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劳教人员实施个案矫治,充分体现了新时期劳动教养工作的教育矫治理念,具有理论上的先进性和实践上的时代性,是劳教场所教育矫治模式的发展方向。近年来,上海劳教场所在个别教育、心理矫治和教育矫治质量评价等工作基础上,积极整合教育资源,引入先进矫治手段和方法,在个案矫治模式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特别是司法部新颁布的《劳动教养人员教育矫治纲要》中提出:“深化劳动教养人员个案教育矫治,深入分析劳动教养人员的思想问题和主要症结,据此制定个性化的教育矫治方案,在教育过程中,注意加强对每名劳教人员的个别谈话教育与个别矫治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具体的问题和困惑,确保对每名劳教人员的教育矫治措施落到实处。”这为我们进一步推进和规范个案矫治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吸毒劳教人员的数量成倍上升,由于吸毒人员在生理、心理与其他劳教人员有明显不同,入所后表现为生理上反应迟钝、体质虚弱,有些伴有诸多疾病;在心理上觅毒行为强烈,认罪认错率低,抵触情绪大,厌恶学习、劳动,一旦个人欲望得不到满足,他们往往以自杀、自...  相似文献   

3.
柏猛 《中国司法》2008,(9):35-38
对涉黑涉恶劳教人员的管理教育是劳动教养管教工作的重点,对他们的分析工作和管教方法的探研也因此具有必要性。笔者对北京市劳教人员调遣处现在册劳教人员进行摸排分析,自开展打黑除恶行动以来,共收容涉黑涉恶劳教人员77名,外遣29名,目前涉黑涉恶劳教人员48名,以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祥顺朋歌厅寻衅滋事一案(同案36人,  相似文献   

4.
吴海均 《中国司法》2009,(2):112-112
近年来,杭州市劳教二所在劳教人员教育矫治工作中,积极转变教育理念,以入所教育为重点,抓好教育的源头,夯实劳教人员教育矫治的基础,教育矫治质量明显提高。2006年、2007年所内改好率分别达到96%和97%.场所安全稳定工作进一步稳固,使教育工作焕发了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5.
劳教人员心理矫治是指劳教场所运用心理学知识、技术和方法,通过心理测量、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措施,调节劳教人员情绪,矫正不正确的认知方式,消除其不良心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完善其人格的一种活动。心理矫治的历史悠久,人们对心理疾病的关注可追溯到两千年以前,现代心理矫治的产生,至今也有近两百年的历史,但在我国发展起步较晚。而劳教场所把心理矫治引入劳教人员的教育挽救领域,只是近几年的事。在短短的几年中,经过心理矫治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和积极探索,心理矫治工作在教育改造劳教人员的系统工程中初步显现出独特的作用,对矫正劳教…  相似文献   

6.
新入所的劳教人员绝大多数心理压力较大,思想消沉,对未来缺乏信心,忧虑重重,个别人甚至对新的环境有一种恐惧感。具体表现为沉默寡言、脾气暴躁,侍机逃跑的欲望比较强,特别是初次劳教的人员更为明显。因此,必须加强对新入所的劳教人员进行心理调适,使他们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安心改造。 (一)要加大认罪认错教育的力度,使新入所的劳教人员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自己的罪错,树立改造好的决心。新入所的劳教人员,部分对自己所犯罪错没有深刻的认识,有的认为是自己机遇不好被公安局抓住了,有的认为自己是一时不慎犯下了过错,作劳动教养处理过重了或劳教时间判得过长,个别新入所劳教人  相似文献   

7.
教育激励,就是劳教民警激发劳教人员的教育矫治动机,调动其主动改造和自省的积极性,使其朝着认罪认错矫正恶习的目标努力前进的过程。激励作为调动劳教人员教育矫治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之一,贯穿于教育矫治管理活动过程的始终。激励机制的实质是通过一定的激发与鼓励激活动机,催人振奋,它是取得最佳领导效能的前提与条件。劳教场所教育矫治激励的主体是劳教民警或场所教育组织机构。好的激励机制不但是教育主体发生作用,  相似文献   

8.
全面开展罪犯劳教人员心理矫治工作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前,司法部颁布了《监狱教育改造工作规定》,用一章7条阐述了“监狱应当开展对罪犯的心理矫治工作”。 罪犯劳教人员心理矫治是指监狱劳教所在教育改造和教育挽救工作中,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直接引入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通过对罪犯劳教人员开展心理测验、心理评估,掌握罪犯劳教人员个体心理结构特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心  相似文献   

