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3月15日,朱镕基总理在会见中外记者时,有记者问:“您的任期已经过半,您希望中国人民在您离任之后最记得您的到底是哪个方面?”他响亮地回答:“我只希望在我离任以后,全国人民能说我一句,他是一个清官,不是贪官,我就很满意了。如果他们再慷慨一点,说朱镕基还是办了一点实事,我就谢天谢地了。”  相似文献   

2.
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落下了帷幕,此次会议我感到最动人的一幕,当是新任总理朱镕基的答中外记者问,既坦率、诚恳,又机智、幽默,尤其是答问中充满了求实精神。 在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像这样由最高层领导人出面即席回答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提出的各种问题,由中央电视台向国内外现场直播,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但是,朱总理回答问题时的坦诚,没有  相似文献   

3.
长寿的秘诀     
《新长征》2007,(10)
一位老人在150岁生日的时候举行了一个记者招待会。一位记者问他:"先生,你是如何活到150岁的呢?"老人回答说:"其实很简单。我只是从不与人争论。"那个记者说:"那不可能,肯定还有其他原因,比如食物啦、情  相似文献   

4.
3月15日上午,在九届人大五次会议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朱镕基总理在回答记者提出的“在您管理国家大事的时候,最让您头痛,最让您难以入睡的问题是什么”时,深情地说:“我想在目前来讲,主要是增加农民收入”,“这就是我很头痛的事情呀”。听到这里,我们无不为之动容。再细读《政府工作报告》,感到贯穿报告的一条红线,就是“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5.
《当代贵州》2012,(9):57
背景: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3月14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会,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温家宝说:"在最后一年,我将像一匹负轭的老马,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松套。努力以新的成绩弥补我工作上的缺憾,以得到人民的谅解和宽恕。入则恳恳以尽忠,出则谦谦以自悔。"  相似文献   

6.
《朱镕基真话实录》出版了,里面的一则资料很有趣。有人要为朱镕基写传,朱镕基得知后,就给人家写信说:"我必须明确表态,千万不要这么做。国事艰难,舆论纷杂,飞短流长,诚惶诚恐。如再授人以柄,树碑立传,罪不可逭(huàn,逃避)。千祈停止撰写一切涉及我的回忆或评论材料,并  相似文献   

7.
周方在2008年12月26日的《羊城晚报》上报道: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高尚全近日就深化改革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记者:30年改革为中国带来了巨大成就,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公平问题。有人说改革前半截是"仇富"心态盛行,后半截是"仇官",这两种不同的现象是否是改革的必然产物?高  相似文献   

8.
2012年3月14日上午,温家宝总理与采访“两会”的中外记者见面,回答记者提问。在回答新华社记者提问“今年是本届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请问总理,您如何评价自己的工作?”时,温总理回答说:“我秉承‘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信念,为国家服务整整45年,我为国家、人民倾注了我全部的热情、心血和精力,没有谋过私利。我敢...  相似文献   

9.
正1965年1月9日,毛泽东会见美国记者斯诺。斯诺说,不久前他在日内瓦参加了一次"北京问题专家"的学术会议,其中辩论的一个问题是,《矛盾论》是不是对马列主义作出了新的贡献。毛泽东接过话头回答:"其实,《矛盾论》不如《实践论》好。《实践论》是讲认识过程,说明人的认识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又向什么地方去。"不久,他甚至极而言之地说:"我只有一篇好的——《实  相似文献   

10.
1971年11月15日,乔冠华在联合国中国席位上就座的那一刻,无疑成为整个联合国大厅的中心。此时,有记者问:“乔先生,你现在坐在这张椅子上有何感想?”乔冠华回答时仰头大笑,他回答说:“我现在的心情不是已经回答了你的问题了吗?”在中国首次重返联合国的历史时刻,“乔的笑”闻名中外。  相似文献   

11.
《学习导报》2012,(9):32-32
2012年3月14日上午,温家宝总理与采访“两会”的中外记者见面,回答记者提问。在回答新华社记者提问“今年是本届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请问总理,您如何评价自己的工作?”时,温总理回答说:“我秉承‘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信念,为国家服务整整45年,我为国家、人民倾注了我全部的热情、心血和精力,没有谋过私利。我敢于面对人民、面对历史。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相似文献   

