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你说我说     
“龙”(dragon)在中国和西方都出于臆想,但西方“dragon”的形象比中国“龙”差多了。  相似文献   

2.
你说我说     
《学习导报》2012,(4):62-62
“龙”(dragon)在中国和西方都出于臆想,但西方“dragon”的形象比中国“龙”差多了。  相似文献   

3.
搞廉政建设莫当“叶公”梁文渊,赵宇“叶公好龙”是大家熟悉的故事,传说中的叶公非常喜欢龙,家中器物上画着龙,房梁屋柱上刻着龙,然而当真龙真地来到叶公家时,叶公却吓得面如土色,拔腿就跑。值得注意的是,在廉政建设中,“叶公好龙”现象也不少见。有些人提及社会...  相似文献   

4.
张柟 《理论文萃》2000,(5):38-45
雄赡浩博的“龙文化”以其独特的风神韵骨弥纶中华、赫奕天下。其博大,几乎可以囊括一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史;其精深,似乎可以切到民族文化的血脉、民族精神的魂魄。试论“龙文化”,虽总是有“书不尽言”而“欲说还休”的惶惑,却还是按捺不住“欲罢不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中国龙的现代腾飞挥毫泼墨。  相似文献   

5.
说“龙”     
快乐大叔 《党课》2014,(19):96-98
在中国古代,皇帝称为“真龙天子”,皇帝的座椅称为“龙椅”,在皇宫各处都装饰着龙的形象。用“龙”字做姓名也很常见,如《三国演义》中的武将赵云,字子龙,称“常山赵子龙”。更有地名:龙口、龙山、龙海、龙岗,还有龙首山、龙首关、龙门山、龙虎山,等等。万里长城东起山海关“老龙头”,中国最长的界河是黑龙江。在民间,人们也喜欢在家里装饰龙。  相似文献   

6.
袁应 《当代党员》2012,(5):51-52
2012年2月6日,重庆市人民广场。“板凳龙,嘿好耍……”清脆的童谣响起,一群穿着黄衣黄裤、扎着红头绳、系着红腰带的孩子,高高地举着手中的板凳龙跑向舞台。  相似文献   

7.
确立“大宣传”的思路辽宁大连市中山区委副书记张卫东城区是一座城市的五彩缤纷的大舞台。在这个大舞台上,宣传思想战线是一条令人瞩目的“龙”。如何舞好这条龙,关键在于舞龙人,在于“舞龙”人的“舞龙”意识。第一,强化“舞好一条龙”意识。强化宣传思想战线“舞好...  相似文献   

8.
在“龙乡”——西峡,有一位以笔写龙的人,他书写了各具特色的龙,威严的、神圣的、傲然的、肃穆的、怡然的、陶醉的、腾飞的、奔放的、高贵的、平民的,游弋于波浪之中的,行走于田畴绿野的,飞翔于蓝天碧空的……深远的神韵和山川的灵秀,让这些稍显古拙的“龙”字复活了。他就是王新泉。或许这片古老丰厚的土地给他了感悟,  相似文献   

9.
康凯 《前线》1999,(11)
中国是尊崇龙凤的国家,有着丰厚的龙凤文化底蕴。因而:中华大地称为“龙的土地”;炎黄子孙称为“龙的传人”;中国被世人称为“龙的国度”,“东方巨龙”。龙,作为中国人的象征,已为寰宇所瞩目。凤,是吉祥的象征。古书上说,凤“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翱翔四0海之外,过昆仑,饮砥柱。濯羽弱水,莫(暮)宿风(丹)穴,见则天下大安宁”。因而,杰出人才被称为“凤”,孔丘老先生就曾享有这种尊号;荟萃人才的古代政府执掌机要枢纽的衙门——中书省.古人称其为“凤凰池”或者“凤池”。龙凤文化作为一种特有的民族文化,它渗透在各个领…  相似文献   

10.
“叶公好龙”的寓言已为人所熟知,它深刻地讥讽了一些言行不一的人。他们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我觉得,叶公“好龙”只是表面现象,本质上他并不好龙,否则为何真龙来了,他反而被吓跑了呢?说白了,他所谓的“好龙”,只是为了装潢门面,做给别人看的。在人才问题上也有一些“叶公好龙”者。有的人虽然也重视引进人才,但只使用不重用,结果人才的作用就不可能充分地发挥;也有的只使用人才的某一方面才能,看不到甚至误认为他们没有其他方面的才能,结果造成了人才的片面发展。也有的人信奉“远来的和尚好念经”,忽视…  相似文献   

11.
王济 《支部生活》2011,(5):43-43
玉溪汇龙生态园位于玉溪市红塔区“云南第一村”大营街居委会辖区内,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汇龙生态园结合工作实际,组织党组织和党员开展亮程序、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四亮”和自己评、顾客评、领导评、组织评“四评”活动,树立了良好的旅游形象。  相似文献   

