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于1989年3月16日公布了《关于当前处理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投机倒把犯罪案件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这一规定对于打击严重的单位投机倒把犯罪活动,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是重要的。为求得正确的理解和适用,本文拟对《规定》在适用中的一般理论问题及实践中应注意的界限问题进行探讨。一、单位投机倒把与个人投机倒把的构成要件  相似文献   

2.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1989年3月15日共同发出《关于当前处理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投机倒把犯罪案件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并于3月16日联合举行了新闻发布会。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林准就制定这个《规定》的目的、主要内容以及如何贯彻执行等问题,做了详细的介绍。他说,解决经济领域,特别是流通领域中的混乱现象,是当前治理、整顿的一项重要内  相似文献   

3.
《法学》1989,(11)
近几年来,一些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利用改革开放之机,借流通领域中多种调节手段和双轨价格体系并存的局面,违反国家法律法规,通过各种手段进行投机倒把,为本单位牟取非法利益,严重地破坏了正常的经济秩序和经济环境,成为改革开放的一大障碍。1989年3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下发了《关于当前处理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投机倒把犯罪案件的规定》。该规定根据《刑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有关补充规定和“两高”《关于当前办理经济犯罪案件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答(试行)》等,对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投机倒把犯罪作了进一步  相似文献   

4.
同志们: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共同发出了《关于当前处理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投机倒把犯罪案件的规定》。这是今年“两高”做出的一个重要的司法解释。在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上,我就这个规定制定的目的、主要内容以及如何贯彻执行等问题,向大家介绍一下。  相似文献   

5.
全国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各级军事法院、军事检察院,各铁路运输法院、铁路运输检察院,各海事法院: 现将《关于当前处理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投机倒把犯罪案件的规定》  相似文献   

6.
一、正确认定共犯的投机倒把数额。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当前处理经济犯罪案件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答(试行)》(以下简称《解答》)的解释,计算投机倒把数额,一是非法经营数额,指投机倒把货物、物品的价值数额,一是非法获利数额,是指投机倒把获得的利润数额。  相似文献   

7.
《法学》1989,(12)
坚决惩治腐败,同贪污、受贿、投机倒把等经济领域中的严重犯罪活动作斗争,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确定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当前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事情。为了给犯罪分子一个悔过自新的机会,严惩那些拒不悔罪的犯罪分子,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全体会议的建议和有关法律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于一九八九年八月十五日联合发布了《关于贪污受贿投机倒把等犯罪分子必须在限期内自首坦白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该《通告》明确指出:自本通告发布之日起,至一九八九年十月三十一日,“凡投案自首,积极退赃的,或者有检举立功表现的,依照刑法第63条、第59条的规定,一律从宽处理”。  相似文献   

8.
目前高利倒贷现象比较严重,对于这种行为如何定性,在司法实践中存在很多争议,笔者认为高利倒贷行为属于投机倒把行为。根据大量有关案例,可以看出高利倒贷行为具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规定的投机倒把行为的基本特征。根据法律规定可知投机倒把行为具有以下三个重要特征:1.投机倒把在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具有获取非法利润的目的。2.投机倒把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金融、外汇、金银、工商管理法规,非法从事工商活动,扰乱市场、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行为。3.投机倒把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金融、外汇、金银、工商管理活动。这三个特征是衡量是否构成投机倒把行为的标准和条件。某种行为只要同时具备上述三个特征或条件,无疑就属于投机倒把行为。  相似文献   

9.
不少高级人民法院在贯彻执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当前处理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投机倒把犯罪案件的规定》中,根据第一条第二款的规定,深入调查研究,汇总分析有关案例,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经济犯罪情况,会同有关部门,分别提出了数额特别巨大起点的标准:  相似文献   

10.
孟嗣贵 《江淮法治》2009,(19):51-51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对《计量法》、《野生动物保护法》、《铁路法》、《烟草专卖法》4部法律中有关“投机倒把”、“投机倒把罪”的规定予以删去并作出了修改。这意味着“投机倒把”这一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名词将成为历史名词,不再出现在我国现有的法律当中。  相似文献   

11.
读完《法学》今年第9期披露的戴振祥被作为投机倒把罪逮捕起诉的报导后,顿然产生一种不安与忧虑,感到在改革、开放急剧发展的形势下,对什么是投机倒把,什么经济行为应该打击或保护,还处于一种迷糊状态.这是为什么? 经营商品房同投机倒把并无联系可以说,历次关于投机倒把行为的法规,从未把经营商品房作为投机倒把行为.过去不允许把房屋作为商品经营,但找不到经营商品房是投机倒把的规定.1981年国务院发布的3号文件中规定的十二种投机倒把行为中没有涉及.1987年9月国务院  相似文献   

