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泉州是唐、宋、元时期我国东南四大海港之一,是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的世界两大商港,以“刺桐港”之名称蜚声寰宇。明清以来,它始降为地方性港口。 关于泉州盛衰的原因,不少中外史学者写了论著,从地理、物产、经济、政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评述。但对唐、宋、元以来在泉州的阿拉伯穆斯林与泉州盛衰的关系,却没有专文作比较系统地论述。本文拟从这一个历史角度探讨泉州港的盛衰。 一、唐、宋、元时期泉州与外国的贸易 关系和阿拉伯商人骤至泉州港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烟柳画桥,西湖绸伞,窗纸挽月,水袖流云,这些印象一直紧挨着我的左心房,是一生小心珍藏的梦。杭州,这座有着2200年悠久历史的古都,元朝时曾被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赞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吻合我灵魂中对江南的永久向往。某种意义  相似文献   

3.
六1982年,在中意合拍的电视历史巨片《马可·波罗》过程里,意大利的制片人文琴佐.拉贝拉先生急得如同是"热锅上的蚂蚁"。片子已经开拍了将近两年,而扮演元始祖忽必烈的演员还没有找到。或者说,找到了不少演员,但都不够理想。为什么这么难找呢?由于对演员的要求是很高  相似文献   

4.
华人移民菲律宾的历史悠久,可上溯到唐代。在菲律宾礼智省马亚辛(Maysin),曾发现福建南安人郑国希的墓碑,立于唐高宗龙朔酉年(公元661年)。随着海外贸易的发展,宋代(1087年)设立了泉州市舶司,更多的福建海商到菲律宾经商。宋人赵汝适《诸番志》记载,福建海商以泉州为根据地,从泉州港出发到麻选.三屿、蒲哩鲁、白蒲延、苏禄等地区或国家贸易。①元代,泉州继续同菲律宾麻选.三岛等地区保持密切的贸易关系,元人汪大湘在《岛夷志略》“三屿”条、“麻逸”条对中菲贸易均的记载:“其地去漳为近,故置舶多往”。“华人既多诣吕…  相似文献   

5.
本文拟就《岛夷志略》中有关元代泉州港海外贸易中的外销商品、进口商品以及由泉州舶商转销的海外商品作一初步的考察,以期从进出口贸易商品的角度来探讨元代泉州港海外贸易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6.
本文拟就《岛夷志略》中有关元代泉州港海外贸易中的外销商品、进口商品以及由泉州舶商转销的海外商品作一初步的考察,以期从进出口贸易商品的角度来探讨元代泉州港海外贸易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7.
北京建城已有3000多年,特别是元帝国在此建都后,来此一游的外国人络绎不绝。特别是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游记中对它城墙的雄伟壮硕,市井布局的科学巧妙,以及宫室殿宇金碧辉煌的盛赞传世后,西方人的惊叹至今不衰。美国城市规划专家培根说:“在地球表面上,人类最伟大的单项工程可能就是北京城了。”欧洲著名建筑学家、城市规划专家丹麦人罗斯穆森说:“整个北京城的平面设计匀称而明朗,是世界的奇观之一,是一个卓越的纪念物,是一个伟大文明的顶峰。”然而,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北京的城墙与许多古建筑以及城市传统格局却遭到严重破坏。哈哈…  相似文献   

8.
漂洋过海改变一生航向 1942年8月17日,阿维热出生于意大利距威尼斯100多公里的小城波多隆纳市。父亲是个商人,在他3岁的时候,母亲不幸去世。1945年3月,沿着当年马可·波罗的航线,经过20多天的海上漂泊,  相似文献   

9.
东南亚近现代史的发展阶段与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南亚近代现代史始于何时?其发展可分为哪几个阶段?国内外史学界意见不一。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研究,我们有如下的看法。 16世纪初,葡萄牙殖民者的入侵,是东南亚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霍尔指出:“亚洲感觉到欧洲统治的威胁是从1511年(马六甲被占)开始。”16世纪以前,虽已有西方人到达东南亚,但那是一些游历者,可以称之为西方人的东游。马可·波罗于13世纪路过东南亚是中  相似文献   

