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26岁的杨欢走进中南海的大门时,他有种恍然若梦般的感觉.前些天,他还在川东北的仪陇山区,为农户的小额贷款而奔波;几天后,他却已经置身于中国政治的中枢.  相似文献   

2.
正张玉庆是四师伊力特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酒三厂的一名普通员工,20年来,对身患I型糖尿病的妻子,他精心照顾、不离不弃,在伊力特公司众多的和谐文明家庭中传为佳话。虽然妻子身患I型糖尿病已20多年;虽然自己每年的工资近1/3都给了医院和药店;虽然节假日不能和妻子、女儿一起到大自然中去享受那一份悠闲和惬意;虽然不能在工余闲暇之时与朋友畅饮长谈……虽然生活给了不惑之年的张玉庆较之常人更多的付出和承  相似文献   

3.
1997年4月,陈海平出任农一师四团托木尔峰酒厂厂长。当时的酒厂像一块令人垂涎的肥肉,你来割一下,他来割一下,酒厂亏损286万元、内外债高达1450万元。进原材料没钱,维修设备没钱,交水电费没钱,企业只好四处借债,拆东墙补西墙。陈海平上任,就职表态干净利落:“酒厂落魄到今天,有外部错综复杂的原因,更主要的是我们自己跑冒滴漏严重!大家信任我,那就恳请各位捧台别拆台。酒厂的饭碗是我们大家的,谁都不可以砸它。”陈海平是共产党员,他知道党员的天职是什么;他是干部,他懂得团党委对自己的信任与期待;他当过工人,他明白工人想什么。陈海平点起…  相似文献   

4.
1998年10月下旬的一天,太阳耀眼眩目。我在潮水般的人流中,看到了已退休的张慕常老师。他正背朝着我,背着一大袋东西赶着路。人潮缓缓地逆他而来,我觉得他日渐消瘦的背挺得有些僵硬,两条腿好像迈不稳,但却走得又急又重。我看见他走进了成都市机关工委的大院里。第二天,机关  相似文献   

5.
也许是缘于办摄影展的劳累,也许是由于暖冬的过错,著名摄影家顾棣在个人"摄影艺术生涯60周年回顾展"后病倒了.2004年12月4日,在我走进他的书房时,已是回顾展落幕后的第9天.  相似文献   

6.
福星?灾星?     
看起来,谋空是一个谨小慎微的人.我注意到,他低着头跟在狱警的身后走进办公室时,用的是一种非常女性化的细碎步履.其间有那么几步,明明已把脚伸了出去,也许是担心步子太大,无法与干警保持应有的距离,又急忙把脚缩回去.他虽然低着头,但能感觉到我注视的目光,所以更为自己步履的失衡而神色不安.  相似文献   

7.
20岁,是人生最为美好的年龄段。中专毕业的他与山沟里的同龄人相比,真是天地之别。然而,他却在参加工作整 10个月时,走进了高墙耸立、电网架设的看守所……  相似文献   

8.
《湘潮》1993,(1)
10月24日上午,党的十四大刚刚闭幕,我便采访了十四大特邀代表、原中顾委委员刘志坚同志。因事先联系好了,我走进刘老家时,他和夫人已在会客室里等候多时了。我深表歉意,也深  相似文献   

9.
我第一次见到薄一波时,遇上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当我们走进会客室时,只见薄一波手扶着洗手间的门框,两眼盯着地下,不知在看什么。循着他的视线寻去,更使我大惑不解了:他穿着一双青布帮、千层底的崭新圆口布鞋,在泼了一层浅水的水磨  相似文献   

10.
张玉庆是伊力特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酒三厂制曲车间采曲班的一名班长,也是一名党员。工作10年来,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化引导班组的每一位员工,赢得了班员们的尊重和信任。凭着踏实肯干的作风和人格魅力,每年被评选为先进个人,他带的班组也从未发生过一起安全事故,多次被公司评为安全先进班组。  相似文献   

11.
31岁那年,潘跃勇下了岗。一年后,他创建了中国第一家民营科教图书馆并发展了分馆。四年后,他将科教图书馆总部搬到北京,此举被北京市文化局、国家文化部称为"揭开了中国图书馆史新的一页"。被命运的拳头痛揍潘跃勇曾经当过十年小学老师,在即将升任副校长时,他却决定下海创业,一纸辞呈丢掉铁饭碗,来到济宁市一家公司担任总经理秘书。四年后,企业破产,潘跃勇失业了。为了养家糊口,潘跃勇当过酒店保安、推销员、广告人等。一次他去一家酒厂追讨欠款,被对方几个粗壮的汉子按在地上猛揍了一顿,泥泞的大脚在他的身上踩来跺去……书,是那时惟一给潘跃勇慰藉的东西。有空就去书店,他却只看不买。有一次在书店,一个小女孩儿被挤倒,手中的酸奶洒到了书上,工作人员要求家长照价赔偿,双方争执不休。潘跃勇挺身而出:"弄脏的这几本书我买了,你们这种  相似文献   

