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艳霞 《世纪桥》2012,(7):46-47
自2001年香港终审法院就庄丰源案作出判决后,内地孕妇赴港产子呈急速上升趋势,这其中超过六成是赴港生二胎的。赴港生二胎在香港引起房屋、医疗、福利的资源分配问题,在内地亦造成“超生”及户籍等问题。赴港生二胎构成国际私法上的法律规避问题,因此,解决此问题首先应从国际私法层面来加以探讨,在一国两制的前提下加强两地之间的区际私法立法;其次是香港终审法院应严格遵守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基本法的规定,就庄丰源案进行纠错判决,杜绝赴港生子获得居港权的法理依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部分港人与内地民众之间发生了多起冲突事件,对香港与内地关系及"一国两制"的实施产生了重要影响。由于"一国两制"是史无前例的创新,在实施过程中遇到困难和问题在世界上都没有可资借鉴的案例和法律来参考。文章挖掘了复杂的多层次的港陆关系矛盾后面的根源,从文化、制度、法律、道德等综合层面提出了新时期港陆发展新思路,思考了进一步改善港陆关系,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继续推动"一国两制"实践沿着正确的轨道向前发展,解决区际文化冲突纷争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不久前,香港政府采取措施限制内地孕妇赴港产子以获取香港居民身份,不少原来打算在香港分娩的孕妇转往美国生产,以获取美国公民身份。这导致美国各地接待中国孕妇生产的月子中心生意大增。据报道,前往美国分娩的中国孕妇正以每年三至四成的速度增长。  相似文献   

4.
木子 《党史文苑》2007,(7):30-31
十年前,饱受英国殖民统治的香港回到了祖国怀抱,英国国旗徐徐下降,中国国成冉冉上升。香港人民洗雪了百年屈辱,实现了“港人治港,高度自治”。  相似文献   

5.
香港居民95%以上是中国人,他们虽然长期生活在不同于内地的社会制度下,但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情感却是深厚的。 每年春节是港人最重视的节日,港岛到处洋溢着浓浓的中国风、中国情。置办年货、除夕吃团圆饭等是港人过  相似文献   

6.
冷眼旁观话香港(之五)木杉香港的摩天大厦,其气势、豪华、风格,都是内地眼下无法比拟的。纽约建筑群中的王中王是帝国大厦,东京银座的鹤立鸡群者当属太阳大厦.那么香港呢,是港人的大手笔还是大英帝国的得意之作?大大出乎我意料的是,最高、最美、最蔚为壮观的竞是...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港校热"似乎一直是个不变的话题,每年都有1000多名内地生进入港校就读。有媒体预测,香港高校学制2012年起与内地趋同,内地生赴港读书有了更多的便利性,这无疑会给"港校热"再加一把火。不过,细细观察,"港校热"的背后其实也有变化悄然发生。不仅内地生选择香港高校的理由在变,两地看待"港校热"的视角也在变。  相似文献   

8.
刘霄 《廉政瞭望》2014,(9):15-15
最近,一段内地幼童在香港街头小便,被拍后父母与港人发生冲突的视频,在网上引起热议。“厕所排队人太多,难道让孩子憋着吗?”孩子母亲无奈地说,她用一片尿不湿接着,并没有弄湿地面。这一次,网友们大多站在了内地游客一方。  相似文献   

9.
近年春节,越来越多的港人选择离港过年,他们把这叫做“躲年”。通常是离年还有好几天,打一圈电话,把亲朋好友问候一遍,然后就自行支配时间了。港人出游一是去内地的名山大川游历;二是去新、马、泰、菲等东南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热播,"大逃港"这段历史又被人们提及。上世纪50-80年代,数十万内陆居民为求生活,由深圳越境香港。直到习仲勋主政广东,设立深圳特区,实施开放政策,"逃港"才逐渐绝迹。同事的父亲和爷爷在1980年从深圳游到香港,她成为土生土长的香港人。和她聊起"大逃港",她笑着说:"香港人都是内地跑来的吧。"她这样讲也不算太夸张,香港是移民社会早已成为共识,有统计显示,每3个香港人中就有1个是内地移民,但绝大部分都是非法来港。  相似文献   