12.
“小巨人”姚明刚到美国时,“大鲨鱼”奥尼尔曾放话说:“要让姚明尝尝我的手肘的厉害。”美国记者就此问姚明。姚明回答说:  相似文献   

13.
正一次,记者准备去乐山市采访。在离家较近的镇汽车站上车后,发现车上没有标注座位号,就用四川话问坐在旁边的人:"是不是随便坐的?"当时车上就坐着一对中年夫妇,回答我的是中年妇女,她说的不是成都话,也不是乐山话,而是用近乎标准的普通话回答我,"对,刚才司机说了随便坐。"在一个小镇的汽车站听到这样标准的普通话,让我有些意外。她50岁左右,打扮普通,身边的大叔戴着一顶毡帽,正在座位上打着盹。时值春运,我猜想两人可能是外省人。  相似文献   

14.
2013年,朱镕基从总理职位退下来已经10年。10年来,他公开露面的次数屈指可数。除此之外,人们只在一些非官方渠道"抖"出的视频中看到过他的身影:在英国出书时录制的英文讲话,在上海观看春节京剧晚会时的即席讲话。尽管这些消息只是偶尔闪现,但激起的反响却十年如一日般热烈,网友留言动辄数以万计,乐观者说他"一头银丝,精神矍铄",伤感者说他"白发萧然"。无论哪种,都包含着对朱镕基强烈的情感和真挚的念想。坚持逐篇审阅全书这是朱镕基退休后第三次出书。和两年前一样,新书静悄悄地问世,人民出版社只提前两天给新闻界发了条简单的短信,告知首发式的时间、地点。尽管有了《朱镕基答记者问》和《朱镕基讲话实录》引起热销、热议的经验,但人民  相似文献   

15.
《湘潮》2017,(12)
正2014年10月,有关国务院前总理朱镕基的一条新闻,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年,胡润研究院发布了《2014胡润慈善榜》,在上榜的100名中国慈善家中,只有3人不是企业家,其中就有朱镕基。慈善榜称朱镕基"自2013年以来,共捐赠善款2398万元",在榜单上排名第60位。胡润研究院称,这些钱是朱镕基退休后出书所得的版税,悉数捐给了实事助学基金会。人民出版社社长黄书元说:"朱总理实际捐款不止这么多,而是4000  相似文献   

16.
《党的建设》2000,(1):32
朱镕基当年在当选为上海市市长时,曾有过一段动情的"就职演说",让很多上海人至今仍记忆犹新.其中有这么一句话:"我是个孤儿,从小没有父母,我不怕得罪人."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相似文献   

17.
《前线》2007,(9)
记得在去年人大会议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曾意味深长地说过八个字:"形势稍好,尤须兢慎。"温总理提到的"兢慎"一词,见于晚唐诗人杜荀鹤的《泾溪》:"泾溪石险  相似文献   

18.
于右任,民国元老,大书法家,大诗人,一位坚贞不渝的爱国者。他虽然去了台湾,但仍然赢得海内外包括中共领导人的最广泛的敬重。2003年3月,温家宝就任总理,在中外记者会上回答台湾记者的提问时,他说:"说起台湾,我很动情,不由地想起了一位辛亥革命的老人,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在他临走前写过的一首哀歌。"温总理当众吟咏了这首诗:"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  相似文献   

19.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王竹天不久前就有关食品添加剂问题回答记者提问。王竹天说:苏丹红、三聚氰胺等都不是添加剂。食品一出事,就说是添加剂的事,不少媒体又没有正面宣传添加剂的作用,添加剂一直在背黑锅。  相似文献   

20.
"要说最头痛的,从目前来说,应该是增加农民的收入",这是朱镕基总理在今年"两会"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的回答.长期以来,增加农民收入,是我国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特别是在我国已经加入WTO、国外农产品将对我国农业造成很大冲击的情况下,这项工作显得尤为迫切.因此,中央也多次强调,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