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任何形式的社会生活中,领导(Ieadership)是一种必要的现象。科学的任务不是研究这种现象的好与坏,或者哪一种占主流。事实上,任何形式的领导体制与民主的最基本要件之间都是不相容的,对这种不相容性的揭示本身就有着巨大的科学价值。如今我们已经认识到,寡头政治之所以有其历史必然性,正是基于一系列经验事实。与所有其他科学规律一样,社会学规律来源于经验观察。然而,为了剥除我们的原  相似文献   

2.
中国铁路改革的体制抉择文力在全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与完善的过程中,铁路改革的滞后状态日趋明显。其现实状况是:铁路一方面已无法维持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另一方面又游离于市场经济体制之外,在两种体制中都无法寻找到自己的支撑点。因此,中国铁路体制现在实际上...  相似文献   

3.
《乡音》2017,(1):1-1
《人民日报》: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是人通过各种社会关系构建起来的复杂综合体,调动人的积极性,需要理顺各种社会关系,这就形成了各种体制,主要包括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等。在人与体制的关系中,人们的切身感受是体制大于人、强于人。  相似文献   

4.
经济转轨中的东欧社会保障体制王歧山东欧剧变后,旧的社会保障体制已被冲垮,近两年来,各国在重建新的社会保障体制中取得了初步进展,但仍面临着重重困难。一、转轨中各国在社会保障领域中遇到的难题东欧经济转轨已经六年,多数国家的经济正在复苏,虽然剧变初期出现的...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政报》2010,(10):46-48
自治区文化厅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文化艺术工作的方针、政策,起草全区文化建设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和政策;制定全区文化艺术事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指导全区文化系统的体制机制改革工作。  相似文献   

6.
体制一词我们都很熟悉,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组织制度”。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和教育等领域都有体制,这些体制都建立在具体制度之上,是制度的实现形式。执政体制是执政党组织和领导国家机关的一整套方法、手段和途径的总称,从执政的意义上来说,政治体制也可以称为执政体制。,健全执政体制不仅要完善相关的具体制度,还应理顺体制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7.
我国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走向吴志华我国在90年代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传统人事制度面临着历史性变革。与计划经济相依存的人事制度将在经济体制的转换中实现自身新旧体制的变换,逐步形成一种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人事管理体制。第一,人事职位体系由...  相似文献   

8.
体制转轨时期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钱胜爱目前,中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期。在这一时期,传统的中央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系已经被打破,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建立中,市场功能不完善。不完全的计划与不完全的市场,决定了地方政府在转轨期要承...  相似文献   

9.
体制转轨过程中的社会组织寇生杰,柏良泽,何凤秋在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过程中,社会各方面正在发生着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是社会功能分化、结构复杂化、利益多元化,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加速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随着...  相似文献   

10.
试论我国政府经济职能的地位和作用石玉平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市场机制在优化资源配置、调节经济活动中起基础性的作用。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在这一新体制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政府经济职能应该处于什么地位,发挥...  相似文献   

11.
1在跨向二十一世纪之际,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历史进程中,我国行政体制也相应处在一个不断变革与推进的过程之中,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体制的定位目标与价值取向,必然要求与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保持一致,而且,作为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行...  相似文献   

12.
以“社科院体制”为代表的传统社会科学体制作为计划经济体制的衍生物,它带有浓厚的“苏联模式”色彩,这种社会科学体制在许多方面与市场经济环境不相适应,甚至不相兼容。我们面临这样一个研究课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发展社会科学,具体而言,如何通过改革使社会科学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接轨,如何通过发展使社会科学事业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接轨。要实现这种接轨,有赖于以下四个方面具有战略意义的创新。对社会科学的属性和劝能进行定位在传统理论中,社会科学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并且是意识形态的主要形式之一,而意识…  相似文献   

13.
当前企业党建工作必须着重解决好五个问题张鹤桥在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过程中,企业领导体制和经营机制也随之发生变化。在这个转轨变型期间,企业党组织必须认清方向,找准位置,适应新情况,探索新途径,不断...  相似文献   

14.
杜甫在《同元使君春陵行序》中云:“不意复见此比兴体制,微婉顿挫之词。”所谓“比兴体制”,显然已不是仅指在微观中作为运用比兴手法的诗作,而是指在一种创作思想指导下的宏观创作体系。杜甫提出“比兴体制”的大历二年(公元767年),是杜甫诗歌创作处于炉火纯青而创作思想也已自成体系的时期。笔者认为,杜甫的“比兴体制”不仅高度概括了他本人诗歌创作的特征,而且也为中患无白诗派的革新运动启开了序幕。本文拟对杜甫的“比兴体制”在唐诗革新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它所包蕴的唐代群体人格意识之内核,以及它所体现出来的唐代现实…  相似文献   

15.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及其基本框架王荣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我们要在深化改革中积极推进由旧体制到新体制的转换,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本文拟就建立社会主...  相似文献   

16.
刘尚希 《群众》2013,(7):I0014-I0015
分配差距扩大,根子在整个体制。讲贫富差距,既要看收入,也要看财产,还要看消费。分配制度改革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收入分配制度固然重要,但在贫富差距的形成中并不是唯一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观察分配问题要用中医思维,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我国的分配差距扩大,分配不公加剧,在收入层面只是一个表象,根子还在整个体制,包括经济体制、社会体制和行政体制等方面,把所谓的“收入分配制度”单独拎出来进行改革,可能会事与愿违。  相似文献   

17.
一、新时期国有企业党建面临的挑战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国有企业党建。第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转换,其难度相当大,国有企业在这一转型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困难和矛盾,给党的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第二,新形势下实践经验积累不够。  相似文献   

18.
在体制转型期,新旧两种体制并存并不可避免地产生剧烈的摩擦和碰撞,使这一时期的宏观调控具有很大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本文着重分析了体制转型期宏观调控过程中存在的三个方面的难点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这些难点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李森 《中国民政》2001,(5):26-27
目前,我省社区建设工作已在大中城市中全面展开,并逐步向小城市延伸,预计今年我省城市社区建设工作将会有较大的发展。回顾总结山东省这几年社区建设工作的经验,分析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我认为,在首先完成城市基层社区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应当把培育和完善社区功能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城市社区建设的重要任务。培育和完善社区功能 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第一,计划经济体制造成了城市社区功能严重缺失。计划经济体制下,在城市中,对人的管理实行的是一种单位体制或单位模式。在这种体制下,人所工作的环境几乎成为对社会成员进行…  相似文献   

20.
顾耀明 《现代领导》2001,(10):42-42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近年来,上海市徐汇区政府结合实际,进一步解放思想,在体制创新中,以辐射衍变管理架构,加大政府服务、管理的辐射力度,逐步实现政府领导职能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