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资本论》研究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西方国家再次掀起一股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热潮。西方学者从各自角度与需要出发,对《资本论》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从研究活动的特点来看,总体上还是没有脱离其意识形态,但态度更为理性、立场更加客观、方法更加多样、领域更为广泛。在《资本论》发表后的一百多年里,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和调整,需要进行新的研究和总结,只有将"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更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2.
《21世纪资本论》是一本研究当代资本主义财富收入分配的重要经济学著作,有其自身的独特学术贡献,引起国内外学术界巨大反响。但是《21世纪资本论》并非马克思《资本论》的续篇,也不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和发展,它是西方经济学家为解决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及其财富收入分配问题,开启的一次新的理论自觉和具体尝试。不可否认,《21世纪资本论》对人们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当代意义,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特征与当代中国现实财富分配的公平正义问题,都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今年适值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发表140周年,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资本论》的科学精髓,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认真研究和科学回答国内国际在思想理论探讨和社会实践中提出来的一系列有关的重大问题,由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4.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的若干问题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近年来是擎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各个学科各种方法和视角都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进行广泛探索,然而.这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许多问题。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科建设、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马克思主义”、关于“文革”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其在中国的社会化研究、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方法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疑问和问题。就这些问题着手进行分析和反思,探讨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本文的落脚点。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在《资本论》研究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其崇高的学术精神品质——科学性与价值主体性的统一。在当代中国,新时期时代精神召唤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上的进一步发展,这是每个马克思主义学者都应该自觉面对和肩负的历史使命。作为马克思主义学者,就必须自觉地认识到自己本身是劳动人民意识的代表,是马克思主义灵魂的人格化,并自觉地塑造这种人格。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竞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有机组成部分,但马克思未能完成《资本论》的写作,因而不管是马克思生前出版的《资本论》第一卷还是后来恩格斯根据马克思的手稿编辑出版的《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都没有对竞争作全面和专门的论述。通过对有关篇章中关于竞争的片断论述及其我们所能作的归纳,还是能发现马克思主义竞争理论的博大精深之处。马克思主义竞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整个经济学说一样,采用了历史与逻辑、动态与静态、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不但深入系统地研究了竞争在商品经济中的一般作用,而且还特别研究了竞…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论是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性的理论研究,其研究对象主要围绕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驱动主体及其表现样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性问题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性有效发挥的规律性把握三个问题展开。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与民族研究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马克思、恩格斯就民族问题的根源进行了深刻探讨 ,并就原始社会史等人类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列宁、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有重要的贡献 ,作为马克思主义影响的结果 ,苏维埃民族学派在苏联发展起来。在中国 ,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中国革命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中国民族研究学科的主干和指导思想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研究学科群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近两年来呈现出理论视域与学术视角不断开阔的趋势。海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规律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进程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现代化的辩证关系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整体性研究等方面新进展较为显著。此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在学术视野、研究方法方面尚需进一步拓展与丰富。  相似文献   

10.
《资本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然而,自从世界和中国发生重大变化以来,深入研读和系统学习《资本论》的情景已成为过去.是《资本论》真的已经“过时”了,还是我们的认识出了问题?值得深思反省.最重要的是要搞清楚,我们究竟从《资本论》中学习什么,如何用于指导中国的实践.我们从《资本论》中可以和应当学习的东西,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从《资本论》的精神实质和基本观点得到的教诲;另一方面是从《资本论》的立场、观点、方法得到的启示.我们首先应当从总体上统揽《资本论》的框架概要和精神实质,准确无误地把握《资本论》的基本观点和主要结论,坚持以“科学上的诚实”精神对待、解读和运用《资本论》.在此基础上,最重要的是用于指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