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薛瑞 《实践》2010,(3):42-42
赤峰历史悠久,文化璀璨,这片横亘内蒙古高原的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不仅以文物大市闻名遐迩,更以其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名扬九州。在漫长的岁月中,生活在赤峰这片热土上的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汇成了五彩缤纷的民族民间文化长廊。  相似文献   

2.
樊敏 《当代贵州》2013,(14):46-47
民族风情多姿多彩,令人迷醉,常常给人一种山水美、米酒醇、情更浓的美好感受,即使是旅游倦乏,工作疲累,或心情烦闷也会顿觉盎然春意,心旷神怡。黔南是一个以布依族、苗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自治州。全州有少数民族36个,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州总人口的57%。有布依族、苗族、水族、毛南族、瑶族5个世居少数民族。黔南这方土地,峭拔亘绵的群山,奔腾不息的江河,叮咚流淌的溪水,孕育了生活  相似文献   

3.
张晓林 《前线》2017,(11):138-141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更加突出。文化自信植根于中华民族发展的现实土壤,说到底是民族自强自信。文运与国运相通相连,文化自信的核心是价值观自信。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4.
廖少华 《当代贵州》2011,(16):24-24
丰富的原生态民族文化和良好的自然生态是黔东南最大的比较优势。目前全州有39项53个保护点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数量排列全国地州市级第一位,侗族大歌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同时,我州还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山水风光秀美,气候条件优越,生物资源丰富,  相似文献   

5.
正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东南部,居住着苗、侗、汉、水等33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1%,是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中少数民族人口数量最多、比重最高的自治州。全国一半以上的侗族人口和近三分之一的苗族人口聚居于此,孕育着世世代代苗侗民族的文明,是我国苗、侗民族文化的核心区。一、"文化旅游区"的开发模式及其启示  相似文献   

6.
贵州文化如同复调音乐,并非是单色的,而是多彩的;贵州文化又是一体的,即在各民族互相交往中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文化。文化的复调,是从复调音乐中借用复调一词的内涵发展而来。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的文化其实如同复调音乐,并不是由一个主旋律构成,而是由许多独立的旋律相互交往而成。每一种文化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因之,可称为民族文化的复调。中国文化的产生和形成本身就是复调式的。1988年秋,费孝通在香港中文大学作特纳(Tanner)讲演,发表了《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  相似文献   

7.
樊敏 《当代贵州》2013,(14):63-64
毛南族以其独特的形式技巧和审美品格,在祖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毛南族是贵州仅有的两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分布在黔南自治州的平塘、独山、惠水三县的6个毛南族乡(镇)46个村,人口约3万人。毛南族原被称为"佯僙人",1990年,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佯僙人"为毛南族。毛南族文化是毛南族人民的珍贵遗产、精神家园和生命记忆。千百年来,它不仅以其独特的形  相似文献   

8.
邹鹏 《云岭先锋》2020,(1):F0003-F0003
云南民族博物馆位于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内,是云南民族文化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中国乃至东南亚规模最大的民族类博物馆,也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和亚洲知名的博物馆之一。博物馆占地面积200亩,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展厅面积6000多平方米。馆内现珍藏4万余套(件)珍贵民族文物,基本陈列展示了民族服饰与制作工艺、民族文字古籍、民族乐器、民族生产生活技术等8个专题的内容,向观众展示了云南各民族的多元历史和文化。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黔南州深入贯彻落实国发2号文件精神,紧紧抓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机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大文化投入力度,着力改善文化基础设施,培育扶持文化主导产业,繁荣和发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有效促进了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六大成果增强文化自信近三年时间,是黔南文化工作改革发展成绩最为显著最为显著的一段时间。公共服务体系初具规模。立足保  相似文献   

10.
张义宝 《新湘评论》2013,(22):23-23
会同县位于湖南省西南部,东枕雪峰山脉,南倚云贵高原,侗、苗、瑶、满等17个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人口的63.6%。独特的地理区位,造就多彩的民族文化。建设文化会同,实现美丽会同的文化梦想,成为会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大投入。为文化大发展奠定物质基础。会同县境内共有大小文化名胜景点110余处,如被誉为“中华文化之瑰宝”、古民居“建筑史书”和“民俗博物馆“的高椅古村,共和国第一大将粟裕故居和纪念馆,生态秀美的鹰嘴界国家自然保护区,休闲浪漫的金龙峡生态漂流:非物质文化遗产“会同竹编工艺、高椅傩戏、沙溪唢呐艺术、宝田打鼓锄茶”等民间民俗艺术蜚声海内外。  相似文献   

11.
周恒  赵毫 《当代贵州》2012,(31):44-45
在举国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在民族文化越来越全球化的今天,原生态的民族文化如何实现创新、发展?民族地区如何打造面向世界的文化交流展示平台?面对这些问题,凯里市不断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模式,搭建金芦笙中国民族器乐大赛暨民族文化活动周等高端平台,为推动民族文化繁荣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有益的思考路径。  相似文献   

