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华 《瞭望》1999,(15)
近一个时期以来,台湾岛内鼓吹通过“公民投票”来“自决台湾前途”的叫嚣不绝于耳。一些独派组织和“台独”分子有计划有预谋地进行了一系列所谓“公民投票决定台湾前途”的分裂活动。随着台湾第五次“修宪”时辰临近,岛内再次掀起“公投入宪”声浪。由于“公投”之说涉...  相似文献   

2.
新年伊始,陈水扁接连抛出颇具挑衅性“台独”言论。2006年元旦,他发表所谓“元旦文告”,不仅提出紧缩两岸经贸往来的倡议,而且还特别强调明年(2007年)可进行“新宪公投”,并于2008年催生一部所谓“合时、合身、合用的台湾新宪法”。农历新年初一(1月29日),陈水扁再度发表“台独”言论,提出“三点诉求”:即要认真考虑废除“国统会”和“国统纲领”;以“台湾”名义申请加入联合国;在明年举行“新宪”公投。2月6日,陈水扁又声称,台湾的“国家主权”属于两千三百万台湾人民,不能和中国大陆十三亿人民共同分享。陈水扁不断发布“台独”论调,不仅…  相似文献   

3.
黄海  杨柳 《瞭望》2003,(48)
11月27日深夜,台湾“立法院”三读通过“公民投票法”。本刊记者就此采访了军事科学院战略研究部彭光谦少将、第二研究室主任罗援大校。两位军事专家表示,祖国大陆将对台湾“公投立法”后的事态保持高度警觉,决不容忍任何势力打着推进民主化的旗号搞分裂活动,借“公投”搞“台独”是死路一条。  相似文献   

4.
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的争议仍未结束,在选举中大肆操弄“一边一国”、“公投制宪”的陈水扁,于“5·20”就职连任。陈水扁的“台独”言行和欺骗伎俩,台湾岛内的政局走向,都使海内外不能不对台海地区的和平稳定产生高度疑虑。中台办、国台办5月17日发表的受权声明,站在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负责的高度,对两岸关系的前景作了清晰透彻的剖析。这对我们认识当前形势,遏止“台独”,维护两岸关系及台海地区的和平稳定,具有强烈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化青 《瞭望》2000,(17)
三月十八日以来,台湾地区的新当 选者频频在两岸关系问题上释 放自称“善意”的信息,说什么执政后不会宣布“台独”、不会推动“两国论”“入宪”、不会举行“台独”公投、不会更改“中华民国”的“国号”和“国旗”,还表示要开放两岸“三通”,要进行两岸“全方位、建设性的沟通与对话”等等。祖国大陆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指明了台湾新领导人的出路,强调“听其言,观其行”,对其何去何从拭目以待。同时,海内外中国人纷纷以各种方式敦促台湾新领导人改弦易辙,接受一个中国原则,首先是拿出实际行动,认真、严肃地在一个中国的大框…  相似文献   

6.
陈水扁宣称:“台湾跟对岸中国一边一国”,并鼓吹“要思考公民投票立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其核心是企图推动“全民公决”,走向实质性“台独”。那么,台湾究竟有没有理由从中国分离出去,有没有资格以“公民投票”的方式决定“统独”问题? 应该说,“公民投票”作为一种表达公民意志的民主手段,本身没  相似文献   

7.
王建民 《党政论坛》2009,(16):17-17
“法理台独”仍有死灰复燃的可能 所谓“法理台独”,就是谋求台湾法理上的“独立”,即通过法律程序(包括公投)建立“台湾共和国”或“台湾国”,也就是陈水扁大力推动的“公投制宪”行动,实际上是一种更为激进的“台独”活动。不过,民进党内部也有人主张在维持台湾法律现状的条件下逐步谋求台湾的“独立”,即承认“中华民国”就是“台湾国”的“国名”,认定台湾(“中华民国”)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  相似文献   

8.
有那么一小撮人逆历史潮流而动,在台湾岛内大搞“台独”活动。这种分裂祖国的行径已引起海内外炎黄子孙的极大关注。这里发表的北京四位学者的文章,从国际战略学、政治学、台湾岛内政治生活及台湾民众意愿等方面,对“台独”活动的本质和危害进行了剖析和揭露,有助于使人们看清“台独”分子的嘴脸,共同制止“台独”活动。  相似文献   

9.
台湾岛内的统独之争历时已久。在“独”的方面,又有“台独”与“独台”之争。自去年底台湾“三项公职人员选举”以来,执政的国民党与在野的民进党有关这方面的争论更是趋于激烈化和表面化。然则,什么是“独台”?它产生的背景如何?“独台”与“台独”的异同何在?“独台”的危险性如何?本文试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李家泉 《团结》2003,(2):28-31
最近两年多来,台湾海峡形势有很大变化。无论台湾岛内政局、海峡两岸关系及中美间围绕台湾问题而进行的斗争,都有一些新情况、新发展和新特点。这里拟仅就此谈几点看法和想法。 一、在台湾岛内陈水扁正加速推动“渐进台独”,尽管其与李登辉个人存在争议,但与李所推动的“急进台独”(亦称“激进台独”)则有合流趋势,两岸关系被蒙上新的阴影。 陈水扁上台后,原鉴于李登辉“两国论”和“急进台独”的教训,曾于2000年5月20日就职  相似文献   

