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列宁权力监督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宁权力监督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宁从权力监督的本质,权力监督的原则,权力监督的体制,权力监督机构的职权,权力监督队伍的建设及权力监督的方式六个方面系统地论述了权力监督问题,形成了完整的社会主义国家权力监督思想,将马克思恩格斯的权力监督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列宁的权力监督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监督,本质上表现为对权力的管控与制衡。在国企内部,各类监督主体对权力的监督并不鲜见,而监督的效用至今尚缺乏相应评价。鉴于国企大案、窝案频发,应对现行的各类监督作进一步分析和比较,从中甄别、遴选辅以强化。面对权力,纪检监督比其他监督更具比较优势,但要提升监督效用,需要将过去比较抽象和泛化的监督转向权力监督,通过制度性安排,形成确切的可操作的监督机制,实现监督重点与权力核心合一;同时,须厘清监督对象的权力事项,描绘出权力运行流程,以此作为行权与监督的共同依据。权力主体与监督主体在认识标准上的一致性,可以降低监督过程发生碰撞的烈度,并使权力运作具有确定性和规范性。  相似文献   

3.
权力监督乏力必然诞生腐败。权力本身的腐蚀性、监督机构的附属性、监督机制的不科学性以及监督规范的落后性是导致权力监督乏力的主要原因;加强权力监督的对策:深化监督体制改革;加强预防监督;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加强权力监督的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4.
权力监督乏力必然诞生腐败.权力本身的腐蚀性、监督机构的附属性、监督机制的不科学性以及监督规范的落后性是导致权力监督乏力的主要原因;加强权力监督的对策:深化监督体制改革;加强预防监督;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加强权力监督的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5.
高校权力腐败的成因最关键的可以归结为权力缺乏监督与监督缺乏权力两个方面。防范和治理高校腐败现象滋生和蔓延的关键举措是一方面要对高校权力进行有效地监督,包括对大学自主权进行外部制衡与监督和对大学行政权力进行内部制衡与监督;另一方面要对高校监督主体赋予足够的权力。主要措施有:改革现行高校监督领导体制,实行以一种权力制约另一种权力的异体监督和以中立性和独立性为保障的权威监督方式;落实党员和师生的民主监督权;借鉴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原理,进行合理分权;引进市场中介机构,减少权力寻租的机会。  相似文献   

6.
钟宜 《新视野》2004,4(6):61-63
权力监督体系建设是目前我国政权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通过对权力与权力监督关系的分析,我国社会主义权力监督体系的特点、优点及存在问题的概括和总结,提出了如何进一步推进和完善我国权力监督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7.
权力监督系统本身的问题和环境因素是导致权力监督不力的主要原因。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深化监督体制改革,完善权力运行系统;培养监督意识,建立灵活高效的社会监督网络。  相似文献   

8.
权力与责任是“一把手”权力结构的基本要素,监督是“一把手”权力规制的理论逻辑。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法规制度、监督方式、监督体系建设的“一把手”权力规制有效性不断增强,然而实践中“一把手”权力监督的观念意识、制度体系、监督内容与手段等方面仍有一些薄弱环节,其根源是一定程度的权责失衡所导致的权力运行失范。基于权责对等原则,加强“一把手”监督应坚持廉洁用权与责任追究相统一、正向激励与制度规约相结合、上级监督与同级监督相协同、党内监督与外部监督相联动、法治宣传与文化塑造相融合,着力建构完善的功能性权力制约模式,从而实现“一把手”权力规制的科学化、常态化和制度化。  相似文献   

9.
国外主要政党加强权力监督制约的探索与实践主要包括:健全权力的法律规制,加强对权力的约束;完善制度,加强对权力的监督;注重分权制衡,规范权力运行;接受反对党的监督,约束权力的行使;开放社会监督,增强对权力监督的效应。  相似文献   

10.
李广智 《奋斗》2014,(2):10-11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加强和改进对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这突显了权力运行制约监督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强化权力制约监督,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这是规范权力运行,有效预防腐败的重要举措。构建权力运行制约监督体系,应从规范职责权限和优化权力结构入手,着力抓好权力的依法确认、科学分解与  相似文献   

11.
我们党绝不容许存在不受监督的权力,也绝不容许存在不受监督的组织或个人。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是我们党首次把"四个监督"作为一套完整  相似文献   

12.
要有效地监督和制约权力,必须努力实现权力公开透明运作;必须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强化权力监督;必须完善权力监督体制和机制.  相似文献   

13.
正从近些年我国检察机关的办案实践来看,权力集中部门的领导腐败问题易发高发,一个关键原因是权力缺乏有效的制约和监督,极易造成权力的滥用乱用。加强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对权力运行进行制约和监督,是反腐败的关键问题。腐败问题,说到底是一个脱离群众、滥用权力、以权谋私、损害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  相似文献   

14.
强化权力运行监督体系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大课题。构建监督有力的党内权力运行监督体系是强化权力运行监督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目前,主要应实现从集权性监督向民主性监督转换、从随机性监督向制度性监督转换、从封闭性监督向开放性监督转换、构建新型的纪检机关领导体制四个方面构建监督有力的党内权力运行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15.
伊娜 《党史文苑》2014,(6):68-72
县委书记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基层骨干力量。规范县委书记的权力行使、强化权力制约监督尤显重要。文章对县委书记权力来源、权力结构、权力运行、权力腐败、权力勘界和权力制约监督等六个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总结了现有研究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县委书记权力制约监督研究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权力失去监督,必然导致腐败”,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实践同时也证明:没有权力做保证的监督是乏力而无效的监督。当前,需要人们高度重视并积极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是:权力需要监督,监督也需要权力。  相似文献   

17.
论构建权力监督制衡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权力得以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构建权力监督制衡机制,必须紧密结合实际,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建立一套有约束力的科学机制,以对权力实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  相似文献   

18.
切实加强党的权力监督、坚决防止权力腐败是关系党的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进一步解决党的权力监督问题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党的权力监督,必须有针对性地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完善权力监督领导体制,健全权力运行监督机制,推进权力监督的制度建设,实现权力监督的制度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19.
<正>权力具有支配力和强制力的属性,这一属性决定了必须对权力的运行进行有效监督,权力失去监督,必然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腐败。在新的形势下,企业权力配置、权力的运行机制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发展变化的实际要求我们,在权力监督方面,必须与时俱进,在继承和完善的基础上,下大力气抓好制度创新。一、当前企业权力监督存在的问题1.上级监督鞭长莫及,走马观花。上级对下级的监督负有责任和义务。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上级的监督往往难以完全实现。有的企业生产任务重,上级领导和部门分管  相似文献   

20.
《党课》2014,(24):17-17
“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近年来,我国始终坚持加强对行政权力、司法活动的监督,构建结实的权力笼子,让权力的运行始终处于阳光之下。一套集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于一体,相辅相成、相互配合的监督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