12.
正一、提升文化自觉的培育力松桃地处湘黔渝边区结合部,是黔东北地区至今唯一保持苗族传统文化突出而富有特色的自治县,以苗族为主的22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70万人的48%。对松桃文化的自觉,必须追溯文化根脉,历史上,松桃"地接川楚、位遏三湘",处于荆楚文化、巴蜀文化、夜郎文化的缓冲带,同时受中原文化和吴越文化的影响,使这里保存很多古老的原生态文化习俗和富有神秘色彩的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尤其是苗族文化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积淀。实现新时期文化的高度自觉,关键在于加大培育力,核心是在中华民族主体文化的大背景下,提升对民族文化地位作用的认知水平和民族文化的认  相似文献   

13.
陈竞 《党的建设》2010,(12):18-21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甘肃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建设文化大省是我们甘肃人追求的理想和奋斗的目标。改革开放以来,以《丝路花雨》、《大梦敦煌》为代表的一批精品剧目,不断登上神州乃至世界舞台,并频繁获得各类大奖,倾倒了无数观众,奠定了我省戏剧在全国的优势地位。2002年至2003年,全国文化建设掀起高潮,省委、省政府及时提出将甘肃建设成为以敦煌文化为龙头,以丝绸之路文化、民族民间地域文化为重点的特色文化大省的战略目标。经过多年的努力,我省的特色文化大省建设在创新中实践,在实践中推进,取得了明显进展。特别是近年来,我省以抓精品、创市场为目标,走出了一条具有甘肃特色的高水平、低投入,两个效益俱佳的戏剧创作生产路子。2010年5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我省建设文化大省的宏伟目标。2010年5月24日,省上印发了《关于加快甘肃戏剧大省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把戏剧大省建设作为全省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和促进文化发展繁荣的突破口,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总目标是西部领先、全国一流。这是全国各省市区中就戏剧建设出台的第一份政策性文件,是特色文化大省建设的延续和深化,也为文化大省建设吹响了动员号。  相似文献   

14.
兰世勇 《当代贵州》2013,(16):63-63
生活在这里的各少数民族相互影响、相互融合,造就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人文风情,成为织金一笔不可多得的文化财富。织金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杂居大县,有汉、苗、彝、白、布依、仡佬、蒙古、回、水、土家、壮、黎等28个民族成分。全县110万人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5.9%;在全县32个乡镇中,少数民族乡就占8个。织金历史悠久,文化绚烂。据清道光《平远州志》记载:"织金秦属巴  相似文献   

15.
体验过黔东南多姿多彩民族文化的人们,都免不了因被这里的幸福感所感染而对这个神奇的世界留下美好印象。然而,黔东南的民族文化,到底是什么样的品质或特质撼动了莅临之客高贵的心?无疑,这里面定然有每一个林中寨子乃至其间每一栋吊脚楼的吸引作用,定然有每一个溪边小镇乃至其间每一条卵石巷道的趣味影响,定然有每一座美丽山城乃至其间每一条别致街区的气韵扰动,还有生活在这里的  相似文献   

16.
《支部生活》2009,(6):46-47
云南是一个集边疆、民族、山区为一体的欠发达省份,有25个少数民族,是全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少数民族人口1300万,占全省总人口的33.98%,有8个民族自治州、29个民族自治县、150个民族乡,民族地区占全省国土面积的70.2%。去年12月,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对云南丽江市结合民族文化创新基层党建工作作出重要批示,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黔东南州通过形式创新,打造了一批民族文艺精品,积极推动民族文化对外交流,不仅展现了民族文化独有的魅力,更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打造精品实现"双赢"2015年1月8日,北京,国家大剧院,来自贵州省从江县小黄村的侗族大歌队正唱着《夏蝉之歌》。全场观众无不被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的歌声深深吸引,凝神屏息,细细品味"天籁之音"。一曲终了,掌声雷鸣。这是侗族大歌音乐诗剧《行歌坐月》全球首演的情形。该剧改编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侗族民间文学作品《珠郎娘美》,将侗族大歌与民族管弦乐结合,融入侗族舞蹈、服饰、乐器、民俗等元素,以全新的  相似文献   

18.
两千多年前的殷商时期,仡佬族的祖先——"濮人"来到一片陌生地开荒辟草、采砂炼丹、繁衍生息。这里就是今天仡佬族聚居最多、被称为"世界仡佬族的发祥地"的遵义市务川自治县。务川,古有"丹砂之利,洪渡之饶"的美称,仡佬先民们在从事生产劳动的同时,也创造了古朴、醇美的仡乡文化,为后世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