12.
《法学》1989,(10)
为“惩治腐败、同贪污、受贿、投机倒把等经济领域内的严重犯罪活动作斗争”,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于1989年8月15日联合发布了《关于贪污、受贿、投机倒把等犯罪分子必须在限期内自首坦白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该《通告》在立法上及刑法适用上颇有研究的价值。兹分述如下: 一、《通告》的制定依据问题有的同志依据《通告》叙述部分“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全体会议的建议和有关法律规定”一语,认为《通告》是党对司法机关的干预,违背了《宪法》第126条、第131条规定的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的精神。  相似文献   

13.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于1989年8月15日联合发布了《关于贪污、受贿、投机倒把等犯罪分子必须在限期内自首坦白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这是当前司法机关审理经济犯罪案件的重要法律依据。现就如何具体适用问题,谈谈我们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法学》1991,(3)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1989年8月15日发布了《关于贪污、受贿、投机倒把等犯罪分子必须在限期内自首坦白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在《通告》规定的两个半月期限内,全国有近四万名经济犯罪和违法分子投絮自首,这对开展惩治腐败,同贪污、受贿、投机倒把等经济领域内的违法犯罪活动的斗争,无疑起了一个强有力地推动作用。《通告》“普遍反映效果很好。人民群众对这个《通告》是欢迎的。《通告》对犯罪分子是一种很大的威慑力量”,《通告》所产生的巨大作用和取得的显赫成果,乃是有目共睹任何人也抹煞不掉的,在此毋须赘言。《通告》虽已过去成为历史,但是对于《通告》及其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认为仍值得总结。一、《通告》规定的某些内容有悖于法律规范大家知道,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是  相似文献   

15.
《现代法学》2019,(4):18-35
投机倒把罪属于经济犯罪,而经济犯罪与一个国家的经济体制存在密切的关联性。从1949年到1979年,我国没有制定《刑法》,但在有关政策和规范性文件中,却对投机倒把罪做了规定,成为当时严格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惩治破坏计划经济体制的投机倒把行为的主要根据。我国1979年《刑法》规定了投机倒把罪,但对投机倒把行为没有具体规定,主要是通过司法解释进行规定,因而投机倒把罪具有口袋罪的特征。随着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投机倒把罪的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是1997年《刑法》废除了投机倒把罪,代之以非法经营罪。非法经营罪仍然保留了口袋罪的特征,利用《刑法》第225条第4款关于其他非法经营行为的兜底规定,我国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不断扩张非法经营罪的范围。从投机倒把罪到非法经营罪的罪名演变,可以视为是我国《刑法》70年历史变迁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加强金融、外汇、金银、物资和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党和国家一直十分重视打击投机倒把的违法犯罪行为。从50年代初到80年代末,随着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立法机关、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曾先后制定、颁布了多种有关投机倒把的法律、政策和规定等。尤其是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将投机倒把罪规定在第117条中,并以118条、119条为该罪的从重条款作补充。它在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中是  相似文献   

17.
当前,投机倒把活动在一些地方仍然相当猖獗成了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危害国民经济调整和人民群众正常生活的一个突出问题。为了对投机倒把活动保持坚定的立场和清醒的认识,以有效地同投机倒把犯罪活动作斗争,根据我们前段时间里调查掌握的情况及司法实践,就以下三个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一、投机倒把活动的规律及当前活动的特点。这是我们正确认识投机倒把行为,及时有力地打击投机倒把活动的一个重要条件。回顾建国以来我们同投机倒把活动作斗争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投机倒把活动的发生、发展和起伏变化,是同国家的经济形势、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工作相联系的;一般说来,社会上一些唯利是图的不法分子、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公、检、法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时,对赃款赃物是否要随案移送以及如何移送,认识很不一致。有些刑事案件,特別是经济犯罪案件,往往因赃款赃物不能随案移送,致使案件退来退去,直接影响案件的及时处理。因此,进一步明确赃款赃物的随案移送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我们根据有关规定,结合司法实践谈点意见。 赃款赃物的概念、范围及其特点 赃款赃物是赃款和赃物的合称,包括犯罪分子利用抢劫、抢夺、盗窃、诈骗、敲诈勒索、贪污、受贿、走私、投机倒把等非法手段取得的金钱和财物。财政部1986年12月31日发布的《罚没财物和追回赃款赃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第二条规定:“依法查处走私贩私、投机倒把、违反物价管理等违  相似文献   

19.
关于经济纠纷与违法犯罪问题的探讨朱士范,黄松有行政执法机关查处经济违法行为与人民法院处理经济纠纷的关系海关、工商行政管理和外汇管理机关等行政执法机关,根据我国海关法、《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暂行条例》以及《违反外汇管理处罚施行细则》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查处...  相似文献   

20.
<正> 我国建国初期,根据当时打击囤积居奇、投机倒把活动、制止物价波动、稳定民心的需要,1950年由中央人民政府贸易部颁发了《关于取缔投机倒把商业的几项指示》。从此之后,投机倒把行为便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