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崇辉 《党史文汇》2012,(10):51-54
贺昌是我党早期杰出的革命活动家。1930年2月至1931年1月,他先后担任中共顺直省委书记、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领导北方地区党的工作近一年,重建和发展了党的组织,使革命运动蓬勃开展起来。同时,由于当时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思想统治全党,贺昌在北方地区贯彻"立三路线",给北方地区党的工作和革命事业带来了较大损失,教训极其惨痛。从贺昌领导北方地区党的工作的历史环境与条件来客观分析和认识贺昌的功过是非,对于我们正确认识这一时期  相似文献   

2.
谨以此文,献给贺昌同志诞辰100周年. 贺昌是山西早期的革命者之一,也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后改为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杰出领导人.他最初从事学生运动,后来又领导工人运动.在从事革命实践的同时,他笔耕不辍,在<向导>等党的理论刊物上屡试笔锋,同其他革命家一道,共同开拓了具有时代特色的革命知识分子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道路,从而极大地推动了当时革命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主要领导人陈毅在《哭阮啸仙、贺昌同志》一诗中沉痛地写道:"环顾同志中,阮贺足称贤。阮誉传岭表,贺名播幽燕,审计呕心血,主政见威严。哀哉同突围,独我得生全。"表达了他对贺昌等同志的敬佩与怀念。贺昌是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1906年生,山西省离石县柳林镇(今柳林县)人。从小就立下"大丈夫不作岳飞死,也当作班超名震天下"的壮志。先后在太原、安源、北平、天津、上海等地从事青年和工人运动。参加  相似文献   

4.
梁金保 《党史文汇》2005,(12):51-53
关于贺昌的入党时间 贺昌的入党时间,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是刘菊初于1950年6月写的<烈士贺昌传略>(此文藏于山西省档案馆,未公开发表过),刘在文中写道:贺昌于"民国十一年间(1922年)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十三年转为党员,曾在上海投入工厂,做宣传工作".刘是贺昌读高小时的班主任老师,和贺家是世交,曾任晋绥边区临参会参议员,写此文时为贺昌中学校长.  相似文献   

5.
幽燕壮歌     
幽燕大地,自古多战火,出豪杰。陈毅同志在挥泪写成的《哭阮啸仙、贺昌同志》的五言诗中写道:“环顾同志中,阮贺足称贤。阮誉传岭表,贺名播幽燕。”其中“贺”即指河北、山西一带广传英名的青年共产党员贺昌。 贺昌原名贺颖,1906年1月19日生于山西省离石县。他13岁时在太原一中读书。“五四”运动爆发后,他和进步学生王达成等人组织学校学生进行罢课,声援北京、上海等地的爱国学生运动。 他在太原一中读书的时候,就广泛接触了革命理论,接受了马列主义。1922年5月5日,青年团临时中央局在广州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17岁的贺昌被一致推选为太原市第一任团地委书记。从此,贺昌带领太原市的青年  相似文献   

6.
1996年3月18日,薄一波在人民日报撰文《深切怀念荣臻同志》,深情回忆他与聂荣臻的最初交往:“我与聂荣臻同志初次相识是在1930年初。那一年,我见到他时,党中央刚撤掉了顺直省委书记张金刃,另调贺昌同志主持省委工作。贺昌带来了一大批同志,有阮啸仙、陈复、聂荣臻等。荣臻任组织部长并参加北方军委的领导工作。那时我任  相似文献   

7.
王家进 《党史文汇》2006,(1):F0002-F0002
2006年1月19日,是我党早期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青年运动与工人运动领袖、山西党组织的创始人之一贺昌同志诞辰100周年。为了以贺昌的革命精神和光辉业绩教育后人,山西省史志研究院在广泛征集资料的基础上,将在中共太原支部历史纪念馆隆重举办“贺昌生平业绩陈列”。贺昌,原名贺颖,又名贺其颖。1906年1月19日生于山西省柳林县羊道口村。1920年春考入太原山西省立一中。1921年与高君宇等共同创建了山两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随后任青年团太原地执委书记。1922年冬由团转党。之后先后担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  相似文献   

8.
1928年5月,贺昌以中共中央巡视员身份,奉命巡视湖南,并担负了领导重建湖南省委的艰巨使命。其后,在不足两个月的短暂时间里,贺昌和其他同志一道,迅速恢复重建了湖南各级党组织,密切了井冈山根据地与中央、湖南省委的联系,并指示发动平江起义,促成了红5军与红4军的井冈山会师,奠定了湘鄂赣根据地形成的基础。贺昌及其战友在湖南卓有成效的工作,写下了中国革命史上非同寻常的一页。  相似文献   

9.
李才莲:少共书记系安危 李才莲,1913年出生,兴国县茶园乡教富村人,曾任共青团江西省委书记,少先队中央总队部总队长.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后,中央苏区留下以项英、陈毅、贺昌、陈潭秋、瞿秋白、邓子恢、张鼎丞、谭震林、梁柏台、毛泽覃、汪金祥、李才莲组成的中共中央苏区中央分局,项英任分局书记,陈毅任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李才莲任少共中央苏区分局书记.  相似文献   

10.
贺昌,原名贺颖,又名其颖,字伯聪。 1906年 1月 19日出生于山西离石县柳林镇 (现柳林县 )的一个封建士绅家庭。他是我党早期青年运动的卓越活动家,也是我党早期的优秀革命家。为了工农民众的利益,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为了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他献出了自己的一生。   贺昌 1918年入离石高小读书, 1920年春考入太原省立一中,开始接触到马列主义。这一时期对他影响最大的,是山西最早的共产党员,曾在一中上学,后考入北京大学的高君宇。 1921年 4月,高君宇从北京回到山西,在进步青年中组织学习、宣传马列主义,批判无政府主义和“…  相似文献   