12.
德江土家族的“炸龙”习俗,历史悠久,支化底蕴深厚,以“炸”的特性展示了当地土家族人民的英勇,表达了土家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有着“东方的狂欢节”之称。其野性张扬、气势非凡的精彩场景,其力与美、勇与智、灵与神的高度统一,在让人得到享受的同时,更让人热血沸腾。因此有媒体将德江土家族“炸龙”比作西班牙的“斗牛节”、巴西的“狂欢节”。  相似文献   

13.
龙型经济的管理李本海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我国许多地方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借鉴外国先进经验,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建成了一些不同类型的一体化经营的农村产业实体,被人们形象化地称为“龙”型经济。如何将“龙”型经济发展壮大起来,推进农业现代化,这是一...  相似文献   

14.
《天津支部生活》2011,(4):33-33
走近蓟县西龙虎峪镇龙北村食用菌种植基地,一座座整齐的大棚跃入眼帘,棚内农户正忙着采摘香菇,棚外前来收购的车辆往来穿梭,村民们数着卖蘑菇赚来的钞票,笑得合不拢嘴。仅仅两年时间,龙北村从一个搞传统种植的村子,发展成了小有名气的食用菌种植专业村。谈起龙北村的变迁,村民们都说:“这得感谢我们村‘两委’班子,是他们领着大伙儿走上了致富路。”  相似文献   

15.
“坐在屋头挣钱”,这句大实话出自西索村村民王军龙之口,村上一共7户县级示范户,他家就是其中之一。 2010年之前,王军龙全家还过着半牧半农的生活,那种来回折腾的日子既辛苦赚钱义少,一年下来全家收入才1万元。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多民族的贵州,大力开展“抢救民族文物”活动,征集了数以万计的民族民俗文物,并利用旅游线上经过维修的文物古迹,建立了以展示黔山风情为主要内容的文化窗口——系列专题博物馆,其中,“龙文化”有关的展品极为丰富。贵州因此被人誉为“龙文化之乡”。 贵州龙陈列室中的“龙文化” “龙”,有生物龙与精神龙的区别,两者的外形与内涵不一样。前者属于生  相似文献   

17.
邓荣河 《求贤》2008,(12):26-26
话说2008年某月某日,曹操与刘备通过时间隧道来到中国某地一豪华酒店。于是有了一段关于当今谁最牛的佳话。酒至半酣,二人从大大的玻璃窗遥看天上变幻的风云,好像神话中传说的龙一样奇妙。曹操感叹地说:“龙这种东西,毕竟是愚人自造的糊弄人的东西。龙,既然是假的,就称不上是世界上最牛的,使君啊,你来说说看,当今世界,什么物能够称得上最牛?”  相似文献   

18.
《当代贵州》2009,(14):1-2
6月21日至23日,2009年全国龙舟月闭幕式暨第四届全国传统龙舟大赛贵州铜仁龙舟文化节在铜仁隆重举行。异彩纷呈的一系列大型节目,为观众奉上了充满民俗韵味的“盛宴”。也再次向国内外进一步展示了铜仁积极向上,自信拼搏,广纳四海宾朋的形象。本次龙舟文化节活动以铜仁龙舟文化为背景。当地民俗民风为主线。以第四届全国传统龙舟大赛、贵州铜仁龙舟文化节开幕式、“桃源铜仁龙腾锦江”大型情景歌会、“桃源铜仁龙腾锦江”中华龙作品展开馆仪式等系列活动为组成部分,多层次、多视觉地展示了铜仁的民俗文化积淀。  相似文献   

19.
龙宫有龙吗?龙宫之龙,有谁知道,它在哪里?在那弯弯的河水底,在那静静的池塘里。龙官之龙就是那平静的河,就是那狂奔的瀑。找到了龙宫之龙,也就找到了解读龙宫的密码。  相似文献   

20.
新风赞     
《正气》2000,(11)
雒玉鳌:恰如一颗螺丝钉 哪里需要哪里拧  晓利 现任临县湍水头镇龙水头村党支部书记的雒玉鳌,说来也是苦命人, 5岁患小儿麻痹症左腿落下终身残疾, 19岁痛失慈母, 3次高考失利, 15年扎根山区教育,至今仍是“编外”代教。身残家贫又“死心眼”,使他至今仍孑然一身。但坎坎坷坷风风雨雨磨砺了他的意志,使他愈加坚忍不拔。 龙水头村是个二百三四十口人的小山村,山高水缺村子穷,教师更换频繁,前面的调走了,后面的推诿着不来,“空当”时常出现,附近村子的学校 8月开学了,龙水头村小学 9月还没动静,孩子们的泪眼刺痛他的心,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