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前段时间,有学者提出以特赦贪官推动政改的主张,引起了很大的争议。笔者曾提出与上述学者类似的观点,大意是在财产公开的基础上,可以谅解某些财产的"原罪"性质,对于公开之后的财产就其正当性的程度分类处理,  相似文献   

2.
椿桦 《廉政瞭望》2009,(11):32-32
日前,在中共中央党校主办的《学习时报》上,刘日先生提出了一个“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新官率先公开财产观点的文章。  相似文献   

3.
说“梦”     
管淑珍 《党课》2014,(6):98-100
曾有学者指出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等书中提出的“梦是愿望的达成”这个观点并没有科学根据,对于我们这样的外行来说,研究这个涉及生物学、心理学和医学的学术问题,简直是雾里看花、莫名其妙,因此,对此我们姑且不论,只拿这个话题做个引子,对“梦”的引申义“梦想”进行一番讨论。  相似文献   

4.
黄凌 《党建文汇》2013,(11):11-11
今年10月,澳门进行了史无前例的财产公开活动,囊括了政坛至澳门版“事业单位”、“国企”等约400名公职人员。由于仅公布不动产数日、公司股份,财产公开数据库焦点是房产。特首崔世安共有3套房、3个车位。主要官员中审计长何永安房产最多,共7套;最“穷”是海关关长徐礼恒,报称无房产。  相似文献   

5.
廖荣国 《求贤》2009,(11):52-52
我在想.既然官员财产公开已成一种良知.在明确颁布实施有关官员财产公开的法律、规章制度之前,偌大一个中国,有没有一个官员敢于第一个公开自己的财产的?如果有.不论这个人是谁——  相似文献   

6.
干部财产公开制度被称为“阳光法案”,是国际通行的反腐利器。由于我国对干部财产审核与公示机制的双重缺失,导致以往干部报告个人事项未能充分发挥财产监管效能和对腐败的治理作用。我们需要借鉴国内外实践经验进行干部财产公开制度的顶层设计,制定相关法律,坚持依法公开;需要加强分类指导,明确操作路径,循序渐进,确保取得反腐倡廉实效。  相似文献   

7.
石勇 《廉政瞭望》2012,(21):29-29
“表哥”和“房叔”的神秘工资条 如果官员财产公开,想必著名“表哥”、原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不会被网民盯上。  相似文献   

8.
官员财产申报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一直处于被持续关注的范畴。 官员财产公开是一条国际通用的、行之有效的“阳光法案”。在吏治清明的国家.官员及其家庭成员的信息也并非单纯的个人隐私,而是一种公共资源,而公众有权知晓这种公共资源信息。就目前来看,我国官员从财产申报到财产公开还有一定的距离。  相似文献   

9.
“两议五公开”是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好形式──关于晋中地区农村开展“两议五公开”工作的调查李书耀,秦书义1993年以来,晋中地区采取分吸试点、逐步推进的方法,推行了"两议五公开"(建立"党员议事会"、"村民议事会";坚持财产账务公开、承包经营公开、...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公开”一词的使用频率相当高。从干部的公开招考、选拔到政府办公用品公开采购、官员财产公开申报,“公开”之领域不断扩展。应该说,绝大多数地方和部门在推行“公开”中都做到了名副其实、不打折扣。但毋庸讳言,任何改革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当前仍有不少的“公开”在具体操作时未到位或变了味,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一是避重就轻、半遮半掩的半公开。无关痛痒、无关紧要的和盘托出,而群众迫切需要了解的、真正关心的重要内容,却三缄其口,秘而不宣,或者仅透露一鳞半爪。犹抱瑟琶半遮面,群众雾里看花。二是敷衍应付、昙花一现…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11,(13):78-78
在去年10月公布的“全球清廉指数排行榜”上,丹麦再度被评为年度“世界最清廉国家”。丹麦反腐的成功,绝不单单因为“人口少、地盘小、公务员高薪养廉”,其在制度和文化上的建设成绩也有目共睹。首先,丹麦建立了较完善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是腐败预警制度中的“世界性经验”,也是丹麦反腐制度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在丹麦,人们的住房、财产、土地都要经过注册,从某种意义上讲,每个人的财产都要曝光于公众眼球之下。特别是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让隐瞒个人财产变得难上加难。由于财产公开,税务部门就对包括公务员在内的所有丹麦公民和公司的财产状况了如指掌,个人和企业逃税电就成了“自目做梦”。  相似文献   

