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王 《法学》1994,(11)
一、犯罪法人应该享有上诉权。 全国人大常委会自1988年1月以来,陆续制定了惩治法人(单位)走私、贪污贿赂、制售运输毒品、走私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偷抗税、假冒注册商标、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组织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侵犯他人著作权犯罪等单行刑事法律,都明确规定应追究犯罪法人的刑事责任,并处以罚金刑。因此,犯罪法人有权就其是否应被判处罚金刑或对罚金数额不服而提出上诉。因为上诉权的行使,是刑事诉讼中被告人所享有的诉讼权利的必然反映,也是被告人维护其自身合法权益的合理要求,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加以剥夺,犯罪法人自然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2.
编辑同志:一审法院对案件调查审理后所下的判决或裁定,有的当事人在上诉期内提出上诉,但没有写上诉状,过了上诉期之后才写了上诉状邮送法院,对这种超过上诉期限当事人才写出上诉状,其上诉是否有效?  相似文献   

3.
上访与上诉     
上访与上诉舜太运某市一家化工厂有毒气体泄漏,造成附近一些农民庄稼欠收。农民向当地法院起诉。法院经过审理,依法裁定化工厂立即停产整顿,并赔偿农民经济损失5万元。一些农户认为赔偿不足,但并不上诉,也不申诉,而是集中起来打着标语、扛着枯死的庄稼到市政府上访...  相似文献   

4.
论附带上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附带上诉,是指当事人一方上诉后.被上诉人依附于该上诉程序而提起的特殊上诉。其最大特殊之处在于,被上诉人上诉期间已满或舍弃上诉或撤回上诉后,也可提起。这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制度设计,大陆法系国家都规定了附带上诉制度。国民党法统的“民事诉讼法”在20世纪20-30年代就规定了附带上诉制度。遗憾的是,我国现行的民事诉讼法却没有此项重要制度设计。本文拟从附带上诉的作用、性质、成立要件及其与主上诉的关系来介绍该项制度,以期引起学界及实务界的注意。  相似文献   

5.
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以后,基层人民法院的“五高二低”即结案率高、调解率高、执行率高、裁判正确率高、上诉案件维持率高和上诉率低、改判与发回重审率低的目标已基本实现。过去只因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引起民事上诉的普遍现象已基本消除。可由其他原因引起民事上诉的情况仍存在不少。民事上诉的成因是什么?值得原审人民法院特别是基层人民法院认真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6.
如何解决我国民事上诉中存在的问题,是从规制当事人及对法院系统工作机制的改革为角度,从充分尊重当事人的角度出发,设立上诉契约作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本文从上诉契约成立的理论基础、意义、具体制度的设计及完善等方面对上诉契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刑事上诉理由仅在司法解释的层面有所提及,但若要进一步保障上诉人的权利,改变目前刑事二审程序被无理由启动以及虚化运行的现状,使二审程序发挥其应有的纠错救济功能,通过上诉理由对二审案件进行分流,便是呼之欲出的设置。以此,将上诉理由规范化、明确化和法定化,不仅是实现诉讼效率与程序公正平衡的内在要求,更是实现二审功能的必然路径。  相似文献   

8.
某些具有战略意义的中间事项的上诉迟延对当事人来说是极不公正的,有鉴于此,美国确立了中间上诉制度,其他国家也有相关规定。目前,中间上诉制度尚未引起我国理论界与立法界的关注,本文拟对中间上诉制度作初步探讨,以期对民事诉讼法的修订与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10.
由于上诉权在我国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加以规定保护,从而造成较多的无限上诉的局面,使得二审法院不堪重负,甚至成为当事人提起恶意上诉的手段。因此亟需规定上诉利益为提起上诉的要件之一,在源头上缩减不具上诉利益的案量;建立恶意上诉制约机制,明确恶意上诉的侵权性;改善先予执行制度,扩大其制度功能以保障权利人利益的及时实现。  相似文献   

11.
我国相关法律及司法解释均规定了辩护人上诉制度,虽极简略,但作为一项法律制度,理应得到律师的重视。律师实务中,此技极少见运用,故以为有研究之必要。非常期待本文所论之题在新一轮的刑诉法修改中得到加强、修正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上诉不加刑是第二审程序的特殊原则。我国刑事诉讼法也确立了这一原则,但是在理论与实践中尚存缺陷,而这些缺陷易导致众多变相加刑的现象,使这一原则往往流于形式。本文认为上诉不加刑原则应当予以完善而不是废除,在司法实践中应当严格贯彻上诉不加刑原则,使变相加刑的现象得以根除。  相似文献   

13.
父亲于洪学:我老拿眼睛往孩子堆里瞅,总觉得他朝我这边甩着脚丫,叭叭地跑过来,听见他脆脆地叫着爸爸。 母亲孔德华:洪学呀,咱打官司可不是为了钱,就算官司赢了,也是孩子用生命换来的! 这泣血的话语,是诉说,更是呼唤——呼唤某些医务工作者找回对患者应有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14.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九条规定,被告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此外,还规定:“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诉。”但是,对于如何保障被告人的近亲属上诉问题,法律则没有明文  相似文献   

15.
依美国的司法制度,案件当事人若不服原审法院判决,可上诉直至最高法院。但并不是每个上诉的案件都能获得最高法院的审理。本文详实地介绍了美国最高法院如何受理上诉,九位大法官如何审理案件和发布判决书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6.
上诉不加刑是刑事诉讼中的一项原则,我国和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刑事诉讼法典中都有规定,但不论是我国还是其他国家在司法实践中都存在着很多问题,而且在理论界也有很多争论。下面结合我国的司法实践就此原则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7.
杨杰辉 《法治研究》2017,(6):128-135
上诉理由具有防止滥上诉、提高诉讼效率以及明确审判对象、限制审判范围等功能,上诉理由的设立与辩护制度、上诉审的审理方式等密切相关,我国没有对上诉理由作要求,导致被告人的上诉权最终难以实现,因此应该规定上诉理由,防止滥上诉,保障上诉案件能够得到公正处理,同时为了防止变相地剥夺被告人的上诉权,应该完善辩护制度和加强二审法院的阐明权等.  相似文献   

18.
论上诉不加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论上诉不加刑陈林林一、问题之由来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第190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审判被告人或者他的代理人、辩护人、近亲属上诉的案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该条第2款又规定:“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或自诉人提出上诉的,不受前款规定的限制。”这与原刑事...  相似文献   

19.
对上诉不加刑这一审判原则,法学界的理解不尽相同,司法部门在执行上也不一致,有的甚至对上诉案件变相加刑。因此,有必要对上诉不加刑作进一步深入探讨。一、上诉不加刑是各国刑事诉讼法中普遍适用的一项审判原则上诉不加刑的审判原则是资产阶级革命后期十九世纪才产生的。它同封建专制的审判制度相比,无疑是一个进步。我国封建专制国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上诉制度。虽然法律允许囚犯近亲属申诉,但申诉不实、不合法,或者申诉得实有理,因其所告的对象是制定判决的官员,都要受到刑事惩罚。在西欧封建国家允许被告人上诉,但可任意加重刑罚。上诉不加  相似文献   

20.
《判例与研究》2009,(2):56-60
判案书 上诉法庭法官张泽佑颁发上诉法庭判案书: 上诉讼费保证金 1.高等法院原讼法庭法官朱芬龄于2008年5月26日根据债权人的申请命令债务人破产。债务人不服朱法官的命令,遂向上诉法庭提出上诉。债权人向上诉法庭提出申请,要求债务人提交$110,000的上诉讼费保证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