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然 《廉政瞭望》2024,(5):18-21
<正>“你不是搞救助的吗?为什么不愿意都接收?”“你这是伪善,立假人设。”“骗大家的爱心吧?”……在直播动物救助的这些年,老疯杨没少被网暴。有一次,一名所谓的爱狗人士在高速上截停了一辆载有600多条流浪狗的货车。收到救助线索的老疯杨和团队驱车3个多小时,狂奔200公里后,终于抵达了现场。可到了现场后,老疯杨才发现,原本说好要一起救助的其他基地人员却纷纷退缩。而爱狗人士更是直接将狗卸下就走,把救助的压力都传导给老疯杨。老疯杨因不想全部接收,遭到许多网友的网暴。相对比,爱狗人士却收获了流量、名声和一大笔捐款。  相似文献   

2.
加强对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监督,法律界有人提出异议,认为这样做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领导干部“八小时”之外该不该受到监督?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必须搞清楚领导干部“八小时”之外属于谁?是属于“公”还是“私”?有一位新闻界人士访问美国,向美国同行提出这个问题,他说:“你们的法律不是禁止揭露人们的隐私吗?为什么你们的传播媒介热衷于揭露首脑人物的隐私?”对方回答说:“首脑人物不只是‘私人’,更重要的是‘公人’。一般人的道德品质如果不好,对公共事务影响很小,而首脑人物个人的道德品质如果不好,直接关系到他的…  相似文献   

3.
董桥 《廉政瞭望》2012,(18):3-3
学者张者问杨绛:“你们那一代知识分子1949年完全可以离开大陆,为什么留下来了?”杨绛说:“很奇怪,现在的人连这一点都不理解。因为我们爱我们的祖国。当时离开大陆有三个选择:一个是去台湾,第二个是去香港,第三种选择去国外。  相似文献   

4.
去年,我和两位教授朋友去西安。一到机场,就有一大群人朝我们蜂拥而来,其中一人大声喊道:“你们住在哪个宾馆?你们从哪儿来?我免费送你们!”  相似文献   

5.
隐公与隐私     
有一位国内的新闻界人士向美国同行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们的法律不是禁止揭露人们的隐私吗?为什么你们传播媒界热衷于揭露首脑人物的隐私呢?”对方回答说:“首脑人物不只是‘私人’.更重要的是‘公人’.他的‘隐私”自然包含‘隐公’的意义.一般人的道德品质如果不好.对公众事物影响很少:而首脑人物个人的道  相似文献   

6.
陈九 《党课》2012,(8):73-73
我有个在电视台工作的朋友肖君,这次回国跟他一起吃饭。闲谈中了解到,他是负责教育类节目的,平时常到外地拍摄教育类的电视节目。 那天我喝高了,话横着就出来了:“听说你们这帮人净靠拍节目诈下边儿的钱。”肖君马上点头说:“确有其事,但不是我们组。”“为什么?仿叫门是神仙?你们怎么就刀枪不入?”  相似文献   

7.
傅传耀 《当代贵州》2012,(34):57-57
非洲历来是联合国的大票仓,毛泽东有句名言:是非洲兄弟把我们抬进联合国的。肯尼亚议长马伦德在与我们代表团交流时说,在很多国际会议上有西方人士总问他们:“为什么你们要向东转?”非洲朋友说得直白:“因为中国不把他们的价值取向和政治主张强加于我们。对我们支持不是口惠而实不至。”纳米比亚副总理豪西库受该国总理委托接见代表团时也表白:  相似文献   

8.
霞飞 《党史博览》2014,(10):36-39
正1964年,龙梅、玉荣在暴风雪中舍命保护集体羊群的事迹在全国广为流传,成为广大青少年学习的榜样,她们无愧于"草原英雄小姐妹"的称号。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草原英雄小姐妹身后,还有一个英雄人物,他就是救助了草原英雄小姐妹的哈斯朝禄。那么,哈斯朝禄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他救助草原英雄小姐妹的事迹为什么会  相似文献   

9.
“尤其是一个人的时候……”提起儿子离开后的生活。在廉政嘹望记者面前一直压抑着悲伤的李应举,偏过头去,红了眼眶,久久哽咽后,他揉了一把眼睛,继续道,“难以承受。会一直问。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相似文献   

10.
熊宗仁 《当代贵州》2012,(36):44-46
兴办教育 人才云集 不少人曾经问过我:为什么从穷乡僻壤走出来的贵州兴义系军阀,能在民国初年统治贵州十余年?为什么他们中的一些人,能从贵州走向全国,成为中华民国史上的重要人物?  相似文献   

