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统 《同舟共进》2012,(2):47-50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有个“刑场上的婚礼”的故事: 1928年2月6日,在广州红花岗畔的刑场上,两个青年革命者面对敌人的枪口,从容不迫地举行结婚典礼。,他们就是广州起义行动委员会负责人之一周文雍和当时中共两广区委妇女委员陈铁军。  相似文献   

2.
《世纪行》2011,(3):22-22
今年2月6日是周文雍和陈铁军夫妇在刑场举行悲壮的婚礼83周年的纪念日。  相似文献   

3.
2004年1月16日,湖北省宜城市荒郊刑场上,随着一声枪响,21岁的王勇因组织卖淫罪而走向了生命的终结。刑场不远处,站着一个不引人注目的漂亮少女,她叫汪小妹,是27个曾经被王勇等人以介绍工作为名拐骗、强奸并强迫卖淫的受害少女之一。看到王勇倒在正义的枪口下,汪小妹轻轻地舒了一口气,她觉得,这一声枪响,消除了罩在她和20多名受害姐妹心头的阴影,但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仍是她和姐妹们心里永远也抹不掉的隐痛。1999年秋至2000年夏,王勇等人以帮少女们到广州、深圳找工作为名,先后从宜城市拐骗拐卖27名13岁至16岁的少女到广州和深圳。受害少女一旦落入他们的手中,等待少女们的就是地狱一般的生活,她们在王勇等人的逼迫下被强奸、卖淫……而这一切,都是因为27个受害少女轻信王勇等人能够为她们在广州或深圳找到一个好工作的谎言。  相似文献   

4.
《就业与保障》2014,(8):45-46
正薛逸凡是个"90后"女孩,但不喜欢拍照,也不喜欢晒照片,这一点可能是她和所学专业——古生物学之间听上去为数不多相契合的地方。因为一张"专业只有一人"的毕业"合影",这位北京大学2014届古生物专业毕业生,连同她的专业一起走红网络。照片里,薛逸凡面无表情,一副醒目的黑框眼镜架在鼻梁上,眼镜框上边儿和眼睛重合成一条线,像极了漫画里痴迷于恐龙研究的女科学家。这也是陌生人对她常有的第一印象:严肃,冷漠。  相似文献   

5.
杨小村 《黄埔》2023,(5):62-66
<正>1945年12月,广州。1945年9月16日,张发奎以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名义在广州中山纪念堂主持对华南日军的受降仪式。4天后,杨应彬随司令部机关乘船沿西江抵达广州。杨应彬和郑黎亚实践了“不打败日寇不结婚”的誓言,于1945年9月3日在《广西日报》上刊登了订婚启示,这对夫妇终于以“抗日为媒”“革命为媒”喜结良缘。由于经济拮据,他们没有举办婚礼,而是由第四战区军法执行监吴仲禧中将掏腰包,摆了一桌酒席,特支的几名成员一起吃了一顿饭,就完事了。  相似文献   

6.
宋孝林 《人民公安》2007,(23):28-31
如此苦心经营"放鸽子",最后苦心经营的计划付水东流,到底是怎么被查到的?张信和、郭玉琴十分想知道自己身份被识破的具体细节。"现在农村老百姓也变得精明起来了,如果单凭嘴说说,没有相关的住所等来证明,这些老百姓怎么会相信?我们又怎么能骗到钱呢?"这是犯罪嫌疑人张信和、郭玉琴落入法网时所说的一句话。  相似文献   

7.
<正>我是一名听力障碍患者,2007年成为一名社区残疾人工作专职委员。刚来社区,我对残疾人情况不了解,于是我决定先把所有残疾人家庭走访一遍。黄姐是重度肢体残疾人,离婚后独居,几乎与外界完全隔离。她的家,我跑了十几趟,才见到她。第一次看见她躺在床上,我惊呆了——这是我在档案上看到的那个人吗?照片上漂亮的笑脸怎么变得这么愁苦?屋里因为长期不打扫,还散发着刺鼻的气味。  相似文献   

8.
随着"噼噼啪啪"的鞭炮声,春节期间"80后"新人举办婚礼的特别多。可是,你知道吗?这么隆重的婚礼图的只是一种形式,有些人却没有登记领取结婚证。纳闷了吧!年轻人怎么也这么没有法律意识?听听新郎新娘们怎么说吧!  相似文献   

9.
孙中山先生领导中国革命,奋斗终生,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照片,一直为人们所珍视;而孙先生生前最后的一张留影,更能使人们对先生的忘我革命精神无限敬佩。1924年底,孙中山先生从广州抱病北上,一路受到各界群众的欢迎。于同年12月4日晨到达天津,下榻张园。这张照片即为当日在张园所摄。当晚,孙先生肝病发作,即卧床不起,直至次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这幅照片竟成了先生革命活动的最后纪念。照片中先生一手拄杖,执帽立于汽车前,风尘仆仆,面容清癯,然而正气浩然,表现出革命伟人对反动势力的无限卑视,望之使人肃然起敬。关于这幅照片的作者,文字资料中…  相似文献   

