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浅析当前女性犯罪动机的主要类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何故意犯罪都存有明显的犯罪动机。作为犯罪群体中一特殊群体犯罪——女性犯罪,由于历史和现实等因素的影响,其犯罪动机有自身的特点。就类型而言,主要表现为物欲型、情绪型、无知型和恶逆变型等,而其中性别差异比较明显的有情绪型、无知型和恶逆变型。  相似文献   

2.
通过调查和比较犯罪少年与守法少年的心理特征,我们发现犯罪少年在性欲型需要、物欲型需要、情欲型需要、逆反心理上都极其显著的高于守法少年;犯罪少年的内归因显著低于守法少年,犯罪少年与守法少年在外归因上不存在显著差异;犯罪少年和守法少年在自我意识上存在差异。最后,我们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相关的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3.
不良文化是诱发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包括:个性发展上的恶性膨胀,价值取向上的无条件索取,社会化教育的欠缺,文化教育的冲突与脱节,人格发展上的障碍等。我们应该对现实中可能诱发青少年犯罪的不良文化因素予以高度重视,并且根据青少年的自身特点采取切实的措施:第一,大力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主旋律,优化文化环境,净化文化市场;第二,重视和发挥文明对人的启蒙、教化、发展作用;第三,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大力提倡和加强对青少年的启蒙教育;第四,更新教育观念,注意实效,切实加强基础素质教育,塑造良好人格。  相似文献   

4.
流动人口犯罪主体作为一个群体,当这个群体的犯罪行为方式经常、反复、呈稳定状态出现的时候,便构成了一个群体的人格特征。流动人口犯罪的犯罪心理也呈现出自身的特点。从这种心理特征出发,我们可以找到流动人口犯罪的内在规律,而且,流动人口犯罪是一个社会问题,有其深层的社会原因,研究流动人口犯罪心理特征更可以探求流动人口犯罪心理形成的社会根源,从而从多方面努力来防治流动人口犯罪。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非疾病悲伤情绪大学生立冬节气的躯体、情绪和人格表现特点及其相互的关联性,从中医角度讨论悲伤情绪的内在病机。方法运用自拟躯体健康状况调查问卷、贝克焦虑量表(Beck Anxiety Inventory,BAI)、贝克抑郁量表(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BDI)及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Revise Short Scale for Chinese,EPQ-RSC)作为测评工具,在立冬节气对中医院校大学生的悲伤情绪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308例被试者中,共有169例存在悲伤情绪。在躯体健康状况调查问卷的躯体总分、精神情绪总分,BAI评分,BDI评分,以及EPQ-RSC的多个因子方面,男性和女性悲伤被试者与不悲伤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169例悲伤被试者中,出现频率大于50%的躯体不适条目有口干、头部不适、疲乏无力、怕冷、咽部不适和善太息;有3%的被试者存在焦虑情绪,21.3%的被试者存在抑郁情绪,悲伤者合并有注意力下降、郁闷和烦躁等精神情绪失调。女性悲伤被试者EPQ-RSC量表的P、N因子评分显著高于不悲伤者,L因子评分显著低于不悲伤者;男性悲伤被试者EPQRSC量表的E因子评分显著低于不悲伤者(P0.01)。经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悲伤情绪评分与BAI、BDI及躯体健康亚量表的一些条目评分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悲伤情绪者具有一定程度的躯体不适,合并有较多的情绪失调,人格特质具有性别差异性。悲伤情绪者的病机为肝郁脾虚、胃脘气滞、气机失调。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行的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存在诸多问题,既不利于打击犯罪,也不利于对未成年犯罪人进行教育、感化和挽救。完善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法律是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根本途径。建议:健全适应未成年人犯罪特点的刑事实体法;健全适应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诉讼程序;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独立的少年法院。  相似文献   

