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懿霖 《求贤》2013,(11):20-21
联系采访刘春玲的时候,听着从电话那头传来的声音,便觉得她是一个爽朗直率的人。而真正采访见到她本人时,更印证了我的判断。与刘春玲交谈的过程中,我不由自主地把她和她办公室内温暖的阳光联系起来——在这个起风的季节,室内的阳光温暖,但不灼人;有时说到严肃的问题,她又像一阵清风,让人警醒,但不寒冷。这次采访,就是在这样的温度中完成的。  相似文献   

2.
我清楚地记得,那是1993年金秋10月的一天,由于中组部一位朋友的帮忙,我得到了曾志同志家里的电话。本来,我想请这位朋友带我去采访曾老,没曾想,他开口就说:“曾老那儿,用不着引荐,你可以直接联系,只要她在,肯定不会拒绝作。”这样,我从内蒙古宾馆所住房间拨通了曾老家里的电话,接电话的正是她老人家。听我说明身份和采访的内容后,她立刻用带湘味儿的普通话说:“可以,你看明天下午三点怎么样?你坐地铁到万寿路站下车,出站后找万寿路甲15号中组部宿舍,我住X楼X门X号。”放下电话,我高兴得差点跳起来。此前,我已从报刊…  相似文献   

3.
媒体站在什么立场上,以什么样的胸怀对待他人的生命,是非常重要的事。 记得有一次我在山里采访一位农村妇女,我问她你平时看电视吗?她说电视很少看,有些节目不敢看。她说,那些节目我看了就活不下去,你看看人家都活成那样,我一看电视就觉得我不配活着。我想,我们的个别媒体怎么会势利到这种程度,让生活中那些有痛苦的人觉得自己如此失败,宣扬虚假的、光鲜夺目的所谓成功,吓坏了老百姓。  相似文献   

4.
前些日子,因同事正在做某个题材的报道想要采访一些相关人士,我想起一个关系颇近的同窗正好符合,于是帮忙引荐。据说两人见面后相谈甚欢,采访很顺利。事后朋友打电话给我,我开玩笑地问她,你有没有知无不言啊?她说,当然,当然。  相似文献   

5.
真诚难,要求名人真诚似乎更难。不过,采访毕淑敏和崔永元是个例外。 去年,我将专访毕淑敏的稿件发给她审阅,她在回复的邮件中写道:“我的北大心理学博士有学历、无学位,别弄错了,误导读者。”不一会儿,她又不放心地拨打我的手机,强调道:“我博士学历事最好别写,要写一定要写实。”文章见报时,我特意引用了她“无学位”的原话。  相似文献   

6.
我到通州区采访时曾听到这样一件事,一村民老想让村党支部书记到她家坐坐,跟书记叨咕叨咕心里话。村党支部书记一从她家门口过,她就让书记进来坐坐。  相似文献   

7.
民工班车     
艾冰 《廉政瞭望》2012,(20):5-5
9月12日到珠海横琴新区采访,打算返回时已是晚上7点。在澳门大学新校区工地不远处,我上了由横琴开往市区的公交车。看打扮,与我一同上车的多半是民工。“感谢你,小伙子。”一个来自广西的女工人对我说。做工之余,她在工地卖绿豆汤,两元钱一碗。刚才等车时,我买了一碗.引来众多工人光顾,让她提前打烊。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她要去给在另一个工地打工的老公过生日,他几个月前得了结核病,病势沉重。  相似文献   

8.
正申纪兰是我多年多次采访过的老劳模。2020年6月28日她走了,我很想念她。我最早认识老申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时她常到大寨参观访问,与陈永贵、宋立英、郭凤莲是老朋友。我在与他们座谈交流时,听到过大寨、西沟艰苦创业的许多动人故事。  相似文献   

9.
当我如约走进客厅时,积多年采访经验的我愣住了,客厅里应该是两个老太太,但现在看去是母女俩,或是婆媳俩。得知着旗袍、蹬高跟鞋、身材笔直苗条的那位,就是今天要采访的对象,美藉华人沙聂惠珍,我不能不惊讶——怎么看都不象83岁的人。 难怪她能在如此高龄,还一人带着大箱子飞越半个地球,利索地到大陆省亲、四处旅游。 两个多小时的采访,她不仅思维清晰,叙述生动,而且始终挺直腰身,精气神儿十足地端坐在沙发上。请她靠着沙发后背,她谢绝说,只要落座她就一贯如此。  相似文献   

10.
早春二月,记者在京西宾馆采访市政协九届四次会议期间,一位年过五旬的女同志引起了我的注意。 宾馆大厅:政协领导欢迎委员到会的队列中,有她亲切的笑容; 会场内外:安排会议程序,发布公告简报时,有她忙碌的身影; 委员驻地:与委员们促膝谈心,关照生活起居上,有她无微不至的热情。 她就是市政协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孙聿同志。在以后的采访中,我又更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了这位担当着管理政协大家庭重任的好“管家”。 孙聿工作作风细是负责会务工作的同志和到会的委员们有口皆碑的,但这决不仅仅因为她是个女同志。她常说,组织和召…  相似文献   

