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廉政瞭望》2012,(11):14
上世纪80年代,高考成为一代人的人生洗礼,或因之勃发,或就此折戟。千军万马前的独木桥将当年的落榜者和他们的梦想挡住,与桥另一头的人命运从此分岔。在当时环境下,高考失利成为了他们的人生梦魇,然而他们不能停下脚下步伐,仍然还要  相似文献   

2.
正刚刚结束的高考是我国恢复高考制度以来的第41届考试,首批00后完成了人生中重要的一张答卷。40年风雨兼程,每年有百千万学子通过高考开启不同的人生旅程。高考,已然成为中国人才选拔的重要渠道,成为一代代中国人实现理想、成长成才的重要阶梯。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古今中外,人才都是支撑国家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培养人才、选拔人才、使  相似文献   

3.
那个特殊的年代,有一群特殊的高校学生,他们的名字叫工农兵学员。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持续7年的工农兵学员招生成为历史。而1976年的那一届,也就成为了最后的工农兵大学生……  相似文献   

4.
20世纪初,章士钊与陈独秀相识相交,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后来,他们因政治原因而分道扬镳。他们的人生境遇可谓悬殊大也。可是,每当陈独秀遇到困难时,章士钊总是不请自到,努力为老友排忧解难,以维护他们之间的感情和友谊。  相似文献   

5.
谢涛 《世纪风采》2006,(10):41-43
劳模,一个充满政治寓意的称号。李瑞环、倪志福、郝建秀、王进喜、陈永贵、张秉贵、向秀丽、郭凤莲、王崇伦等,数十个春秋中,这个群体在不断壮大。他们之中,有人成为了国家领导人;有人曾飞黄腾达,但又晚节不保;有人则一直循着自己本来的人生路径默默前行。作为群体,他们伴随着共和国的风雨历程在成长,他们的精神凸显着时代的主流价值;作为个体,他们又将历史的戏剧性用沉浮的人生演绎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6.
曾晖 《廉政瞭望》2012,(21):21-23
对于那些从“独木桥”上跌落的人,高考的失败并不意味着人生的失败。时代给了他们重新奋起的机遇,也让其对待命运更加珍惜。  相似文献   

7.
感悟高考     
二十八年前,我经历了高考,也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不过当年高考已化为昨日淡淡的云烟。而这两天,女儿高考,我们全家人尽心呵护、全程接送,我似乎又看到了那时的自己,想了很多、很多……  相似文献   

8.
陈楠 《廉政瞭望》2008,(6):62-62
钱财乃身外之物,它积累到一定程度,就是数字。对于那些腰缠万贯的大富豪们来说,金钱带给了他们无尚的荣耀和显赫,但在他们离开人世之前,钱财却成为了人生终点的灾难。  相似文献   

9.
通天的阶梯     
卢荻 《党建文汇》2007,(8):50-50
一帆风顺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历史已经一再向我们证明,取得不朽业绩的人大多品尝过惨痛,甚至是不堪回首的人生经历。他们之所以最终取得胜利。只是因为他们没有向命运屈服。  相似文献   

10.
韩磊 《奋斗》2002,(5):55-56
作家柳青说:“人生的道路是漫长的,但紧要处只有几步,特别是人年轻的时候。”是啊,这话对一个人来说很重要,要不俗语怎么说“男怕干错行,女怕嫁错郎”呢。但我也发现在人生的道路上关键是遇上一个或几个好人,这好人可能改变你的命运.改变你的一生。这样的事例古今中外都有,特别是有些名人,在名满天下时又发现抬举凡人成为名人,他们的事迹特令人感佩赞美。  相似文献   

11.
宋奇 《求贤》2010,(7):18-18
《求贤》杂志公丹发行走过10年的历程,在竞争十分激烈的期刊界,她走出了自己一条独特的道路,成为广大基层政工干部的良师益友,更是他们成长的摇篮,受到他们的喜爱。许多人手里都珍藏着自己在《求贤》发表过的处女作,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人生成长、进步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十分珍惜。  相似文献   

