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3 毫秒
1.
68亩辣椒一年获纯利20万元人民币,这让农二师二十七团二连职工李再秀心里乐开了花,用她的话说,每天都能在梦中笑醒。她说:"2007年承包了68亩辣子,单产703公斤,估计可兑现20万元左右,是收入最高的一年,这都离不开党的政策好,团、连领导指导有方,让我今年挣了这么多钱!"  相似文献   

2.
<正>农九师一六三团南区农五连女职工黄春花,自通过"绿色证书"培训以来,今年用所学到的农业科技知识,经过科学投入,精心管理,在承包土地和大棚种植上都喜获丰收,她种植的20亩红小片打瓜,单产120公斤,纯收入1.4万元,20亩饲料玉米单产达1000公斤,纯收入1.5元,庭院大棚纯收入达7000元,累计收入达3.6万元。  相似文献   

3.
在前不久农二师二十一团召开的六届一次职代会上,有一位开着小车来开会的代表着实让人羡慕了一阵,这位代表就是靠种地发家的五连职工刘贵智。 刘贵智是老军垦的后代,一直都战斗在农业一线。2000年,刘贵智和爱人筹措资金一次性租赁了360亩地,分别种上了辣子和小麦。这一年,刘贵智夫妇头一次把土地当成了自己的土地来种,及时施肥打药,科学控水管理,年底,辣子收入5.4万元,小麦收入7000多元。  相似文献   

4.
马季才做梦也没有想到,调入农四师七十二团九连短短5年间,仅土地收入一项就累计获利8万余元,去年在44亩制种玉米地里更是刨出了“金娃娃”,平均单产创447公斤的好成绩,名列全团制种玉米平均单产榜首,兑现金额2.4万元。 早在1981年,川籍的马季才就带领妻子和一双儿女,千里迢迢投奔在新疆的亲戚,小打小闹折腾了十几年,也没挣下什么家业。1997年7月,他申请调入七十二团九连成为一名承包职工。马季才信奉“庄稼活讲科学,勤干巧干有收获”。这些年,他先后种过甜菜、冬小麦、大豆、制种玉米,无论种什么,他都力争做到三个到位:即精耕细作到位,科学  相似文献   

5.
农九师一六三团农五连女职工黄春花,自通过"绿色证书"培训以来,用所学到的农业科技知识,精心管理,在承包土地和大棚种植上都喜获丰收,2007年,她种植的20亩红小片打瓜,单产在120公斤,纯收入14000元,20亩饲料玉米  相似文献   

6.
正"种植养殖两不误,劳务家务同兼顾,进厂务工能致富,走出家门奔康路"。这是四师七十一团六连职工的真实写照。连日来,在连队办公室,职工们正忙着领取订单作物兑现款。"看到没有,我在连队指导下种植的150亩甜菜收入近20万元。"兑现处,职工桑建民告诉笔者。据了解,去年六连种植的制种玉米、甜菜和高粱共为职工发放兑现款1067万元。在农业大丰收的同时,六连在促  相似文献   

7.
古县南垣乡东池村党支部书记付大军,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初期,自费去外地学习玉米制种技术。回村后,利用东池村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先种了3亩,到年底一算账,纯收入1500元。随后他逐步扩大规模,到今年,面积已增加到了40亩,可产玉米种子0.85万公斤,预计纯收入近2万元。付大军说:“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在他的指导帮助下,全村有80%的农户选择了玉米制种。他不厌其烦,一家一家地传授制种技术,一块地一块地地查看生长情况。目前,全村的制种面积已达到1700亩。为解决群众玉米种子销售难的问题,他经过多方联系,与洪洞县种子公司签订了种子…  相似文献   

8.
2004年,我省在政策牵动、市场拉动、改革推动、科技带动下,通过实施水稻100万亩、玉米100万亩、马铃薯100万亩的科技"三百"工程,全面完成了增产增收任务.全省粮食面积9400万亩以上,比上年增加270万亩以上,增长3.0%;总产量达3326.5万吨,增产143.2万吨,增长4.5%;种植业为农民人均增收235.7元,是近5年来最好的一年.  相似文献   

