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越来越频繁的自然灾害使我们深切体会到生存环境正在走向恶化。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造成的环境破坏已经影响我们当代人的生活,而我们的发展模式也势必会关乎后代人的利益。因此,可持续发展原则中的“代际”和谐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而如何从伦理学的角度为“代际”和谐寻找理论依据也成为伦理学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南方谈话"精神告诉我们要充分借鉴人类社会也包括西方国家的理论智慧,来解决我国在社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正义的储存原则是罗尔斯正义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可以保障正义社会体系的公共利益,避免时间偏爱,限制差别原则。我们还可以根据正义的储存原则来规范现实的经济活动,如保证公共品的供给、减少负外部性,增进人类的整体福利等。  相似文献   

3.
当前中国社会中的实践同一性凸显为一种特殊的"显规则"与"潜规则"的争论,这一争论与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相关。从道德哲学的视角看,争论主要集中为中国社会应该是"礼俗型"社会,还是"法理型"社会或是"礼俗-法理型"或"法理-礼俗型"社会,论者分别从传统与现代关系的不同视角上阐述各自的价值立场,理由各异,莫衷一是。不同于道德哲学或法哲学的价值先行,用一种社会学的"危机-反应"模式,以应用伦理的方式思考这一问题,同时,借用涂尔干在思考自杀问题上的思路和方法,可以将当前中国社会实践同一性问题归纳为"利己主义"、"利他主义"和"反常"三种类型,其所对应的伦理问题分别是德福相配的问题、正义与善的问题和幸福观的问题。由此可以具体地研究和解决问题,价值选择的依据是实践的需要,而不是各种价值间的先验比较。应用伦理的方式或许是思考实践同一性问题的第三条道路。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实践观奠定了经济伦理的人性论基础,马克思实践观的主体是“现实的个人”,同时也是经济伦理的主体,现实的个人是自然与历史、个体与社会的统一,从根本上冲破了经济人崇拜的迷雾;马克思的实践观彰显着直接现实性和普遍性的双重理论品格,从根本上弃绝了一切从抽象原则上寻找经济伦理生成与演进的唯心主义路径,同时突出了经济伦理的革命性与批判性功能,指明了经济伦理的根本价值取向。把握马克思实践观的经济伦理内涵,对我们构建当代中国市场经济的伦理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伦理学角度研究民生问题并提出建构民生伦理的任务,是研究民生问题的一个全新视野。当代中国民生伦理建构的实践路径主要有:以政府为主导的民生伦理建构的实践路径即政府努力构建一套公平正义的民生制度;以社会为主体的民生伦理建构的实践路径即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社会舆论以及人民群众在民生伦理建构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义原则优先性理论,是罗尔斯正义论的核心理论,它建立在原初状态无知之幕的基础之上,带有理论逻辑上的理想化色彩。在现实资本主义社会中,一旦无知之幕被打开后,正义原则优先性如何实现?罗尔斯力图通过"重叠共识"与"公共理性"的建构进行论证。在马克思主义看来,脱离社会的现实经济关系和矛盾,空谈"重叠共识"和"公共理性",不免带有乌托邦色彩。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批判借鉴罗尔斯的正义原则优先性理论。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是一种奠基于一定的价值共识基础上的社会协调过程,它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主体间伦理原则做基础,而这种伦理原则需要相应的以价值合理性为基础的伦理文化来维系和支撑.中外思想家对主体间伦理进行了多种价值合理性的证明,为主体间的伦理文化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但都没有为这种伦理文化找到真实的基础.马克思的实践观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根本性变革,以崭新的思维方式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主体间伦理文化找到了真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实践教学是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有益尝试,有利于克服思政课因理论与现实脱节而陷入空洞说教的弊端。高校在探索和创建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时具体做法各有特色,但都应遵循导向性、全面性、普及性和实效性的共同原则。  相似文献   

9.
适度消费伦理建构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本文阐述了适度消费伦理的内涵以及适度消费伦理建构的价值选择,并进一步指出了科学消费伦理建构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0.
人的尊严是人的生命形式所享有的、区别于物和其他生命形式的一种特殊的尊贵和庄严,指人的生命尊严、人性尊严、人格尊严等应受到最起码的尊重,是自尊与他尊、尊己与尊人的有机统一.尊严具有丰富的伦理内涵和理论渊源.维护公民尊严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前提,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具体体现,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知识的本质是创新,知识经济的推进必然要求建设创新型社会。创新实践的核心是实现和扩展人的自由自觉本性,其实质也就是发展。从发展哲学视角来看,创新实践的彰显,正说明发展已经成为当代社会人的本质和人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12.
牛俊美 《求实》2012,(3):29-32
伦理的生活世界转向不仅决定了当代伦理学的发展方向,而且从根本上决定了新旧规范伦理的实践性差异。作为一种新规范伦理学,科学伦理学有其独特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学科特性,如果仍基于传统的思维方式进行理解,很容易对科学伦理的实践特质及其匡正科学的现实可能性造成误解。而回归科学伦理学的学理基础可知,科学伦理学不仅是一门以生活世界语境中的实践问题为导向的无原理可应用的实践伦理学,而且是一门基于生活世界进行意义构造的、融真与善于一体的规范美德伦理学。  相似文献   

