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50年代,昆剧《十五贯》获得成功,周恩来总理赞叹:“一个戏救活了一个剧种。”今天,当话剧滑入低谷,一出《魂系何方》,连演百场,振奋人心,大有当年《十五贯》的价值。 请看《魂系何方》所引起的“轰动效应”: 剧终,演员频频谢幕,观众却仍沉浸在戏里,迟迟不站起来。忽地:许多观众涌向舞台,有的拿出说明书,有的掏出笔记本,有的摸出戏票,请演员签名。 散场后的候车站,观众仍在兴奋议论:“这个戏不错,多年没看到了。”“戏正,演员演得也有感情。”“话剧嘛”,就是要这样,能够吸引人。”  相似文献   

2.
卜束 《瞭望》1991,(26)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论及“宋之话本”,说:“宋都汴,民物康阜,游乐之事甚多,市井间有杂使艺,其中有‘说话’。执此业者曰‘说话人’”。旧籍记述这些“说话人”大致分四家:有说“小说”者,有“谈经”者,有“讲史书”者,另一种叫“合生”(见吴  相似文献   

3.
奔溪 《瞭望》1993,(39)
报载:北京的“幽州书院”是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提高青少年国学水平”而创办的。据说“其办学方向大致是遵循宋明以来的‘书院’制”。教学主要内容以“经史百家为主”。有的学者认为“从匡救时弊的立场来看”,创办这样的书院,学习这些科目“无可非议”,而既称“国学”,则《四书》、“五经”是非读不可的,只是唯恐教“经”者教不好,“读经”者读不透,这颇使学者担心。  相似文献   

4.
古文献《韩非子·喻老篇》曰:“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意思是说,“知己”抑或“治己”,比“知人”抑或“治人”更难。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领导干部,往往“忧他”者甚多,“忧己”者甚少。例如,有的同志对公款吃喝之风怒不可遏,可自己每逢“知己”,又不以为然;有的同志对“无礼”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怨气冲天,而自己给人办事不见回报,却又耿耿于怀;有的同志对  相似文献   

5.
择人任势     
择人任势,语出《孙子兵法·势篇》:“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原意指根据不同的敌情,选择优秀的指挥员,它是军事指挥的一个方法,但这一方法具有普遍性,也适合其他领域的领导者。确实无论是打仗,还是搞建设谋发展都要人去做。人,作为芸芸众生,从区别一面看各不相同。明代叶子奇在《草木子》中云:“造化无全功,巧其音者拙其羽,丰其实者啬其花。”人也是如此,有其长必有其短,有其能也必有其愚。面对此情,领导者就要善择人、善用人,要用其长抑其短,扬其能而抑其愚,使“天生我才必有用”落到实处。明人吕楠在《泾野子》中…  相似文献   

6.
“郢书燕说”源于《韩非子·外储说》:“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特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说,国认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  相似文献   

7.
舒芜 《瞭望》1992,(11)
杨万里《诚斋诗话》云:“句有偶似古人者,亦有述之者。……杜云:‘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此庚信‘白云岩际出,清月波中上’也。‘出’、‘上’二字胜矣。” 王士祯《带经堂诗话》卷二云:“何逊诗:‘薄云岩际  相似文献   

8.
宏图 《瞭望》1989,(38)
小说是假的。清人陶家鹤序《绿野仙踪》云:“世之读说部者,动曰:谎耳!谎耳!”然古今中外说梦之痴人,钩沉索隐,迷不知返。《围城》迷竟然感动了“确也手痒”的杨绛先生,一篇《记钱钟书与〈围城〉》,拆穿了钱先生笔下《围城》的“西洋镜”。  相似文献   

9.
高峰 《求知》2020,(1):55-55
《周易》有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大意是说: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魏晋时期王祥在《训子孙遗令》中讲:“夫言行可覆,信之至也;推美引过,德之至也;扬名显亲,孝之至也;兄弟怡怡,宗族欣欣,悌之至也;临财莫过乎让;此五者,立身之本。”诚信、美德、孝敬、友爱、谦让此五者,既是立身处世之根本,也是构建家风之要义。  相似文献   

10.
一、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基本内涵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主要有以下几种涵义:一是民为邦本。《尚书》中曰:“民可近,不可下;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其意是说人民是国家的本体,人民稳定了,国家才能安宁。孟子总结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二是民贵君轻。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见解。荀子进而以舟水相比喻:“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三是安民利民。西周初期,周公采取“崇德,尚礼,利民为本”的治国方略,实行“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左传》昭公26 年)。孔子效法周公,也提出“足食、足兵…  相似文献   

