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廉政瞭望》2012,(11):47
谣言:【秋冬穿裙子,容易冻出关节炎】秋冬季节关节炎问题开始出现年轻化的倾向,中招的多是"要风度不要温度"的贪靓女性。寒冷刺激是"罪魁祸首",长期或严重的寒冷刺激可削弱关节软骨的新陈代谢及免疫防御能力,使软骨面溃烂、破损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30年。说变化,最大的是农村.说发展。最快的是农业,得实惠,最多的是农民: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业发展快速推进。农民生活日渐丰裕……“高寒冷凉”、“订单种植”、“一村一品”、“良种工程”、“新型农民”、“集约化经营”……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农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名词、引入的新理念、创建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乐娜 《当代党员》2009,(3):42-43
2008年,当全世界都在感受金融危机的寒冷时,仅有11平方公里的江北港城工业园区,却仍然创造出130亿元的工业产值。“风景这边稍好”的背后,是园区党组织开展的“红心行动”,点燃了冬天里的一把火。  相似文献   

4.
今年元月,在一片“暖冬”的喧哗声中,中国南方遭遇了50年甚至100年不遇的严寒。建立在朴素辩证法与整体思维基础上的中国传统气象学认为“寒水合一”,也就是说极度缺水必定引来极度寒冷,而极度寒冷又可能带来过度的降水。2000年以来,南方不断出现20年30年或50年一遇的干旱,湘江、赣江、漓江、红水河水位与来水均出现近百年最低点。冰雪的突然降临,是有明显事前预兆的。  相似文献   

5.
<正>小寒:公历1月5日十二月节,月初寒高小,故云。【候】小寒大寒,冻作一团。又到了呵气成冰的日子,时令也将进入24节气中的最后两个节气小寒和大寒,我国将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民谚早有“三九、四九冰上走”“小寒大寒,冷成冰团”等说法,都是形容这一时节的寒冷。小寒还处于“二九”的最后几天,小寒后才进入“三九”;而位于小寒节气之后的大寒,正好是“四九”天。所谓“四九夜眠如露宿”,说明“四九”是极冷的。根据中医“秋收冬藏”“肾与冬季相应”的理论,这段时间的日常养生要坚持“养藏之道”,特别注意敛阴护阳、益肾蓄精。否则,若损伤了肾中阳气,就会影响来年春天的升发能力,损害健康。  相似文献   

6.
《当代党员》2010,(6):8-9
这个春天多雪、寒冷,但在神州大地,“尊严”一词却特别温暖人心。“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尊严”一词,第一次以民生的名义,郑重地出现在国务院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相似文献   

7.
《党课》2012,(1):128-128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围脖”时代已经到来。近日,《党课》杂志官方微博正式在“新浪网”安家落户,欢迎大寐在新媒体平台上继续与我们交流互动。从这个寒冷的冬日开始,让我们一起来“织围脖”吧!  相似文献   

8.
《党课》2013,(21):111-113
·替你分忧· 冬季是养生的黄金时节,“三T公司”特邀健康专家为大家介绍七个中医养生的保健妙招,让您在寒冷的冬季保持健康、身心愉悦。  相似文献   

9.
“微反应”     
《当代贵州》2011,(30):59-59
“微反应”的全称是“心理应激微反应”。微反应是每个人在遇到有效刺激的一刹那产生的瞬间反应,它从人类本能出发,不受思想的控制,无法掩饰,也不能伪装。再能“装”的人,遇到有效刺激之后的第一瞬间也会出现微反应.他的“装”只能出现在微反应之后。因此,微反应是个人内心想法的真实呈现,是了解一个人内心真实想法的最准确线索。严格来讲,“微反应”是个广义的“大词”,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微表情”,属于“面孔微反应”;二是除了表情以外的,其他能够映射心理状态的身体动作,也就是常说的“小动作”,可以称为“微动作”,属于“身体微反应”;三是语言信息本身,包括使用的词汇、语法以及声音特征,称为“微语义”,属于“语言微反应”。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13,(23):111-113
冬季是一年当中最寒冷的李节,此时草木凋零,万物皆闭藏潜伏,昼短夜长,人体的阳气也随着自然界的转化而潜藏于内,因此冬季养生应顺应自然界的闭藏规律,以敛阴护阳为本。“三T公司”特约养生专家总结了冬季养生的十“点”诀窍,供读者朋友们参考——  相似文献   

11.
伊姬 《党建文汇》2010,(1):23-23
“和平”钻石矿位于俄罗斯西伯利亚永久冻土带雅库蒂亚市附近,那儿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地区之一,冬季的温度低至一50qC。然而就是在这个遥远、偏僻的地方,前苏联和俄罗斯矿工竟然挖出了世界上最大的“人造洞穴”——“和平”钻石矿坑。这个巨大的洞穴直径大约1600米,深度达533米,从卫星照片上看,它就像是地球的一个大伤口。  相似文献   

12.
在寒冷的冬日里,当记者见到华伦的“少帅”吴基玉时,他正在调整生产进度。“速度要快,一定要保证质量。”吴基玉说,“没办法,订单太多,存货都卖完了,我们只有加班加点。”在周围厂家都“吃不饱”时,华伦却逆市飘红。吴基玉爽朗地说:“华伦成功的秘诀只有两个字:创新。”  相似文献   

13.
幸福塘边的党课是我今生不能忘怀的一个红色记忆。 那是1997年最为寒冷的一个冬日,上午八点半,乡党委书记刘建清做出一项临时决定:“负秘书,办公室留下一人值班,其他同志跟我下乡。”  相似文献   

14.
史海威 《新湘评论》2012,(14):30-30
与令人垂涎的影像相比,《舌尖上的中国》让人不太满足的是解说词,有网友这样用“舌尖体”造句:“水,是食物中最基本、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部分。寒冷的冬夜,妈妈拿出祖母传下来的铁壶,煮了一壶滚烫的水,给正在复习迎考的小明泡一碗热气腾腾的鲜虾鱼板面。”  相似文献   

15.
核桃幼树枝条髓心大,含水量较高,抗寒性差,在北方寒冷干旱地区,越冬后新梢表皮皱缩干枯,俗称“抽条”,  相似文献   

16.
2012年春节,记者来到有着“世界钡王、亚洲锶王”之称的贵州红星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寒冷的冬天,记者看到的不仅仅是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还强烈感受到贵州红星上下一心、共克时艰的坚定信心。  相似文献   

17.
朱玲 《学习导报》2012,(14):30-31
与令人垂涎的影像相比,《舌尖上的中国》让人不太满足的是解说词,有网友这样用“舌尖体”造句:“水,是食物中最基本、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部分。寒冷的冬夜,妈妈拿出祖母传下来的铁壶,煮了一壶滚烫的水,给正在复习迎考的小明泡一碗热气腾腾的鲜虾鱼板面。”  相似文献   

18.
1936年11月3日,三晋大地已进入深秋。中共代表薄一波一行冒着寒冷,带着中共中央的殷切期待来到太原,与“山西王”阎锡山等实现第一次会晤。  相似文献   

19.
寒冬时节,笔者穿行于文登城乡,尽管天气已经寒冷,但所见所闻还是令人真切地感受到了一股暖意,这温暖来自于当地实施的“十有”民生工程。  相似文献   

20.
古人以冬为“三余”,因为寒冷,所以常常闭门不出。活动也仅限于室内,比如灯下观棋、卧听雪声,并且自认为是极雅之事。偶有一二风流雅士作踏雪寻梅、雪夜访友之举,即被广为传唱、吟诵至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