10.
以往学术界把泉州作为中国最早的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近年来,广东学术界认为,广东徐闻和广州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始发港,比泉州早10个世纪.笔者认为,史料和文物证明广西合浦(北海)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最早最大的始发港.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宋元两代是泉州港的兴盛时期.实际上,古代泉州的兴盛时期唐末就已开始,中经五代、北宋、南宋、元代,到明初才结束,即从公元十世纪到十四世纪,持续了大约五百年时间.这个时期,泉州港由兴起而繁荣,宋元之际臻于极盛,成为中国以至"世界上最大之港".其海外联系,西及非欧,东北至日本朝鲜,范围十分广阔,主要包括阿拉伯、南亚、东南亚、东北亚四大区域,其中东南亚是泉州的近邻,隔着南海相望,往来特别频繁,关系尤为密切.今天,我们从这段历史的回顾中仍能得到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宋代国内东南地区经济的繁荣和国外阿拉伯人海上贸易的兴盛,共同提出了对中国一个巨大海港的需要,两者对海港位置要求的矛盾恰好在当时位于南北海岸中点的泉州身上得到平衡和统一,因而形成巨大的合力推动拥有诸多优越条件的泉州港异军突起。  相似文献   

13.
中国封建时代对海防、海外交通异常重视,往往采取海禁政策,如明初至明中页和清初,海禁成为基本国策之一。如明洪武四年(公元1377年)明太祖朱元璋下谕“仍禁濒海民不得出海”。对外贸易和科技等交流,受到种种限制。但在唐、宋、元时期,都曾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如在唐代,福建的泉州港成为对外贸易的四大港口之一(其他为广州、高州即广东高要、扬州)。  相似文献   

14.
前言安海历史悠久,人文鼎盛,夙以福建文化古镇著称。安海港自古以来即为闽南通贸海外之古港。安海港位于泉州港外南部的围头湾内,港的东岸有东石镇,西岸有石井、水头两镇,因此,历史上的安海港实际上包括了安海港两岸的安海、东石、石井和水头等四个地方。安海及其附近地区过去和现在都是福建的主要侨乡,华侨的发生与发展与历史上的安海港的兴衰关系至大。本文拟以唐宋时期安海港的兴起与华侨的出现、明清时期安海  相似文献   

15.
晋江~1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造舟通异”,出洋谋生,自古已然。唐朝(618-907),古港泉州的海外贸易己相当兴盛,至南宋(112-1279)后期,海上贸易达到顶峰,其贸易量甚至与广州不相上下~2,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海港之一。兴贩海外,岁久迹熟,“住蕃”人数日众,在鸦片战争(1840)爆发前的300年中,东南亚的马尼拉、巴达维亚(Batavia)、占城、柔佛、马六甲、暹罗等地都己形成华人族群,其中不少是晋江人,马尼拉八涧(Parian)的华人社区中,晋江人己占大多数~3。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被迫开放门户…  相似文献   

16.
我亲身感受到“福建省荣誉公民”第一人的黄仲咸老先生的崇高人品和过人威望,是近在眼前的同事小陈就曾获得过他颁发的奖学金。同时,远在千里的他多次应国务院邀请参加国庆观光团上北京天安门观礼、翻看港刊资料,眼光更不禁久久停留在称他为“罕见的奇特人物”这句话上。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著名人口学家冉娜·安东诺夫娜·扎伊翁奇科夫斯卡娅现为俄罗斯科学院国民经济预测研究所人口流动室负责人、独联体被迫移民问题研究中心主任、独联体国家和波罗的海三国移民独立研究委员会主席。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她针对俄罗斯的外来移民尤其是中国移民问题发表大量论述,其学术观点在俄罗斯反响较大,也引发很多争议。  相似文献   

18.
非洲之角的吉布提,位于非洲东北部的亚丁湾西岸,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交通要冲,处于多种文明的交汇处。吉布提扼红海进入印度洋的咽喉,凡是北上穿过苏伊士运河开往欧洲,或由红海南下印度洋绕道好望角的船只,都要在吉布提港上水加油,吉布提港被称为“石油通道上的哨兵”。  相似文献   

19.
福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海岸曲折,港湾众多,具有发展海外交通得无独厚的条件,很早与海外各国就有了往来。福州、泉州、漳州(月港)都曾发展成为名扬中外的贸易大港,成为各国人士向往之地,西方游历家纷至沓来,写下许多胜炙人口,迄今仍为中外学者视为珍贵文献的旅行记,并广为流传,从而使福建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和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西方游历家对福建的看法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欧洲对中国认识。中国与欧洲分别处于亚欧洲大陆的东西两端,相距遥远,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双方只有偶然的接触,主要通过传闻彼此才有一…  相似文献   

20.
泉州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濒海而多山,土瘠而人稠。早在唐五代,自然条件对农业经济的制约已使当地人民较早地寻求各种谋生之道,为商、为释、为道、为技艺者无所不有。唐宋以来,科技进步与当地农业、手工业生产结构与布局的变化,商品经济的繁荣,为泉州商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和物质基础,尤其是,北宋元祜二年(1087年)市舶司的设置,确立了泉州作为正式对外贸易港的地位,促进了商业的发达与商人资本的活跃。商业日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