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人们对市场经济模式能否与社会主义制度相容一直争论不休。邓小平同志在总结社会主义国家几十年经济建设实践经验,特别是我国近十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并对市场经济提出了一系列科学论断,最终形成了邓小平市场经济思想。邓小平市场经济思想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而且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深化,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实践的指南。  相似文献   

2.
论邓小平的市场经济理论戴武堂《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著作和科学社会主义著作,更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著作。在这部著作中,邓小平的市场经济理论是最具有独创性的理论。本文拟对邓小平的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主要内容进行初步探讨。一、...  相似文献   

3.
刘雁 《前进》2002,(3):14-15
任何一种理论、思想、观点的产生,都是人们在不断的社会实践中随着经验的积累与认识的深化而实现的一种思想飞跃不管其形式如何抽象,也不管它们具有什么样的“个性”,都和理论家所处的历史条件密切相关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如此。  相似文献   

4.
我国计划经济体制是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逐渐建立起来的。在我国建立集中计划体制,有我们的内部原因,那就是旧中国长期实行国家集权管理,加之革命战争时期实行供给制的影响。但苏联计划经济模式对我们的影响是很大的。从实践上来看,我国“一五”计划是在苏联的帮助下制定的;作为我国组织实施计划主要依据的《国民经济计划工作》一书,是苏联当时计划委员会主席和副主席给中国赴苏谈判团同志讲课稿子整理出版的;“一五”期间有156个项目是苏联直接帮助建设的。从理论上看,1953年我国翻译出版了《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其中的…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对市场经济的理论创新李秀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他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划时代创新。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邓小平以其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冲破了传统经济理论的束缚,开拓创新,大胆探索,...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意义桑楚编者的话:1997年7月1日,我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盛事,举世为之瞩目。江泽民主席亲率中国政府代表团赴港参加香港回归祖国庆典,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和人民对香港回归祖国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欧官成半个世纪前,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毛泽东同志几经挫折、成功地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民族解放道路,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半个世纪后的今天,中国共产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同志又成功地找到了解放和发展生产...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经济,究竟应当采取什么经济体制,是只能实行计划经济,还是应当采取市场经济?这是长期争论的一个重大问题,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必须解决的历史性课题。 邓小平同志以无产阶级革命家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巨大政治勇气和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巨大理论勇气,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依据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突破了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的传统观念,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新思想,创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理论。 建立适合于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经济体制,经历了一个曲折的探索和实践的过程。在社会主义70多年的直接实践中,开始,人们往往习惯于以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设想中寻找答案。他们曾指出;“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323页)人们可以非常简单地处理社会的生产和分配问题,而“不需要著名的  相似文献   

9.
严付先 《江东论坛》2001,(2):7-10,15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历史上,做出杰出贡献的主要有两代领导人,一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人对中国革命理论的贡献;二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人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的贡献。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审时度势,总结我国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正反历史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0.
十四大以来,在朝着市场经济目标前进的历程中,我们遇到许多困难和问题。其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政府职能如何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本文将以邓小平理论作指导,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一、市场经济与政府职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问题;政府职能转变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弄清这两个领域改革的中心问题的相互关系,才能深入开展两个领域的改革。关于这个问题,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早在1978年10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提出的中国改革开放的总体设计中已经作了回答:"这场革命既要大幅度地改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就…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是群众实践、理论探讨、中央决策三者有机互动的结果,是我党对科学社会主义最富有突破性、开拓性、创新性的发展。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无疑在破解“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之谜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这不仅表现在他领导中国人民始终如一地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为寻求二者的有效结合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更重要的在于,他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冲破了传统观念和传统思维定势的束缚,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思想、新结论,从而廓清了在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关系问题上…  相似文献   

12.
一、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观念认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是对立的、不能兼容的。社会主义建成之日,就是市场经济退出历史舞台之时。邓小平同志根据实践经验和历史事实,从根本上否定了这些立论,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市场经济,排除了思想障碍,开辟了道路。第一,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不能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的初期,曾经发挥过历史作用,但随着条件的变化,时间的推移,其固有的弊病就越来越突出地暴露出来了。它高度…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成的逻辑起点、逻辑关系、逻辑检验和逻辑归宿等方面对这一理论进行了探讨 ,分析了这一理论的内在逻辑体系及其在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过程中的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者,认真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有助于我们把握邓小平理论,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努力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基本要点包括:(1)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  相似文献   

15.
陈明乐  崔伟玲 《传承》2008,(2):35-36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形成了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市场理论的突破和发展,它不仅对市场理论的完善及发展作出了历史贡献,而且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新的经济理论基础,对我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和发展以及对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形成了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市场理论的突破和发展,它不仅对市场理论的完善及发展作出了历史贡献,而且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新的经济理论基础,对我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和发展以及对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试论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贡献徐吉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理论依据和指针,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深刻认识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贡献,有助于把握建设有中国特...  相似文献   

18.
5月25日,河南省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讨会在郑州召开,理论界专家、企业家50余人参加了会议。 与会同志认为,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是我国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指针。深入地领会和掌握这一理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有的同志认为,小平的市场经济理论,已基本上形成了一个体系,包含以下基本要点;(1)选择市场经济的根本出发点在于加快生产力发展;(2)计划和市场是方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对改革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并且都集中在一些重大的方向性问题上,市场经济理论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个。党的十四大明确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是在小平同志一再地肯定市场经济的情况下,在市场取向的改革实践获得成功,以及人们认识的深化之后,才作出的。  相似文献   

20.
通过改革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原有经济体制 ,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和体现 ,而邓小平市场经济战略理论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战略理论。在实现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换的今天 ,认真学习研究这一战略理论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就是力图从探索这一战略理论形成发展过程的三个阶段的角度研究这一战略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