12.
《理论与当代》2007,(7):54-55
李柯勇等在6月11日的《文汇报》上撰文指出:在恢复高考30年后的今天,高考改革成了争论最多的教育话题之一。焦点一:“一考定终身”。2006年6月7日下午,陕西渭南一名女生比高考规定入场时间迟到了两分钟,被挡在考场门外。女生跪地痛哭哀求却无济于事……对于无数孩子来说,高考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人生轨迹的走向。“一考定终身”是人们对高考最大的不满之一。  相似文献   

13.
戴秀英 《共产党人》2005,(16):46-47
一年一度的高考,总有不少人要面对高考落榜。对每一个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高考成功与否都是正常现象。面对高考落榜这个残酷的事实,家长和孩子都要有一颗平常心。作为家长更应该冷静,要理解孩子已经尽力了,多主动和孩子交流,帮助孩子度过这段非常时期。向孩子讲明:人生的路还很长,一次失利算得了什么?摔倒了,再爬起来,别灰心!要给孩子注入精神和力量。家长亲切、温暖的勉励不仅有助于孩子的情绪尽快地稳定下来,  相似文献   

14.
高考加分造假案的频出,引发舆论的极大关注。一项调查显示,大多数人赞成高考回归“裸考”,一时间,取消加分的呼声不绝于耳,在此背景之下,高考加分调控措施逐渐浮出水面,各地也纷纷检视以往的咖分政策,或取消项目,或降低分值。2010年的高考,或许可以说是加分政策面临转折的一次高考。  相似文献   

15.
西尧 《奋斗》2008,(10):61-61
一些我们平常以为很熟悉的人,譬如师长、邻居、同学、战友,其实我们对他们的了解有时流于肤浅。但通过一些偶然的机会,得以对他们的人生历程或内心世界了解得多一些,我们就会发现,每个人都拥有一笔财富。  相似文献   

16.
正古今中外,有许多文人骚客,悲叹、揭穿直至诅咒人生的消极面,他们痛心疾首于世界的悲惨,正说明了他们对于幸福和公正的渴求;他们描写背叛、阴谋、虚伪和无耻,正说明了他们对于忠实、光明、真诚和尊严的向往;他们揭开某些人生的虚空、无聊、苍白和黯淡,正说明了他们对于充实、价值、进取和积极有为的人生的期待。当然,许多价值观念也有可能成为偏执。最近在电视  相似文献   

17.
孟伟 《党风建设》2003,(1):14-15
翻开一个个被查处的贪官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不少贪官是苦出身或从小吃过不少苦,靠个人努力,靠党和国家培养成才,并走上各级领导岗位。但为什么他们手中有了权就背叛自己的理想信念走上腐败的不归路?让我们透过他们的人生轨迹看看这些“苦孩子”是怎样由红变黑,由廉变腐的。  相似文献   

18.
2005年12月7日.我省启动了评选首届“感动青海”十大人物的推选活动.35位来自我省各行各业的精英构成了“感动青海”的轮廓。他们虽身份不同、背景不同、经历不同.但对人生的选择、理想的追求和事业的执著却是相同的。他们或用自己朴实的言行,诠释着一个人对国家、对社会应当承担的责任.以坚强的民族精神挺起国人的民族脊梁;或用自己的故事,解读人与人之间应该有着的情感.带给人们至深的心灵冲击。他们带给我们的感动已超越了“感动”本身所承载的内涵.是平凡人生中的不平凡感动,是镌刻在人的人格性格里、熔铸在人的信念操守上的感动。  相似文献   

19.
张颐武 《学习导报》2014,(17):47-47
高考成绩公布,又到了学校开学的时候。此刻似乎是几家欢乐几家愁。考得好的学生和家庭欣欣然,考得不好的则情绪复杂。有些家庭或孩子不能承受这样的状况,每年都有悲剧发生。其实道理都明白,人生的路很长,高考的顺利不过是人生的一站。反之,即使成绩不佳,也不过是人生路上的插曲,每个人还会有无数次的成功与失败。可一旦真正遇到现实的挫折,我们立即会有强烈的挫败感和难以承受的压力,而社会和家庭似乎也会让你感受到相当的不适。  相似文献   

20.
作家的天职     
刘醒龙 《党建》2011,(10):46-47
《天行者》描述了一群处在社会最底端的乡村知识分子,写他们的人生状态,写他们的生活操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