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少敏,这位被人誉为“杰出女性”的人,在“文革”结束后的20年内,不断见诸报端。陈少敏之所以为舆论关注,不仅因为她的传奇经历,也不仅因为她是主持过一个地区全面工作的女领导干部,一名为维护工人阶级权益呕心沥血的工会领袖,更重要的是,她作为一名中共中央委员,在“文革”中坚持真理,不畏强暴,与“四人帮”及其爪牙进行过面对面的斗争,在决定永远开除刘少奇党籍的八届十二中全会上,她投下了唯一的一张反对票。陈少敏,这位1927年加入共青团,1928年入党,一生历经磨难,它有斗争经验的坚强女性,当然知道投下这“唯一一票”…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位略带传奇色彩的"80后"华裔女孩,年仅22岁、外表文静温婉的她是美国联邦政府储备署旧金山分部的金融与经济研究员,她集美国女性经济协会奖、美国国际金融经理协会领袖奖、美国总统教育奖等多种荣誉于一身.她的名字叫张雅青.  相似文献   

3.
正世界上有一种人,他们的生命不是为了存在,而是为了燃烧。青岛女孩刘潇潇就是这样的人。2016年,她辞去高薪工作,远赴南非当动物保护志愿者,成为野生猎豹的"美女保姆";2017年,她到太平洋孤岛拍摄令人望而却步的活火山,吃住在原始部落……作为中国第一个拍摄活火山视频的女性,刘潇潇的作品,还夺得了视觉中国年度摄影大赛"上帝视角"一等奖。刘潇潇说,她所做的一切,只为让人类对大自然多一份敬畏。  相似文献   

4.
冲韦钰响亮的名声,以为她准是一个叱咤风云的女强人。然而,初次见面的直觉却告诉我们,她不仅干练、果断、有魄力,而且还是一个富有温婉气质的女性。 许多年来,传统的观念在习惯上把女人分为两种,一类是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另一类是投身社会和事业的男人般的女人。对于韦钰,  相似文献   

5.
蔡睿贤 《民主》2005,(9):8-8
今年9月12日民进名誉主席雷洁琼度过了百岁寿辰,她在90多岁时仍能步履自如、思维敏捷、发言洪亮,曾有不少人向她求教健康之道。后来在社会上有流传,说她自称的保健秘诀是:“不抽烟、不喝酒、不锻炼。”作为她的家属,得到过她长期的教育与熏陶,我当时就对这“三不”中的“不锻炼”甚为讶异。因为我知道她从小就参加各种当时对女性还不太普遍的体育运动,而且一直保持锻炼到老年。例如在广州当学生时她是学校的篮球运动员;日本侵华初期,在华北北部宣传抗日她还能骑马  相似文献   

6.
陈果 《瞭望》2003,(52)
进入新世纪之后,女性写作的前辈作家未有退隐之势、后辈新 锐咄咄逼人,呈多代同堂竞显风流的态势。新世纪也因此被戏称为 “她世纪”。  相似文献   

7.
《侨园》2016,(1)
正曹雪芹在《红楼梦》里,以花卉为背景对小说中几位主要女性进行了形象衬托、渲染,这是他以花喻人笔法神妙之处。大观园名媛众多,笔者从中撷取三位"花神":梅花李纨、杏花探春和茶蘼花麝月。梅花李纨第六十三回梅花型李纨。宋代王淇《梅》诗云:"不爱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就是为李纨而写的。梅花是高洁坚贞的花。李纨虽是女性,却有着梅花的品格。李纨是金陵名臣李守中之女,受着严格的封建礼教规范。李纨在《红楼梦》里不是显赫人物。曹雪芹给她设计的人生轨迹,是把她比作迎寒傲雪的梅花,这是因为李纨是贾珠的妻子,贾珠婚后不久留一子早逝,扔下孤  相似文献   

8.
牟佳 《学理论》2010,(10):164-165
汤婷婷作为美国华裔文学的先锋和"女勇士",她率先运用中国文化资源进行华裔情感表述,在她的作品里,女性意识更是契合了盛行于美国社会的女权主义和多元文化思潮,顺应女性主义的潮流,确立女性主体意识,改写了中国传统文化,揭露和批判了旧中国封建礼教对妇女的迫害。  相似文献   

