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野  丛林 《法律与生活》2014,(11):46-47
正父亲发生婚外情,儿子给付父亲的情人"分手费"买断孽缘。谁知,给付巨款后,父亲与情人仍暗中交往。儿子将父亲的情人诉上法院……这起离奇的儿子向父亲的情人追讨巨额"分手费"的官司,法院是否会支持?  相似文献   

2.
亲亲相隐     
何进 《江淮法治》2013,(18):37-37
《论语·子路》中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大致意思是叶公对孔子说:"我的乡里有一位正直的人,他的父亲偷了别人的羊,他就出来指证他的父亲。"孔子听了叶公所说后道:"我们所谓的正直之人,身为父亲的会为儿子掩饰罪恶,身为儿子的也会为父亲隐瞒罪恶。"这段看似简单的对话,其实涉及到了一个案件,也  相似文献   

3.
父亲角色在孩子人格发展中的作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都说母爱是最伟大的,事实上父爱也同样伟大。在孩子的心智成长、情绪表达和适应社会环境的过程中,父亲有着比母亲更为重要的影响作用,而且是母亲所不能替代的。然而现实生活中却普遍存在着"父亲缺位"现象,使有些孩子患上"父爱综合症"。因此,充分发挥父亲角色、重视感情投入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曲轩 《中国审判》2013,(6):67-69
正没有完成当天老师布置的作业,6岁的男孩晓波被父亲毒打后活埋,上演了一起"父亲活埋亲子"的人间惨剧。"唉,我很后悔,法庭怎么判我都不过分。"4月10日上午,接过法官递过来的"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  相似文献   

5.
正两代人的思想、观念最容易在餐桌上交汇到一起,教育孩子,餐桌往往是有心的父母因势利导的好地方。在我的童年生活中,母亲立下了餐桌上的一些规矩。父亲奔波在外,不能按时按点回家。围在餐桌边,我们只有等待,哪怕饥肠辘辘,都要等到父亲回家一起用餐。有一次我忍不住说:"等什么啊等?父亲吃父亲的,我们吃我们的。"母亲温和地说:"你父亲为谁辛苦?为谁奔忙?鸦有反哺之意,羊有跪乳之恩。连吃饭都不愿意等一下父亲,还期望你能回报什么呢?"从此,等齐家人或客人一同进餐,成为家里的老规矩。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7月,专注援助刑事案件当事人亲属的"天祥关爱计划"设立一周年。在这一年间,这个由检察官杨斌靠父亲出资5000元资金启动的公益项目,已完成15个案例。正在进行中的第16个案例发生在北京——这个案例背后,有一段令人感佩的故事。北京市怀柔县一名农村青年因一点儿琐事杀死了两位"发小",其中一名死者是一名劝架者。在凶手受审时,那名劝架者善良的父亲当庭为被告人求情——为的是他的父亲不要像自己一样失去儿子。通过媒体了解到那位堪称伟大的父亲因命途多舛而负债累累后,杨斌通过"天祥关爱计划"向其伸出了援助之手……  相似文献   

7.
法界父子兵     
一名大校,作为新中国军法研究的开拓者,与其他西政78级群英几乎撑起现今中国法学界的半壁江山。但是,30年后,面对完全脱离自己规划之路的独生女儿,这位父亲第一次品尝到了挫败与困惑;一名因父亲而痛恨律师职业的"80后"儿子,多年后却阴差阳错地与当年的父亲一样选择成为拆迁维权律师,尽管父子仍"看不顺"彼此,却在为百姓维权的同甘共苦中默默相知、相惜;一个警察世家,父亲子承父业,从"大老粗"历练成刑侦能手;儿子是"高材生",却义无反顾地与父辈做出了同样的选择,在刑警的岗位上,他们品尝着父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我处接待了一位当事人丁某,其父亲丁大在1998年去世,1年后其父原单位通知凡单位职工可购买单位福利房,丁某听说后,觉得是个机会,于是就以其父亲的名义向原单位申请购房,并享受其父亲的工龄减免了部分房款。同年,其父亲原单位以丁大的名义为丁某办理房产证,并由丁某支付了全部的购房款。2013年2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五项加强房地产调控的政策措施,民间简称"国五条"。各地在落实"国五条"时都出台了相应的实施细则,其中以北京最为严格,明确"自3月31日起禁止京籍单身人士购买二套房;严格按  相似文献   

9.
邓红阳 《政府法制》2007,(24):36-37
这位父亲与女儿一直在一起生活,但是极少见面,只好用书信的方式进行交流。直到这位父亲去世,他的同事在整理其遗物时,才发现父女之间的这个"秘密"———  相似文献   

10.
"在父亲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江青批示,由公安部部长谢富治执行,突然把我们家6个子女和保姆都抓起来关进了监狱,为的是从子女口中弄出整父亲的材料。"1967年,叶向真和丈夫刘诗昆作为叶家成员首先遭逮捕。  相似文献   

