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孟红 《世纪桥》2013,(8):30-33
周恩来作为一位国家领导人,经常要下基层视察工作或进行慰问活动,在很多情况下,吃饭、住宿等是一件免不掉的事情。尤其是如何防止基层的领导同志设盛宴,避免大吃大喝问题,恐怕更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出于对周恩来总理的爱戴,各地群众在适当的时候总想给他送上一些家乡土特产等礼物,这本属人之常情但周恩来却一贯严于律己,作到按原则办事,不搞特殊化,清正廉洁,在这方面为广大党员干部作出了榜样。  相似文献   

2.
周恩来作为一位党和国家领导人,经常要下基层视察工作或进行慰问活动,在很多情况下,吃饭是一件免不掉的事情。尤其是如何防止基层的领导同志设盛宴.避免大吃大喝问题,恐怕更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另外,出于对周恩来总理的爱戴,各地群众总想给他送上一些家乡土特产等礼物,  相似文献   

3.
《党课》2009,(11):119-120
所谓“加减乘除”,就是算经济账。周恩来历来重视算账,擅长“加减乘除”,是这方面的典范。周恩来曾强调说:“中国有两件事情,一件是除法,一件是乘法。”他所说的“除法”,就是把生产增长的数字除以人口数,增长就不多了.  相似文献   

4.
伟大的军事家周恩来——《周恩来军事文选》述评刘武生杜宏奇周恩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在隆重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合作编辑的《周恩来军事文选》即将出版。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5.
在周恩来总理的故乡淮安,有一座周恩来遗物陈列馆刚刚落成.陈列馆坐落在风景秀丽的桃花垠,总建筑面积为4091平方米,分上下两层:上层仿北京中南海西花厅建筑,原貌布展周恩来的遗物或遗物复制件;下层为周恩来生平事迹和部分遗物展.陈列馆共展出展品793件,其中142件为原件.  相似文献   

6.
刘明钢 《湘潮》2013,(3):50-50
我在北京大学学习印地语期间就关心中印关系,毕业后又长时间在中国驻印度大使馆工作。我印象很深的一件事,是1960年周恩来访问印度时答记者问。  相似文献   

7.
周恩来与李宗仁归国杨明伟1965年7月17日,周恩来异常繁忙。处理完一天的诸多政务以后,还有一件重大的事情在等待着他。夜晚,他通宵未眠,一直在静候一架由巴基斯坦首都卡拉奇机场起飞的飞机的消息。18日晨,周恩来接到有关部门报告:李宗仁乘坐的飞机已经进入...  相似文献   

8.
《党史文苑》2014,(1):33-33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这是中关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中国为此做了充分准备。周恩来规定对美国客人要“以礼相待,不亢不卑,不冷不热,不强加于人”,在机场悬挂中关两国国旗,在北京检阅三军仪仗队,但不鸣礼炮,不搞群众欢迎,周恩来、叶剑英、李先念、姬鹏飞等到机场迎接。  相似文献   

9.
在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的主要领导人周恩来曾生过一场大病。对于周恩来生病和治病的始末,至今仍众说纷纭。为这件事,笔者曾搜集了大量资料,并在国防大学档案室查看了有关当事人的档案材料,得出的结论是:周恩来长征路上的那次生病,主要是靠医生的治疗而  相似文献   

10.
梁衡 《当代贵州》2014,(35):64-64
正周恩来人格精神有多方面,其基本点有三:仁爱、牺牲和宽容。牺牲是一种自愿的付出,有爱才有牺牲。大公无私,为别人牺牲自己,这是周恩来的本性,一种生来具有的基因。陆定一在回忆录中讲了一件令他一生难忘的事。当年陆定一随周恩来在重庆工作,常乘飞机往返于重庆和延安。一次遇坏天气,飞机表面结冰下沉。飞行  相似文献   

11.
马振犊 《世纪桥》2012,(24):32-33
在20世纪30年代初,发生了一件国共秘密斗争中的大事件,这就是有名的“顾顺章叛变案”。这一事件是陈立夫中统特工系统在与中共斗争中取得的一次大收获。但由于周恩来等人的沉着应对,终于使其对中共及其革命事业的危害降到了最低点。  相似文献   

12.
周恩来为中日友好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已为中日两国人民所熟知。不过,在中日两国建交已经25周年,两国都正以如何发展下个世纪的友好关系为当前课题的今天,仅仅缅怀他的功绩是不够的。在纪念周恩来诞辰100周年之际,如果能够从他为中日友好事业所做的贡献中悟出一些重要的启示,则对于这一事业的今后发展,以及这一事业的缔造者之一─-周恩来本人,都是一件更有意义的事情。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谈点个人认识。一、把握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文化上相通,有着数千年友好交往的历史。但是自1894年起,日本先后对中国发动了两次侵…  相似文献   