11.
重访张也     
2001年12月21日,我在北京参加全国第七次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期间,再一次见到著名歌唱家张也。因为自她小时候起我就喊惯了她“也姑娘”,那天也就随口喊她:“也姑娘!”她连忙答应,并亲热地和我合影、寒暄。后来她妈妈也专程来看我,不幸的是我的好朋友、张也的爸爸已病故,要不我们可以来个北京大团圆。说来我家与张也家的关系也非同一般。先是我认识张也的爸爸,而且在工作中结成了好朋友,而后是我儿子唐湘岳采访了他的女儿张也,并向我谈起他写“花鼓嫩秀张也”的经过。他将稿子给我看了一遍,我说我认识她爸爸。没几天…  相似文献   

12.
前些时候,凤凰网上提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胡济邦,一下子勾起了我的回忆。我是20多年前在北京见过她,一个小老太太,时任联合国副秘书长毕季龙的夫人。当时她刚刚从美国纽约的联合国回国,却主动联系了我,让我晚上去她家采访。我已经记不清是在北京哪一个城区了,也不知道是怎么找到那个地方的。  相似文献   

13.
正不久前,杂志推出"汶川地震十年十人"封面报道,看到同事采访心理援助者李晓景的稿件时,勾起了我的思绪。6年前,汶川地震4周年之际,我曾到北川采访过李晓景及他的心理援助机构,他带我认识了芬姐——一名因地震失去女儿,接受心理援助后走出困境,并在心理援助机构当起志愿者的女性。第一次见到芬姐时,她正在心理援助场所看护一群孩子,她讲了她愈合创伤后成为志愿者帮  相似文献   

14.
在辽阔的阿拉善草原上.活跃着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女记者,她就是我区“十佳记者”获得者──《阿拉善报》社的蒙古族女记者曹翔云。曹翔云出生在科尔沁草原的一个贫苦牧民家庭。1965年考入内蒙古蒙文专科学校,毕业后先后在锡林郭勒生产建设兵团和宁夏人民广播电台工作,1979年阿左旗归属内蒙古,她被调到阿拉善当记者。曹翔云采访不讲条件,不提任何要求,总是从火热的生产第一线寻找采写灵感。从1975年起,她骑马、骑骆驼、骑驴、徒步采访,跑遍了牧区、农区和工矿企业,踏遍了贺兰山南北。采访路上,她住过冰冷的库房、浩瀚的沙漠。在~…  相似文献   

15.
我突然想起了那个的黎波里5岁的女孩。那是在今年的5月份,在的黎波里采访的我的同事,和其他外国记者一起,被新闻官带到了卡扎菲居住的阿齐亚军营。在这个军营里面.她遇到了这个和家里人一起来充当人盾的小女孩,她的手里拿着卡扎菲的相片,对我的同事说:“没有卡扎菲的日子,人生会是多么的没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先锋队》2012,(1):4-7
她是我国唯一从第一届连任到第十一届的全国人大代表,她曾先后13次见到过毛主席、周总理,周总理在北京中南海西花厅专门宴请过她,邓小平称赞过她,江泽民称她"凤毛麟角",胡锦涛总书记叫她"申大姐",李鹏、朱基、薄一波、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自到西沟看望过她。作为新中国妇女的代表,她到丹麦哥本哈根参加过世界妇女代表大会;美国著名记者斯特朗采访过她;前苏联青年英雄卓娅的母亲给她写过信。她——就是申纪兰。她说:"不是西沟离不开我,是我离不开西沟。"  相似文献   

17.
王军霞是党员?!张书省我敢说,当王军霞在奥运会上拿到金牌的时侯,没有几个人把她的名字和共产党员这个名称联系起来。那天看奥运转播。记者在采访刚获得冠军的王军霞时,她说了一句话:“我是以一个共产党员的名义在比赛的。”当时我的感觉是,是不是自己的耳朵听错了...  相似文献   

18.
快乐大叔 《党课》2008,(7):100-101
生于非洲津巴布韦的英国老太太多莉斯·莱辛获得200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那天,一个人打车到超市购物去了。回来的时候,老太太看到许多人把她家给围上了。当她弄清原委后,幽默地说:“我以为你们在这儿拍连续剧外景呢。”说完就一屁股坐在了自家门外的台阶上,一边擦汗一边接受记者采访。快乐大叔也为这位可爱的老太太松了一口气(尽管快乐大叔所希望的昆德拉没有获奖):  相似文献   

19.
艾琳 《共产党人》2008,(8):33-35
初春的街头,人流滚滚,熙熙攘攘,忽然,一个高挑的身影从我眼前掠过,难道是她,阎翠梅,一阵惊喜之后,我的目光再一次定格、锁定,是她,没错。13年前,我受自治区妇联的委托,采访了这位当时响当当的全国劳动模范。想不到,13年后,我们却在银川街头巧遇。我很激动,看得出来,这位劳模也难按激动之情。  相似文献   

20.
正我担任营口市站前区八田地街道惠安社区第四党支部的支部书记至今已有8个年头了。作为一名"老书记",我亲眼见证了小区的变化与发展,也把党支部的故事刻在了心里。这不,今天下午,社区干部小段要来采访我们支部的故事。我想了又想,与其让她干坐着听故事,不如带她到小区里走一圈,让她"感受"故事。我带着小段走进小区后,问她:"你觉得这条路怎么样?"小段前后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