13.
姚颖 《求实》2008,(4):33-35
马克思哲学以历史且辩证的方式实践地诉求人的解放、自由与全面发展,其致思路径在于从人道主义与共产主义内在契合的角度谋求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一致,其设定的实践主体现实地超越了以往个人"孤立"、"偶然"的状况.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生活的批判分析,马克思找到工人阶级赢得自由时间以全面发展个性的现实途径,致力于砸碎旧世界锁链的"现实的运动"是人类的历史生成之源.辩证地审视人与社会的关联,实践地谋求人的生活的理想与现实的融通,在当今仍具有不可忽视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关于环保下乡遭遇困境的问题,既有的技术失准、组织失灵、政治权变与利益博弈理论都不能予以很好解释。本文试图提出基层伦理这一概念予以回答,认为环保下乡困境的根源在于基层伦理失范,即基层伦理对环保下乡承接主体规制作用的失效。主要表现为:基层官员以象征性执法应对国家生产治理绩效的逻辑是基层行政伦理失范,即私人利益对公共利益僭越的集中体现、个私企业以选择性整改应对国家推动绿色发展的逻辑是基层市场伦理失范,即经济效率对社会责任替代的集中表现、普通村民以生计型诉求应对国家提供生态产品的逻辑是基层生活伦理失范,即物质需要对整体需要遮蔽的集中体现。缓解乃至解决环保下乡的实践困境,需要从加强伦理建设、环境治理常规机制与运动机制并重、地方产业结构调整与绿色生计机会供给并行作为未来环保政策执行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5.
唐靓 《党史文苑》2008,(2):40-41,46
思想建党是毛泽东对党的建设的独创性贡献,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探索了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原则、内容、方法,形成了一整套关于思想建党的理论.  相似文献   

16.
"善"是伦理学的基本概念.许多伦理学体系以"善"的客观性为基础,确立伦理判断的真理性和普遍性,但是忽略了"善"的概念在提供社会凝聚力方面的功能."善"的客观性既是一个过强的假设(引入了不必要的假定),又是一个过弱的假设(无法解释伦理方面的社会凝聚力).应该以主体间性的"善"取代客观性的"善",以共识取代真理,以家族相似取代普遍性.  相似文献   

17.
论实践的泛化及其理论困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仁平 《求实》2005,42(11):26-29
马克思理解的实践是一种人类有目的地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因而把实践泛化为人类生活的观点不仅不符合马克思的思想,而且将会导致许多理论困难:一、势必混淆认识与实践、主观与客观的差别;二、如果坚持把实践泛化为人类生活的观点,其结果将违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认识路线;三、将会导致实践范畴应用的混乱。  相似文献   

18.
田志文 《唯实》2005,(2):53-54
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的转型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伦理道德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面对市场经济带来的一系列变化和冲击,人们开始思考:市场经济体制的伦理性表现在哪里?在市场经济中究竟应当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念?这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世纪桥》2021,(9):55-61
张闻天认为,民主集中制原则的核心要义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在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的过程中,张闻天以规范与程序保证民主集中制原则的有效实施,以与群众路线的结合密切党群关系,进而推动民主集中制原则的有力践行。张闻天关于党的民主集中制的思考与探索,使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具有马克思主义延续性的同时,兼具中国特色,也深刻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思路与追求。  相似文献   

20.
教育学家杰罗姆·布鲁纳提出了指导性的教育九大原则,其中著名的就是“观点与角度”、“互动”、“叙述”。细究其理,此三大原则竟与中国传统的教育方法有着某些相通之处。鉴于“中国历史”固有的特点,教师在讲授时首先要考虑的不是“互动”或“叙述”,而是知识的灌输,尽一切力量、运用一切方法去使学生接受知识。只有知识达到一定的量之后,积淀到他足以开始思考之时,才能考虑使用其他的教育形式或教学模式来开启思维之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