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言之冠冕的<古诗十九首>是中古文学史上引起最广泛争议的一组诗,亦是明代复古派对汉魏古诗接受的热点.明人胡应麟在<诗薮>中,基于自己的诗学主张,从文本分析和前人评价入手,对<十九首>的作者、<十九首>与魏诗的关系、<十九首>的拟作等都有精辟而独到的见解,其中兴象是其论<十九首>的主旨.胡氏的论述有得有失,但其观点对今人的研究不乏具有启示性意义.  相似文献   

2.
宋贤 《传承》2011,(6):64-65,67
五言之冠冕的《古诗十九首》是中古文学史上引起最广泛争议的一组诗,亦是明代复古派对汉魏古诗接受的热点。明人胡应麟在《诗薮》中,基于自己的诗学主张,从文本分析和前人评价入手,对《十九首》的作者、《十九首》与魏诗的关系、《十九首》的拟作等都有精辟而独到的见解,其中兴象是其论《十九首》的主旨。胡氏的论述有得有失,但其观点对今人的研究不乏具有启示性意义。  相似文献   

3.
不久前在公众面前亮相的10位“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的感人事迹,把人们深深地感动了。他们有的才略过人、声名显赫,有的却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轰轰烈烈的壮举,只是平常的奉献。然而,他们共同奏响了一首当代国人的《正气歌》。但人们在感动之余。不由得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若说他们感动了中国,那又是谁感动了他们?  相似文献   

4.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是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十月深秋,正是枫叶红了的时候,一个红色主宰的世界,一个幻化奇瑰,收获果实,创造温馨的季节,大自然的调色板上,为你——我的祖国调出了人世间最热烈,最辉煌,最迷人的色彩。  相似文献   

5.
<正>今天,我既讲《焦点访谈》,又讲《感动中国》,这是两个不一样的节目。16年前我加盟《焦点访谈》,那时候我根本没有想到会和它一起走那么久。《焦点访谈》是让人们期待的一个节目,让人们托付的一个节目,也是让人信任的一个节目。中国的老百姓对《焦点访谈》的那种期待和肯定超过了其他类型的电  相似文献   

6.
王乔 《中国保安》2013,(13):35-38
岁月无痕,当我们蓦然回首,翻阅着自己的心灵,总有一段段记忆在生命中留下深深的痕迹。每当我们想起它时,心里总涌动着一丝久违的冲动,这便是感动。  相似文献   

7.
诗四首     
一 扬州瘦西湖扬州一梦千年觉,江边半饮万里泉。红袖白桥昨日事,瘦湖小调今犹妍。石上五亭明月处,萧声几缕翠竹帘。红影绿波笑语过,小舟荡入隋柳前。  相似文献   

8.
诗两首     
南郊公园洞府别肝列乳钟,森罗万缘寓姿容。亭台松竹相依伴,曲水流觞旧友逢。  相似文献   

9.
先说一出戏。几年前,我在福建泉州看过一场名为《青春梦未还》的木偶戏。悠扬而低沉的乐曲把观众带进一种耽于遐思与回忆的境界。灯光亮处,在技艺娴熟的妙龄女郎的操纵下,一个披着满头白发的老妇人踉跄出场,老态龙钟,蹒跚而行,但她的心并没有沉寂,面对着青春焕发的操线少女流露出艳羡的神色。  相似文献   

10.
2002年12月3日的申博成功让每一个中国人深受感动,而三年后的世博动迁让我深受感动。当时,我正在浦东新区政府工作,至今清晰记得,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万余户居民和百余家企事业单位搬离故土,政府和市民、企业共同努力。完成了建国以来浦东最大的动迁。  相似文献   

11.
陈晓益 《前沿》2014,(5):231-233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节目在告知一交流一评论一颁奖四个环节整合运用零聚焦、内聚焦与外聚焦,在“谁看”“什么被看”的选择与调整中,完成了充满意识形态的叙事,呈现出“真实的人物”与“意义的世界”,使得观众在人情味、权威性的氛围里与他人的故事相遇,完成了精神的升华。  相似文献   