7.
犯罪青少年的心理状况和个性特征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了解犯罪青少年的心理状况和个性特征 ,我们在福建省少管所进行了问卷调查 ,本调查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 90 )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 (EPQ-RSC) ,结果表明犯罪青少年心理健康值显著偏低 ,尤其是对情绪特征的评估显示情绪不稳定性问题最为突出 ,因此犯罪青少年的教育管理工作要加强对犯罪青少年的心理辅导和良好个性的培养 ,稳定的情绪状态是实现教育管理任务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8.
为考察大学生情绪觉察的能力以及情绪觉察与人格的关系,本研究采用修订的情绪觉察等级量表(LEAS-C)和艾森克人格问卷对28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发现,女生情绪觉察的均分显著高于男生(p〈0.001);本科学历的大学生在情绪觉察3个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大专学历的大学生(p〈0.001);一年级学生的情绪觉察能力显著低于三年级学生的情绪觉察能力(p〈0.001);非独生子女的均分都要高于独生子女,而且在觉察自己这个维度达到了边缘显著的水平(p=0.05);觉察自己与神经质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p〈0.01),觉察总分与神经质也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p〈0.05)。  相似文献   

9.
一、农村血缘群体犯罪的特点 所谓血缘群体,是指由于婚姻关系或者血亲关系缔结而成的群体或村落,俗称“家族”。当前农村血缘群体犯罪的特点表现如下: (1)犯罪行为公开化。一般犯罪都带有隐蔽性,而血缘群体犯罪却具有公开化的特点。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血缘群体时常一呼而应,情绪激昂,往往为显示其家族势力的强大,公然使用暴力。  相似文献   

10.
<正>前言(一)本报告的目的与价值企业家作为市场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作为创造财富、推动经济发展的社会精英群体,其犯罪现状如何,不仅能反映出企业家群体的自身问题,更能标示出当下制度环境与营商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毕竟,企业就是制度创设的充满活力的盈利组织,而且企业家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引擎。这决定着制作和发布本报告的目的具有多元指向性:其一,对相关决策机关,通过揭示企业家犯罪的规模与特征,有助于正确判断企业家犯罪态势,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利用3个实验细致分析了涉警危机事件发生后,不同修复策略、不同修复时机和民众负面情绪对警民信任的修复效果,并比较了不同自我建构类型人群的信任修复效果差异。研究发现:第一,涉警危机事件发生后,民众的负面情绪越高,其对警民信任修复效果产生的负向影响越强。第二,在涉警危机事件发生前,依存型人格较独立型人格对警察持有更高的初始信任水平;在涉警危机事件发生后,依存型人格群体中的负面情绪越高,修复策略的修复效果越差,但是,独立型人格群体中的负面情绪复效果高低对修影响则无明显差异。第三,警民信任危机事件发生后,修复时机对修复效果的影响"因人而异",在依存型人格的群体中,延迟修复效果优于即时修复效果,但在独立型人格群体中的修复效果却无明显差异。第四,民众自我建构水平、修复策略与修复时机三者之间存在三维交互效应。由此,科学平息民众负面情绪、充分利用大数据精准施策、"因人施策""因时施策",尤其是要注意对依存型人格人群的因势利导,是当前修复警民信任关系水平的可行之策。  相似文献   

12.
要搞好21世纪的禁毒工作,必须重新审视国际国内毒品犯罪的新趋势、新特点,重新构想21世纪禁毒工作的战略。一、21世纪毒品犯罪的新趋势、新特点:(一)毒品犯罪全球化趋势日益严重;(二)毒品犯罪总量居高不下,仍处于高蜂期;(三)毒品犯罪格局发生变化;(四)毒品犯罪方式手段更加高智能化。二、21世纪禁毒战略构想:(一)禁毒战略指导思想;(二)禁毒战略策略原则;(三)禁毒战略计划框架。  相似文献   