10.
刘建华 《小康》2011,(10):32-35
作为中国近现代革命策源地,广州一直是引领风潮之地。百年之后,广州市委书记张广宁不仅要把"辛亥"这张名片擦亮,还准备在这张名片上增添一些新的内容,这些变化未来十年将在黄埔军校所在地长洲岛逐渐显现  相似文献   

11.
妙语     
●两个小青年结婚,我们去参加婚礼,你到婚礼上搞一个预测,说你们这小两口三年以后肯定吵架。那有没有可能呢?有可能。但是现在人家刚结婚,还是要研究怎么过好日子,要是把要吵架、要离婚放到每一天的生活中,你说这个日子能过好么?  相似文献   

12.
数字化时代已经到来,文化产业该怎样拥抱这个时代进行数字化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委员通道"上,省政协委员、省总商会副会长、省青联常委、博雅文化产业集团董事长曹永彬用一个演示开始了他的回答. "这是一张20世纪60年代林州人民修建红旗渠时的老照片,名字叫'凌空除险',这张照片背后有什么故事呢?打开手机小程序,扫描照片,...  相似文献   

13.
李默庵  高建中 《黄埔》2015,(2):20-22
照片的来历1993年3月4日,我忽然收到李公朴的女儿张国男寄来的信,信中附有两张旧照片,她称,这是她在整理父亲遗物时发现的。照片的背后,写有"2月15日于赵城与李军长合照"字样。经她考证,认为"李军长"是我,便寄给了我,一是要求确认,二是希望能做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14.
刘统 《同舟共进》2013,(8):14-16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1930年5月,毛泽东带着红四军来到赣南寻乌县开辟新根据地。说老实话,红军应该怎么建设根据地,起初大家都没有经验。自1927年以来,上海中央从瞿秋白到李立三,都盲目执行共产国际的指示,命令各地共产党人搞暴动。但是暴动搞起来后怎么办?红军怎么生存?被国民党军队追击怎么办?中央都没有办法。所以大家说,中央领导是在上海的洋房里幻想着中国革命的高潮,结果是大批共产党员人头落地。毛泽东  相似文献   

15.
《群众》2016,(9)
正前不久,微博上发布一张横幅照片,横幅上方用大字写着"禁止占道经营创建美好??",下方用小字写着:"本街道占道经营者!爹死娘亡妻离子散!"从现场照片来看,附近还有数个其他版本的横幅,如"禁止占道经营创建文明城市",但下面的小字都是相同的诅咒体:"本街道占道经营者!没爹!死全家!"。当地城管局接受投诉的工作人员在电话中却表示,不了解此事。那这些恶毒的诅咒是怎么堂而皇之地贴上了街道?  相似文献   

16.
正宋庆龄是一个非常低调与谨慎的人,从来不事张扬。她喜欢写信,但从不在信中谈及机密与重要事情。每封信后,她都会习惯性地写上一句"阅后销毁"。她对自己的照片也总是很慎重地对待——一是不轻易拍照,二是未经她本人准许,绝不允许她的照片随便对外。以她的个性,她不会为自己树碑立传,且多年以来,海内外无数人试图说服她,要求为她写传,都被她一概拒绝。但在1975年  相似文献   

17.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烈士这首充满壮志豪情的诗,几乎是人人都知道的。他还有另外一首诗,其中有“越杀胆越大,杀绝也不怕”的词句,同样的豪情壮志,表达了一种对革命前途的赤胆忠心和乐观精神。与此异曲同工的是抗日英雄吉鸿昌的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再看“刑场上的婚礼”的主角、广州起义领导人之一周文雍,所写的是:“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壮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群裂。”这些或许被人看作不太像诗的字句,却道道地地表现出诗的特质,即“诗言志”。这种…  相似文献   

18.
阎连科的长篇小说《坚硬如水》描写一个退伍军人回到家乡,被心中的革命热情激励,与自己苦恋的情人一起进行"革命",最终则"刑场"毙命。有趣的是,小说使用了样板戏的语言,让主人公用这种语言激情四溢地想象着自己的  相似文献   

19.
<正>曾经的革命,现在的被革命,卡扎菲终于"求不仁得不仁"了。栽在"学生兵"手上的独裁者21岁的奥姆兰·沙班,一名羞涩、瘦弱的"学生兵",怎么也不会想到,是他第一个抓住了卡扎菲。这是2011年10月20日,利比亚  相似文献   

20.
《传承》2006,(Z1)
1928年2月6日,在广州红花岗畔的刑场上,两位青年共产党员,面对敌人的枪口,向周围的群众宣布“:当我们把自己的青春生命都献给党的时候,我们就要举行婚礼了。让反动派的枪声,来做我们结婚的礼炮吧!同胞们!同志们!永别了,望你们勇敢地战斗,共产主义一定会胜利,未来是属于我们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