11.
<正>最近,一段内地幼童在香港街头小便,被拍后父母与港人发生冲突的视频,在网上引起热议。"厕所排队人太多,难道让孩子憋着吗?"孩子母亲无奈地说,她用一片尿不湿接着,并没有弄湿地面。这一次,网友们大多站在了内地游客一方。港澳通行证越来越好办,去香港的内地人越来越多,因为两地规则意识的不同,摩擦也时有发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13,(2):91-92
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有将近100万内地居民越境逃往香港。这被研究者认为是冷战时期历时最长、人数最多的群体性逃亡事件,史称“大逃港”。  相似文献   

13.
回归10年来,中央政府始终关心和支持香港。在亚洲金融危机过程中,坚持人民币不贬值,支持特区政府的经济政策;在香港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放宽内地游客赴港旅游和从事商务活动;在内地同样处在抗击非典的艰难时刻,向香港运送大量医用物品……中央政府的全力支持  相似文献   

14.
中国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项怀诚日前在港表示,香港“九七”回归祖国后,香港同胞在内地的投资将继续享受外资的待遇。外资企业有多少优惠,港资企业就有多少优  相似文献   

15.
2005年1月,笔者作为一名交流学生从厦门大学交流到香港理工大学学习,在经历了两种教学模式和与一些港藉同学同堂听课、多次交谈之后,笔者发现香港高校与内地高校的学生在学习观念上存在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16.
<正>吴木銮在6月29日的《新京报》上撰文指出:香港大学今年共收到内地9000多名学生的入学申请,最终将录取300人。这透出港校在内地的热门程度。不过,香港高校的优势并不仅仅在于奖学金。比如香港中文大学50余万元的本科生奖学金,在香港生活只会略有  相似文献   

17.
2008年10月29日.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公布最新一批食品样本的三聚氰胺检测结果.湖北荆州双港畜禽饲养加工有限公司生产的鸡蛋样本三聚氰胺含量超标。这是香港食物安全中心自25日以来,检测出的第三例三聚氰胺超标鸡蛋样本。此前,这家统管香港600万人食品安全的机构已抢先在内地产的雪糕等食品中发现三聚氰胺含量超标。内地民众不禁要问:为什么统管13亿人食品安全的国家质检总局表现,  相似文献   

18.
去哪里产子     
长平 《廉政瞭望》2011,(9):53-53
三文鱼妈妈冲破重重险阻,游过遥远的大海,带着满身血迹与伤痕,终于来到适宜孩子生长的内陆河流,让他们平安出生,然后死在河畔浅滩上。这个故事被写进一些励志书里,感动了无数香港人。但是,当内地妈妈历经艰难赴港产子时,香港人却只看到内陆河流的拥挤,而看不到那片大海的苍凉。  相似文献   

19.
康凯 《前线》1993,(17)
今年7月5日《报刊文摘》二版左下角,登了一则不足百字的短消息。题:“深圳出现豪门宴,内地吃客占七成。”文:“2月25日,六福(中国投资)集团在深圳龙都娱乐城聚了一餐豪门宴,每席十八万八千八百八十八元港币,共5席,加上酒水,一餐过百万。”“港人龙都总经理彭柏和说,筹划期间的构思客源对象为港客、内地各一半,但开业后内地客占了七成以上。”(信息来源:6月29日《中国青年报》。)  相似文献   

20.
28周之后     
早在4月底的时候,我就收到中国区销售老大的邮件,5月17日到香港开会,这是新公司成立以来的首次会议。有同事劝我别去了,大腹便便,再加上现在香港严格限制"双非孕妇"赴港生产。但我向来很倔强,既然这次只是去香港开会,怕什么,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