12.
胡启 《政策》2010,(11):60-60
每一座城市都有自身的历史,每一段历史都记载着城市的发展。汉阳,被历史记载的一座秀美山川。武汉,曾取"字"武昌的"武",汉阳的"汉",在清朝时作为武昌与汉阳的简称,那时候,还并不包括汉口。  相似文献   

13.
14.
王坤 《政协天地》2009,(8):59-59
读书可以明理,可以益智。我每一天都在寻找感动我们的文字,使我的心灵受到洗礼,让我的身心得到滋润,让我澎湃的激情长出放飞的翅膀,遨游思想的太空,独领文化的风骚。  相似文献   

15.
《全唐诗》里,收有这样一首诗,题名《送童子下山》。诗云:  相似文献   

16.
曾小梦 《求索》2010,(11):244-246,252
《晏子春秋》通过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故事,塑造了主人公晏婴和众多陪衬者的形象。这些故事虽不能完全作信史看待,但多数是有一定根据的,可与《左传》、《国语》、《吕氏春秋》等史籍相互印证,作为反映春秋后期齐国社会历史风貌的史料。全书共引《诗》24次,引诗者多为晏子,兼有齐景公、叔向等人。晏子引《诗》主要是将《诗》作为论说礼治、德治、仁政以及民本思想的依据,增强劝谏的说服力,可见《诗》在其中发挥着理论依据的功能。《晏子春秋》引《诗》,反映了春秋末期《诗》的流传与接受情况。晏子等人对《诗》的接受,主要代表了当时儒家以外的人对《诗》的接受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诗》是孔子所编订的文本之一,在后来儒家的传统中形成了一种“诗教”传统。在此就需要讨论一个问题,孔子的《诗》教何以成为一种教化。这里核心在于《诗》的本质与教化是否一致。教化是这样一个过程,即是化单一为普遍的过程。而就《诗》而言,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情”,即诗咏情;二是“言”,所谓“不学《诗》,无以言”;三是“思”,即是《诗经》中所蕴含的“微言大义”。在诗之“情”中,有作为单一物的“情欲”“情绪”,以及作为普遍物的真情。《诗》通过对情欲和情绪的扬弃,使学者对“天涯共此情”的真情进行把握,从而化掉了单一的方面,获得了普遍性的规定。就“言”的方面,《诗》通过优美的语言促使单一的对象从个体之域走向公共之域,成为普遍物。而“思”则是以“喻”的方式,主要是主体的领悟和阐释,使得“道”向主体自身敞开,这就使得处于幽暗的直接性之中的“道”走向了现实的普遍性,在主体的“思”中澄明和彰显。由此可以看出《诗》本身就具有教化的本质。  相似文献   

18.
陶家韵 《传承》2010,(30):156-157
诗与乐的关系,大抵有三种看法。一种认为诗先于乐,乐迎合于诗;一种认为乐先于诗,诗以乐为根本;第三种看法糅合了前面两种的看法,认为诗乐同源。《诗经》作为一部最早的诗歌总集,本身既包含了诗的本质,又蕴含了乐的因素,《诗经》风、雅、颂不同的分类正契合了诗、乐的不同关系。以《诗经》中的《颂》诗为对象,浅析其所反映出的诗、乐关系,从而一窥整个《诗经》的诗、乐关系之大概。  相似文献   

19.
曾小梦 《求索》2011,(8):254-256
《国语》是以记言为主的国别史,其记载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年),下迄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年)共五百多年历史。其中引《诗》37处(次),反映了春秋时期的引《诗》风尚、人们对《诗》的接受、阐释以及《诗》在当时的社会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20.
微型诗     
熨斗 好汉一出脚 专踏 不平事 笔 在纸上徘徊了一夜 只有台灯 关照 满腹心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