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975年春天,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代主席的董必武患病住院了。一天,周总理去看望他。董老喘息着说:“这次我可能要离开你们了!但有一个人,我想见他一面!”周总理问:“谁啊?”董老说:“曾—凯—旋—!” 提起曾凯旋,周总理自然知道他与董老的关系。那是在长征过草地时,董必武一只脚溃烂了,连骑马都很困  相似文献   

2.
小说《红岩》,写了一个关在白公馆监狱的特殊犯人,书中写到:当徐鹏飞在大屠杀前最后视察监狱时,忽然—— “徐处长啊!”一声尖锐的叫喊,从楼上传来。“徐处长,我冤枉呀!” ……那是一个爬在楼栏杆上的跛子,干瘪的噪音,绝望地喊着,手里摇着一叠十行纸。他不知从哪里探听到了这次告“御状”的良机。 “处长呀!你看看我的报告,我有反共救国的伟大计策!我有重要情报:这里的共产党要暴动!”  相似文献   

3.
梁兴坐在夜色里,抱着头。“要不要重操旧业?”一个念头,在他脑海翻滚。 刑满释放,他走出监狱,“我要好好过日子”。可一人社会,他觉得自己成了多余的人——无亲可投、无处可住、无业可就。  相似文献   

4.
1956年3月的一天,刘少奇同志要召开一个小范围的会议,把我叫去,将要开什么会,开会的时间、地点、内容和参加会议的人等都一一告诉了我。别的我都听清楚了,就是提到出席会议的人名时,因当时有点紧张,同时对他的口音还不完全熟悉,所以没有听清楚。这时,他马上把眼前的笔和纸递给我,说:“请你把我刚才说的话写在纸上,让我看看。”我立即写了出来,他看我把“陈毅同志”写成  相似文献   

5.
陈独秀是一位永远的有民族气节的爱国志士。他58岁那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民党当局在他坚持抗争和多方压力之下,被迫把他从南京老虎桥监狱释放出来。陈独秀走出监狱后,记者第一次采访他时,问道:“陈先生今后要专做文化运动,不做政治运动了,是不是呢?”陈独秀回答说:“不对!不  相似文献   

6.
有人感叹:现在的干部素质太差,跟过去比差远喽!我不明白他在说什么,请其详述。他说:“你看,过去的干部不管是老虎凳、辣椒水,除被敌人致残的之外,身体和心理素质都非常好,斗志昂扬。”我有点糊涂,问:“现在呢?”“现在?”他说,“抓起来没几天,没打没骂,全完蛋了。精神崩溃、糠尿病、癌症全上来了……”我明白了,他说的是贪官。在这里,我必须阐明一个重要的界限。其一,他把入狱判刑的贪官和解放前受反动派迫害的革命志士混为一谈,这是错误的。其二,他把惩治贪官的司法机关和国民党的监狱混为一谈,更是错误的。其三,他把革命志士坚贞不屈和贪官犯罪之后的颓废  相似文献   

7.
《北京支部生活》2013,(7):20-31
1887年12月,俄国喀山大学一位入学不久的17岁学生因带头闹学潮被捕。在被送往监狱的途中,押解他的警察局长讥讽这位青年:“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要起来造反?要知道你的面前是一堵墙,你不是在用脑袋往墙上撞吗?”青年用冷冷的语言反击道:“是一堵墙,不过是一堵朽墙,只要一推就倒的,我们要从上面跨越过去!”  相似文献   

8.
星期二的中午,我正在办公室值班,一阵打骂声从教学楼方向传来,我循声望去,只见初二(10)班的“保证大王”张小军正在追打一名同学。这个张小军,平时学习不认真,经常和同学打架,保证书写了无数,就是不算数,“保证大王”也因此而得名。我赶到现场,“保证大王”见我一脸的严肃,便主动说:“老师,我错了,我以后不和同学打闹了,我写保证书给您。”我想,人们都说你是“保证大王”,你叫我怎么相信你呢?可我又想,不管他以前怎样说话不算数,可他“犯”到我手上还是第一次。我凭什么不相信人家呢?今天就信他一回,索性不要他写保证书。于是我说:“知道错…  相似文献   

