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策划人语: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中国的电视暨中国电视剧也走过了五十年的风雨历程,五十年间,电视从昔日的"王谢堂前燕",成为寻常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这个过程,电视伴随中国三十  相似文献   

2.
前进的目标     
正只要方向正确,再远的路总能不断接近。党的十九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铁路总公司党组向200万干部职工发出了奋勇先行的动员令。铁路必须率先实现现代化,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支撑!从"追赶"到"领跑",从"三个世界领先"到"三个进一步提升",清晰坚定的先行目标凝聚人心、催人奋进。  相似文献   

3.
唐亚林 《人民论坛》2012,(30):16-17
两波党政机关官员的"下海潮"和一波"官员上岸潮"以及持续的"公务员报考热潮",标志着曾经一度淡化的官本位现象在当今中国又现回潮之势官本位现象强化的标志:从"官员下海潮"到"官员上岸潮"再到"公务员报考热潮"回首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日趋深化及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大转型,是两波党政机关官员的"下海潮"和一波"官  相似文献   

4.
<正>不少中国古代诗词以"前车之覆,后车之鉴"的历史观,鲜明地体现了进步而又开明的廉政文化,达到了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和谐统一,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古诗词的思想内涵。综观许多有关廉政思想的古代诗词作品,不外乎两个方面的内容:以诗自勉,托物言志,重节义操守。正所谓"古来圣贤皆寂寞"(李白《将进酒》),从孔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到陶渊明"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从苏轼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到自居易"身心转恬泰,烟景弥淡泊";从杜牧"草色人心相与闲,是非名  相似文献   

5.
《新东方》2018,(5)
习近平总书记堪称"用典大家",善于用典、精于用典,集思想、人心和品格为一体的"习式语言"既激荡着中华传统文化的高度自信,又饱含着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执政为民价值理念。从平民风格到百姓情怀,从家国情怀到领袖风范,用典文化彰显的是总书记动人深厚的人民情怀、清醒务实的执政品格,同时也深刻蕴含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智慧、宗旨意识和治国理政思想。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用典,不仅是世界政坛的"中国声音",更是大国领袖深邃的全球视野、坦荡的世界胸怀和雄厚的大国担当。  相似文献   

6.
蔡洪滨 《人民论坛》2012,(12):54-56
中国经济过去三十多年的实践积累了很多经验和教训值得总结,同时产生很多重大的问题值得研究,这是中国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金矿",需要我们扎扎实实地静下心来去研究  相似文献   

7.
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实现中国梦,是当下一个热门的话题。人心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思维属性,它的产生、存在和发展受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和思维规律的制约。人心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所持的狭义的人心概念是指一种观念性文化。凝聚人心是为了凝聚共识,凝聚共识是为了凝聚中国力量,凝聚中国力量才能实现中国梦。"人心齐,泰山移","得民心者得天下"。凝聚人心,凝聚共识,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前提和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8.
<正>中共十八大以来,国家法治建设驶上"快车道"。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到"建设法治中国",从法治"新十六字方针"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执政党力行法治的思路清晰可见。今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勾画出未来法治中国的新蓝图。在法律体系已经建成、法治设施逐渐完备  相似文献   

9.
<正>时光的脚步,已经迈过2014年的终点。从民生议题到改革决策,从世态万象到道德人心,从权力进退到权利博弈,从反腐狂飙到"法治春天"……2014年的中国故事,既是过往的岁月印记,也是未来的有益启示。民生追问声声急2014年,食品安全依然是观察国人生存状况的首要切入点。从"臭脚米粉"、"美白猪蹄"、"毒腐竹"等问题食品屡屡见光,到福喜"过期肉"打落"洋快餐"光环,再到台湾地沟油风波殃及内地……对食品安全的普遍疑虑,依然盘旋于国人心头。也是在这一年,食品安全监管新政快马加鞭,多地警方试点设立"食药警察",司法解释力挺食  相似文献   

10.
杨孝青  刘仲林 《理论月刊》2015,(2):42-45,98
"创造"一词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出现很早,但几千年来并没有受到特别的关注而淹没在众多普通词汇之中。近代以来,在西学东渐的大潮影响下,"创造"思想从西方输入中国,受到不少学者的高度重视。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始,熊十力、张岱年等哲学家将《易经》"生生"学说与"创造"思想相接榫,构建了蕴含"创造"思想的新哲学体系,激活了中国哲学的创造活力。笔者认为,中国新哲学建设需要确立以"创造"为核心的"创学",并将其转化为大众的自觉实践。  相似文献   

