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出版著作1.“八五”期间 :《泰国的农业工业化道路》 ,陈乔之、周青主编 ,林志鹤编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1年 7月。《南朝鲜经济发展战略演变》 ,陈乔之、周青主编 ,刘永焯编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1年 10月。《新加坡的宏观经济管理》 ,陈乔之、周青主编 ,曹云华、陈乔之编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1年 10月。《台湾的民营经济》陈乔之、周青主编 ,陈恩编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1年 10月。《香港第三产业》 ,陈乔之、周青主编 ,华青、邓瑞林、吴天青编著。《中国东南亚研究 :现状与展望》 ,陈乔之、黄滋生、陈森海主编 ,暨南大学出…  相似文献   

2.
陈乔之:"献身东南亚研究事业,我无怨无悔" 本刊编辑部:暨南大学的东南亚研究大概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陈乔之:暨大的东南亚研究与华侨华人研究起源于1927年上海时期的暨南大学建立的南洋文化教育事业部.当时暨大聚集人才,开展南洋研究和华侨华人研究,可以说是开了中国东南亚研究和华侨华人研究之先河.抗战期间暨大沦陷,南洋文化事业部停办,人员也失散了,其中一些人到了新加坡,成立了南洋学会,继续从事东南亚和华侨华人问题研究,所以后来我们跟新加坡南洋学会的联系比较多.  相似文献   

3.
<正>尊敬的各位学界前辈、同行:1927年暨南大学成立南洋文化教育事业部,这是国内首个专门从事东南亚研究与华侨华人研究的学术机构。为纪念暨南大学南洋文化教育事业部成立90周年,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将于2017年7月在广州举办系列纪念活动,现将具体活动内容通知如下:一、举办"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与华侨华人研究90周年纪念国际研讨会暨第二  相似文献   

4.
在暨南大学建校八十周年大庆之际,暨南大学华侨研究所、东南亚研究所于9月17、18日联合举办了“战后华人社会变迁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该两所和广东华侨史学会、广州华侨史学会、广州华侨研究会、中山大学、华南师大等单位的有关研究人员六十多人,收到论文和论文摘要二十三篇。这次会议的特点是:时间短、规模小、信息量大、学  相似文献   

5.
2008年1月4日,新加坡共和国驻广州总领事洪齐全先生应邀访问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并作了题为"新加坡和它的精神"的学术讲座.新加坡驻广州总领事馆是2006年从原新加坡驻厦门总领事馆广州领事办公室正式升格为总领事馆的,洪齐全先生是首任总领事.讲座由东南亚研究所所长曹云华教授主持,这是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计划中的外交官论坛系列讲座的第一讲.  相似文献   

6.
2004年12月11-12日,暨南大学第一届美国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广州暨南大学学术交流中心举行.大会主题为"机遇和挑战--地区主义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会议语言为英语和中文(大会报告为英文,分组讨论中英文均有).来自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中国大陆、台湾等地的20多家学术研究机构的60多位学者参加了这次研讨会.会议共收到论文30余篇.  相似文献   

7.
由广东省社联组织评选的全省1984/1985年度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已揭晓。我所副研究员陈乔之的《东南亚华人资本的特点和动向》(载《东南亚研究资料》1985年第2期)、  相似文献   

8.
由国务院侨办政策法规司与暨南大学主办、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承办的"和谐共赢:国家软实力及华侨华人的作用"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2年3月10日-11日在暨南大学隆重召开。泰  相似文献   

9.
应暨南大学的邀请,2006年5月27-30日,印尼前国家领导人———印尼人民协商会议(MPR)主席、印尼国民使命党前任总主席、穆罕默迪亚前任总主席、现印尼国民使命党荣誉主席、印尼知名学者阿敏.赖斯教授(Prof.Dr.HM Amien Rais)对暨南大学进行了为期3天的学术访问,并被聘请为暨南大学客座教授。期间,阿敏.赖斯教授做了两场学术报告,分别就印尼民主化进程、中国印尼关系、国际形势等诸多问题发表了看法。参加学术报告会的有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暨国际关系学系师生、印尼留学生、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印尼语专业师生和广州市、中山市、珠海市的印尼归侨代表等130人,东南亚研究所所长曹云华教授主持了学术报告会。现对其主要观点和看法进行整理,以飨广大  相似文献   

10.
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温北炎副所长应美国驻广州总领事馆的邀请,以“国际访问者”身份,于今年6月23日至7月22日到美国各地作学术考察访问,受到美国东南亚研究学术机构同行的热烈欢迎和友好接待。温北炎访美历时30天,参观访问了4大城市3个州:华盛顿、纽约、密执安州、伊利  相似文献   

11.
<正>尊敬的各位作者、读者与学界同仁:2017年是暨南大学南洋文化教育事业部成立90周年,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拟于7月举办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与华侨华人研究9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东南亚研究》是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主办的学术刊物,秉承南洋文化教育事业部办好刊物、出好文章的优良传统,自1959年创刊以来,在广大作者、读者与学界同仁的支持下,发表了大量东南亚研究、华侨华人研究的学术成果。可以说,《东南亚研究》参与、见证了暨南大学及我国东南亚研究、华侨华人研究的发展历程,是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华侨华人研究的重要学术平台和窗  相似文献   

