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甘铁生 《台声》2002,(9):27-28
在重庆参加“台湾民情研讨会”的时候,就听重庆市台联吴凯奇会长介绍说,他们这里有个叫彭荫刚的台商,刚刚被重庆市政府授予“荣誉市民”称号。我决定采访这位叫彭荫刚的先生,便请吴凯奇会长帮助联系一下。很快,消息反馈回来了:彭荫刚先生此刻不在重庆,他正在台湾总部呢。但她告诉我,可以采访重庆航伟光电有限公司。这个公司就是彭荫刚先生一手在重庆操办的。会议束后,我立刻赶往重庆航伟光电有限公司所在地。重庆航伟光电有限公司在一座十分漂亮、整洁的楼里办公。在这里,航伟的总经理蒲自先生接受了我的采访。从他口中,我了解了…  相似文献   

2.
正他的企业不大,但在重庆地产行业却引领了科技物联和新青年幸福社区新生活模式;他的企业不是重庆最有实力的地产品牌,但重庆一线地产企业都将他的经营模式作为研究学习的样本。他是重庆市南岸区人大代表、幸福时光里楼盘的开发商、重庆上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章标。在重庆中小房企研讨会上,章标曾这样说:"房子对年轻人来说意义重大。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就意味着拥有了家、热牛奶、软绵绵的沙发、安心的笑容等等一切与幸福有关的事物。但年轻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房子?这是我们很多  相似文献   

3.
本文选自法国记者吕西安·博达尔的"领事三部曲"《领事先生》《领事之子》《安娜·玛丽》之一《领事之子》,讲述的是他和父母在1920年前后在中国生活的往事。他的父亲曾是法国驻中国的一位领事,先后在重庆、成都、昆明等地任职。吕西安1914年在重庆出生,1924年离开中国回到巴黎,在云南生活时只有五六岁,所以他讲述的云南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孩子童年的记忆。文中小标题由编者所加,选录时有删节。  相似文献   

4.
上世纪四十年代,冰心在山城重庆看望一位朋友时曾说过:“一个人应当像一朵花,不论男人和女人。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缺一便不能做别人的好朋友……”我想,蒋兄夷牧大约就是这三者兼得之人,所以黄文山说他是“朋友最多的一个人”,郭风则当面夸他“你是一  相似文献   

5.
一个复员军人下海经商,历经艰辛创业、励精图治成为叱咤商场、腰缠万贯的百万富翁,正当他踌躇满志、筹办酒厂、再创辉煌时,令人始料不及的是:他满身是血的尸体却出现在2006年4月11日下午1时35分的南方航空公司CZ6403航班B-2316号沈阳经重庆至昆明的万米高空的飞机三舱左侧L4卫生间里……  相似文献   

6.
记者独白:至今,康波的笑容还深深印在我的脑子里。记得那是在去年重庆特大干旱过后,本人赶去武警重庆总队约稿,是胖乎乎的新闻干事康波接待的我。他给我讲述了武警重庆总队的官兵们,英勇扑救森林大火的故事,打那时起,我们就结下了兄弟般的友谊。但令我万万没料到,7月17日,当我在成都采访时,在电视上看到的"烈士"的容颜,竟是康波那张我熟悉的圆脸,我不相信这是真的。回重庆后,当我再次赶往武警重庆总队采访时,康波没能再次接待我,和我聊天,给我讲述他和战友们抗洪抢险的故事。康波——武警重庆总队政治部新闻干事,他将26岁的青春年华,镌刻在抗洪抢险的波峰浪尖上。重庆人民会永远记住他的名字。  相似文献   

7.
“表现自己的道路” 1996年,路透社记者来到重庆采访,发现“重庆什么生意最兴旺?擦皮鞋的”——他以这句话为开头撰写了自己关于重庆的第一篇报道。而他的结论则是:“重庆不适合人类居住。”在他看来,山城重庆道路崎岖,地势起伏不平,常年被浓雾遮住阳光,加之交通和城市建设发出的嘈杂声不绝于耳,整个城市让人备感烦闷。  相似文献   

8.
民革党员、重庆文史研究会顾问、重庆香国诗书画协会会长、重庆老年书画研究会副会长、9旬高龄的晏济元先生曾任重庆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重庆国画院副院长。晏老从7岁开始学习书画,在艺术园地耕耘了80多个春秋。他擅长山水、花鸟、人物画,其作品在国内外多次展出,受到好评,抗战时期他曾把数十幅绘画  相似文献   

9.
诗乡潼南     
正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重庆潼南更是一片诗的热土。从宋代开始,在这片热土上出生、工作、生活和安眠的著名诗人辈出,都曾各领一代风骚,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如在潼南出生的五代至北宋初的著名道士诗人陈抟。他是一代高隐,终身隐居,以道抑君,影响了五代、宋初几代王朝的政治;他是一代"高道",高卧武当山、华山60年,创作的易图秘传后世,成为宋明以后图书学派的开山祖师;他是一位学者,精通易学、医学、养生学,在中国道教史、哲学史、人体科学  相似文献   

10.
重庆继维律师事务所主任邓继为是重庆江津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委员。近年来,他满怀对农民的深厚感情,面向广大农村,深人开展普法教育,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为农民办实事。特别是2003年他当选为江津市人大常委会委员,这就意味着他不能在当地办理案件,由此,他个人损失了80%的业务量,但是他说,只要能够为农民群众办更多的事,再大的牺牲都无所谓。  相似文献   

