… 她以不变的真诚和坚强意志走出了生活的低谷…… 工作爱情双“下岗”,心归何处? 1988年的冬天对于敏来说是最不幸的冬天,首先是她结婚才两年的丈夫闹出了婚外恋。 一开始,于敏听到一些风言风语,说丈夫在外边和另外一个女人好上了。她还不信,丈夫虽是银行的干部而她是个工人,但两个人感情很好,并且还有一个可爱的儿子。可是,有一天于敏到丈夫上班的银行附近办事,却意外地看到丈夫亲热地挽着一个女人钻进出租车…… 就在这时,于敏所在的工厂——长春  相似文献   

18.
万双喜在湖北省汉川市环卫工作岗位上干了10年,环卫工作凝聚着她的汗水,奉献和业绩。她被授予汉川市“城市美容师”和先进工作者、孝感市“三八红旗手”的称号。2003年,她又脱颖而出,当选为孝感市人大代表。这是环卫工人的骄傲,是人民群众的信任,她感到很光荣,下定决心要当好人大代表。然而,正当事业如日中天,万双喜有使不完劲的时候,2004年2月环卫所按年龄划线调减人员,她下岗了,每月只领200元生活费,面对两个上学的孩子和不太宽裕的家境,她与丈夫商谈再出去找份工作。三个月后,她找到了一份临时工,热爱劳动的万双喜又重新找回了工作的感觉…  相似文献   

19.
在大连市沙河口区兴工街东北侧,曾经有一处不引人注意的闲置厂房。但就是在这个地方,一个企业下岗干部乔志英率领她的员工,创造着奇迹。乔志英原是大连市二轻局一家企业的工会副主席兼食品处处长。由于企业生产经营不景气,须安排一批职工下岗。作为工会副主席,她配合企业做“减人增效”的工作。九十年代中期,“下岗”意味失去“铁饭碗”,意味你干得不好,因此,职工们想不通,有的吵闹,有的骂街,还有的闯到领导办公室“理论”。乔志英按照领导的要求作职工的思想工作,但收效不大。她想: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为企业分忧,就…  相似文献   

20.
杨桂云1971年出生在河北抚宁县浅水营南村一个普通农家,只有初中文化。她曾在县供销社工作过,22岁那年单位解体,杨桂云下岗后便开始了创业。她摆过地摊、卖过服装、开过儿童游乐园,10年时间做了六七种生意,但均以失败告终。不仅未能实现自己的财富梦,还欠下了20多万元外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