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钱姓在百家姓中排位第二,可谓大姓。姓钱与金钱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有人姓钱不爱钱,有人姓钱偏爱钱,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原副区长钱增宏就是个爱钱的主儿。他钻进钱眼里不能自拔,利用职权大肆捞钱,演出了一幕幕捞钱闹剧,为官几十年,让人称道的政绩没有几件,可受贿捞钱的“成绩单”却是门门“优秀”。  相似文献   

2.
都说“钱不是万能的,没钱是万万不能”的,正是这万万不能,腐蚀了一个又一个老板,一个又一“个父母官”。都说“知足者常乐”是一种消极的生活态度,但人的骨子里本就是贪婪,许多人往往不懂得控制,结果在钱眼里越陷越深。  相似文献   

3.
了解原国政的人,都说他为人厚道,没架子。熟知原国政的人,都说他作风严谨,不虚伪。而在另一些人眼里,原国政却是有“权”又能捞到“钱”的人。要说权,作为晋城市公安局长的他,也确实有些。工作28年,走上领导岗位已经有12个年头了。先是任局治安处副处长、处长...  相似文献   

4.
癌症手术后未拆线,村里修路工地上就出现他羸弱、高大的身影;埋葬儿子后的第三天,他带领乡亲们踏上了外出参观的路;村里买枣树苗的钱不够,他毫不犹豫地拿出女儿留给他的500元保命钱……在他的眼里,集体的事高于一切;而在群众心里,他是“特殊材料制成的”真正的共产党人。他就是被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为“焦裕禄式的好干部”———翼城县两坂村党支部书记李鸿海。生对死的承诺生对死而言,人会表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态,有人心惊胆颤,也有人大义凛然。李鸿海属于后者,当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剩余的时间不多的时候,毅然立“像”铭志,为生命倒计时,向死…  相似文献   

5.
在大款眼里,他是超人,只要给钱,没有他办不成的事;在律师眼里,他是能人,只要“合作”,没有他拿不下的官司;在朋友眼里,他是“热心人”,只要“有利”,没有他不愿帮的忙。他就是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原局长杨贤才。  相似文献   

6.
刘天明 《廉政瞭望》2010,(19):27-29
在大款眼里,他是“超人”,只要给钱,没有他办不成的事;在律师眼里,他是能人,只要“合作”,没有他拿不下的官司;在朋友眼里,他是“热心人”,只要有利,没有他不愿帮的忙。他就是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原局长杨贤才。  相似文献   

7.
癌症手术后仅7天,村里修桥工地上又出现他羸弱、高大的身躯;埋葬儿子后的第3天,他带领乡亲们踏上了外出考察的路;村里买树苗的钱不够,他毫不犹豫拿出女儿留给他的500元治病钱……在他眼里集体事业高于一切,在他心中群众利益重于泰山,他用他的行动忠实实践着“三个代表”的崇高信念。他就是优秀共产党员、翼城县隆化镇两坂村党支部书记李洪海。面对生之苦难面对死之威胁坚如磐石般的信念强似钢铁样的神经让你羸弱的肩膀能够挑得起千斤重担凭借责任和理想拖动的病躯竞能迸发出金子般的灿烂你是一天天的疲弱不堪这让乡亲们一次次泪…  相似文献   

8.
张国安自1962年参加银行工作至今,已在金融战线度过了36个春秋。1997年起担任了工行抚顺市中央路支行主持工作的副行长。他职务变了,但艰苦朴素的作风没有变。在行员的眼里,他是个典型的“老保守”、不开化的“花岗岩”。 在他的办公室里,有一个装满维修工具的“百宝箱”,凡是电灯、电话、钟表、水龙头、汽车、摩托车、打卡机等出了病,他手到病除。有些小青年不理解地说:这么大个行长,这些小事都亲手干;再说,该花的钱不花,不知图的是哈?真是个“小枢”!有的员工给他算了  相似文献   

9.
“一文钱逼倒英雄汉。”这句 千百年留传本来的俗语, 道出了多少英雄男儿对钱的无奈。“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没有钱的窘态谁都可以想象出来。 杨仲义——这个忻州地区戏剧界第一位“梅花奖”获得者、省文化厅命名的“尖子演员”,北路梆子第三代传人中唯一享受国务院特贴的专家,省级以上各种荣誉证书、获奖证书足有二尺高:在事业上,他不能说不是一个出类拔萃的英雄啊!然而,一个“钱”字把他逼得团团直转——不是因为家庭生计,不是为了儿子上学,而是为了一种社会的职责! 作为忻州地区北路梆子青年团的团长,在党…  相似文献   