13.
今年5月,《周恩来国际礼品展》在南京梅园新村纪念馆隆重举办。展览精选了国际友谊博物馆珍藏的周恩来在外交活动中各国元首和友人赠送的礼品30余件,很多从未公开展出过,展品极其珍贵。同时,还展出近100幅反映周恩来总理外事活动的新闻图片,生动形象地向观众展现了杰出外交家周恩来动人的外交风采和光辉的外交业绩。人们参观展览可以对周恩来博大精深的外交思想、丰富多采的外交实践和为新中国外交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从中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一作为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路线的…  相似文献   

14.
杨建民 《党史纵览》2013,(12):39-41
1978年7月30日,《人民日报》“战地”副刊刊出了王冶秋纪念周恩来的文章《难忘的记忆》。时在国家文物局任职的王冶秋,在文章第一节披露了周恩来临终前不久通过秘书告诉他的一件事:当年袁世凯称帝时,“筹安会六君子”第一名杨度,最后参加了共产党。周恩来是他的介绍人并直接领导他。周恩来还交代王冶秋告诉上海《辞海》编辑部,《辞海》上若有“杨度”辞目。要把他最后加入共产党的事写上。  相似文献   

15.
合影时,周恩来说:“年轻人 站前面,你们是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   1961年 9月 18日,周恩来在江西省委第一书记杨尚奎的陪同下,来到八一起义纪念馆视察。   周恩来身着一件褪了色的灰色中山装,他精神饱满,神采奕奕。省交际处的负责人曾反复叮嘱大家,不要抢着与总理握手,因为总理的手在战争年代负过伤。可是当周恩来一下车,他便与八一馆每一个工作人员一一握手,还使劲地抖几下,就像电影里的那种样子,大家都十分感动。   周恩来向总指挥部旧址大楼边走边说:“南昌起义都几十年了,这房子还是老样子”,又说:“在北京时,…  相似文献   

16.
一、从夏衍坐牢8年半说起20年代后期,周恩来秘密进入上海,主持党的实际工作。在此期间通过潘汉年(第一任文委书记)了解到夏衍(沈端先)的情况。以后布置过几件重要任务(包括由夏衍代替周恩来和中共秘密党员杨度的单线联系)。但是第一次见面,还是在1937年全国抗战的前夕。夏衍从事文艺工作,后来从事新闻和文化方面的统战工作,都是间接、直接地接受周恩来的命令。在几次重大的转折时期,一次是1938年从电影戏剧领域转向新闻、文化的统战工作;其次是40年代初奉命到港澳开展工作;第三次是从香港返重庆时协助周恩来担任…  相似文献   

17.
《党史天地》2009,(6):31-31
1967年,正当李先念在周恩来的支持下,艰难地支撑着国家经济危局时。突然发生了一件事,使他卷入了一场“揪叛徒”的风波。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件30多年前的往事了。但是,老工会工作者们回忆起来仍激动不已,周恩来倡导实事求是的讲话仍清晰地回响在他们的耳边……1964年4月20日,上海市五好职工代表大会在文化广场举行。下午3时许。突然,主持会议的上海市总工会主席张祺疾步走上讲台,在与发言者耳语后,向大会宣布::“同志们,宣布一个好消息.党中央副主席、周恩来总理到大会作指示。”语音刚落,全场里顿时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当周恩来面带笑容出现在人们面前时,会场里掌起四起。有节奏的掌声一阵高过一阵。伴随着总理走向讲台。“同志们”,周恩来面对一张张笑脸…  相似文献   

19.
王荷波是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中共早期优秀的领导人之一。他和周恩来在长期革命斗争中结下深情厚谊。1927年王荷波被捕遇害后,周恩来无限悲痛;王荷波遗体不能很好地收殓和安葬,更是周恩来心中的一件憾事。北京解放后,周恩来指示修建八宝山革命公墓的同时,即指示北京市副市长吴晗组织力量寻找王荷波的遗体。事隔20多年,已找不到当事人,王荷波遗体如何查找?他的遗骨到底埋在哪里?本文为你讲述寻找烈士遗骨的前前后后。  相似文献   

20.
周总理是个高瞻远瞩、统驭大局的伟人,同时又是一位严细有加、明察秋毫的长者。夏衍同志生前曾忆及两件发生在重庆的小事,可以从中看到周恩来体察、体谅、体贴朋友和同志到了无微不至的地步。 一件是:在重庆时,周恩来常邀请一些党内和党外的朋友到郭沫若家中举行茶会或便餐。人数不定,少时三五人,多时二十余人。名单都由周恩来拟定。一次集会后,周发现按名单漏邀一人,当即对夏衍和负责通知的人进行了批评:“‘一人向隅,举坐为之不欢’嘛,在你们可能认为是无意的疏忽,一件小事,可在对方,会被认为是有意的疏忽,那就不是一件小事了。”说完,即派车接人,见面后,周还亲自向其表示了歉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