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邓小平坚定地相信马列主义是能够解决民族问题的。他认为,要解决中国的民族问题,就必须充分认识解决民族问题和搞好民族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根本原则;坚定不移地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正确贯彻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实现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化、法律化;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相似文献   

2.
《实践》2015,(9)
<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伟大实践和创举,是中国民族关系的实际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形成和发展的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重要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丰富与发展;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重要理论与政策。乌兰夫创造性地贯彻和落实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思想,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为全国少数民族聚居区内实现民族区域自治打下了重要基础,并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民族区域自治理论。  相似文献   

3.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和国家正确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和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以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为处理民族问题的总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党中央在充分认识中国国情和维护民族团结的基础之上决定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各族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保障了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任用;保障了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社会事业的发展;保障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保障了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根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原理,从我国各少数民族的历史和现状出发,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问题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实事求是地在我国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正确地解决了我国的民族问题,推动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毛泽东民族区域自治思想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活的灵魂。  相似文献   

5.
制度是社会发展由可能到现实的一个解(1).西部地区12省(区、市)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86%左右,90%以上的面积是民族区域自治地方.(2)西部民族地区最大的问题就是经济文化落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能给予民族地区多大制度支持,解决其基本生存问题并实现西部的跨越式发展,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笔者认为需要探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设计理念和实际运作中的问题及原因所在,强化和更新制度观念,充分挖掘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政治资源,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加速少数民族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6.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党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这一政策既体现了国家统一领导,又保证了各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尤其是改革开放20年来,邓小平对这一理论的发展与实践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并构成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完整准确地领会这一理论,对于我们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民族经济,维护祖国统一,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有着巨大的现实指导意义。一、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由实行自治的少数民族对本民族自治地方的事务当家…  相似文献   

7.
新疆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民族区域自治的道路上已走过了四十年。民族区域自治在新疆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新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是新疆各族人民团结奋进和繁荣发展的保证。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总结长期以来解决民族问题的经验,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新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和制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明确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从根本大法意义上上肯定了实施民族区域自治的必要性。这是党把马克思…  相似文献   

8.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国策,是中国基本政治制度之一,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本文运用比较分析法来论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第一部分概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历程。第二部分将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政策,即以前苏联为代表的民族联邦主义、以英国为代表的地方自治制度和以西班牙为代表的议会君主制下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相比较。第三部分详细指出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保障了少数民族权益、促进了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对国家的认同、为其他国家解决民族问题树立典范。  相似文献   

9.
陈静波 《实践》2002,(10):38-39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有50年的发展历史,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共有43个少数民族实现了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地区的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伴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设也逐渐开始从地方性的经济建设向制度化建设靠拢.1992年江泽民同志指出:“民族问题既包括民族自身的发展,又包括民族之间,民族与阶级、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民族平等、各民族团结奋斗、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繁荣发展是我国政府处理民族事务的基本方针和政策。这些方针和政策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内容,必须有更低层次的政策来支撑;也是我们要达到的目标和实现这个目标的道路、过程的统一,民族事务管理就是对它的调适过程。鉴于少数民族地区相对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还很大,且难以留住和吸引人才,中央政府在坚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下,要加大对少数民族的扶持力度尤其是人才的培养力度和支持力度。民族问题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多变性等特点,我国的民族问题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民族政策仍然要经受现实的考验。中国政府在解决民族问题上仍不能掉以轻心,应该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特点和规律,关注世界范围内民族问题的新动向,进一步挖掘民族事务方针和政策的发展空间,科学地解决我国的民族问题。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统一的我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民族工作,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即始终坚持把民族问题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重大问题;始终坚持加强民族团结是党和人民事业顺利发展的基本保证;始终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政治制度;始终坚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我国民族政策的根本立场;始终坚持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是做好新时期民族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政治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有关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与中国民族具体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成功典范.6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充分昭示了强大的生命力,主要体现在制度生命力,有关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建设更加健全与完善;民主生命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真正实现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发展生命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推动了少数民族经济和社会事务的巨大发展,促进了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3.
周建波 《实践》2007,(4):10-11
构建民族地区的和谐社会,要靠民族地区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和奋斗,要充分发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要全方位地保障民族地区民主政治和民主政治制度的发展和更好实现。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形式是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民主政治的基本形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要的一点是民主法治,这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民主法治的和谐社会表现在民族地区就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充分发展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内容就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让少数民族人民参与对国家事务的管理。这样的民主才是真正的民主、有说服力的民主。作为我国处理民族问题正确的政治形式,民族区域自治是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民主政治的基本形式。  相似文献   

14.
推进内蒙古科学和谐发展的现实意义 一、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需要.中国处理和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实践证明,这一制度充分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体现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经把民族自决权、联邦制和民族区域自治列为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至于具体采取哪一种形式,则要视各国的国情而定.民族问题既是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社会革命总问题的一部分,因此,这一问题的解决,必须服从各民族无产阶级的最高利益.历史经验证明,在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里,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最佳途径.因为这种形式既能保证国家的集中统一,又能保证少数民族的平等地位和平等权利,使各民族充分发展自己的经济文化事业.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列宁曾多次强调:"自治制是我们建立民主国家的计划",是"具有复杂民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民族理论思想的基本观点和主张是 :发展社会生产力、解决各族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是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本质所在 ;民族平等是民族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民族团结是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快速发展的力量源泉 ;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 ;振兴民族经济 ,加速现代化建设 ,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是解决当代民族问题的核心 ;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促进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17.
范晨霞 《实践》2004,(10):20-21
民族区域自治,是马克思主义解决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的一个重要政治方式.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区域自治理论在中国得到了成功实践.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就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的主张,并在解放区部分民族聚居地区建立了民族自治区(乡).1947年5月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1949年&lt;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gt;中,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在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相似文献   

18.
民族区域自治法律、法规是属于国家性质的法律,但由于其解决的是聚居的少数民族实行区域自治、自主地管理本民族事务的问题,所以各民族自治地方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依据当地民族关系的特点和实施区域自治民族发展的特殊要求,优先提出立法创意,拟制出高质量的自治法规...  相似文献   

19.
总结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人大换届选举工作的基本经验,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正确认识和把握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关系,充分发扬民主,是搞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人大换届选举工作的基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根本政治制度。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真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是加快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保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发挥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发展平等、团结…  相似文献   

20.
《当代贵州》2005,(20):24
《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 已于2005年5月31日起施行。国家民委主任李德洙就此接受了《人民日报》记者采访,以下是这次访谈的要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三个统一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我们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三个统一:一是历史因素和现实因素的统一;二是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的统一;三是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