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晓馨 《求贤》2009,(5):48-48
警察,是一个让无数人向往的职业。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曾望着橄榄绿遐想,直到它变成了湖水蓝,直到我自己也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才有机会看到他们最最真实的一面,才知道警察一样是柴米油盐,一样是锅碗瓢盆。只是肩上担着保家卫民的责任。  相似文献   

2.
李国新 《党课》2014,(3):103-104
我的爷爷大名叫李永炎,晚辈都叫他炎叔,孙辈叫他炎爹(湖北方言:祖父的意思),我叫什么?别人猜不着的,也许会说,你是孙子,应该叫爷爷或者爹爹呗。错了,我小时候才没有叫他爷爷哩,我叫他“炎老头子”!当然,叫爷爷“炎老头子”,是我的专利,别人是不敢叫的。  相似文献   

3.
花溪的桥     
李锦雄 《当代贵州》2008,(16):54-54
如果没有桥,我不敢断言,花溪的景是否会因此黯然逊色。  相似文献   

4.
“知道你不敢做坏事” “我梦见了金将军!在梦里,伟大领袖给了我最好的指引,我们的研究难题就要攻克啦!”  相似文献   

5.
剑桦 《求贤》2008,(7):44-44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被埋在废墟里的北川县政法委书记张同凯在对救援人员呼救时喊道:“救救我,我是政法委的张书记!”这句话后来被网友称为“史上最牛官腔”。在那种特殊情况下,张书记该不该这样自报官名呼救公众自有评说,也不值得大惊小怪,事实上这样的疑似声音在现实中随处可闻——  相似文献   

6.
话语     
我们正在耳语。 ——台湾学者柏杨在《丑陋的中国人》一书中讲过一件事:两个广东人在美国街边说话,美国人认为他们就要打架,急拨电话报案。警察来了,他们这样告诉警察  相似文献   

7.
我的老师     
贾平凹 《党课》2010,(24):126-127
我的老师孙涵泊,是朋友的孩子。今年三岁半。他不漂亮,也少言语,平时不准父母杀鸡剖鱼,很有些良善,但对家里的所有来客却不瞅不睬,表情木然,显得傲慢。开始时我见他只逞着取乐,到后来便不敢放肆,认了他是老师。许多人都笑我认三岁半的小孩为师,是我疯了,  相似文献   

8.
开心一刻     
《廉政瞭望》2010,(23):72-72
包治百病 公园里,一对恋人正在甜蜜。女孩撒娇说:“我牙痛!”男孩于是吻了女孩一口,问:“还痛吗?”女孩说:“不痛了!”一会儿,女孩又撒娇说:“老公,我脖子痛!”男孩又吻了吻女孩的脖子,说:“还痛吗?”女孩很开心地说:“不痛了!”  相似文献   

9.
暮云 《廉政瞭望》2014,(2):68-69
《十二生肖》上映时,成龙宣称那是他最后一部动作片。对于新上映的《警察故事2013》,成龙是这么解释的:原本没有打戏,自己是被导演骗了,拍着拍着加了许多。特警、水警、飞虎队、国际刑警……从影几十年,成龙演警察的故事两只手都数不过来,如今要演内地警察,自然有很多人想看,毕竟在曾经的香港电影中,内地警察的形象基本上都是睑谱化的,尤其是这张脸谱也经历了一些起伏和变化。  相似文献   

10.
权力的余威     
李天锐 《廉政瞭望》2013,(20):71-71
近日游西安碑林博物馆,在第五陈列室见到了久负盛名的《官箴》碑。该碑系道光年间张聪贤撰文,颜伯焘做跋,原由颜伯焘祖父颜希深最早发现并奉为座右铭。碑文36字: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  相似文献   

11.
做客之礼     
彭林 《学习导报》2012,(20):46-47
带着礼物去见朋友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仪礼》当中的《士相见礼》提到,士与土初次见面,一定要带着“贽”,就是见面的礼物。如果主人辞谢,那么客人要说:“不以贽,不敢见尊者。”意思是说,不带着礼物,  相似文献   

12.
开心一刻     
《廉政瞭望》2009,(11):68-68
幽默的回复 楼主:我新买了一处庄园,有多大说出来吓死你——我开车绕一圈足足用了两个半小时! 回复:嗯,以前我也有这么一辆破车……  相似文献   

13.
做客之礼     
彭林 《新湘评论》2012,(20):46-47
带着礼物去见朋友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仪礼》当中的《士相见礼》提到,士与土初次见面,一定要带着“贽”,就是见面的礼物。如果主人辞谢,那么客人要说:“不以贽,不敢见尊者。”意思是说,不带着礼物,  相似文献   

14.
蒋光宇 《奋斗》2002,(4):56-56
昔一对夫妇,有三块饼,夫妇共分,各食一饼,还余一饼。共作约言:“若有语者,要不与饼。”有了这样约定,为争吃一饼,各不敢语。  相似文献   

15.
笑笑     
《党建文汇》2014,(4):62-62
在家吗 刚接一电话,那人张嘴就问:“哎,你在家吗?”号码陌生.但这语气肯定是熟人啊.不知道是谁还怕尴尬。于是我也装熟回他:“我周五还能在家?饭局啊!一到周五就这样,好几个局,你在哪儿呢?啥事?”对方沉默一会儿.说:“你叫的外卖,我在你家门口呢。”  相似文献   

16.
海的遐思     
2006年游历三亚,第一次看到了大海,就深深被大海的雄浑和博大所震撼,想写写海,但一直没有写,因为我对海的理解很肤浅。也许,浩瀚无垠的大海难以用纸笔来承载,抑或那博大精深的大海无法用文字诠释,迟迟不敢动笔.深怕玷污了海的神韵。  相似文献   

17.
李北方 《廉政瞭望》2012,(14):48-48
曾经,我是一个循规蹈矩的司机,在纽约。在纽约,最怕的是在小区里开车,那里面没有红绿灯,只有Stop(停)标志。看见Stop,必须停下来观察左右来车。如果不停,首先会被路人骂,接着会被其他司机骂,如果被警察看见,那就惨了。  相似文献   

18.
开心一刻     
《廉政瞭望》2009,(9):68-68
骗子 昨天接到一骗子短信,让我速把钱汇入农行一账号。我半小时后顺手回了一条:已存5000,请查收。今天结果收到回复:“都跑银行三趟了,还没收到你的钱,你这个骗子!”  相似文献   

19.
自然而然     
《理论与当代》2011,(7):59-59
孙名画在第11期的《青年文摘》介绍:寒假,我有幸与部分模联同学代表学校参加了哈佛大学模拟联合国大赛。临行前,模联老师按照国际交流惯例,再三提醒队员们购置西装、衬衫、高跟鞋、丝袜……我不敢怠慢,奔波于商场选试各类正装。  相似文献   

20.
开心一刻     
《廉政瞭望》2013,(14):80-80
大学时的一个室友打呼噜特别响,有天早晨他忽然问我们:“我昨晚是不是又打呼噜了?”我下铺那哥们儿说:“反正楼道里的声控灯亮了一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