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位朋友,儿子6岁时搬了次家,10岁时又搬了次家,原因很简单,购置了更大的房子。我问,你儿子还记不记得从前的家?带他回去过吗?他主动要求过吗?没有,朋友摇头,他就像住宾馆一样,哪儿都行,既不恋旧,也不喜新……我明白了,在"家"的转移上,孩子无动于衷,感情上没有缠绵,无须仪  相似文献   

2.
我越来越觉得如今的孩子——尤其大城市的孩子,正面临一个危险:失去"家"、"故乡"这些精神地点。有位朋友,儿子六岁时他们搬了次家,十岁时又搬了次家,原因很简  相似文献   

3.
《党课》2007,(3):111-112
朋友,我真的很郁闷,不怕你笑话,年仅30岁的我,已经有过两次失败的婚姻,周围的人说我对婚姻太挑剔、不严肃、用情不专……真是冤枉我了,要知道两次离婚都是对方先提出来的。难道真的是我心理上有什么问题吗?  相似文献   

4.
《廉政瞭望》2012,(23):42-43
乞讨者老王曾被媒体形容为“不愿意劳动的劳动力”,他的儿子彬彬则是网友口中的“乞讨工具”。他们到底是骗子吗?儿子未满周岁时,老王的妻子在河边洗衣服时,精神病突然发作,跌入河中。不幸身亡。他们曾被很多人关注,但是报纸上写的补助金他从来没有辜到过,家里的两亩旱地种庄稼还不够自己家吃,在老家实在是无法过日子……老王只好带着孩子出来乞讨。  相似文献   

5.
《北京支部生活》2006,(4):66-66
我公司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年前与一个老人签订了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事后这个老先生家既不搬也不领补偿安置款,整个工程都耽搁了。对方无非是想多占些便宜,我公司想起诉,他女儿作为其法定代理人出面说:“老爷子七十多岁了,患有老年痴呆症,在这种情形下签订的那份协议不算数。”他们早干吗去了,我公司在拆迁安置协议中并没有损害老先生的利益,难道协议签了还要推倒重来吗?  相似文献   

6.
我有一个15岁的儿子十分聪明,上中小学时曾连续跳级,现在已是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前不久,他将自己的一项发明专利转让给一家公司。他还未成年,我担心他在与成年人打交道时吃亏。我想撤销与那家公司的转让协议,这样可以吗?  相似文献   

7.
一次跟朋友聊天时无意中谈到了教师这个职业,其中一个朋友对我说:“我最讨厌XX老师了.因为当时背不到书。他竟把我叫到他的寝室门前背书,让来来往往的同学都看到了,真把我羞死了!”另一朋友也问我:“XX老师现在还在教书吗?她可厉害了,我们都很怕她,也不喜欢她!”听着朋友们对教过自己的教师或好或坏的评价,让我陷入了深思:“我现在也是一名小学教师,  相似文献   

8.
北京一位60多岁的老太太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求助,老太太的儿子不太争气,天天回家要钱,还明目张胆地放话:“你看李磊杀了他一家人吗?把我逼急了,我也把你们都杀了!”“老太太的儿子明显受到了大兴灭门案的影响,只是没有付诸行动罢了。”李玫瑾说,在某些方面,犯罪也“传染”,会有不良的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9.
《先锋队》1997,(2)
从职工工资中扣款代还职工借他人款的做法对吗?太原读者刘明问:我曾向一个朋友借过200元,但是他住我的房子两年没交过我房钱,最近他找我单位领导让帮他向我要钱,领导就从我工资中扣了200元给了我那朋友。请问:我单位这样做对吗?太原市北城区劳务市场明鉴答:...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与朋友闲聚。据一位刚刚从国外归来的朋友说,儿子7岁了,回国后不太适应,现在才学会过马路。闻听此事,在座诸友对国外的交通规范大为感慨。可我想,我们的交通法规难道不规范、不健全吗?这除了交通规范外,其实反映了一个公民的道德素养。是的,孩子学会了过马路,可是他又丢掉了什么呢?他丢掉的正是我们的社  相似文献   