9.
2月18日,四川省劳教系统管教工作会议在眉山召开,省劳教局党委副书记林蒙昌、副局长郭兰平、纪委副书记郑虞威参加了会议。省劳教局党委副书记林蒙昌充分肯定了全省劳教系统2008年取得的成绩,他强调说,2009年,全省劳教系统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相似文献   

10.
林常明 《中国司法》2011,(11):45-48
大中队是劳教场所最基本的组成单位,直接处于管理教育劳教人员的前沿阵地、风口浪尖,是劳教工作最重要的安全屏障和稳定基础。当前,司法部正部署在全国监狱劳教场所开展为期一年的规范化管理年活动,吴爱英部长多次强调,要努力提升监所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水平,积极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与新型监狱劳教制度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加强劳教大中队规范化建设场所是规范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建立与劳教工作相适应基层工作运行机制,对于贯彻“首要标准”,提高教育矫治质量,规范执法行为,保证公平正义,维护场所安全稳定,实现劳教工作科学发展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基于此,笔者就推进劳教场所基层大中队规范化建设作几点不成熟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一、劳教人员惩处案件听证制度的依据及概念 劳教工作法制化是劳教工作适应我国法制建设的必然要求,根据《司法部关于深入开展劳教工作办特色的意见(试行)》,在决定给予劳教人员处分等执法活动中采取听证制,变书面审核为公开审核,让劳教人员享有充分的陈述和申辩权利是推进劳教执法工作规范化的有利措施。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探索实施艾滋病感染者集中管理防治已近五年,五年来,在司法部和部劳教局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不断探索完善艾滋病感染者集中管理治疗制度,已累计集中管理艾滋病感染者近三千人,走出了一条极不平凡的探索之路、责任之路和奋斗之路。  相似文献   

13.
谢伦 《中国司法》2011,(6):29-31
近日,司法部召集全国部分省市司法行政机关负责人,学习交流重庆市在"红色文化进监所"工作中的经验和做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就此作出批示:"此项探索很有益,可继续深入,用积极、健康的思想来改造犯人(劳教人员)"。司法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陈训秋指出,重庆司法行政机关充分把红色文化教育作为提高服刑劳教人员改造质量的重要手段,值得各地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4.
对少数民族劳教人员集中管理及教育挽救工作,是指把各地的少数民族劳教人员分别集中到该少数民族集中居住地的劳教所,实行统一管理和教育。这项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需要跨地区操作,相关理论工作应当进一步引起重视。下面,笔者结合所在民族地区劳教工作实际,就这项工作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15.
随着首都劳教工作的发展,全面提高劳教人员的教育挽救质量是我们的中心工作,“降低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的首要标准是“教育、感化、挽救”劳教工作宗旨的核心体现,只有切实贯彻落实“首要标准”,才能保证劳教工作实现全面、协调、健康、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司法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提高劳教人员教育挽救质量的地位日益凸显,而作为劳教人员收容教育的第一站,劳教人员的心理呈现出情绪不稳、适应性差、易导致人身危险性等特点。目前,在入所教育质量提高的因素中,科学的、系统的、完善的教育改造质量评价的体系乃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而人所劳教人员心理矫治作为提高教育改造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样需要完备的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7.
引言:一直以来,解决好劳教人员再就业问题都是降低重新违法犯罪率的有效途径,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加工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和企业对员工的知识与技能结构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解教后的劳教人员很难达到既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有熟练的操作技能,既能完成生产任务又能进行技术创新的新的用工要求,在就业问题上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再就业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18.
开展劳教人员职业技能培训是当前教育矫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首要标准”,架设劳教人员回归社会、就业谋生桥梁和降低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的重要途径。2008年5月12日,我所承办的团河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正式揭牌成立后,按照上级“高质量办学、高标准服务”的指导方针,我所坚持以落实“首要标准”、提高劳教人员教育挽救质量为中心,帮助劳教人员解教后再就业,促进劳教人员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开展教学研究,  相似文献   

19.
朱晓丽 《中国司法》2009,(10):47-50
多项调查研究表明,缺乏职业技能是导致劳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在对职业技术教育效果的跟踪调查中发现,不少劳教人员由于对解教后的职业选择、职业定位及个人发展等缺乏明确规划,在培训项目选择上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使职业技术教育对解教后的就业谋生实际帮助不大。经过深入研究,我们感受到,开展系统的生涯规划教育和辅导对提升教育矫治效果、有效指导劳教人员解教后的工作和生活、降低重新违法犯罪率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