11.
重庆经验是全面的也是系统的,也是理所当然的。重庆经验、重庆模式,我想更多的是重庆的发展道路。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西部大城市很耀眼的一种模式。整个来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重庆的实践,坚持  相似文献   

12.
杨庆育 《公民导刊》2013,(11):58-59
<正>很早就知道著名经济学家华生,还是上世纪80年代价格双轨制讨论的时期,除价格双轨制外,股权分置改革和资产经营责任制这两大影响我国经济改革进程的事项,都凝聚着他深邃的思想和辛勤劳动的贡献。30多年过去了,直到今年7月一个偶然的机会,在重庆与这位经济学家讨论了农民工户籍制度改革的问题。尽管是著名经济学家,但讨论是平等的,他显然在深度思考这个问题,对我这个曾经操作重庆户改的实践者的话  相似文献   

13.
来自上海的重庆市长黄奇帆,是一位既懂经济、又熟稔于行政操作的官员,被称为重庆经济的“设计师”。重庆今天的经济发展格局很大程度上都出自他的手笔。在全球金融危机中,重庆经济仍强劲攀升,被外界称为“重庆模式”。  相似文献   

14.
左林  春燕 《中国保安》2005,(14):26-27
2005年7月初,“洋笑星”大山带着他的双语经典童话系列《大山叔叔讲故事》来到重庆签名售书,受到好客的重庆人热烈欢迎。大山向重庆媒体透露,他的妻子是一个标准的重庆妹子,岳父是重庆荣昌人。那么,大山和他的妻子是如何是相识、相恋的呢?他们是否有文化观念上的冲突呢?他们又是如何经营婚姻的呢?“洋笑星”大山,加拿大多伦多人,本名MarkRowswell。1988年大学毕业后,他来到北京大学进修汉语言文学。大山对中国的语言非常感兴趣,遂拜师学习中国的相声艺术,后在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和姜昆合作表演小品《夜归》而一鸣惊人,他因剧中人物名字叫“大…  相似文献   

15.
《公民导刊》2012,(1):185
一个人大代表,一个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在做强做大企业的同时,他时刻不忘的是关注民生和肩负的社会责任。在重庆市人大代表中,就有一位这样的人大代表。他就是全国青联常委,重庆市第三届人大代表,高级工商管理硕士(EMBA),重庆洋世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和记黄埔地产  相似文献   

16.
2011年3月5日——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京召开。虽然短短十天时间,但这次会议意义绝非寻常,在较长时期内将影响中国的政治路线走向、经济发展方式、社会管理形式。会议期间,重庆团全体全国人大代表认真履职,积极参政。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薄熙来依然是境内外媒体热衷追逐的新闻聚焦点,既因他独特的个人魅力,也因"以民生为导向"的重庆发展模式。市长黄奇帆以其精要思维、逻辑语言、对重庆发展"具体而微"的掌握,成为记者喜欢发问的人大代表之一。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光国全面阐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理解,指出"体系"后时代人大各项工作的着力点,振聋发聩、令人深思。本期"专题报道"结合全国人代会的重点内容,汇聚三大"焦点",掠影重庆代表团会期履职情况,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正梅江镇是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一个人口大镇,在梅江镇说起杨秀建这个名字,童叟皆知。杨秀建是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第十六届人大代表,重庆建荣木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他的名气来自于他忠实履行代表职责,真实反映民意,真心为民办实事。在做大做强自己企业的同时,不忘记回报社会和乡亲。杨秀建是一个回乡创业农民工。他把在广州打工学到的技术带回家乡,创办了重庆建荣木制品有限公司。建荣木业每年  相似文献   

18.
汤永宽,男,1925年生。笔名夏之牛、夏至、沈凝。他出生于常州武进芙蓉湖汤家村,12岁小学毕业那年,日本飞机轰炸火车站,他和家人逃到南京,又随难民潮到重庆,在那里读了中学。后来又在重庆的江苏省立旅川临时中学读完高中。之后考取在重庆北碚的复旦大学外文系,1949年毕业.之后在杭州高级中学  相似文献   

19.
(一)诗人艾青在他的长诗《清明时节雨纷纷》中写道:“……我一生中/在关键的时刻/得到他的帮助/在他可能是/多得像麦粒似的/在我可是/粒粒都像珍珠。”诗中的“他”,指的是周恩来,诗人的一生中每逢关键时刻,都得到过周恩来的帮助。1940年5月,艾青应陶行知先生的邀请,在重庆北碚育才学校任文学系主任。在重庆的日子  相似文献   

20.
史继忠 《人大论坛》2012,(12):54-55
1946年4月8日,王若飞与秦邦宪、邓发、叶挺、黄齐生等乘机由重庆飞往延安,不幸在山西兴县黑茶山坠机遇难。毛泽东为“四八”烈士题词:“为人民而死,虽死亦荣。”生为人民而生,死为人民而死,王若飞在离开重庆的前_。。天还说:“一切要为人民打算”。这话是他的最后遗言,也是他一生的写照,对他的逝世,周恩来悲痛地说:“失掉了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