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文件精神,全面推进政务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管理创新实践,建立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中国行政管理学  相似文献   

2.
2011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我国地方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已经取得的进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分析了存在的不足,指出了政务服务中心今后的发展方向,明确了工作任务,提出了工作要求,是指导政务服务中心进一步建设和运行的依据。政务服务中心,有的地方叫行政服务中心、政务大厅,它是伴随着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服务型政府建设出现的一种新型政府  相似文献   

3.
网络型政府与行政服务机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站式”电子政务建设的基础在于网络化的政务整合。从组织结构来看,并联式的行政服务机构是网络型政府的一种表现形式。研究网络型政府的基本组织结构、特征和价值取向,认识网络型政府与“一站式”行政服务机构的关系,把握传统职能型政府的联系与区别,有助于当前政府流程再造组织结构的多样化并保障流程的顺畅运行,加快行政服务机构建设的整体推进进程。  相似文献   

4.
为了全面提升政务服务规范化、便利化水平,确保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优质政务服务,行政部门应转变行政理念、整合部门资源、完善电子政务、强化政务考核,达成"最多跑一次"目标、落实"一窗办理"标准、实现"零跑腿"目标、杜绝"推诿扯皮"乱象,真正实现行政服务"便利化"。  相似文献   

5.
徐慧 《重庆行政》2011,(5):61-6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完善和行政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日益成为公众关注和政府自身建设的关键词。实践证明,政务的公开透明和服务的高效便捷,不仅是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的重要标准,并且在提高执政水平、扩大人民民主、加强反腐倡廉、构建和谐社会和促进科学发展等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深化政务公开和加强政务服务的意义深化政务公开和加强政务服务,  相似文献   

6.
任博 《前沿》2012,(23)
行政服务满意度是指公众对政府为其提供的所有行政服务的满意程度,这种满意度不仅是公众对自己消费政府行政服务体验进行评价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政府提供行政服务的质量和服务型政府建设程度的重要指标.因此,研究行政服务满意度既可以检验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程度,也可以加速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速度.公众是行政服务的感受者和体验者,行政服务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有行政效率、政务透明和公务员素质.  相似文献   

7.
李山之石     
《新疆人大》2013,(3):40-43
四川省:为政务服务工作立法 四川省人大常委会近日审议了《四川省政务服务中心工作条例(草案)》。为政务服务工作立法的主要目的是总结四川I省十多年来开展政务服务工作经验,巩固政府转变行政职能、提高行政效能的成果,  相似文献   

8.
王保国 《新东方》2006,(5):43-46
我国政府正在从应急型的全能政府向常态型的责任政府转变,政府积极实行政务公开,依法行政,切实保障公民的各项权益不受侵害,以有限政府、法治政府、透明政府、服务政府和公共政府为行政改革的总取向打造责任政府。这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开拓创新服务为本——广西推进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纪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银 《传承》2011,(2):34-35
三年前,我区坚持"便民、高效、规范、廉洁"宗旨,将十七大关于建设服务型政府、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理念,创造性地浓缩于政务服务中心的建设当中.这一重大改革举措,成为广西充分贯彻法治政府理念、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这一宏伟目标的新起点. 经过坚持不懈、开拓创新的努力,自治区、市、县三级电子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如今已经建成,全区125个政务服务中心矗立在八桂大地.  相似文献   

10.
行政服务中心的出现是中国地方政府改革的有益尝试,是在国际和国内政治、经济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产生的,是为了应对中国加入"世贸"而进行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阶段性成果.本文以河南省焦作市解放区行政服务中心为案例,通过对该中心管理体制、服务方式以及运行绩效的深入剖析,展开对行政服务中心的理论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更好地发挥省政府政务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省服务中心)在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作用,进一步创新行政审批服务方式,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满足市场主体和群众对政务服务的需求,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1]22号)和《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实施意见》(皖办发[2011]37号)精神,经省政府同意,现就实施行政审批流程再造通知如下: 一、行政审批流程再造的重要性和总体要求  相似文献   

