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茶文化普及系列活动的开展,将使更多市民了解茶文化和茶品牌,推动贵州茶产业的发展。为贯彻落实《贵州省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黔府办发〔2014〕19号)和《贵阳市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筑府办发〔2014〕63号)精神,进一步宣传弘扬贵州省茶文化精神,普及茶文化知识,培养全市人民"知茶、爱茶、饮茶"的良好习惯,推动贵州省茶产业、茶文化旅游业的发展,2014年贵州省积极开展茶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军营、进企业、进社区的"五进"活动,使茶文化走进  相似文献   

2.
李牧 《当代贵州》2010,(11):29-29
为期5天的贵阳南明“黔茶飘香·品茗健康”茶文化系列活动于2010年5月27日在贵阳市人民广场正式开幕。作为贵阳避暑季的重要活动之一.本次活动旨在推动贵州茶文化和茶产业的不断发展,让市民真切感受贵州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3.
王艳霞 《当代贵州》2014,(33):47-47
正为宣传茶知识、传播茶文化,倡导茶为国饮,形成全社会饮茶、爱茶、关心茶的良好氛围,助推黔茶提升,11月14日下午,由贵州省茶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主办,中共南明区委宣传部、贵阳市农业委员会承办,贵阳花果园太升茶叶市场协办,以"多彩贵州绿茶好,黔茶飘香·品茗健康"为主题的贵州省普及茶文化系列活动之走进社区在贵阳市油榨社区逸天城举行。活动旨在贯彻落实好《贵州省  相似文献   

4.
<正>4月19日,由贵定县黔星云雾贡茶产业有限公司承办的草木茶会走进贵定,茶友通过亲身体验采茶、制茶的过程,感受贵定云雾贡茶的历史和品质。本次茶会重在巩固提升贵定"最美茶乡"的美誉度和知名度,营造贵定云雾贡茶文化旅游节氛围,进一步宣传贵定茶文化。草木茶会由当代贵州期刊传媒集团和贵州省茶文化研究会联合发起,旨在贯彻落实《贵州省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文件精神,弘扬茶文化、普及茶知识,引导广大读者形成知茶、懂茶、爱茶、饮茶的浓厚氛围,助力推进全省茶产业转型升级,实现贵州茶产业、茶文  相似文献   

5.
<正>2月6日,贵州省农委、贵州省茶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在贵阳市花溪区久安乡贵州贵茶有限责任公司召开茶产业与新闻媒体座谈会,10多家省内外及中央驻黔媒体参会,各家媒体就贵州省茶产业如何发展建言献策,共同推进贵州茶产业发展工作。贵州省农委副主任、贵州省茶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胡继承说,贵州省十分重视茶产业的宣传,2014年央视、贵州卫视等电视媒体播出贵州茶产业的报道867条;报刊、杂志刊登  相似文献   

6.
<正>250家贵州茶企历时26天,行程近5000公里,沿着延伸西北的丝绸之路,弘扬贵州茶文化,推介贵州茶品牌,加快黔茶出山步伐。茶产业是贵州传统优势产业,也是近年来贵州省重点打造的五张名片之一。贵州茶产业经过10多年发展,已成为贵州农业的第一大产业,茶园总面积达700万亩,承接了东茶西移大势,并成为中国茶叶的原料中心,正加速形成中国绿茶加工中心。为深化贵州与"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及地区茶文化交流,弘扬贵州茶文化,服务贵州茶产业,加快黔茶出山步伐,今年7月,贵州再次开启"丝绸之路·黔茶飘香"之旅。250家贵州茶企历时26天,行程近5000公里,从重庆、西安、兰州、太原、西宁到呼和浩特,这条延伸西北的丝绸之路成为贵州茶叶走向世界的又一个通道……  相似文献   

7.
喻丹 《当代贵州》2009,(12):28-29
从2007年起,没有一棵茶树、不产一两茶叶的贵阳市南明区,以本上文化嫁接茶区民族文化,借贵州省"生态立省"和贵阳市打造"生态文明城市"以及"贵阳避暑季"的东风,以茶为船,扬帆出海,将南明区做成茶产业大区和茶文化大区.  相似文献   

8.
正贵州加快推进中国优质茶原料基地、最大的茶产品加工基地、最大的茶产品出口基地"三大基地"建设,向茶业强省迈进。3月20日,第11届中国·贵州国际茶文化节宣传推介活动向外界公布了今年贵州国际茶文化节将于4月18至20日在遵义市湄潭县举行的信息,预计国内外5000余名嘉宾将齐聚遵义湄潭,共话贵州茶产业如何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9.
<正>5月28日至31日,2015中国(贵州·遵义)国际茶文化节暨茶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茶博会")在湄潭开幕,本届茶博会包括大小活动13项,其中,最具规模的贵州省第六届茶艺大赛、"醉美遵义·生态茶香"旅游宣传活动、中国茶叶市场发展高峰论坛、中国茶叶市场专业年会、"标准与中国茶叶的未来"、茶旅一体化参观考察论坛等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茶友,他们齐聚湄潭,共同论道千古茶文化。  相似文献   