13.
广州市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州市刑事犯罪状况表明,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影响广州社会治安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犯罪问题的产生,主要源于社会、经济、心理、文化冲突等因素。该群体犯罪问题必须通过与时俱进的制度创新来解决。  相似文献   

14.
无意识犯罪动机的本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意识理论从不同角度分析无意识的来源,个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与社会无意识区别性地体现于无意识犯罪动机的各个方面,同时,三者又相互结合、相互渗透,与意识到的犯罪动机共同形成系统的犯罪动机状态。以犯罪动机结构为基本模型,可以系统分析无意识犯罪动机在青少年犯罪、过失犯罪、情绪型犯罪、变态型犯罪、群体犯罪与游戏型犯罪等类型犯罪行为动机中的表征,它们与意识状态的犯罪动机共同构成犯罪行为的动机力量。无意识犯罪动机对于在刑事司法实践的应用中深度地揭露犯罪,对于罪犯的心理动力矫正、犯罪性人格与行为改造,均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当前,未成年人犯罪比率越来越高是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虞犯少年"的概念对我国处理未成年犯罪问题意义重大。以家庭、心理等主客观方面为角度,研究和分析当前"虞犯少年"形成因素,对其进行犯罪预测和预防至关重要。结合现状,从健全思想、加强教育、特殊预防等方面提出对"虞犯少年"的预防措施,为降低未成年犯罪提供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6.
犯罪恐惧相对独立于犯罪率,其对民众的日常生产生活危害极大,因此是各国重点要解决的社会治安问题之一。对犯罪恐惧的研究不同于安全感,常用的理论工具是犯罪恐惧的解释模型,包括犯罪被害模型、治安失序模型与社区关注模型。用问卷检测情绪具有的天然局限性,而我国当前研究中的提问方式又有诸多缺陷。随着研究的深入,犯罪恐惧构念效度不足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并动摇着研究本身的科学性。对此,宜从情绪维度建立指标体系,设置情绪的识别与过滤性问题,增加恐惧情绪的频率、强度、持续性与紧张度等指标。  相似文献   

17.
城市化进程中的女性犯罪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城市化导致了女性犯罪因素的增加。这主要包括“女性犯罪的主体因素”和“女性犯罪的环境因素”。女性的生理特点和自私、贪婪、压抑、空虚、虚荣等不良心理以及异常人格、精神疾患等是其犯罪的主体因素。城市压力的加大、性别角色期待的提高、城市人际交往的新特点、家庭功能不良和自然群体的反社会作用等是其犯罪的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8.
在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的刑事案件中,有一部分是少年犯罪案件。这些触犯刑律而需追究刑事责任的少年(14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以初犯、偶犯居多,犯罪史短,犯罪心理和犯罪方式尚处幼稚、不定型的阶段,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如果不顾这些少年人犯的身心特点,袭用对付成年人犯的方法来对付他们,往往会使他们内心产生强烈的对立情绪,直接影响办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转型,未成年人犯罪出现了新情况、新态势;人权保护观念的增强和刑事法理论研究的深入,人们对犯罪原因、犯罪矫治也有诸多新的理解。所有这些,都为少年司法制度提出新的挑战,同时也折射出少年处遇措施上的诸多问题与缺陷。有鉴于此,本文以社会转型为视角,在对我国少年处遇措施重新审视和全面思考的基础上,提出改进少年处遇措施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20.
高校辅导员工作是一种高情绪劳动强度的工作,情绪劳动带来的负面影响会影响辅导员的工作效率和身心健康。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分析了高校辅导员情绪劳动的现状。结果发现,辅导员情绪劳动强度处于较高水平;相比较表层扮演这一情绪劳动策略,辅导员作情绪劳动时更多地使用深层扮演的策略;不同工作年限的辅导员对情绪劳动策略的运用情况不同。在实证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本研究从个体与组织两个视角提出了应对情绪劳动所致的负面影响的管理对策,希望能帮助辅导员更好地驾驭情绪,以提高工作绩效,保持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