9.
1948年 1 2月 9日 ,成都特种刑事法庭两名武装法警来将军衙门特委会监狱提审在学生运动中被捕关押的肖德孚和蒋德心去督院街法庭受审。两人被戴着手铐押出监狱 ,当行至祠堂街时 ,碰见同学陈可站在一个店铺外 (“老王”在该店内买香烟 ,陈站在店外等“老王”) ,蒋德心知道陈可和“老王”是革命同志 ,没有吭声。肖德孚不认识“老王”只知道陈可是华大同学 ,才叫了声“陈姐” ,说 :“我在特刑庭 ,天冷了 ,请你叫家里给我送衣服来。”肖德孚没有感情激动 ,更没有去拉陈可的手哭叫 ,陈可也从未向任何人说过有感情激动、拉手、哭叫这类事情。当时…  相似文献   

10.
<正>雨后,小男孩在小路上发现一只蜗牛,他蹲下来捡起它,轻轻放进了草丛里。“别乱跑!”奶奶喊他。男孩扬起小脸兴高采烈地说:“我在救蜗牛。它在马路中间爬啊爬,太危险了,我把它送回家了。”奶奶觉得无趣:“蜗牛知道你救了它吗?”小男孩想了想,说:“它不一定知道。”奶奶问:“那你这好事不是白做了吗?谁会知道你救了这只蜗牛啊?”男孩立刻说:“我自己知道就行了。我救了一只蜗牛,我很开心!”  相似文献   

11.
陈云等老一辈领导人的见解推动“惊雷”就在毛泽东去世不久,陈云同邓颖超一起来到西山。陈云拍着叶剑英的胳膊说:“你看这局势怎么办啊?得赶紧想办法才行。”叶剑英很明确:“办法得大家想,靠我怎么成呢?他们把我常委会的资格都取消了。”邓颖超也说:“他们那几个想怎么胡来就怎么胡来,再不对他们有所限制,我们这个国家被他们弄得越发不可收拾了。”叶剑英、陈云问邓颖超,周总理生前对此有何意见?邓颖超说:“他从来不给我讲我不该知道的事。他知道党内的矛盾和斗争,到时候党是会一定采取措施的,他是从不过早表达自己的意见。”当叶剑英再次问…  相似文献   

12.
1950年抗美援朝时,吕其恩任志愿军后勤部第5分部部长,我任第5分部22大站政治处主任。在一次交谈中,他知道我是新金县人,便问我,“你知道新金县的县名是谁起的吗?”我说:“不知道。”他就向我介绍了新金县县名的来历。他说:“新金县县名是我起的。1945年9月初,胶东区党委根据党中央的指示,派我和邹  相似文献   

13.
圆梦     
年逾花甲的父亲,要去北京登天安门。这是他多年来对晚辈的唯一奢求。父亲小时候吃过苦,受过罪。他三十岁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他才知道中国有个天安门。我小时候父亲在村里当干部,那时他才知道中国的重大盛事都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但他从未看到过天安门,天安门在他心里也就一直是个谜。在我上高中时,村里有人买了电视,父亲才看到了天安门,他知道那是毛主席高呼“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地方,就萌发了去天安门看看的愿望。别说那时登天安门有限制,单就我们的条件也是望“门”兴叹。我的两个哥哥都像父亲一样,天天守着黄土地,…  相似文献   

14.
春雷 《世纪风采》2006,(6):44-46
言行不一,恐怕是腐败分子的通病。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成克杰,在担任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时,经常念叨:广西全区还有很多人未解决温饱问题,一想到这个我就睡不着觉。然而此话言犹在耳,他就把罪恶的黑手伸向广西人民的血汗钱。无独有偶,南京市栖霞区燕子矶街道办事处原党委书记王家华虽然官不大,但说假话的水平也不低。他就是在“激浊扬清”的醒世恒言下,干着受贿捞钱的糊涂事,捞了一笔又一笔的不义之财,最后把自己捞进了监狱。  相似文献   

