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有一位朋友近来变化很大。以前的他憨厚老实,精神焕发,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他变得沉默寡言起来,状态也有些萎靡不振。打电话约他出来聚聚,他很乐意和大家在一起,只是常常心不在焉。有时候仿佛友谊就是这样,嘻嘻哈哈是可以的,但最好不要触动对方的内心,或者说,根本找不到交流的那个入口。  相似文献   

2.
提起埃德加·斯诺,许多人都知道他写过一部轰动世界的扛鼎之作《西行漫记》,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斯诺的这部书还融聚了一个中国青年的心血,这个中国青年就是黄华。从学生时代起,黄华就与斯诺相识、相交,并在“一二·九运动”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随着岁月的流逝,他们之间的友谊与日俱增,历久弥深。斯诺亲切地称黄华是他身边的中国朋友。  相似文献   

3.
朋友     
宋石男 《廉政瞭望》2012,(10):48-48
1991年5月,我参加“纪念五四运动72周年”演讲比赛,准备一亮相就大声呼喊:“72年前的今天,五四运动怒潮排空”,激情溅得一礼堂都是。其实我自己写的开头是“今天风和日丽。我来缅怀五四先驱”,老爸说压不住堂子,就给改了。  相似文献   

4.
刘心武 《党建》2012,(5):56-58
●我对所谓底层的这些小人物,确实有浓厚的兴趣,有的已达互为"铁哥儿们"的程度。●至于每一位具体的平民朋友是怎么交上的,那是我和我朋友的私密,我不大愿意公开。●一条溪水清清爽爽长长流淌,穿越世事,不计岁月,满盈着善意,这便是友谊的象征。  相似文献   

5.
交往的距离     
马德 《廉政瞭望》2010,(11):27-27
交往的质量在于距离。 在友谊的框架内,你第一个想起的人,一定是最好的朋友。当然.他若第一个想起的也是你,那么,你俩一定是两心相悦的至交。 你会发现,你与那个一辈子都要好的朋友之间,是有距离的。这个距离,不远,也不近,不疏,也不密,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不绝欣赏,是一段情对另一段情的永恒仰望。  相似文献   

6.
一路有你     
陈志扬 《共产党人》2013,(10):53-54
最初的记忆中是没有电话的。 那个时候,有啥要紧事,需要给十里开外的亲戚、朋友递个话,要么就是徒步翻山越岭去登门拜访,要么就是遇上有顺便去亲戚朋友那村办事的人捎个口信、带个话过去。若是更远一点,就得写信了,一封信十天半个月能到算幸运的了,杳无音信也是常有的事。我在兰州的建筑工地打工搬砖头的时候,就经常给远在天水乡下山里的父母写家信,诉说着我的苦闷、我的孤独;我也从父母的回信中贪婪而急切地获取着精神上的安慰,并将之转化成了我搬砖头的力量。那个时候,之所以不打电话。是因为我们乡下农村是没有电话的。  相似文献   

7.
谁谁谁 《廉政瞭望》2010,(15):67-67
虽然江湖规律是同事成不了朋友,但事实上的情况是,除却和同事相处的时间、和家人相处的时间、吃饭的时间、睡觉的时间,想再为朋友安排出一个专有时间,简直比每天坚持晨跑还难。  相似文献   

8.
《党课》2007,(3):111-112
朋友,我真的很郁闷,不怕你笑话,年仅30岁的我,已经有过两次失败的婚姻,周围的人说我对婚姻太挑剔、不严肃、用情不专……真是冤枉我了,要知道两次离婚都是对方先提出来的。难道真的是我心理上有什么问题吗?  相似文献   

9.
陈大超 《党课》2013,(6):74-75
在校读书的时候,我日记本后面的“好友通讯录”,写了一页又一页,每一页都写得满满的,而且还要加页。但是现在呢,能经常来往的、有话可说的、可以作为知心朋友的,连半页都写不了。有意思的是,这些最终留下的,绝大多数都是一些平时不喜欢恭维我的朋友。呵,幸亏那时候没把他们的名字从我心里划掉。  相似文献   

10.
会面礼节     
金正昆 《新湘评论》2010,(18):45-47
我们都知道:公关人员在工作中要不断地会见老朋友,要结识新的朋友,都需要向对方问候、致意、行礼、介绍,因此熟知并遵守相关的会面礼节十分必要。如果你不注意就会很麻烦。在这里,我想就重要场合见面的基本礼节,主要包括介绍和握手来做一个解说。  相似文献   