9.
《侨园》2016,(Z2)
正一年在间,这位江南美女独行14国,她与部落酋长夫人结为姐妹,曾被异国士兵用枪顶着胸膛"逼婚",一觉醒来发现脚下的城市已被坦克包围……冒险之旅不仅把软妹子变成了"女侠",也让她对人生有了别样体悟。半路丢了行囊1988年,陈梦婷出生在浙江云和县。从浙江中医药大学毕业后,她一直从事医务工作,人生的前25年是听父母话的乖乖女,生活得循规蹈矩。但数年枯燥的工作,也为梦婷后来的"爆发"埋下了伏笔。2014年7月,她在工作之余考研成功,收到法国一所大学硕士录取通知书。离开学还有一段时间,陈梦婷决定奖励自己一趟"穷游世界"的旅行。  相似文献   

10.
今年五月十一日,一位身体结实得象小伙子一样的姑娘,在一位女干部的陪同下,从皖南山区的一个农场来到她工作过的上海天明糖果厂,向工厂领导交代她的过错,向她的受害者陪礼道歉。姑娘的名字叫华华,今年二十四岁。一那是一九八○年六月的一个夜晚,天明糖果厂的女更衣室里寂静无声。突然,一个人影悄悄闪了进来,那是正在做中班的华华。她双眼骨碌碌地里外一扫,周围空无一人,刹那间,她下了决心,要逾越一条做人的阈限,向犯罪之渊迈进第一步。她的心突突地跳,手微微发抖。她拿着钥匙朝一只只更农箱的锁孔插去。第一只、第二只、第三只……终于,一只更衣箱被打开了。华华的眼光集中到一  相似文献   

11.
正当全国各地选美“热”一浪高过一浪的时候,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关涛发表谈话:全国妇联不赞成“选美”。这条消息一经传播,立即引起强烈反响。关涛在回答记者的提问时说:“全国妇联对‘选美’活动的态度是不赞成、不提倡、不组织、不参与。这也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陈慕华的一贯态度,她多次表示,凡‘选美’,不管谁组织,谁出面请她出席、当顾问或题词,她都一概拒绝。最近一个时期以来,全国妇联也十几次拒绝了一些单位要我们参与‘选美’活动的邀请。”在解释全国妇联对“选美”坚持“四不”态度的缘由时,关涛说,这种活动容易对青少年女性产生误导。因为所有的“选美”活动无一不是以外在美为第  相似文献   

12.
听说世界“桥牌皇后”杨小燕女士又一次抵京,我们就想找个机会采访她。但是,杨女士在北京的日程安排得很满,从早上七点到晚上十一、二点都有活动。经过多次联系,她答应周末可以满足我们的要求。 二月二日中午,我们依约在她下榻的建国饭店见到了她。“你们也没有吃饭吧,我们一边吃饭一边谈好吗?因为我三点以后还要接待一位从澳大利亚来的朋友。”我们在她的热情招呼下在饭店的西餐厅坐定,开始我们的采访。  相似文献   

13.
黄巍 《学理论》2013,(23):240-241
"穆桂英"是戏曲和小说中的人物,是中国民众熟悉的一位勇冠三军的女英雄。在中国古代社会"男尊女卑"的传统文化意识中,能成为"穆桂英"式的女性人物可以说是寥寥可数。而"穆桂英"形象在中国民间大量产生,并成为一个时代尊崇的女性形象则是在"大跃进"运动时期。这一时期,由于劳动力的严重短缺,客观环境要求女性必须像男性一样参加社会劳动,在媒体报刊和实际生活中,"穆桂英"女性形象逐渐增多,并成为歌颂女性勤劳勇敢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4.
“姐妹”情     
一 小会议室的门吱呀一声,进来一个身材娟秀的姑娘。鹅蛋形的脸上,嵌一对黑白分明的大眼睛。端正的鼻子下,配一张线条优美的小嘴。头上,齐肩垂着两条黑油油的短辫。她活象是一个天真未泯的中学生。张副检察长把她介绍给了我们。姑娘朝我们腼腆地笑了一笑,然后,一扭身快步走到检察员蒋筑君身边,亲昵地拉住她的手,就势坐了下来。不知底细的人,还会以为她和蒋筑君是嫡亲姐妹呢。  相似文献   