9.
数字看宁夏     
《共产党人》2012,(24):10
800万亩宁夏2012年实施粮食优新品种推广计划,推广面积突破800万亩,其中水稻优新品种推广率达63.4%,玉米优新品种推广率灌区和山区分别达100%和78%,马铃薯脱毒一级种薯推广率达53%,为实现粮食"九连增"发挥了积极作用。据自治区农牧厅种植业处介绍,2012年,宁夏按照"山川有别"的原则,因地制宜做出优新品种推广规划。目前,全区共计建设粮油高产万亩示范片120个,推广覆膜保墒集水补灌旱作节水农业面积162万亩,推广测土配方技术900万亩。全区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作物良种统供率分别达37%、82%、100%。738.3亿元据月度工业统计快报显  相似文献   

10.
周琼珍是八十六团的一名女职工。2001年,她种植170亩棉花收入2.5万元;发展3.5亩大棚蔬菜,收入1.2万元;饲养5头母猪,收入3500元;栽培花卉收入2000元。她靠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头脑,走上了一条致富路。 1996年,她随丈夫从甘肃来到八十六团,团场两费自理、租赁承包深深吸引了她。当年,她承包了30亩棉花,从备耕一开始,她就像个陀螺一样飞速地旋转起来。她勤学好问,吃苦耐劳,从播种、放苗、田管到病虫害的防治,项项措施落实到位。通过  相似文献   

11.
致富参谋     
《先锋队》2004,(21)
种市场田创高效益“有思路才有财路”,这句话对山西省吉县东城乡雷家庄农妇刘英贤来说,是再恰当不过了。靠种植市场稀缺和反季节瓜果,她一年收入达2万余元。刘英贤家中有12亩土地,前些年全部种植玉米、小麦,一年收入仅有3000多元,效益十分低下。为了增加收入,她与丈夫一道到运城等地考察学习了半个多月,回来之后,对种植结构进行了调整。她建起4分地日光温室,全部种植市场稀缺的草莓,每年3月初正是水果淡季,她家的草莓已经上市,每公斤价格最高可达16元,最低也卖到8元,4分地收入4000多元。为了使自己种植的瓜果赶早市卖高价,她搭建了3亩大棚,…  相似文献   

12.
今年42岁的薛显云,在农十师一八四团五连这块土地上一干就是6个年头,凭着自己的泼辣能干,在希望的田野上实现了自己的梦想。1999年她怀着对兵团的热爱,来到了农十师—八四团,成为五连的一名正式职工,当年,夫妇俩凭借吃苦耐劳的精神,收入达1万余元。2000年,她承包了30亩棉田。不懂种植技术的她,就虚心向技术人员和老棉农请教,抓住农时精心管理,做到棉田干净无杂草。由于管理有方,30亩棉花籽棉单产335公斤,总产量10吨,当年就实现纯利润1.76万元。夫妻俩利用业余时间打零工又收入近万元。2001年,她承包了39亩地,年底棉花籽棉总产量13吨,纯收入达2万余元。薛显云又投资1.3万元购买了一台小四轮,夫妻俩仅帮别人解放棉苗、浇水、打顶、拉运棉花收入达1.5万元。  相似文献   

13.
《共产党人》2012,(24):69
近年来,按照石嘴山市委、市政府发展特色农业、精品农业、优质农业和"一优三高"农业总要求,预计2012年,该市农业增加值达22.44亿元,5年年均增长14.9%;粮食总产量稳定在40万吨,连续8年丰产丰收;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811元,5年年均增长12.4%,增幅连创历史新高。优势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创建完成了自治区级示范基地9个,预计到今年年底牛羊饲养量将分别达到20万头和270万只,蔬菜种植面积达到40万亩,枸杞面积8.66万亩,水产养殖面积达到18.7万亩,制种面积达到11万亩,优势特色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80%。农业产业化实现大突破。  相似文献   