11.
建构"社会中国":中国社会政策的发展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社会中国"为视角,审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政策的演变和发展.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社会政策发展历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前改革阶段、1980~1990年代的改革阶段、2002年以来的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变化,国家在社会福利和服务中的角色经历了从改革开放前的"国家垄断",到改革开放后的"国家退却",再到"国家再临"的演变过程,从而使我国的社会政策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由二元"社会中国"到三元"社会中国"再到"福利地区".在新世纪,面对经济改革过程中积累的种种社会问题,中国开始强化国家在公共福利和服务中的角色,出现了社会政策的急剧扩展,新的社会政策体系正在形成之中.但是,统一的"社会中国"的图景依然模糊,"省域公民社会身份"的形成或是破题之处.  相似文献   

12.
<正>新思想引领新实践,新时代呼唤新作为。2018年以来,全省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守正创新、开拓进取,为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凝聚共识、汇聚人心,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创新理论武装,在全省深入开展"大学习大宣传大宣讲"活动,逐渐搭建起从省级到市县、从乡镇到乡村、社区的"四级宣讲网络";创新宣传形式,在国内率先推出"海南网上新闻发布厅",线上线下联动,开启向世界介绍海南的新  相似文献   

13.
《今日海南》2012,(12):32
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再到今年的"五位一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变化让人欣喜。这种变化,象征着中国发展路线的不断成熟与进步。尤其是今年新增的"生态文明建设",其内涵深入地融入了前四点,代表着未来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上将拥有新的前提和标准,更意味着中国对"和谐发展"理念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升华。只有这样,"美丽中国"的美好愿景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4.
《就业与保障》2014,(4):15-15
正从就业到收入,从社保到住房从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到保障"舌尖上的安全"……今年全国两会作出一系列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具体部署。这是一份温暖人心的民生清单,也是必须兑现的郑重承诺。民生连民心,枝叶总关情。过去一年,尽管一度面临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财政增幅下滑,收支矛盾突出,但党和政府竭诚尽力,坚持"紧不能紧百姓,减不能减民生",在民生投入上保持"刚性",确保支出,使  相似文献   

15.
中国已从20世纪中叶的"自造之国",发展到了21世纪初的"制造之国",现在需要向"智遣之国"进行转变。有理由期待的是,当前世界科学技术的创新变革为我国提供了后来居上、跨越发展的重大历史性机遇。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强调人际和谐、环境友好;在推进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中,高校在引领生态文化、传播科技思想、开创文明新风等方面要起到基石作用,就必须重点打造校园良好育人环境、突出师生关系和谐,而和谐高校应该是一种以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特质。高校和谐,须"经营人心",营造宽松的育人环境,在办学理念、育人目标上,要讲究人心经营之道,以此来赢得人心、凝聚人心,促进高校融洽与和谐,营造良好的"中国梦"之教师育才梦和学生成才梦的高校人文环境,从而推动高校文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从1979年地方组织法赋予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到今天为止,地方立法已经走过了三十多年。三十多年来,地方立法见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从奠基到形成,见证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恢复到发展、到不断完善,见证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不断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18.
零月莹 《传承》2012,(16):92-93
中国的民主路程历经了从萌芽状态的适度言论自由,到初尝民主气息的"三民主义",接着是新中国建立后前期的"人民当家作主"和后期的改革开放特色建设几个阶段,中国人民对于民主的追求和探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且日趋理性和科学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记者 《群众》2014,(3):22-23
<正>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政府工作的头等大事。从2012年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到去年报告中"解民生之忧,谋民生之利",再到今年报告中"坚持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江苏省始终把民生工作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增强社会创造活力,形成全省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共进的生动局面。无锡:"菜单式服务"暖人心无锡锡山区9个镇(街道)114  相似文献   

20.
年年聚首共襄盛举,合作共赢大展宏图。从"合作之水"到"合作印鉴",从"珠联璧合"到"同舟共进"……已经连续9年成功举办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奏响了友好合作的最强音,绘出了互利共赢的绚丽画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