15.
从深圳来的朋友说: 深圳有个农村来的没什么文化的妇女。起初给人家当保姆。后来在街头摆小摊,卖一个胶卷赚一毛钱。她认死理,一个胶卷永远只赚一毛钱,因而生意越做越大。后来她开了一家摄影器材店,还是一个胶卷赚一毛钱。那会儿市场上柯达胶卷一个卖23块,她卖16块1毛,批发量大得惊人。那里搞摄影的没有不知道她的。外地人的钱包丢在她那儿了,她花很多长途电话费找到了失主。有时候算错账多收了人家的钱,她心急火燎地找人家还钱。听起来像雷锋,可赚的钱不得了。朋友讲的这个平常的故事,却使我的心头涌起一阵激动。试想。如果这位妇女不是赚了很多钱的话,那么,有谁不以为她是个地道的傻瓜呢?然而,她却义无反顾地用自己的身心,为这个越来越精明老滑的人类社会维系住一个永恒的童话世界。她执著地追寻着,正如追寻一缕阳光,一缕歌声,或者是心底某段纯美的音乐一样——生命之初的单纯、率真和诚实,充满着她的内心世界。让人们真切  相似文献   

16.
孙娜 《学理论》2012,(24):157-158
铁凝的"三垛"是将社会历史中事件的本来面目还原出来,通过"麦秸、棉花、青草"间的真实呈现人性的弱点和扭结点,同时对女性辛酸和悲苦命运给予了理解和同情,铁凝笔下的男人和女人面对生活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承受力,在遮蔽的历史中,她流露出来体谅和宽容。  相似文献   

17.
高延萍 《侨园》2014,(6):62-63
(接上期)爱的火花再遭冰雹在日思夜盼中,1945年5月的一天,卜乃夫真的盼到了刘雅歌出现在西安,她告诉他:麦气量狭小,为人自私,他们常吵架,他联合兄嫂,不断对她施加压力,甚至诱惑,逼他们尽早结婚,而她又不愿意,于是借口母亲身体不适回到了西安。刘雅歌的话使卜乃夫一扫心头多日的阴云,他又震奋起来,娓娓向她叙发起感情:"我常常回忆你,像回忆一片奇异的色彩。这些日子,你像一尾金鱼,游在我记忆的水池里,每一个夜里,我都看见你的色彩……"看见卜乃夫这个正在盛名的作家又匍伏在自己的石榴裙下,刘雅歌欢娱地笑了。  相似文献   

18.
《民主》2015,(8)
<正>霍懋征是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她在小学教师的岗位上从教60年,为新中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1949年,霍懋征作为教师代表到天安门参加开国大典。中国共产党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给予她高度评价:周恩来称她为"国宝",胡锦涛盛赞她"把自己一生献给了教育事业",温家宝为她题词"把爱心献给教育的人",刘延东称她是德高望重的"教  相似文献   

19.
年近40的陶小萍是中国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机制一厂生铁四组生产组长。她进厂20年,挂上“零号首长”的头衔倒有18年。18年来,被她转化的一个个“让领导摇头、群众头痛、本人感到没有奔头的人”都成了班组的骨干。“感化班长”的美名在厂中不胫而走…… 中年女工陈某,每逢发工资日就是她与领导的  相似文献   

20.
小非 《侨园》2012,(7):12-13
她是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2012年6月,她同战友一起乘坐神舟九号,飞上距地球300多公里的茫茫太空,飞向等候已久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飞天神女"故事很多,她在贫寒中学会自立自强,她的性格柔中有刚,她很懂生活,曾想过当律师、售票员、白领丽人,她喜欢做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