10.
在信访群众眼里,他是值得信赖的“老陈”:在信访办年轻的同事眼里,他是值得尊敬的“陈老师”。他,就是永川区信访办退休干部、老党员陈腾灿。  相似文献   

11.
43年的事业生涯,他从学徒工做起,一级不落地走过了12个阶梯,到达北京市二轻总公司(原市二轻局)总经理的高台阶。这位环绕着全国青年突击手、全国工业学大庆标兵、全国劳动模范、全国科技先进工作者等数十圈光环的制鞋业权威,又是怎样做好“高官”的呢?在外人眼里邢德海已身居高位:北京二轻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该公司涵盖78家企业,职工9万余人,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国企“大老板”。按政企分开之前的传统称谓还是原北京市二轻局的局长,名副其实的正局级干部。在家人眼里邢德海可是个官不小,钱不多,早出晚归,累得贼死的工…  相似文献   

12.
仇小东 《先锋队》2010,(12):43-43
大多数贪官往往有“吃喝嫖赌、生活腐化、包养情妇”等恶习,而焦自纯对这些一样不沾。在领导班子成员眼里。焦自纯敢做敢当,是为班子成员及部属谋福利的“好班长”;在群众眼里,焦自纯是作风正派、廉洁务实的“好领导”;在家人眼里,他是孝敬老人、爱护妻儿的“好男人”。为官、为子、为夫、为父,各角色他都能演绎得非常出色。但就是这样一位“好人”,在其任职期间,  相似文献   

13.
水新营 《湘潮》2013,(12):12-14
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精辟地指出:“我们应当重视专门家,专门家对于我们的事业是很宝贵的。”1949年9月,在全国政协一次会议期间,他在会见科技界代表时充满感情地谈到:“你们都是科技界的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很重要,我们建国,没有知识分子是不行的。”新中国成立后,他对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各类专家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尤其是对大名鼎鼎的科技界“三钱”: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毛泽东给予了更多的关心和关注。“三钱”这个别号最初就是由毛泽东喊出的。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一辈子不关心钱,甚至可以说,他很讨厌钱,但这并不代表着他没被钱烦恼过。在他的一生中,曾多次向人“借”过钱。本文就讲述了毛泽东几次鲜为人知的“借钱”故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石景山钢铁公司有个勤杂工叫牛国俊,人们说他“眼里到处是活,手里时时做活,一年四季头上常带着汗珠。他一个人做活顶三个人。”他除了做好本职工作,还揽了不少“份外”的活,只要是该做的事,他就干。因此得了一个“傻老牛”的称号。牛,在所谓聪明人看来确实又笨又傻,只知出力,不知  相似文献   

16.
农村基层干部的楷模曹发贵,被村民们称为“抠书记”。一是他对公家钱“抠”。上级来人,他带头买菜在家里请客,村级零招待成为铁律。上级同意他盖村部大楼,他却把盖大楼的钱“抠”下来为村民修路和建安息堂。二是对自己花钱“抠”。当村支书10年没用一  相似文献   

17.
李讷 《学习导报》2010,(8):51-51
毛泽东平易近人,喜欢同身边的工作人员开玩笑,调节气氛。在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一度在瑞金东华山养病。一天,他问卫生所负责护理他的小护士:“你叫什么名字?”“钱昌鑫。”“是哪几个字?”“钱币的钱,日日昌,三个金字的鑫。”  相似文献   

18.
《新长征》2007,(8)
"在别人眼里的一堆牛粪,在我眼里就是一堆钱。只要动动脑子,财富无处不在。"这是王守红在中央电视台第二届百姓致富经验交流年会上说的几句话。20岁的王守红高中毕业后回到自己的家乡——安徽省临泉县长官镇务农。几经波折,他选定了自己的经营项目——养肉牛。半年后他饲养的肉牛皮毛光亮,膘肥体壮,一出栏就赚了1万多元。首战告捷,他甩开膀子大干,3年后,王守红成为当地最大的养牛专业户。他还成立了肉牛养殖公司,建立了一个占地5000多平方米的养牛场,拥有标准牛舍36间,年出栏肉牛200多头,光养牛一项他就获利2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9.
我有一处40平方米的临街商铺,一直对外出租。今年夏天,这处商铺竟成了我们兄妹三人的“党纪讲习所”。2017年初夏的一天,在基层工作的弟弟突然来到我家,一副有话要说却又张不开嘴的模样。弟弟的工资不高,家境不宽裕。看到他的样子,我知道他要说的事一定和钱有关。“有事就说吧!”“哥,我想借你街面的房子开家商店。”他说,“开店只办营业执照不进货。”  相似文献   

20.
他与钱学森、钱三强并称为“三钱”;毛主席曾夸他课讲得不错;周总理曾亲切关怀过他,让他穿着自己的鞋子出访四国;邓小平在谈到他时,曾说“这个人的任命,不受年龄限制”;有人戏称他是“万能科学家”,而他自己却说“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他是一位杰出的国家领导人,也是当今世界上年纪最老的校长。这个不平凡的人叫钱伟长,曾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现任上海大学校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