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姚颖  安启念 《理论导刊》2008,3(5):34-38
审视苏联剧变的历史成因,应该遵循唯物史观的基本方武.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时代影响与深受俄罗斯文化影响的戈尔巴乔夫的政治选择两个角度着眼.条分缕析地说明苏联解体之前的社会发展现实与苏联领导人的文化抉择,是十分复杂的历史命题,应当从影响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时代背景以及戈尔巴乔夫改革的价值理想等角度分别加以思考,使"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  相似文献   

2.
一夜之间导致苏共亡党和苏联国家解体的苏联剧变被人誉为"现代世界真正的斯芬克斯之谜",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是造成苏联剧变的重要直接诱因。从制度变革角度来看,戈尔巴乔夫改革启示我们,当前政治体制改革应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信念,坚持制度改革的正确方向;立足基本国情实际,规避制度模仿的陷阱;进行必要科学的总体设计,规避制度之间的关系混乱;依靠法治力量来推进改革,规避制度成果的夭折;重视改革中新旧制度衔接,规避制度进步的畸变。  相似文献   

3.
新华社莫斯科11月1日电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在他新写的一本书中希望,通过社会主义改革能于本世纪末把苏联在经济、社会、科技和社会主义道德水平等方面“引上新的境界”。他说,社会主义的命运、世界的命运都取决于改革,“我们决不从改革后退,我们必将把改革进行到底”。戈尔巴乔夫这本新著——《改革与对我国和全世界的新思维》,是应美国出版商请求而的,今天起分别以俄文版和  相似文献   

4.
正激进改革导向歧路苏联解体已经二十年了,苏联改革的教训问题一直令人深思。有人认为,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是抛弃了社会主义制度造成的恶果。然而,如果从苏联改革的历史过程来看,就会发现,苏联改革失败而中国改革成功,其关键原因  相似文献   

5.
苏联解体从1985年戈尔巴乔夫登上苏共最高领导人的位置后拉开帷幕,随着苏联社会改革的深化,作为官方哲学的苏联哲学--苏联时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在苏联哲学界"寻找哲学本质"的道路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却遭到批判、否定,随着苏联解体,苏联形态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也彻底终结了.  相似文献   

6.
正在《领导文萃》2010年第20期撰文指出:首先,应当怎样评价清末的改革、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能不能把这类导致当权者下台的改革,看作是"失败的改革"?我们今天的所有享受无不包含着遥远的清末改革先人的一份恩泽,今天我们所做的一切也无不是在新的条件下继续清末先人的改革,完成先人所  相似文献   

7.
莫斯科专电 7月2日至13日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代表大会堂举行了苏联共产党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戈尔巴乔夫再次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大会通过了纲领性声明和新党章以及有关民族政策、经济改革、军事政策等十多项决议,并选举出新的中央领导机构。这是戈尔巴乔夫1985年3月当选苏共中央总书记以来召开的第二个代表大会,是苏联面临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和民族矛盾情况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  相似文献   

8.
2016年俄罗斯新版历史教科书是俄罗斯联邦教育部根据普京总统指令,联合文化部、历史学会等官方机构组织几百名历史学者讨论与修改,历时三年才完成的。新版历史教科书重新评价"苏联解体"中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决策和行动,对戈尔巴乔夫及其"重建"、经济领域的"加速化"、精神领域的"公开性"、外交领域的"新思维"、民族领域的"民主化"等作出了比较客观且符合实际的论断。俄罗斯新版历史教科书重评"苏联解体"表明:社会主义改革亟须反击历史虚无主义;应居安思危,以苏为鉴;应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9.
对苏联演变原因和教训的研究,直接关系到中国应该怎样评价自己的历史以及今后的改革方向,如何分析苏联由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演变的前因后果,引起了中国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和热烈讨论。苏联演变是好事还是坏事,如何评价苏联社会主义的实践,如何评价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以及如何评价斯大林、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等问题上,中国的学术界对此的认识和判断都截然不同。之所以如此,从根本上说,是缘于隐藏在价值判断中的阶级立场不同。全面正确评价苏联社会主义实践必须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区分基本制度与具体体制、运行机制两个层次。中国应该从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中吸取教训,划清马克思主义改革观同资产阶级自由化改革观的界限,防止中国步苏联改革演变悲惨结局的后尘。  相似文献   

10.
戈尔巴乔夫是苏联改革的发动者,同时又是官僚特权阶层的成员。他的这种双重角色使他在改革中把追求个人利益放在首位,而置苏联党和国家的利益于不顾;同时也使他不可能领导一场成功的社会主义改革。改革最终导致了苏联剧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