11.
以“补过”之心奔赴中央苏区1 931年夏 ,贺昌跋山涉水 ,日夜兼程 ,直奔地处赣南闽西的中央苏区。他此行是怀着“补过”之心 ,去新的岗位建新功立新业的。每当夜深人静之时 ,想起此前因为自己盲目执行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路线 ,给党的事业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 ,他就转辗反侧 ,无法入眠 ,巴不得立即进到新天地将功补过。这时的贺昌虽然只有 2 5岁 ,但已有 7年党龄 ,而且不久前还是党的高级干部。这个出生于山西省离石县柳林镇(今属柳林县 )的三晋汉子 ,从小受博学多才、性情耿介的父亲的影响 ,养成了勤奋好学、刚毅敢为的脾气 ,立下了“尽国…  相似文献   

12.
中央苏区后期,中共赣南省委书记阮啸仙和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贺昌,奉命留在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1935年春夏之交,陈毅获知他们在突围中不幸牺牲,含痛写下了一首感人肺腑的诗篇:《哭阮啸仙、贺昌同志》:“环顾同志中,阮贺足称贤。阮誉传岭表,贺名播幽燕。审计呕心血,主政见威严。哀哉同突围,独我得生存。”①阮啸仙是我党早期党员,在建党前就加入广州共产主义小组,是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始人之一,是大革命时期著名的农民运动领袖,红色政权建立后,又是审计工作奠基人,为开创苏维埃的审计事业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可惜他还未到“不惑之年”,就为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英勇捐躯,献出了富有传奇色彩的短暂生命。  相似文献   

13.
贺昌是我党早期杰出的革命活动家和北方地区重要领导人。1906年1月19日出生于山西省柳林县柳林镇(原离石县)一个封建士绅家庭。1920年考入省立太原第一中学,在校期间,接受马列主义思想,积极投身于革命活动。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9月当选为太原市第一任团地委书记,10月兼任正太铁路总工会太原区分会秘书。1924年在北京转党,是山西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1927年3月,他参加了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的组织和领导工作,后调往武汉,任湖北省共青团省委书记。192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在武汉举行了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贺昌出席…  相似文献   

14.
孟红 《党史纵览》2006,(12):46-50
贺昌是我党早期杰出的青年运动与工人运动领袖,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1921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团中央劳动部长、上海区团委书记、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政委、第三军团政治部主任、红军政治部副主任等职.在29年的短暂生涯中,他的足迹踏遍大江南北,粤海南疆,京畿幽燕,在青年运动、工人运动、党的建设和革命军队建设等诸方面都有独特的建树和重大的贡献.其间,他与黄慕兰谱写了一段感人至深的爱情诗诗篇.  相似文献   

15.
张秀梅 《党史纵横》2006,(12):46-47
他,11岁亲历长征;50年后,他时刻心系那条地球上的红飘带,用心来重新走过长征路,充盈其间的足迹都凝聚在纸页上,成为一行行深沉而又灵动的诗句;他以一个红军战士的名义,在为后人打捞那沉淀于岁月深处的真实的历史,传承着长征精神。他就是沈阳军区原文化部部长张云晓,一位离休后笔耕不辍,用诗再次亲历长征的老红军战士。有好的土壤,便生出诗的幼芽桌上,是一本新诗集——《诗的红飘带》,油墨飘香。“启开通往记忆的闸门,便看见一条红飘带似的征途。”就是这条红飘带,牵引着一个已经84岁的老人,至今还走在长征的路上……这是他的履历:1933年11岁…  相似文献   

16.
叶青松 《党史博览》2006,(10):21-25
一位被“遗弃”的红军排长,后来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一军首任军长,他就是滕海清,一位驰骋疆场的骁将。那么,他是如何由“遗弃”的红军排长成长为人民解放军二十一军首任军长的呢?倪志亮慧眼识英才,被“遗弃”的红军排长滕海清明“降”暗“升”1909年3月2日,滕海清出生在安  相似文献   

17.
朱德有"红军之父"之称号.红军初创,他担任红军总司令,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仍担任总司令.按人们想象,总司令的岗位不在第一线,而是在机关办公室,他应在那里运筹帷幄,险情与他无缘,遇险的几率几乎没有.  相似文献   

18.
在共和国开国少将中,李德生的一生有诸多与众不同之处,例如他参军后连续当了7年红军战士,这在红军时期恐怕是少有的;又如,他从军长的位置直接进入中央政治局,直至在党的十大上当选为中共中央副主席,这在众多将领中也是唯一的一位.  相似文献   

19.
正陈丕显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13岁就参加红军,是当年中央苏区著名的"红小鬼"。1916年3月,陈丕显出生于福建省上杭县南阳镇(原长汀县南阳区)。生他养他的红色故土和父老乡亲,是他心中永远的牵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陈老曾三次回乡调查研究,体察民情,访贫问苦,排忧解难。他的一言一行,充分展示出一心为民的公仆情  相似文献   

20.
钟敏  胡晓琼  刘志明 《党建》2021,(1):61-63
2019年5月2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省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亲切会见了于都县红军后代、革命烈士家属代表。他动情地说,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是无数革命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当年党和红军在长征途中一次次绝境重生,凭的是革命理想高于天,最后创造了难以置信的奇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