11.
杨琳 《瞭望》2007,(12)
2007年是遏制“台独”的关键年,对“台独”分裂活动必须保持高度警惕近期,台湾当局领导人频频抛出“急独”言论,公然否认“九二共识”,重提“公投制宪”,毫无诚信地以“四要一没有”代替“四不一没有”,在岛内鼓噪“统独”,挑动族群对立,企图以此转移民众视线,解脱自身的政治困境。  相似文献   

12.
前年“三一八”,主张“台独”的民进党上台,陈水扁也成了台湾地区的领导人。迫于岛内、外的压力,当时的陈水扁把“台独”面目进行了精心包装。他当时信誓旦旦地承诺,在他任职期间,不宣布“台独”;不改变“国号”;不使“两国论”入“宪”,不举行“统独公  相似文献   

13.
施平 《瞭望》2000,(22)
台湾当局新领导人的第一次比 较全面地宣布其政策方针的 讲话已经出笼,在这之前,台湾当局通过各种渠道散播所谓“讲话”将表达“善意”云云、现在话已经讲出来了。整体观之,所谓善意,是称不会宣布“台独”、不会推动“两国论”入宪、不会推动“统独公投”和没有废除“国统纲领”与“国统会”的问题。这些话他当选前后也讲过,这次再讲可以算是一种正式承诺。但台湾新领导人在承诺时又加上了颠倒因果的前提“中共不动武”,而且在讲话中回避了最为关键的问题,即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绕过来,绕过去,就是要…  相似文献   

14.
《瞭望》2006,(3)
那么,台湾的族群问题能消除吗?很难,但也出现了一些可能的苗头。由于台湾族群问题不是社会问题,而是政治问题;台湾的政治又是选举政治, 因为“台独”的干扰而演化成了“族群政治”。因此,族群问题的前景既系于选举成败及台湾的前途出路,又系于选民的取向及政党的自觉。一方面,为了取得政权,绿营很难不去刺激动员族群,进行“台独”切香肠式  相似文献   

15.
纷纷扰扰几个月的“公投法”立法大战,台湾朝野注重的目标是选票,“台独”势力隐藏的目标是“公投台独”,但民众在意的是民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浩帆 《瞭望》2000,(17)
近一段时间吕秀莲迫不及待地 跳出来,胡说两岸是“远亲近 邻”、“两个华人国家”,叫嚷国际社会要“立即插手台湾事务”,公然对一个中国原则进行挑衅。对吕秀莲赤裸裸的“台独”言论,中国政府和人民进行了坚决斗争,海外华人华侨也表现出极大愤慨,连台湾岛内舆论都发出警告:新当局切莫走李登辉的老路,应该在两岸关系上“谨言慎行”,以免将台湾民众带人万劫不复的险境。 那么,吕秀莲是何许人也?她的这套谬论是一时心血来潮,还是“台独”祸心的充分暴露?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个“台独”狂人吕秀莲的真面目。陷入“台独”泥潭 吕秀莲1…  相似文献   

17.
陈玲 《团结》2002,(4):32-33
“文化台独”是“台独”分子在台湾岛内为深化“台独”的社会影响,扩大“台独”的社会基础而制造的一种“去中国化”的运动和思潮。主要目的是造成“台独”的文化认同。 “文化台独”作为“台独”运动的软件伴“台独”而生,随“台独”而行。民进党突破“党禁”之后,“文化台独”活动更加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大张旗鼓地开展起来。从彭明敏的“台湾命运共同体”,到李登辉的“台湾生命共同体”,再到台湾当局新领导人的“台湾主体性”。这些人  相似文献   

18.
《瞭望》2002,(33)
港澳舆论和有关人士强烈谴责陈水扁公然提出两岸“一边一国”及鼓吹所谓“公民投票”的“台独”言论,认为陈水扁把两千多万台湾人民的福祉视为个人的豪赌,把台湾推向危险的地步。  相似文献   

19.
所谓台独意味着战争只是美国在警告“台独”势力,不要轻举安动,一切惟美国马首是瞻在5月10日题为“崛起的中国: 是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还是强大的对手?”的听证会上,美国副国务卿佐利克就中美关系进行作证。在台湾问题上, 他公开表示,美国必须慎重处理有关问题,美国不能助长“台独”倾向,因为“台湾独立就意味着战争”。随后,5月  相似文献   

20.
《瞭望》1995,(37)
由于李登辉的姑息纵容,岛内“台独”活动日见猖獗,“台独”言论甚嚣尘上.针对“台独”分子自《马关条约》一百周年纪念开始,从事的几次大的鼓吹“台独”、美化日本侵略的活动中所散布的“台独”谬论,本刊记者走访了一些专家学者,对这些“台独”谬论进行了批驳.台湾的被割让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历史中的惨痛一页季崇威(全国台湾研究会副会长):“台独”分子在鼓吹台湾独立时,常常举清朝政府签的《马关条约》为例表明,“台湾是被中国遗弃的”,甚至借题发挥地说,如果台湾与大陆统一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又要被“出卖”.这种说法是唯心主义的历史观,从唯物史观来看,《马关条约》是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后,清朝政府被迫签下的割地赔款的不平等条约.那个时代,满清政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