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晚清时期报刊上的小说广告,是反映晚清时期小说创作、出版、销售、阅读等状况的珍贵史料,对晚清小说研究意义重大。作为文学活动的参与者,小说广告是小说及其作者、读者、书局之间不可缺少的媒介,它参与了小说创作、出版、印刷、销售、阅读的各个环节。本文从广告传媒视角,对晚清小说广告与小说作者、读者、出版商和文化环境等要素及其关系进行了系统探讨。  相似文献   

2.
国内哲学界对马克思人性观的理解与诠释,虽然抓住了实践、社会、历史等马克思哲学的一些重要概念,但研究往往局限于对概念、文本的直观性理解,忽视了马克思变革人性观的生命根基.人的"本质交换"作为人的"本源性"生命存在方式,对它的生命自我意识是理解马克思人性观的视角之一.在人类生命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人的"本质交换"有其特定的方式.西方传统哲学家运用"实体观点"思维方式将人的"本质交换"抽象化,人与抽象"本体"进行概念性的"本质交换",人性亦被"抽象化".马克思运用"生存观点"思维方式,将人的"本质交换"诠释为"现实的人"社会地、历史地实现生命本性"对象化"的活动方式,从而确立了"具体人性观".马克思立足于对人的"本质交换"的觉解变革人性观的致思理路及其思想成果,是当代中国人在市场经济中形成"个性化"人性观的重要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3.
<双城记>一直以来被视为一部关于爱情与自我牺牲的历史小说,隐含了作者失败的婚姻和被往事困扰的沮丧.而小说中的三个主要人物:曼奈特医生,查尔斯·达尼和西尼·卡顿则反映了这一悲观失望的情绪.然而尽管小说的基调较阴郁,苦难与悲伤却不是小说的主旨.在黯淡的表象之下蕴涵的是狄更斯对人类超越自身限制,打破精神桎梏的坚定信念.通过分析三人充满苦难挣扎的生命历程及与作者本人生活的对照来阐释小说中表现的乐观精神和进步思想.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以对象化活动即实践为中介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自然界、人类活动和社会历史领域来把握,深刻分析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规定、相互作用、相互促生的内在关系,揭示了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即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实现了的人道主义。马克思从"人化自然"与"自然人化"的本质统一性中,以人性生成为视角历史地把握了人与自然的真实关系,为深入理解人与自然关系贯注了人的生命完善的价值祈向。  相似文献   

5.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始终贯穿世界历史发展全过程,是现代化进程绕不开的场域。当下,伴随现代化发展而来的生态危机与环境治理困境,迫切需要重新思考人与自然之间关系该往何处去的问题,需要在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上进一步拓展其世界历史视角。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现实关照,在自然、社会与政治方面体现出其世界历史属性。同时,也在系统整体性、平衡自然价值与自然资本之间的张力、创新发展中国式现代化上实现了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超越。无疑,这一理念拓展了人与自然关系的世界历史视角,是在中国式生态环境治理实践中对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6.
幸福是一个派生性范畴,它的内涵取决于人性的预设和政制的性质。从人性"理性—善"视角看,幸福在于德性的完满程度,幸福之人是理性起支配作用、激情和欲望受到德性节制之人。从人性"欲望—恶"的视角观之,幸福是个体的感觉和状态,是欲望的满足和激情的绽放。然而,单论幸福观的人性基础尚不足够,幸福的含义还有赖于政体的本性及其教诲。与古人生活在自然的第一洞穴相比,现代人生活在诸种幻象建构的第二洞穴之中。因此,政治哲学的反思就要拆解古今的法—权之变(自然法—自然权利转换),评判幸福内容的主—客之变(客观性—主观性转变),进而为获得幸福的真理性见解扫清地平。  相似文献   

7.
叶吉娜 《学理论》2012,(18):120-121
《边城》是一曲人性美的赞歌,它展现了一个人性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天堂,唯其纯真到没有一丝恶性的人格,当作者将现实的悲剧加之于他们身上时,才更加令人心痛,然而作者最终目的是希望这刺痛能带给人们医治现实的启迪。从分析人性美以突显悲剧的艺术,引出悲剧意蕴的启迪,直达核心深度。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3,(29)
《红尘》是霍达继《穆斯林葬礼》之后的又一部优秀中篇小说。与《穆葬》不同的是,《红尘》隐去了史诗性和民族性的特质,将视角切换在北京的一个胡同里,表现了大杂院内几个小人物平凡而琐屑的人生故事。小说《红尘》蕴藉着作家细腻的情感,渗透了她对于人性透辟的认识。霍达以自己独特的话语方式描摹了人生百态,演绎着世间的沧海桑田。  相似文献   

9.
<白蛇>是严歌苓在1998年发表的作品.讲述了一个假冒的中央特派员徐群珊救出在"文革"中被劳动改造的女舞蹈家孙丽坤,使她心灵复苏,并重燃对舞蹈的热情,二人产生了深厚的同性情谊这样一个传奇故事.以其独特的叙述视角,多声部的复合形式,和挑战传统伦理的情感模式以及对人性深度的挖掘在她所有的作品中独具特色,使作品具有复杂的内涵,人性的深度及意义阐发的多种可能性.<白蛇>中超越世俗的同性之爱,文革对美的毁灭,对人性的扭曲,以及主角孙丽坤已有许多研究者做出了精彩的阐释.在此,本文对另一重要人物,徐群珊.这个使孙丽坤心灵复苏艺术生命得以继续,拯救了孙丽坤也差点使她崩溃的形象进行浅析,揭示出这个完美的徐群珊形象遮蔽之下的文革政治对女性自然属性的残酷剥夺和异化,个人命运的微不足道.女性在强大的政治漩涡裹挟之下有意或无意识的被异化的悲剧性.  相似文献   