11.
《廉政瞭望》2010,(8):14-15
“你问我怎么看老实人,要我说啊,我党历史上的先进典型,哪一个不是老实人?要做好官,首先应该是老实人,这是最基本的。比如说孔繁森,从二次进藏到最终留在西藏阿里工作,他为个人利益考虑过吗?没有,都没有!”某省纪委一位退休老干部如是理解他心目中的老实人。  相似文献   

12.
《北京支部生活》2006,(3):66-66
一个朋友做生意资金紧张,从我这里借款3.3万元,说好了一个月后偿还。到了还钱的日子他没有还上,给我打了一张欠条。他一直没有还我钱,我们闹翻了。我打算告他,可拿出那张欠条一看傻眼了,上面把我的名字错写成了“李和”。对方还借机说不认识我,欠条上的“李和”不是我,也不知道欠条怎么在我手上。对方胡搅蛮缠,我该怎么办啊,我还能告得赢吗?  相似文献   

13.
窗外风 《党课》2011,(16):71-71
那天跟许久不联系的朋友煲电话粥,聊着聊着,她平静地对我说:“你知道吗?我今天看到某某了,就在路上。他看着我,我装作没看到他,面无表情地擦肩而过了。原本以为我心里会重新翻腾起巨大的仇恨,可谁知道,内心一点波澜都没有。”  相似文献   

14.
雇儿子打工     
快乐大叔 《党课》2013,(1):96-99
那还是多年前的一天,11岁的儿子突然郑重其事地对快乐大叔说:“爸爸,如果我自己挣的钱,我能自己支配吗?”望着孩子那天真而又充满渴望的眼睛,快乐大叔不知道他心里在打什么小算盘。  相似文献   

15.
坚持到底     
吴晶 《党建文汇》2007,(6):51-51
儿子6岁时,我问他将来要做什么,他没有回答。我6岁时却充满了雄心壮志,要当飞行员,要当外交官,拳击手和警察的工作也让人向往,但是我的儿子什么都不要。  相似文献   

16.
“朋友,你到过黄河吗?你渡过黄河吗?你还记得河上的船夫,拼着性命和惊涛骇浪搏战的情景吗?”此刻,我站在壶口瀑布的山坡上,脚下便是滚滚东去威震峡谷的黄河。  相似文献   

17.
天下     
《廉政瞭望》2013,(5):12-13
有人做过一个有趣的问卷调查:如果你坐在朋友的车上,他超速驾驶,撞死了一路人。在没有视频和其他目击者的情况下,警方找你调查时,你会如实反映朋友超速的情况吗?据说回答“会”的中国人达到45%。而据分析,真正碰到这种情况,如实反映超速情况的不会超过l%,能够说朋友应当承担责任就很不错了。  相似文献   

18.
独立的高兴     
儿子读高一,数学考了61分,很高兴。自从上高中之后,他的数学考试,第一次考了39分,第二次考了49分,这次一下子考了61分,这还不让人高必吗?他独自高兴。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民主建国会主任委员黄炎培在旧中国曾多次拒绝旧政府的高官厚禄。对此,有人说他是自命清高,也有说他茹素皈依,有出世思想。1949年来到解放后的北平也无意做官。一次,在中南海怀仁堂的晚会上,毛泽东问他:“北洋军阀政府两次请你当教育总长,你为什么不去?”黄炎培回答说:‘俄的信念是:看不清真理所在,是绝不盲目服从的。……”鉴于这一情况,10月1日晚,周恩来到黄炎培家,诚恳地提出请他担任政府公职。黄炎培抱定初衷,说:“1946年我才68岁,已觉得年纪老了,做不动官了。如今72岁了,还能做官吗?”周恩来回答说:“这不同…  相似文献   

20.
松林 《党建文汇》2010,(3):52-52
曾经在中关村一家电子产品店里看到过一个男孩,大约18岁吧,看到我经过,很温柔地喊我“姐姐”,又将我引至店中,倒水给我。我看一眼店内不多的相机样品,打算转上一圈儿便找理由走人。转至一款相机前时,我问:“能给我介绍一下这款的:功能吗?”他忽然就红了脸,低声地朝我道歉:“对不起,姐姐,我是新来的,还不太懂,您先坐下,我们很专业的同事马上就过来为您讲解,好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