11.
近来,一些理论研究刊物和社会上不时有关于“工会主席是否是官?”等问题的讨论,笔者发表一些浅薄之见,以抛砖引玉。要讨论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官”。何为“官”?有一解为:官,职也,谓各守其职,为国治事者也。《易·系辞下》:“百官以治”。又据《现代汉语词典》解:官,是政府机关或军队中经过任命的、一定等级以上的公职人员。新中国成立后,“三座大山”被推翻,劳动人民当家作主,  相似文献   

12.
钱钟书关于“王霸并用”的统治方略,引了大量典籍中的例证,进行剖析。一是贾谊的《过秦论》下篇曰:“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二是《史记·陆贾传》贾答汉高:“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攻守异势、取治殊道,  相似文献   

13.
闲斋 《瞭望》1990,(23)
宋祁的《玉楼春》有“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当时就同“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被认为难得的佳句,传为美谈。宋祁是工部尚书,张先官都郎中。《渔隐丛话》中有一段说:“张子野郎中,以乐章擅名一时。宋子京尚书奇其才,先往见之,遣将命者谓曰:‘尚书欲见“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子野屏后呼曰:‘得非“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耶?’遂出,置酒,甚欢。盖二人所举,皆其警策也。”后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认为,“红杏枝头春意闹”好就好在个“闹”字,“云破月来花弄影”妙就妙在个“弄”字,着此一字而“境界全出”矣。 但是,在文艺创作和评论上都颇有造诣的李渔(他的《闲情偶记》是一部很有价值的艺术理论著作),却偏偏不买这个帐:“有蜚声千载上下而不能  相似文献   

14.
何谓“变味”?查辞书释义──《汉语大词典》云:请事物因变化而通达。台《三国志·魏志·吕布传》:“观天下形势,俟时事之变通”;《辞海》云:谓灵活运用,不拘常规。如《易·系辞下》:“变通者,趣时者也。”趣时,即趋时;《现代汉语词典》云:谓依据不同情况作非原则性的变动。如唐代刘长卿《赠别于群投笔赴安西》诗:“且欲图变通,安能守拘束!”看来,凡事变通得有一个前提,即通过灵活运用,能使事物“通达”,却不能有原则性的变动,换言之,灵活而不拘常规,趋时而不变原则。时下,“变通”一词变味了,成了某些蜕化变质的党…  相似文献   

15.
江涌 《民主》2006,(5):8-10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既面临难得机遇,也存在严峻挑战。挑战有的来自于国内,也有的来自国外。《“十一五”规划纲要》已粗线条勾勒对我国经济安全提出新挑战的外部因素,“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16.
在一本谈科学家的书上看到“马太效应”一词,疑心又是什么科学上的新发现,于是赶紧去查书。查来查去,才知道并非电场或磁场中的什么现象,倒是“名利场”中的一种“效应”,发明权属于一个美国人,算是个洋典故。现在我们有些同胞是以家有多少件洋货为荣的,洋典故也是洋货,所以赶紧拾起来。 《圣经》的《新约·马太福音》里有一段话:“凡是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于是就把社会上的这类现象  相似文献   

17.
要“面子”,并不一定是坏事。面子者,人格、品性、尊严之谓也。因此,在骂街粗口里,“不要脸”常常是对挨骂者火力最猛的攻击。 “人有脸,鼠有皮”,对于丧失人格、尊严者的批判,早在二千多年前便已开始。《诗经》有云:“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便是对不要“面子”者的严厉而又比较文雅的批判。时至今日,这种“无仪”、“无礼”、“无止”的丢脸事,仍时时  相似文献   

18.
羊年说羊     
自那年夏衍先生大作《鼠年谈鼠》问世,即有《牛年谈牛》、《龙年谈龙》以至《马年谈马》之类文章相继刊行。眼下临着“羊年”了,不才如我者,甘冒“附庸风雅”之嫌,也作了一篇。好在是因从雅而流俗,也值了。 其实这“羊”,是个好字样,也是个好字眼。“羊”字见之于甲骨文,其形为“?”。突出的标志,就是高高地竖起在头顶上的那对角。所以孔子曰:“牛羊  相似文献   

19.
《广告法》亮相120天本刊记者方进玉《中华人是共和国广告法》自1995年2月1日登台亮相,迄今已有120多天,许多人不知道,这部新法律给诸多广告载体和广告”客户带来了“麻烦”,有的广告被处违法,有的广告被判“误导”,有的广告因为修改幅度大,直到今天也...  相似文献   

20.
“韩美林哪里去了?”熟人、朋友们互相打听着。有的摇头说:“不知道”;有的开玩笑说:“他失踪了”。 直到一九八一年年底,《韩美林画展》在合肥开幕的那天,他才突然地“冒”了出来。我见面就问:“这一年,你跑哪里去了?”他避而不答,亲热地拉着我的手说:“走,请看画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