14.
金秋是收获的季节,农四师六十一团出现的四大喜事给职工们带来了实惠。剥玉米皮不犯愁了。今年,该团种植制种玉米2万亩。“三秋”一开始,团里就安排机关等11个非农业单位人员到连队帮助职工剥玉米皮。哪家要剥制种玉米了,职工们只需一个电话,连队干部就提前通过团党办室帮助他们联系好劳力,职工们再也不用为剥玉米皮犯愁了。收储速度快了。以往,制种玉米的烘干、晾晒困扰着团场种植户。今年,该团与沈阳隆迪种业有限公司、山西屯玉种业有限公司联合投资140万元,引进制种玉米烘干机,一天可烘烤200吨,缩短了制种玉米露天放置的时间。测量水份方…  相似文献   

15.
宋敏,是丹东东港市长山镇长山村的一名普通农民党员。这几年,她不仅自家承包的20多亩养鱼池年收入稳定在3万元左右,同村跟她养鱼的7户困难村民也都自立了门户。前些天,当记者问及这几年她在共同致富岗上的带富效益时,宋敏憨厚地笑笑:"具体他们都挣了  相似文献   

16.
2007年5月8日,在时任凤阳县黄张村委会(现隶属于燃灯社区)主任吴志洋的带领下,由8户农民组成的"黄张种植经济合作社"正式成立。2018年,黄张种植经济合作社已经发展成为拥有360多户农民、10多万元股金、6000多亩耕地和一个面积超过300亩的桃园的国家级农民种植经济合作社。与别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相比,黄张种植经济合作社有几个特点:合作社的产权性质具有多元性:一是合作社成员按户出资入股,构成合作社所有的资本金;二是以合作社资本金购得一片荒地约600亩,现已发展成桃园合作社所有的桃园;三是有6000多亩耕地由各成员自己耕种,合作社为其提供产供销等各种服务,其中有2000亩耕地由合作社统一安排种植玉米作为青储饮料,并由合作社统一销售。  相似文献   

17.
刘应堂敢想敢干敢为人先,6年时间挣了20万元,受到农三师四十五团党委的表彰和奖励。 1997年,刘应堂携家带口从河南来到四十五团七连安家落户,当年,他承包了340亩棉花地。刘应堂坚持多学习多请教,勤劳苦干加巧干,很快就掌握了一套植棉技术。1997年至1998年,他承包的40亩棉花,单产籽棉都在350公斤以上,2年收入2.8万元。 尝到种地甜头的刘应堂,1999年承包了100亩棉花地。他拿出积蓄2万元购回一台小四轮拖拉机、两头母  相似文献   

18.
正8月24日,八师一四三团十二连职工张娟把喂养半大的1500只乌鸡、麻花鸡和油鸡等,放进了自己种植的20亩蟠桃园。她高兴地告诉笔者:"去年在蟠桃园里养了3000多只麻花鸡、红羽鸡和油鸡,光养鸡收入就有3万多元。"近年来,该团的果品产业迅速发展壮大,蟠桃、葡萄等果品已发展到2万多亩。每年,果农们都要高价买回鸡粪、羊粪投到果园,造成生产成本较高。在这种情况下,团里引导果农在果园侧边养殖鸡、鸭、鹅,靠发展林下特色养殖,走上了绿色致富增收路。团长徐建国说:"发展林下特色养殖,一来可以改良土壤,增加收入;二来可拓宽致富门路,  相似文献   

19.
<正>开阳县宅吉乡围绕8686亩低效玉米调减任务,在精、优、特、稀、硒上做文章,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一是红色特色农业实现规模化。巩固和发展万亩桃园建设,支持和扶持各投资商对桃园基地的建设和投入,打造桃花源康养旅游大景区。在巩固和发展万亩桃园建设的同时,积极发展以早熟辣椒为主的以短养长项目,在与贵  相似文献   

20.
冬日的骄阳沐浴蜀中大地,走在天府之国的乡间地头,处处都能看到乡亲们喜悦的笑脸,深刻感受到扶农富农政策的魅力…… 搞了多年水稻制种的种植大户田开林这段时间老是满面春风,逢人便乐呵呵地说:"去年我种植的10亩种稻获得了好收成,制种产量每亩达到了384公斤,比往年每亩提高产量50公斤.加之国家对农业的扶持、稻种价格的上涨(每公斤比前年上涨1.6元),光制种一项,就卖了2.2万元,比前年增加了8000多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