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廉颇与蔺相如斗得厉害,非国家之福,好在蔺相如忍功好,也好在廉将军明大义,两位文攻武卫,最后握手团结,非常时期将相和,是国家之福。但有的领导却不这么想。爰盎是西汉文帝时期的丞相,为官声誉算好,各部门打报告要钱,他不太卡,提笔也就批了;到  相似文献   

2.
“福”乎何物?“福”乎何在?耕其田,劳其力,丰衣足食,“福”之哉也。如是,“福”无处不在,人人可享之。然真正一辈子享福的人不多,而想念和企盼得福者,却是古今普遍存在。于是欲得“福”而享者,便总是想着这“福”,追求那“福”,而那“福”偏偏同你若即若离。...  相似文献   

3.
王蓓 《党课》2013,(10):126-126
“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意思是祸是造成福的‘前提,而福又含有祸的因素。好事和坏事互相转化,谁又能一言断定’,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相似文献   

4.
有理让三分.这是我们每个共产党员应有的道德修养.表面看来,有理者让了步,好象吃了点“亏”.甚至还会出点“丑”.但是,这点“亏”与“丑”都是一个人的高尚品德所在.古时的廉颇嫉妒蔺相如位高于他,扬言见面“必辱之”.但蔺相如却处处让廉颇三分.每逢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外出望见廉颇.也“引车避匿”,甚至让到“且庸人尚羞之”的地步.但蔺相如的这种忍让精神却受到千古传颂.  相似文献   

5.
《党课》2010,(12):74-74
在文强的别墅里,立有一块镇邪之物——“福兮祸兮”碑。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文强并没有领悟到“福兮祸兮”的真正内涵,未能以此警示自己、规范行为。应验了“福兮祸所伏”那句老话。  相似文献   

6.
在世人的心目中,蔺相如几乎是个完人。他的完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秦昭襄王意欲从赵惠文王手中夺取和氏璧,蔺相如保住了和氏璧。过了两年,秦王邀请赵王在渑池相会。席间,秦王请赵王鼓瑟。赵王鼓毕,秦吏即大书一笔赵王为秦王鼓瑟。蔺相如不干了,  相似文献   

7.
人才建设说一千道一万,最终要看一个“用”字。古人用人有“察实、举要、破格和去私”之说。所谓察实,是指考察。战国时期赵王起用赵括与秦军交战,宰相蔺相如和赵括之母劝赵王不用赵括,而赵王不听,结果秦军一仗毁掉赵军四十万。赵括从小学兵法自以为天下莫能当,其实不过是纸上谈兵之徒。赵王的教训在于不察实。举要,即讲辩证法,抓主流。古代子恩向卫侯举荐苟子,  相似文献   

8.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 新春之际,中国人大都喜欢挥笔就“福”。因为《礼记》曰:福者,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也就是应喜庆之景,取百顺之愿。  相似文献   

9.
《党课》2013,(3):32-33
忧患意识承载着深厚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是一个饱经忧患的民族,因此在千百年生存发展进程中,它始终强调“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它认识到“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强调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它倡导忧国忧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天下为己任,任劳任怨;它将忧患与勤俭、勤政相联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总结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宝贵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0.
读廉颇被毁     
读廉颇被毁尹智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有段文字,记录了赵国名将廉颇被毁的史实,栩栩如生地刻划了各个当事人的形象与心态.其原文如下:廉颇居梁,久之,魏不能言用.赵以数困于秦兵,赵王思复得廉颇,廉颇亦思复用于赵.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廉颇之仇郭开多...  相似文献   

11.
幸福是健康,幸福是开心,但更为重要的是平安。平安是百姓之福,是发展之基,是党政之责。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平安福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一项服务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科学之策,是一项提升百姓幸福指数的为民之策。  相似文献   

12.
读书是福     
友人得一幅贾平凹的墨宝,展示读之,只有精短四字:“读书是福。”细思作家之意,不禁感叹,把读书与福相联,真是说尽了读书妙境、人生福祉。 人之福事美事千万种。感官之乐、口腹之享是福事,升官发财、荣誉加身亦是美  相似文献   

13.
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在众多的媒体报道类型中,舆论监督类报道一旦出现导向问题,其负面影响巨大。正因如此,参与舆论监督的记者更需要加强自身的责任意识,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水平。  相似文献   

14.
毕芳  胡兰 《学习月刊》2010,(10):33-34
新闻宣传是门科学。“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如何使新闻舆论宣传导向正确,笔者认为把握好“度”是关键。  相似文献   

15.
春节买回几张色彩斑斓、笔力遒劲的“福”字斗方,倒贴门面。这是一种习俗,也是一种期盼。期盼全家年年月月、日日时时幸临福至。   “福到了”,是人生的不懈追求,也是相互间的美好祝愿。人类对幸福的向往和期盼是一致的,但对幸福的理解和感受,却因人生观、价值观的差异而大相径庭。   有人以发财为幸福,有人以升迁为幸福,有人以吃喝享受为幸福,有人以声色犬马,纵情玩乐为幸福,有人以出国留洋为幸福,如此对幸福的理解和感知,难避偏颇与曲解之嫌。   古贤人对幸福却自有其圣洁高明的见解,曾曰:“有功夫读书谓之福,有力…  相似文献   

16.
李平 《求贤》2010,(10):47-47
蔺相如为我国古代战国时期赵国一良相,司马迁《史记》中对其有重重一笔描写。蔺原本是一个门客.因在秦赵两国间以城换璧、渑池会等几个重大事件中,作为赵王的随从人员,凭借非凡的胆量与谋略.当场揭穿秦国阴谋。并当众斥责、羞辱不可一世、有着虎狼之心的秦王.维护了赵王的尊严和赵国利益。回国后被赵王拜为“上卿”.职位比大将军廉颇还要高。  相似文献   

17.
黄明哲 《党课》2012,(5):102-104
闲看花间明月、临风弄笛是福;静听雪落窗外、卷帘望鹤也是福。健康是福,平安是福;金榜题名是福,儿孙绕膝也是福。其实,幸福原本很简单,它源于良好的心态,是一种主观的感受。  相似文献   

18.
声音     
《党课》2007,(1):125-125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曾任国家副主席,有“红色资本家”之称的荣毅仁的座右铭。  相似文献   

19.
战国时,蔺相如因多次为国争誉立功,被封为上卿,位于大将廉颇之上。廉颇心中不服,扬言如果见到蔺就要羞辱他。蔺相如为顾全大局,多次退让躲避廉颇,致使廉颇深受感动,于是廉颇便光着上身,身背荆条到蔺相如家请罪。从此赵国将相和睦,国势大振。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而忍辱负重,这种顾全大局、注重团结的品质着实让人感动,而廉颇知错就改、负荆请罪的松柏气度,更使人敬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好局面,这是当前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我们在考虑任何问题、干任何事情时,必须倍加顾全这个大局。大局就是全…  相似文献   

20.
刘文娅 《当代党员》2006,(10):40-41
大木乡方圆90多平方公里,绝大部分被森林覆盖。这是大木人的福,但他们真正认识到这点,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而且为之付出过惨重代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