11.
我刚参加工作那年就入党了,那时打电话还不方便,我就写了一封激情澎湃的信给父亲。比我的信更富有激情的,是父亲的回信。父亲在信中说:"咱家光荣啊!三代都有党员!你爷爷!我!现在你也是党员了!党员就得有个党员样……"父亲的信里是一连串的感叹号,因为父亲不大懂标点符号的用法,只觉得感叹号是表达激动心情的,所以几乎每句话都有感叹号。爷爷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入的党。他年轻时在生产队当队长,从来都是把队里事放在第一位,奶奶总说  相似文献   

12.
正一、案例简介2013年3月,农民陈某来到东海县公证处称,其父亲于一年前因意外事故死亡。因父亲生前是家庭的户主,每年的粮食补贴款均由乡镇财政所直接划入以父亲名义在信用联社开户的"一折通"存折中。现陈某不知存折密码,村民委员会、乡镇财政所通知其可以变更陈某为新户主,但信用联社又告知须先办理公证再取款及更改户主名。  相似文献   

13.
1."一步二步三步,好!跌倒了别哭.自己爬起来再走,好!一二一,一二一……" ——父亲这样在教孩子走路,朋友们说他是"开孩子们的玩笑".父亲却回答:"老兄,这不是开玩笑,这是人生之路的第一步,将来在社会上闯世界,全靠这第一步呀!"  相似文献   

14.
刁博 《江淮法治》2013,(18):25-25
这位父亲反对女儿上大学的原因是:四年学费及生活费要8万,如果高中毕业即打工,四年可赚回8万,一来一回就是16万,用这16万买房子做首付或者开店做生意都能赚钱。拿去读大学,毕业后也许找不到工作,就算找到工作,一个月也就两三千元。读大学是"肯定会失败的投资"。应该说这位父亲的想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的工资不及做农民工的父亲,甚至"捡垃圾的每年都能赚两三万"。  相似文献   

15.
2014年12月8日,备受关注的"复旦投毒案"二审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正式开庭。上午10时,庭审正式开始,被告人林森浩身穿黑色马甲出庭,他低着头,没有看父亲一眼,匆匆而过。旁听席上,林森浩父亲林尊耀忍不住潸然泪下,他摘下眼镜,默默拭泪。而受害者黄洋的父亲黄国强穿着羽绒服,戴着一顶黑色鸭舌帽,坐在法庭的另一边。他红了眼眶,默默流着泪水,妻子依偎着他,泪流不止。  相似文献   

16.
陈法 《法庭内外》2013,(7):62-62
日前,北京市密云县法院审理了一起因"保姆"变"继母"引发家庭成员互相诉讼的案件。刘某之父现年80岁,其母已去世多年。20年前,刘某与父亲及丈夫同在北京密云水库管理处工作,单位在福利房分配时将3人的福利房登记在刘某父亲名下。2009年,刘某之父身患轻度脑血栓,刘某因工作繁忙,雇佣保姆吴某进行照顾。不料,2个月后刘某之父便偷偷与保姆吴某登记结婚,并将登记在自己名下的福利房变更为与吴某共有。为此,刘某和丈夫将父亲及继母诉至法院要求确认赠与合同无效。目前,  相似文献   

17.
因涉嫌渎职和受贿,湖南城步县原县委书记吴艺珍被检察机关起诉,并被终止全国人大代表资格.在吴艺珍案开审之际,其女儿吴芳宜在网上开通博客,撰写多篇日志为父亲"辩护",披露家庭细节,称父亲为官清廉,乃官场"刘罗锅".据她的日志,其爷爷、奶奶"为了挣几个小钱"每天仍在卖菜.此外,她还公布了家庭住房照片,装修朴实,甚至可说是"简陋".  相似文献   

18.
正8年间,他身着警服,一直以好丈夫、好父亲的正面形象示人。但背后,他却是24起奸杀案的制造者。是什么原因让一名警察变为杀人恶魔了呢?2013年11月,英国《每日邮报》曝光了曾经的俄罗斯警察米哈伊尔·波普科夫在8年间的"双重生活"。在1992~2000年期间,他一面扮演着好丈夫、好父亲的角色,另一面却陆续奸杀了29名女子,被称作"周三杀手"和"狼人"。  相似文献   

19.
婚姻是涉及人类两性关系的头等大事。在许多社会中,所谓婚姻,即意味着一个男人将一个女人娶到自己家里。然而,从中国摩梭人的"走婚"和尼日利亚伊博人的"女性丈夫"来看,情况却并非如此。比较这二者的性别关系,可以发现:在摩梭人和伊博人的婚姻家庭中,所嫁娶的对象完全或部分颠倒,男性仅仅是"亲生父亲",而妇女是真正的"社会父亲",体现了传统习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1979年,中国第一部《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出台。这一年,她和父亲伍沾德就开始和中国民航总局谈做航空食品的可能。之后,她和父亲捷足先登在中国大陆创办"001"号合资企业。25年过去了,作为世贸中心协会惟一女性华人理事的她说:"我走过中国的很多地方,我感觉我们国家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