10.
正经济新常态大趋势中,作为生态友好型的茶叶产业,以其明显的、符合时代潮流的健康消费优势,具备深厚的可持续发展潜力,恰逢大好发展机遇。"茶产业是贵州的优势产业,大力发展茶产业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重要指示精神高度契合。"去年9月23日,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在都匀调研茶产业发展时强调,"将茶产业发展进行到底,使茶文化成为贵州新优势"。  相似文献   

11.
<正>"利用电商平台推出生态、健康的贵州茶产品。"与传统强调茶文化的销售思维不同,贵州本土茶叶电商平台——黔茶商城总经理马文波打出一张用互联网思维销售贵州生态好茶的牌。马文波说,黔茶商城之所以打这张牌,是因为看准贵州的茶叶品质后,抓住机遇打造贵州茶产业的首家本土电子商务平台,填补贵州茶产业互联网营销渠道的空缺。对贵州茶叶品质很自信的马文  相似文献   

12.
王艳霞 《当代贵州》2014,(21):46-47
正《贵州茶》栏目由贵州省茶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与中共贵州省委当代贵州杂志社联合主办,贵州省茶文化研究会、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贵州省茶叶学会协办,栏目内容涉及独家茶企名人访谈、权威商业趋势解读、专业茶业报道、深度贵州茶产业发展调查,等等。栏目分设六大版块,从茶业动态、茶商茶农、茶旅之品、品茗会、茶与养生、茶学院等多个角度展现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栏目将通过极富主题性和目标性的选题内容,为贵州实施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  相似文献   

13.
贵州、浙江同属绿茶大省,在茶产业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经验可以互相借鉴。近日,本刊《阳明茶座》特邀浙江省政协原主席、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理事会会长周国富,对中国茶文化、茶产业以及贵州茶产业发展问题进行访谈。  相似文献   

14.
正遵义市依托"大生态"优势,经过不懈努力,实现了百姓富、生态美、企业强的有机统一。一年一度的"中国·贵州国际茶文化节暨茶产业博览会"将于4月28日在遵义召开,业界目光将再次聚焦遵义,感受茶业发展风向标。2014年7月,贵州省委、省政府决定将每年一届的贵州茶"一节一会"确定在遵义市举办。"一节一会"落户遵义,为其茶产业发展搭建  相似文献   

15.
马刚 《当代贵州》2016,(17):14-15
正贵州将围绕丰富品种、提升品质、做强品牌,着力推进茶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千方百计做好"茶文章",让绿水青山创造更多金山银山。4月20日上午,2016中国·贵州国际茶文化节暨茶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一节一会")在遵义市湄潭县隆重开幕。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孙  相似文献   

16.
正贵州茶产业生态与经济和谐发展,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注脚。3月的贵州,茶海飘香。作为茶树原产地和茶文化发源地之一,贵州"高海拔、低纬度、寡日照、多云雾"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成为了贵茶优质、原生态的保障。品牌引领彰显发展自信  相似文献   

17.
正走遍全国,走向世界,2017贵州茶一节一会在此之上做出努力,多方位助推黔茶出山。绿色是多彩贵州的主色,茶叶是绿色贵州的珍宝。4月28日,2017中国·贵州国际茶文化节暨茶产业博览会(贵州茶一节一会)在中国湄潭正式拉开序幕,来自世界各地的"茶友"在此以茶为媒、以茶会友、共话茶事、共谋茶业。根据贵州茶一节一会发布的《贵州茶产业发展报告(2016)》,2016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为贯彻落实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思南县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的通知(思府办发[2014]266号)文件精神,普及茶文化,思南县推进茶文化进学校实践活动,为同学们讲述茶知识、教授茶礼仪,带领他们亲身体验采茶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知茶、爱茶、懂茶。图为当地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在张家寨现代生态茶示范园区茶园采茶。  相似文献   

19.
正"要喝干净贵州茶,做健康中国人。"3月20日,第十一届中国·贵州国际茶文化节(茶产业博览会)宣传推介暨"我有贵州半亩茶"网络名人公益活动在北京举办,宁静、聂远、邹市明、龚琳娜、杨茗茗等贵州知名乡友,杜少中、梅新育等网络名人,纷纷受聘担任"贵州茶星大使",共讲贵州"茶故事",助力"黔茶出山"。  相似文献   

20.
正贵州茶在第11届中国·贵州国际茶文化节暨茶产业博览会上集中亮相,进一步打响了贵州茶品牌,推动黔茶出山、风行天下。醉美人间四月天,红城茶香醉春烟。4月19日,第11届中国·贵州国际茶文化节暨茶产业博览会在遵义市湄潭县开幕。来自澳大利亚、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国际行业组织负责人、知名茶企、茶商和国内各大茶企代表1000余人齐聚湄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