11.
刘建平 《求贤》2008,(9):46-46
孩子在韩国留学,去饭店用餐,韩国老板兴致勃勃地问:这么好吃的泡菜,烤肉你们那没有吧?一个朋友去北欧渡假,在一些小镇旅游时常有外国人好奇地问他:中国是不是还有很多人解决不了温饱问题?朋友开始总是很奇怪地反问:怎么可能呢?以后国外的朋友告诉他:从中国进来的电影,电视剧多有山村题材,  相似文献   

12.
我在慕尼黑的地铁站里等车时看到一则广告:“乘客们,请你们放心乘坐慕尼黑的地铁吧!你们知道吗?这个城市的地铁里面,每天有五千多名便衣警察在保卫你们的安全。”慕尼黑当时有上百万人口,地铁线路非常多,四通八达,每天要出动五千多名便衣警察维持治安,他们是市政府出钱养活的。如果没有那么大的财力,国家没有这么强的经济实力,能有那么多人去从事这项工作吗?  相似文献   

13.
纪检监察问事处涉外活动中受贿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为什么要从重处理?编辑同志:我们在组织学习《共产党员在涉外活动中违犯纪律党纪处分的暂行规定》时,对在涉外活动中受贿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为什么要从重处理这一条理解不够明确,请你们给以详细解答,好吗?读者:刘毅...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什么要充分发扬民主?为什么要依法治国?这与社会主义的社会化大生产有什么内在联系?民主与法制不是现在才有的,在过去的社会中也存在民主与法治。那么,社会主义所要求的民主与以往的民主有何不同?社会主义法制与过去的法治有何差别?我们应建设怎样的民主与法制?根据我国的现实,又应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我们去探讨。一、社会化大生产要求民主与法治生产的社会化,必然促进人们生产与生活组织形式的社会化。在当今社会,人逐步成为社会人,完全隔绝于社会的人是不存…  相似文献   

15.
1958年秋,正是南方稻谷成熟的时节,张鼎丞视察工作到了福建。他从福州乘车去闽西,沿途看到稻子长势很好,金灿灿的谷穗告诉人们,收割的时刻已经到了。可是,为什么一路上只看到一些老人和孩子在田里收割而看不到壮劳力呢?当汽车从漳州拐向去龙岩的公路以后,他看到一队队背着背包的青壮年。他几次停下来询问:"你们是干什么的呀?"人们回答:  相似文献   

16.
面对当前严峻的反腐败形势,人们不断地发问:为什么“三公消费”久治不愈?为什么“一把手”总能轻而易举地搞腐败?我国有那么多的监督机关和反腐败制度,其作用哪里去了?  相似文献   

17.
《福建党史月刊》2008,(10):41-42
“为什么人民群众一闹事,人民政府就派人民警察去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中共云南省委一位负责人在一次会议上设问:“为什么人民群众一闹事,人民政府就派人民警察去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人民警察被人民群众围住,人民政府就设法把人民警察从人民群众中解救出来。”  相似文献   

18.
用人之道     
去日本旅行,有一天恰逢下班高峰时段,在一班地铁上,我看到有很多表情呆滞的智障者和牵着导盲犬的盲人。我问导游,这些人为什么也在这时挤地铁。导游说,他们这是下班回家。我很惊讶,因为没想到这些残障人士居然也都有工作。导游告诉我,在日本,残障人士在就业时不会被歧视,相反,很多残障人都有着令人羡慕的好职位。这主要是因为企业喜欢录用他们,  相似文献   

19.
《党课》2013,(11):109-110
【求助记录】为什么倒霉的总是我?为什么别人总是成功而我总是失败?为什么我已过了而立之年还是一事无成?为什么……亲人和朋友说我心态不好造成性格缺陷,为人处世不靠谱。我不知道心态和人生有何关系,也不知道如何去调整和修炼自己的心态,请“三T公司”的专家予以指教!  相似文献   

20.
去年一整年,我都在纠结两个问题:我能否成为一个媒体人?以及,我该如何变成一个称职的媒体人?4月起。我开始在某媒体实习。实习机会来自一次偶然的简历投递。在那以前,我以为像我这样的专业背景是不可能受到媒体青睐的。事实上也有不少人总是问我,为什么你不去做律师,要做新闻?“是这样,其实我不喜欢做律师。”“那你为什么学了6年法律?”“……好吧,我承认,比起操作规则来说,我更喜欢挑战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