15.
正第四章123.(潮州酒店外,街道秋日外)潮州府街道。老王和李梨英急促地走在街道上。124.(潮汕监狱,门前拐弯处,秋?日?外)他们二人来到潮汕监狱附近拐弯处。老王:"时间不多了,快去快回,我就在这里等你。"李梨英点点头,正要迈步离开,老王叫住了她。老王悄悄地:"别忘了问金成,上级文件的下落?这可事关重大。"李梨英:"知道了。"她向监狱方向走去。125.(潮汕监狱,大门??秋?日?外)李梨英来到监狱门口。门警大声问:"探监?探谁?""刘金成。"李梨英回答。门警吓一跳,从头到脚打量了李梨英:"他是你什么人?""他是我女婿。""不行,上级有令,任何人不得探视刘金成,你有特别许可证吗?"李梨英不紧不慢地拿出纸条交给门警:"我有。"门警忙仔细检查,无奈地:"你真有办法,你怎么弄来的?"门警想了想故意刁难地说:"你得到墙边排队去!"李梨英看了看一串人排着长队:"这么长?要排多久?"门警:"这不好说,快的一两个小时,慢的要等半天。"李梨英急了:"这可不行啊!老总,我家里还有孩子,等着我回去做饭呢。"李梨英掏出两个大洋,塞给门警。  相似文献   

16.
“送到家的钱都不要,受穷的命” 孙金在任洮南市农行副行长期间,一直分管信贷工作。他在洮南的亲戚朋友很多,知道他管贷款,纷纷找他给贷点款,但他始终坚持原则,从没写过一个条子,打过一个电话,批过一笔人情贷款。一次。他下乡检查工作,在他岳父家吃饭时,内弟对他说:“姐夫,今年春耕钱紧,你帮我解决点贷款吧!”孙金让内弟到信用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14,(5):60-60
我单位有名干部,据说很有背景,最近听说上级又要准备提拔他了。单位里的人都知道他的老婆、孩子已移居国外了。请问,这样的“裸官”能被列入干部选拔任用的对象吗?——读者郑天培  相似文献   

18.
学生撒谎几乎是每个老师都大为恼火的事情。这不,我班的王者师就是一个爱说谎的孩子。一个星期一的早上,蒋经纬到校就对我说:“李老师,王者师要我代他请一天的假,他的爷爷死了。”我点了点头应允了,我接着问:“你是怎么知道的?”他连忙说:“刚才我在家接到王者师的电话,他告诉我的。”这一天王者师没到学校。第二天一大早,王者师按时到校了,  相似文献   

19.
2002年9月24日,当杜保乾站到了三门峡市渑池县人民法院审判庭的被告席上时,作为原告、证人、受害人,张文秀时而显得平静如水,时而显得激情如潮。他当着众多人的面失声痛哭:“我到北京上访,杜保乾派公安人员向北京警方谎报军情,说我要在北京搞爆炸,把我抓回卢氏,刑讯逼供,要我承认诬告杜书记,在监狱里关了我6个月。出狱后,我才知道,80多岁的老父亲在公安人员搜查我家时因受惊吓身亡,嫂子也于次日因气愤而突发脑溢血死亡,是杜保乾害死了我家两口人呀!”这是张文秀在与杜保乾一年多的斗争中仅有的一次号啕大哭。在7天的庭审中始终不认罪的杜保…  相似文献   

20.
知道冯炎亮这个名字的人都说:“冯炎亮是个大老板。”了解他的秉性的人说:“冯炎亮是个一心为百姓的好村官。”与他相濡以沫的西关人发自肺腑地说:“冯炎亮是俺们西关人的好儿子。”从老板到村官,从村官到儿子,冯炎亮在近十年的时间里,扮演了三个不同的社会角色,而每个角色的交替更换,都阐释了一名共产党人永恒的情怀,那就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心里要时刻想着老百姓,装着老百姓,一切为了老百姓。“我的童年是在饥饿与贫穷中度过的,我创业的过程是与贫穷斗争的过程,也是接济和帮助贫穷老百姓的过程。”从“老板”到“村官”小时候,冯炎亮的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