12.
我以我心     
我以我心董蔚民赵和平是从农村走进大学走进医院的。自从1980年5月分配到山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传染病科,整整18个年头没有挪过窝。尽管这期间,走了来,来了走,人员调动像走马灯似的,赵和平却始终如一。他不管社会上、医院里、朋友中许多人对传染病病人的微...  相似文献   

13.
曹勤民 《党史文汇》2001,(12):43-44
"我是饥者/走进了餐间/饮一阵清风/嗜两片云霞/啃齿几下酥腻的天蓝……",这是赵石宾的小诗《清晨》里描述的美好景象.作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但他更是一位将青春和生命献给祖国革命事业的忠贞的新闻战士.他的生命虽然只有短短28年,但他的辉煌业绩却永远存于中华民族革命的史册.他曾是山西大学文学院国文学系第10班的学生,鉴于此,也鉴于他在抗日战争中为民族解放事业作出的贡献,山西大学在百年校庆前夕编辑出版了他的文集--《石宾文集》(由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4.
匀酒重扬帆     
2012年1月9日,记者走进贵州南部中心城市都匀北郊一个群山环抱、青山绿水的酿酒基地——贵州都匀市酒厂有限责任公司厂区。  相似文献   

15.
拥有时不知珍惜,失去后才觉得珍贵。当他丢掉乌纱沦为囚犯,严酷的现实才使他破译了人生的奥秘。无论他在位如何神通广大,到如今,却又无回天之力。悲痛中,他饱蘸血和泪写下《走进牢狱悔已迟》的忏悔录,读来确实发人深思。  题记 我是老红军的后代,原是审判犯人的法官,在把一个个犯罪分子送进牢狱的同时,自己竟也成了一名囚犯。回首往事,余恨悠长。   我是 1977年由政法学院毕业分配到县法院的。入狱前,在法院院长的位子干了五年。只因拜亲了“钱大哥”,爱上了“金小姐”,徇私枉法,收受个人和单位的贿金 13万元,而改写了我…  相似文献   

16.
<正>当笔者走进二师二十九团十连瘫痪在床的刘巧寿的家中时,他的老伴孙云香正在给他喂饭、擦嘴。孙云香说:"他清醒的时候,我就跟他聊聊天;糊涂的时候,我就一个人在那絮絮叨叨,我怕他寂寞。"说到这,老人流下了辛酸的泪水。刘巧寿是十连的一名退休工人,今年78岁,他的老伴孙云香今年也已  相似文献   

17.
“我来自农村,我很优秀!” 一年前,当武汉市教科院德育室主任王一凡第一次走进德才中学时,门口橱窗里的这句话一下子映入他的眼帘。  相似文献   

18.
时事短评     
山东秦池酒厂曾因连续两年夺得中央电视台广告“标王”而名声大噪,但目前生产经营却陷入困境,今年亏损已成定局。两次夺标的决策人、秦池酒厂厂长王卓胜坦率地承认,投资决策上的失误是导致秦池酒厂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几年前,国家就已开始限制白酒生产,白酒行业萎缩是必然趋势。但秦池却依旧把巨额资金和主要精力都投到注定前景暗淡的白酒产业上。企业过分  相似文献   

19.
胡茂全 《党课》2013,(16):70-71
初到广东时,我来到一家新公司面试。走进总经理办公室,一张宽大的办公桌霸气地横在我的面前,桌后坐着一位气概不凡的台湾人。他稍稍有些发福,右手两枚硕大的钻戒显示着主人的身份,他肯定是一位大老板,我稳了稳紧张的情绪。  相似文献   

20.
于工不"愚"     
思年 《当代工人》2022,(4):24-25
第三次走进仲裁委立案大厅,这个穿着工装的男人有点儿瘸,步履蹒跚.他的脸上虽然带着沧桑,眼神却透出一股执着的精光,让人丝毫感觉不到这是个50来岁的木工师傅. 师傅姓于,评过工程师,干活儿一丝不苟,甚至有点儿学究气.别人耳朵上夹着香烟,他却夹着铅笔;别人兜里揣着火机,他兜里必是一把卷尺.熟悉的工友尊称他"于工",而新人都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