11.
张锦贻 《实践》2007,(8):29-30
从青年时代到现在,我一直在内蒙古工作,内蒙古早已是我的第二故乡。  相似文献   

12.
会面礼节     
金正昆 《学习导报》2010,(18):45-47
我们都知道:公关人员在工作中要不断地会见老朋友,要结识新的朋友,都需要向对方问候、致意、行礼、介绍,因此熟知并遵守相关的会面礼节十分必要。如果你不注意就会很麻烦。在这里,我想就重要场合见面的基本礼节,主要包括介绍和握手来做一个解说。  相似文献   

13.
何为朋友?     
人生路上,需要朋友。一声“朋友”,顿时多了一份亲切、亲热和亲近。就连历来正襟危坐的圣人孔子对朋友也情有独钟,他用难得的不加掩饰的心情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相似文献   

14.
张培元 《廉政瞭望》2005,(12):44-45
近翻古籍,看到《资治通鉴》中有这样一则故事:汉安帝时,苏章当了冀州刺史,他有个老朋友时任清河太守。在巡察中,苏章发现这位朋友严重贪赃枉法,于是令其手下备了一桌酒席,两人共叙平生友谊,十分高兴。这位太守更是喜不自禁地说:“人皆有一个天,我独有两个天!”苏章听了立即言明:“今昔与故人饮者,私思也;明日冀州刺史案事者,公法也。敝人只有一个天。”果然,苏章便将这位自称有“两个天”的太守依法治罪,从此,也就“州境肃然”。  相似文献   

15.
认识的朋友越来越多,可以推心置腹的却没有几个,相信这是现代社会人们的普遍心声。过去的人讲,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现在的人面对突然造访的朋友,非但没有惊喜之情,反而私下惴惴不安。过去的人与人相识是否能成为真正的朋友,是要经历过角色更替与世事沧桑的考验之后,才能尘埃落定、盖棺定论。而今天初次见面一句话相投便可以称兄道弟、呼姐喊妹,引之为朋友。然而一会儿朋友纷至沓来,如过江之鲫;一会儿朋友悄然而去,如过眼烟云,让我们不知不觉问对今日之朋友的真谛与信用度产生怀疑:是世界太奇妙,还是我们的思维变化太迟缓?笔者以为对“朋友”二字,还需仔细做一番梳理与考量。  相似文献   

16.
辛国明 《党员文摘》2008,(11):31-31
从贵刊今年第9期获知,《党员文摘》成为全国“农家书屋”必备读物,成为全国入选的唯一一本党刊。这让我为《党员文摘》高兴,更替农民朋友高兴。  相似文献   

17.
姜平 《党史纵横》2013,(12):22-22
《党史纵横》杂志与我共同走过了10年,真正是我相识、相交、相帮的朋友。离不开的朋友,永远的朋友。  相似文献   

18.
王逸彦 《世纪桥》2010,(24):40-42
我爱中国。我愿在死后把我的一部分留在那里,就像我活着时那样。是的,我应该是中国的一部分。我的一部分应该始终留在中国黄褐色的山岭上,留在她绿色的梯田上,留在她晨雾中依稀可见的岛上寺庙中,留给不少相信我或喜欢我的中华儿女。  相似文献   

19.
田心思 《奋斗》2001,(11):56-56
几年前,我去哥哥家,一次饭后侄儿对我说:“我爸白当了一辈子官,好事没少干,离体后却一个朋友也没有了。”这不是我侄儿一人有此感慨,凡家中有人当官,曾门庭若市,但等那官不当了,门庭顿时冷清了起来,都会有此感叹吧!我是没有这种体会的,一生只耍笔杆没当上掌权的官,只认识几位舞文弄墨的朋友,在位时与退休后,我家的门都是很少有人踏访的,  相似文献   

20.
《廉政瞭望》2013,(2):41-41
我读国史,素来有一偏见:与其读古人的传记,不如读日记与年谱。虽然日记与自传一样,都可作伪,然而作伪的背后,别有一番况味,如翁同翕禾晚年为避祸而删改戊戌年前后的日记,恰恰是这些删改之处。折射了他与康有为等人的纠葛。年谱的妙处。在于将古人的生命直观化,漫长而曲折的生涯被拉成了一条短促的直线,十分便于我们了解一个人的性情与思想变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