12.
《东南亚研究》2012,(5):113
暨南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高等学府,素有"华侨最高学府"之称。华侨华人研究是暨南大学重要的学术传统和特色。早在1927年,暨南大学便成立了南洋文化教育事业部,开展东南亚及华侨华人的研究。1981年,经教育部批准,暨南大学在  相似文献   

13.
暨南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高等学府,素有"华侨最高学府"之称。华侨华人研究是暨南大学重要的学术传统和特色。早在1927年,暨南大学便成立了南洋文化教育事业部,开展东南亚及华侨华人的研究。1981年,经教育部批准,暨南大学在全国率  相似文献   

14.
<正>暨南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高等学府,素有"华侨最高学府"之称。华侨华人研究是暨南大学重要的学术传统和特色。早在1927年,暨南大学便成立了南洋文化教育事业部,开展东南亚及华侨华人的研究。1981年,经教育部批准,暨南大学在全国率先成立华侨  相似文献   

15.
陈序经先生是20世纪中国学术史、教育史和文化史上的大师.他不仅学识渊博,涉猎深广,而且具有丰富的办学经验.他主张搞学术要有"优容雅量","建一流大学就是抓名教授".其博大精深的高等教育思想和办学实践在我国20世纪高等教育史上是一笔宝贵财富.新中国成立后,他参与暨南大学在广州的重建工作,并出任校长一职.陈序经先生对暨南大学的重建与发展,乃至新中国的华侨高等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近三十年来苏联的人口构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生率不断下降,多子女家庭数量减少,国民经济各部门普遍感到劳动力匾乏。而企业管理不善、经济发展缓慢、劳动生产率增长不快、自动化程度不高等因素又加剧了这一矛盾,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力缺乏尤为突出。为了缓解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苏联党和政府自六十年代起就注意吸引更多的退休人员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其理由是: 1.退休人员是宝贵的人力资源,是劳动力的重要补充。据统计,苏联退休的职工和集体农庄庄员1966年为一千六百万人(其中集体农庄庄员八百万人),1976年增加到二千九百四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国际关系学会与国际关系学院举办的“当前国际重大问题研讨会”于 2 0 0 1年 10月 2 7日至 2 9日在国际关系学院学术交流中心举行。这是一个高层次的学术研讨会 ,国内一批著名的国际问题专家出席会议 ,我所陈乔之教授也应邀与会 ,并和他的博士生田炳信一起提交了一篇题为《试论恐怖主义与反恐怖主义》的论文。为开好这次研讨会 ,会议的举办者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和精心的安排。会议第一天是主题报告会 ,第二天进行分组讨论 ,第三天开展大会交流。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陆忠伟、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原副主任夏道生、外交部前美大司司…  相似文献   

18.
从1991年7月1日起苏联对失业人员正式进行登记。预计失业人数达1000—3000万人。已遭到破坏的苏联经济能否承受这一面临的打击?如何减轻其后果?《论据与事实》报的记者瓦柳热尼奇就这方面的问题与苏联科学院就业问题研究所所长、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沙欣进行了交谈。瓦柳热尼奇:您认为,预计什么样的失业人数是比较现实的预测? 沙欣:1990年到就业介绍所请求帮助的有400万人,其中200万人根据国际上确定失业者的方法是失业人员。官方预计,到1991年底补充登记的失业人数达700万,目前谁也不能说出准确的数字。如果假设生产部门的规模缩减10%,那么不是所有被解雇的人将变为失业人员。某一部分人将独立找到工作,有人将变为半失业者,某些企业  相似文献   

19.
由香港岭南学院亚太研究中心主办、香港亚太二十一学会赞助的《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对东亚及东南亚研究概况国际讨论会》,于1987年3月2日至5日在香港举行。来自中国内地、香港和新加坡的青年学者共8人与会进行学术交流。会上宣读的论文有:香港岭南学院冯国良的《略论香港近年来对东亚及东南亚国家国际直接投资的研究情况》,广州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刘永焯的《从载文分折看中国近年的东南亚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和政治研究所韩  相似文献   

20.
暨南大学以其悠久历史和办学特色而享誉国内外。重视南洋 (东南亚 )研究 ,是暨南大学的优良传统和重要办学特色之一。学校始终把开展南洋研究视为义不容辞的职责。暨南大学开展南洋研究的历史可追溯到 2 0世纪初叶。 1918年 ,暨南学堂恢复 ,改名为国立暨南学校。当年即创办了《中国与南洋》刊物。其宗旨是 :“使华侨明了祖国事情 ,及国人明了南洋状况 ,并宣布在祖国之华侨教育状况”。该刊物共出版了 3卷 2 5期 ,每期都专送南侨各机关要人 ,及国内关心南洋状况的人士。这可说是学校开展南洋研究的萌芽阶段。192 7年 6月 ,郑洪年再度出任暨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