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霞飞 《党史纵览》2006,(2):51-55
(接上期) 陈白达败了一阵 陈伯达也真下了功夫,他夜以继日,字斟句酌,完稿后亲自动手把抄清的报告稿封在一个牛皮纸口袋里.  相似文献   

2.
钱江 《党史博览》2009,(8):36-37
“文革”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一场劫难,也使生活在“文革”台风眼中的一些人从精神到作风都扭曲了。中央文革小组组长陈伯达就是这样一个人物。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进入“文革”年代,他“疯狂了”,情绪忽起忽落,言语有时难以控制,荒唐至极。他忽而红得发紫,在陶铸被打倒以后,  相似文献   

3.
巴图 《党史纵横》2004,(5):11-15
五、林彪拉陈伯达,陈伯达也主动投靠林彪,陈伯达终于成了林彪集团中的重要人物 在"九大"上,陈伯达仍然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政治局常委,保住了原来的地位.他松了一口气.但他自己清楚,他在中央政治局中是孤立的,他的地位是动摇的.  相似文献   

4.
一丁 《党史纵横》2007,(5):56-57
在景色秀丽的日内瓦莱蒙湖畔,坐落着一幢白色的老式三层建筑物,名叫“花山别墅”。1954年夏,周恩来总理率领中国  相似文献   

5.
巴图 《党史纵横》2004,(3):9-12
陈伯达在"文化大革命"中地位急剧上升,又在"文化大革命"中跌人人生低谷.他在这一历史时期的浮与沉,为人们提供了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6.
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形成的。这两个反革命集团在"文化大革命"中的1968年,就围绕着起草九大政治报告问题,发生了一场明争暗斗。这场斗争,是林、江两个反革命集团之间的第一场较量,在较量中,也暴露了他们的真目的和真面目。  相似文献   

7.
秦福铨  黎辛 《党史文苑》2006,(11):14-17
博古交权后,在长征中维护毛泽东的威信与党的团结 1935年2月5日,秦邦宪向周恩来交出三颗印章后,说:"今后分配我做什么工作都可民,我保证完成任务."  相似文献   

8.
快乐大叔 《党课》2011,(15):103-105
随着2011年高考成绩的发布。要不要公布高考“状元”身份,成为连日来的热点话题。按理说,国家教育部已经明确要求各地不要对高考考生的成绩进行排名,但实际情况是,一些省市、一些地方仍旧照炒不误。好政策难落实,暴露出我们的教育观念改变之艰难.教育改革任务之艰巨。  相似文献   

9.
1927年的8月7日,毛泽东在汉口出席了中共中央紧急会议,并于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会后,中共中央决定派他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回湖南,领导秋收起义。  相似文献   

10.
王建柱 《党课》2012,(21):121-122
1974年1月中旬的一天上午,熬了通宵的毛泽东刚刚醒米,看到枣子上多了一份报告。他的目光停留在了报告的最后六个字上——“保卫西沙群岛!”看着由叶剑英和周恩来联名签送的这份报告,毛泽东陷入了深思,随后拿起笔郑重地签下“同意”两个字。一场维护祖国尊严的正义之战悄然拉开了帷幕……  相似文献   

11.
《红岩精神》一书生动形象地概括和阐述了在党中央、毛主席正确领导下,以周恩来同志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南方局,於山城重庆培育起来的红岩精神的核心内容、深刻内涵、产生的历史背景及现实指导意义。它的出版,对于弘扬伟大红岩精神、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时间回到1984年。那是新中国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李宁拿下三金二银一铜,成为奥运会上获奖牌最多的中国运动员。回国返乡时,他站在敞篷车上,在广西南宁兜了一圈。所到之处,人头攒动,欢呼掌声四起,鞭炮连天。年轻的小伙子享受眼前这一切,骄傲,得意。后来他才知道,这种王者归来的巅峰体验,人生不会有第二次。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的著名词作《满江红·和郭沫若》公开发表时,与原作有几处不同,而且毛泽东在亲笔书写的横幅上留下了"书赠恩来同志"6个奔腾飞舞的大字。这是两位开国领袖的那段历史上相互关系的重要见证。  相似文献   

14.
《党史天地》2009,(6):55-55
“文化大革命”.是从1966年5月开始的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全国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在这场运动中,周恩来、李先念等同“左”倾错误、特别是同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进行了艰难曲折、英勇顽强的斗争。  相似文献   

15.
7月29日大会的几个特别之处自1966年6月1日毛泽东决定广播北京大学哲学系聂元梓等七人的大字报以后,全国的大学、中学,立即掀起造反风潮,许多学校的领导、教师被指责为搞"反革命修正主义",并遭到造反学生的侵害,人格受到侮辱,教学秩序被破坏。为了维持秩序,在北京主持中共中央工作的刘少奇,6月3日决定派出工作组。7月18日返京的毛泽东,听取了刘少奇  相似文献   

16.
“食盐每斤涨了一分钱”,在市场上,是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问题,谁要是抓住这样一个问题不放,追根究底,一定会被人说成“神经有问题”,起码也会怀疑你是有意恶搞。可据周恩来生前身边工作人员介绍,这确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我们的开国总理曾经严肃追究过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问:"怎么打倒了那么多干部?" 1972年12月,风云变幻的北京.清查林彪集团刚刚结束,纠正"文革"初期造成的冤假错案、落实干部政策的工作终于提上了议事日程.中南海毛泽东书房,一次关系着千百万人命运的重要谈话正在进行.谈话中,毛泽东听了有关汇报后拍案而起:看来贺龙同志的案子假了.怎么打倒了那么多干部?我也无意把他们都打倒嘛!我主要是想教育他们.  相似文献   

18.
1975年5月3日深夜,毛泽东在他的住所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这是毛泽东生前最后一次主持政治局会议。这次会议后,直到1976年9月9日逝世,他再没有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已经重病缠身的周恩来抱病出席了这次会议,在京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全部出席了会议。毛泽东在这次会议上讲了他一段时间来深思熟虑的问题。可以说,毛泽东生前最后一次主持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对新中国历史走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强调:“组织部门要瞪大眼睛搞好干部考核,充分发挥干部考核工作的导向作用”。近年来。重庆市探索建立了促进科学发展的干部年度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干部考核的“指挥棒”正悄然变化——  相似文献   

20.
大可 《党课》2010,(17):77-79
“问题官员复出”一直是舆论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有统计显示,从2003年“问责风”兴起,已有上千名官员因工作失误而引咎辞职,但其中大多数在并不长甚至是很短的一段时间后又重新复出,或官复原职,或异地任职,或提拔重用。在一些地方领导干部的观念里,问责制“异化”成了对问题官员的“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