12.
随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伴随着服务型政府的构建进程,行政审批服务越来越凸显其重要价值。广州市海珠区政务办顺应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趋势,不断创新服务理念、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服务制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践表明,行政审批服务创新已经逐渐成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之后的重要配套举措之一。而行政审批服务创新的未来,重心应该在基层,难点在理顺体制,关键点在服务方式多样化。  相似文献   

13.
赵凌云 《中国民政》2008,(11):53-54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北京市东城区委、区政府提出了“政务公开、政社合作、政民互动”的社会管理理念,2007年11月,设立了东城区市民中心、成立了东城区民间组织指导服务中心,两个中心与东城区行政服务中心一起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政府服务模式。经过近一年的运转.市民中心承担的政府信息公开、政府在线咨询、政府决策听证、社会意见征集、民间组织服务、民间组织发展、社会自治互助、市民发展展示等8项功能得到充分体现,成为政府、社会组织与市民之间沟通交流互动的新型平台。  相似文献   

14.
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与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密切相关。在新的历史时期,要以便民利民为宗旨,转变政府职能为基础,推动政务服务中心更好发展。一、创新政务服务中心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载体以"一站式"服务方式为主要特征的政务服务中心的管理理念,最早源于西方商业活动的"资源外包服务"模式,即企业为客户提供较为完整的"一条龙"服务。将这种  相似文献   

15.
吕稚知 《前沿》2009,(9):22-25
十七大正式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明确指出要强化和发展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因此,对地方政府服务能力的研究也就成为了公共管理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影响政府服务能力的因素有很多,行政文化因素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与经济、环境、人口等诸多因素一起影响着地方政府服务能力的建设,决定着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活动的方向、范围和方式。地方政府应通过树立"服务行政"理念、弘扬政府公共服务精神、形成阳光政府思维和确立法治政府观念等做法来提高政府服务能力,切实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6.
一、必须深化提升对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的认识2001年为转变政府职能,改进机关作风,改善投资环境,加强廉政建设,省政府将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省级部门集中起来实行一站式服务,这个决策是完全正确并富有成效的。6年来,通过建立省政府政务服务中心,提高了政府政务信息化和政务公开水  相似文献   

17.
政府对公众负责是责任政府的根本要求.以尽量少的行政投入提供尽量多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是责任政府基本的表现形式。分析行政成本是对责任政府的基本要求.控制行政成本是实践责任政府的关键所在。我们必须通过营造公众关心、官员担心的氛围,实施政务公开、公众知情的制度,完善绩效考核、监督严惩的救济等举措,控制政府合理运用行政成本承担责任,进一步促进责任政府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一个程序一个服务两个抓手《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规定了政府如何去做事,《湖南省政府服务规定》则规定了做什么事,这是依法行政的两个‘抓手'。湖南省政府法制办主任许显辉开门见山地说。一个服务型政府,行政机关该怎么组织和提供服务,又可以让老百姓享受到哪些服务?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服务型政府建设,以行政程序法治化和政府服务法治化为重  相似文献   

19.
大力发展政府网上服务是新时期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以国家行政学院2015年省级政府网上政务服务能力调查报告数据为基础,剖析现阶段我省政府网上政务服务在服务方式完备性、服务事项覆盖性、办事指南准确性及在线服务的交互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我省电子政务发展的实际情况及政府网上办事服务模式,针对下一阶段我省政府网上政务服务能力的提升提出几点对策,探索出适合我省政府网站政务服务发展的科学路径。  相似文献   

20.
行政回应的哲学解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行政回应是现代政府的重要制度及理念,从哲学层面上解读,它具有主体性、公共性、约束性和相融性的内涵。行政回应的哲学特性决定政府应该以扮演表现性角色、反映公民诉求、对公民负责和为公民服务为价值目标。行政回应的哲学认知与制度建构的结合有利于发挥行政回应的制度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