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陈觅 《世纪桥》2008,(9):27-28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它决定国家民主,影响党内监督、社会和谐及政党关系,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应把发展党内民主作为党的建设工作的方向和重点。发展党内民主需要遵从渐进发展、试点推广、问题导向等原则。其路径主要有:推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加快健全党的委员会制度;理顺纪检机关的领导体制;提高领导干部的民主意识等。发展党内民主的对策有:构建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新机制;建立党内权力运行的约束制衡机制;改革党的领导与决策体制;加快推进党务公开等。  相似文献   

2.
牛安生 《学习论坛》2009,25(3):21-24
改革开放30年来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的主要经验可概括为: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为指导,保证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的正确方向;始终坚持党的组织制度、领导制度建设为党的政治路线服务的原则;充分尊重党员在党内的主体地位;正确处理民主和集中的关系,有领导有秩序地推进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的进程,不断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制度体系,建立起严格、科学、可操作的程序性制度;建设与发展和党内民主制度相协调的党内民主文化.  相似文献   

3.
实行党的代表常任制,健全党的代表大会制度,不仅是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内容,而且是推进人民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客观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迫切要求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进一步扩大在市、县进行党代会常任制的试点,则是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实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以党内民主推动人民民主,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相辅相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强调和扩大党内民主的进程中,加强党内选举的理论和实践取得了长足进展,推进了党内选举的进程:党的中央领导机构选举规范化、正常化;党内选举制度建设成绩显著;党内选举的内容和程序更趋公开和健全;党的差额选举办法得到推行.形成了党内选举制度的四条基本经验:必须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必须有领导有秩序地推进党内选举制度改革;必须完善党内选举的程序性制度;必须培育党内民主选举文化.  相似文献   

5.
为了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必须加快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有效推进党内民主的制度创新,加快推进党务、政务公开化进程,改革完善纪检监察领导体制,建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政治体制.  相似文献   

6.
试谈发展和完善党内民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党内民主,坚持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根本保证。党内民主建设的基本思路是:一、完善党内民主制度;二、提升党内民主能力。  相似文献   

7.
党内民主,是共产党的政治本质属性之一.中国社会的有效发展取决于处在执政和领导地位的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制度安排的有效性和党内民主制度的合理性.党内民主制度的构建要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为重点.  相似文献   

8.
延安时期党内民主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建设史上一段辉煌期: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开创了党内民主建设的新局面;延安整风运动创造了党内民主生活的新模式;党的七大丰富了党内民主建设的理论和实践;解放战争初期党内民主初具制度形态.延安时期党内民主建设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以民主集中制作为党内民主的组织保证、坚持集体决策的领导原则、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方法处理党内思想矛盾、实行党内外监督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今天进行党内民主建设不无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的:深刻认识发展党内民主的重要性,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教学内容: 1、发展党内民主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2、发展党内民主,重在制度建设。3、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发展党内民主。教学重点:发展党内民主最重要的是要在完善党内民主机制方面下功夫, 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一、发展党内民主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发展党内民主一直是我们党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党内民主政治建设,主要表现在对党内选举制度等一系列党内民主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上.党内选举,包括党代会代表的选举与各级领导人的选举,是党章赋予党员及党代会代表的一项最基本的权利,也是党员及党代会代表授予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人员以党内某种领导权、决策权、管理权、监督权的基本形式与基本途径.选举制度的制定和实行情况,标志着党内民主发展的程度.只有以完善的制度作保障的、充分体现选举人(党员和党代会代表)意志的实质性选举,才是真正民主的选举;只有通过这样的选举而产生的各级领导机关、领导人员,才具有深厚、坚实的民主基础.  相似文献   

11.
发展党内民主是推进党的建设的一项伟大工程.邓小平认为,发展党内民主必须对广大党员干部加强民主意识教育;要正确摆正领袖(领导)的角色位置;正确处理好党内民主与党内集中的关系;进一步加强党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要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为重点,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在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党内民主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在制度化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党内民主。所谓“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实际上就是说,只有搞好党内民主,我们党才能生存,才能发展;如果我们不能发展和完善党内民主,党的生命就可能走向终结,党的执政地位将不复存在。充分认识党内…  相似文献   

13.
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是增强党领导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能力的迫切需要,也是不断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的关键环节.当前新的执政环境对党员干部和普通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该从思想认识、制度建设、渠道拓展等方面提高发展党内民主的自觉性和规范化水平.  相似文献   

14.
英国工党自1997年执政以来,结合党内状况和英国的社会现实,对党的指导思想、国家体制、行政机构和公共服务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政治改革和创新,给工党注入了活力,百年老党再现生机,取得了经济持续增长等显著政绩并实现了三连任.英国工党政治改革与创新对我党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具有重大启示:改革创新党的理论武装,着力提高党员干部素质;改革创新党的基层组织,着力发挥党的基层组织的先进性作用;改革创新领导体制和领导方式,着力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改革创新党内民主制度和形式,着力推进党内民主建设.  相似文献   

15.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机与活力的源泉.保持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特征.发展党内民主,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和各级党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保持党的先进性、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必然要求和首要保证.深刻认识发展党内民主对于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意义,以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推进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创新,是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发展党内民主是一项艰巨的实践过程,探索合适的路径是关键所在。通过完善程序化以强化民主制度的系统性和不可逆转性,激活现有制度中内在的民主因素,使理论上的民主实际运转起来,为党的民主体制发展提供制度供给,并由此改善党内民主意识和民主习惯匮乏的现状。目前发展党内民主的现实路径有: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党进一步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着力重点是:改革和完善党内领导体制,纠正权力行使错位的现象;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根治选人用人的不正之风;改革和完善党内决策制度,克服独断随意盲目等现象;改革和完善党内监督制度,提升党内监督力度和实效;健全完善党员权利保障制度,确保广大党员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8.
党员是党肌体的细胞和党活动的主体。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可以成为激发党员自觉履行义务的内在动力;能够最大限度地增强党的整体活力;有助于保证绝大多数党员权利的具体落实。党员主体地位的实现程度标志着党内民主功能的实现程度。要从政治制度、政治关系与政治行为等对党员主体地位进行思考;要从党员素质、选举制度、领导体制与监督实效等的改善来推进党内民主功能建设;要从党务公开、学习实践、党内关爱与组织创新等途径促进基层民主功能实现。  相似文献   

19.
党内民主与政治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青 《理论学刊》2004,(3):7-11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现代政治文明发展的先进形态,其核心和精髓是人民民主。发展党内民主,既是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发展党内民主不仅仅是作风层面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党内民主制度的建设问题。通过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内民主制度、启动和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关键是要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改革和完善切实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各项制度;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为重点,改革党内民主的体制和机制。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提出若干思考.提出:科学的领导制度是党治国理政的根本保证;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的目标是发展党内民主和民主决策机制;必须加强党的集中统一;提高制度执行力,维护制度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