10.
《民主》2017,(5)
<正>红尘纷繁,世事无常。总有些无从预料的美出现,总也有些匪夷所思的事儿发生。生命赋予人类不过是有限的几十年。这期间,需要接触自然、接触美好、接触人性,接触前所未有的坎坷与难关。珍爱生命,关注对生命的教育就成为社会的必然话题。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的启蒙也是符合当今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课题。生命的教育不是单一的生死教育,它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狭义的生命教育指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包括个人与他人的生命,进而扩展到一切自然生命。广义的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5,(26)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萧红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致造就了一种特有的"萧红式"小说文体。她的小说,生动地刻画了许多生活在男权社会压抑下苦命挣扎着的女性形象。萧红不仅细致描写了她们真实的生活状态及悲剧的命运,而且将笔触伸向中国男权社会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在对女性生命悲剧的关注中融入了鲁迅改造国民性的思路,从深层次揭露了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与毒害。  相似文献   

12.
李世存 《学理论》2013,(20):189-191
自然意象是《贝尼托·切莱诺》的喻象结构中重要的一环。小说中丰富的自然意象由于叙事视角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类:叙事者眼中的自然意象与德拉诺船长眼中的自然意象。叙事者的自然意象揭示出自然神秘凶险的一面,象征着小说扑朔迷离的情节,也映射出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而德拉诺的自然意象则反映出他认识上局限性和内心深处的种族偏见。  相似文献   

13.
陈洁 《各界》2009,18(9)
新写实小说是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一种文化现象,其更新了传统的"写实"观念,还原了生活的本相,作品回归人自我的生存意识,关注现实生活.新写实小说中清醒的现实主义气息,对人性的关注及其体现的悲剧意识无一不使得新写实小说在文坛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西方国家主要存在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复杂人假设和文化人假设等几种人性假设理论。我国主要有性善论、性恶论和马克思主义人性观。在人性假设理论视域下,我国的公务员管理制度在考录制度、公务员分类制度、培训制度等方面体现了某些人性化、人本化特征,但是在激励机制、考核结果和退出渠道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合乎人性的现象。因此,从人性需要的视角出发,对这几个方面情况的改进和完善进行理论探讨,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韩非的自然人性观,是在继承老子的"道法自然"和"少私寡欲"基础上,通过经验总结和实证运用形成的。韩非的自然人性观可以概括为"好利恶害"、"任理去欲"、"因情而治",具有实证主义特征。韩非的自然人性观启示我们,要处理好人性与环境的和谐、正确理解人性的"自利"、回归人性的本原。  相似文献   

16.
凌叔华和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透出隐约可见的悲剧色彩。她们平静地叙述着人生的悲剧故事,透过普通人物的平凡生活去展示社会、文化和人生的真实底蕴与悲剧意味。她们用一种理性的节制,含蓄地写出了同时代人的心灵,自然而没有突兀感。相对来说,凌叔华的小说,是在人生的悲哀中寄予她对时代和文化的感叹,而曼斯菲尔德的小说,则是在现实与梦境的交接处挖掘生命本体分裂的痛楚和人生的悲剧性意蕴。  相似文献   

17.
王萍 《各界》2008,17(4)
沈从文的小说朴实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湘西的人性美、风情淳朴造就了<边城>.<边城>的人情、风情描写很有诗情画意,浓淡得当,颇似一幅幅有生活实感的风俗画,其特有的浓厚的乡土气息和不同凡响的民族特色,表现了作者持久的审美价值.<边城>是作者理想人生的缩影,是他远离"边城"而作于都市的梦.<边城>的基调是忧郁的,但忧郁色彩不仅没有削弱作品的魅力,反而增加了作品的厚度,表达了作者的一种人生寄托.  相似文献   

18.
论人性的层次性和复杂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性"具有层次性,而且是多层次、变化发展的。这从现实人的类归属、人的自然成长过程以及人的社会等级角色三个角度可以得到分析说明。由此进一步解析人性的复杂性,便可看到,人性的复杂性表现为多样性、多变性和特殊性。  相似文献   

19.
金鑫 《学理论》2012,(31):154-155
沈从文和卡扎菲通过《边城》、《城市》的文学创作阐述对生命和人生的认识。通过对《边城》和《城市》的分析,透过小说创作的表层意识揭示"反现代性"的深层意识,即:独特环境下独特风情的再现,这种场面掩盖下的是对现实的不满、沉重的民族忧患意识和美好人性的呼唤及建立和睦友好的人际关系,具有强烈的反现代性。  相似文献   

20.
韦恩·布思在《小说修辞学》中提出的重要概念“隐合作者”,在叙事学研究中被广为阐释,这一看似简单的概念却包含了作者、读者等各种主体关系;但关于其具体含义和所指在理论界也存在不少争论和混乱,如否认“隐含作者”的主体性或把它等同于作者。本文通过对“隐含作者”这一概念的具体分析,肯定了其主体性质,并准确把握“隐含作者”和作者这两个主体问的关系,从而认识到小说的交流实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