12.
官员的个人财产隐私权应该让位于带有公共利益性质的公众知情权已经是学界达成的共识,官员财产申报制的推行势在必行。文章站在这一研究共识之上,对现行学界出现的“条件不足”、“时机成熟”、“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等五种关于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如何推广落实的观点进行了客观的背景及缘由介绍。在此基础上,文章对我国官员财产申报制全面推广的时机和路径作了较为独立的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13.
王静 《世纪桥》2011,(3):52-52
18世纪末,德国兴起了思想启蒙运动。康德在《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一文中,提出了两个运用的思想,即公开运用和私下运用。笔者通过康德的自律和他律的观点阐述这篇文章中两个运用所包含的自由思想,并在承认人的意志是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上,又把主体的自由看做是有尺度的。  相似文献   

14.
财产申报制度被誉为是腐败的“天敌”和“克星”,深得我国学者和民众青睐.但财产申报是一项复杂的制度设计,从世界上20个实行财产申报制度的国家来看,无论是立法形式、申报主体、受理机构、信息管理等都呈现出不同的制度样式.尽管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譬如多数国家并未有专门的财产申报立法,而是将该制度融入到反腐败法律之中;大多数国家会限定财产申报的主体,而不是要求所有公职人员都需要申报财产;许多国家成立专门机构受理公职人员的财产申报,且将申报信息予以公开,但是,并没有任何一种方式能成为所有国家都必须恪守的信条.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建立还必须基于本国国情,选择适合本国的制度路径.  相似文献   

15.
自从240多年前瑞典首创官员财产透明制以来,这个“治官之术”就被世界多国仿效。全世界已有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起了这项制度。在国外,官员财产申报制度被称为“阳光法案”或“终端反腐”,许多国家都已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制度。  相似文献   

16.
孔繁星 《世纪桥》2008,(1):85-85,91
沙士比亚作品中哈姆雷特的形象一直被主流观点定性为:“典型人文主义者”,不过近年来,许多专家和学者发表文章对此观点提出质疑。哈姆雷特并非人文主义者,他只是有过人文主义思想“单向”闪光点的,但本质上仍然具有强烈封建意识的王子。  相似文献   

17.
2008年5月28日,新疆阿勒泰地区纪委、监察局和预防腐败办公室联合出台《县(处)级领导干部财产申报规定(试行)》,要求“与领导干部职权密切相关的收入,都将通过阿勒泰廉政网及当地主流媒体及时全面公开,以接受社会有效监督”。这个规定的出台受到媒体的格外关注。香港《文汇报》对此事件作出报道,  相似文献   

18.
《党课》2014,(6):19-19
建立“官员财产公开制度”这一“笼子”,使官员的财产阳光化、公开化作为反腐败的突破口,无论是对于推动政改还是遏制腐败都有极大的裨益。这种呼声已经存在十多年,然而至今收效甚微,原因在于遭到了一些利益集团的坚决抵制。中国已处于矛盾的多发期和易发期,化解日益频发的社会矛盾和冲突,需要找到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19.
刘大生 《唯实》2006,(7):40-42
一、引用的正当目的 第一,为了节约时间和篇幅而引用。某一观点别人已经提出并且论证过,自己的文章中如果没有这一观点,逻辑和结构不和谐。这时,自己就没有必要再论证了,把别人的观点点出来就行。在这种情况下,一般需要加一个提示语,如:“正如某某某所言”,“有学者早就指出”,等等。  相似文献   

20.
《天津支部生活》2009,(5):52-52
沈士光在《学习时报》发表文章指出,财产申报制度的核心是公开官员的财产,公开官员财产的难点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不敢公开。少数官员家有巨额的不明财产,一旦公开就等于将腐败暴露在阳光之下,因此。他们千方百计阻扰财产申报制度的推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