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我国专利法再次修改时应当进一步加强对专利权的保护。我国对专利权的保护主要有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两种形式。关于行政保护 ,应确立专利管理机关行政执法地位 ,赋予其行政处罚权。关于司法保护 ,应确认间接侵权制度、取消专利复审终局裁定之规定 ,完善侵权损害赔偿制度 ,建立法定赔偿制度等  相似文献   

2.
即发侵权行为是指侵权后果尚未发生但即将发生的侵害专利权的行为,行为人实施了即将侵犯他人专利权的行为、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是即发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为了充分保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TRIPs协议》和2 0 0 0年6月修改的我国《专利法》对即发侵权行为作出了禁止性规定。在制止即发侵权行为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即发侵权行为与许诺销售行为之间的关系、诉前临时措施的适用和即发侵权赔偿额的确定问题。  相似文献   

3.
界定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了解专利法对专利权人的权利有哪些限制,对于判断某种行为是否侵犯了专利权,正确处理专利纠纷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在相关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的情况下,专利侵权诉讼实践中存在一系列问题。本文着重对专利侵权诉讼中“原告”资格的确定,专利侵权诉讼中证据的保全和调取,专利侵权诉讼中权利的冲突,专利侵权诉讼中的损失赔偿额确定,专利权属确权后专利权人的利益保护问题进行探讨,以求能进一步完善专利侵权诉讼,充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5.
在确定专利犯罪时,不仅要考虑刑法必要性原则,还要兼顾专利权本身的特殊性.刑法必要性原则要求专利犯罪应以严重危害公共利益的行为为基本规制对象,专利权在取得和行使上的特殊性不但进一步佐证了规定假冒专利罪、从事专利管理工作的国家工作人员渎职犯罪、违规申请专利泄露国家秘密犯罪的必要性,而且要求对欺诈取得专利权行为也应规定为犯罪行为.专利权效力与保护范围上的不确定性以及专利制度内在构造的特殊性均表明不应将专利侵权行为犯罪化.虽然我国专利犯罪已基本确定,但《专利法》与《刑法》在专利犯罪的规定方面存在惯性脱节.鉴于《专利法》的修订较之《刑法》会更为频繁,因而应以《刑法》为基础对专利犯罪加以整合,以维护立法统一,便利法律适用.  相似文献   

6.
云计算是计算机分布式并行计算技术与虚拟技术的融合,是互联网技术的重要革新,是否给予此新兴技术专利权的保护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总体来说这是技术与法律,经济与上层建筑的良性互动,法律与上层建筑应适应其变化作出调整。首先,云计算相关技术的法律属性,即其在专利法上的地位的确立是关键。其次,考察云计算相关技术的可专利性问题,技术因素及算法的可专利性问题不容回避。最后,承认云计算相关技术的可专利性地位并不会不当扩大专利权客体范围。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无形资产的作用和价值日益突显,尤其是专利权,已然成为全球企业竞争的核心力量.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专利工作的开展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效果,关于专利的研究也正在不断的深入,然而,我国企业专利权的保护仍存在诸如缺乏专利意识、专利技术含量不高、缺少专利战略等问题,我国应从增强企业内部专利权保护、提高企业专利技术含量、完善专利法律制度等方面加强我国专利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判定中的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我国现行法律对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如何判定规定的比较原则,给专利侵权判定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外观设计专利权保护范围应该排除公知在先设计、功能性的内容。认定产品是否同类应适用合理的标准、相似设计的判定要采用“整体比较、重点观察、综合判断”的方法。自由公知设计抗辩应注意新颖性、在先专利抗辩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我国新专利法为背景 ,根据TRIPS协议 ,结合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相关规定 ,对专利侵权中的临时措施进行了探讨 ,以期达到引玉之意。  相似文献   

10.
在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直至该专利获得授权前,专利申请人并不享有真正的专利权,而仅享有一定的临时保护期。我国现行专利制度框架下,临时保护制度存在法律条文表述过于宽泛、立法考量不够细致、司法实践适用困难等问题,具体表现为临时保护期"适当费用"的确定标准过于单一、临时保护范围的具体判定无据可循、后续实施行为的有条件免责存在适用难题。考察域外国家关于专利临时保护的法律规定,客观评价我国专利临时保护制度的现存问题,在现有制度框架下,仍然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完善我国的专利临时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1.
如何界定专利纠纷、解决专利纠纷是确保专利权人的权利关键所在。对此问题,我国现行专利法规定不完善,并明显与国家颁布《行政复议法》、《行政诉令法》等法律不相适应。本文认为,专利纠纷是指专利行政机关与当事人,当事人与当事人之间在专利的申请、取得、转让、保护过程中发生的纠纷。它分为专利行政纠纷和专利民事纠纷。专利行政纠纷通过专利行政复议和专利行政诉讼两种途径解决;专利民事纠纷则通过协商、调解、民事诉讼三种方式来解决。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四点修改专利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专利权保护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专利权的法律保护存在不少问题,究其原因,有专利权人主观原因,企业运作方面的原因,也有立法不足和执法不力的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应在提高专利权益意识,明确专利行政执法职能,理顺侵权赔偿途径,完善行政保护程序等方面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为弥补专利法强制许可保护竞争的不足,德国学界与法院认可了反垄断法上专利强制许可的存在,进而在司法实践中发展出专利强制许可抗辩。专利强制许可抗辩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利益平衡路径,不仅可协调反垄断法与知识产权法的紧张关系,有效保证专利权人与需求人之间的利益平衡,且有利于诉讼成本的节省。从权利保护的及时性及竞争秩序维护的必要性角度出发,我国应采纳专利强制许可抗辩,并完成要件的厘清。  相似文献   

14.
美国对State Street案的判决开启了以专利法保护商业方法的大门,日、欧等国家和地区也随之修改专利法,确认了商业方法的可专利性。我国专利法对商业方法专利的态度仍然谨慎和保守,我们应该借鉴、学习国外的经验,提高国人的专利意识、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用积极的、开放的态度去迎接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制定出可行的商业方法专利制度。  相似文献   

15.
美国专利法中的专利标示规则散见于其《专利法》及有代表性的判例之中。美国专利法规定了专利权利人和被许可人的专利标示义务,标示义务及于产品专利和方法专利。“实质性总体”标准、替代性标准(alternative marking provisions)、“足够清晰的纽带”(the sufficiently clear nexus)标准是专利标示是否合法的判断标准。美国专利法还规定了专利权人实施不当标示的构成要件及其法律责任的承担原则。  相似文献   

16.
假冒他人专利行为与侵犯专利权行为、冒充专利行为相互间的关系一直是困扰理论界以及司法实践的难题。在利益平衡的理念下,以社会公众利益为视角对假冒他人专利行为进行重新解读:假冒他人专利与侵犯专利权之间是互相排斥的,假冒他人专利与冒充专利二者应做一体化的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17.
2008年《专利法》第63条修改了原2000专利法关于假冒他人专利行为和冒充专利行为的规定,规定了假冒专利行为的法律责任。同2000年专利法相比,2008年《专利法》第63条有一定的优点,但假冒专利行为毕竞是一种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它不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而应当承担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而且,专利法应当让实施假冒专利行为的违法者承担"没收非法财物"的行政责任。  相似文献   

18.
"专利渔翁"是当今专利领域面临的国际化难题。"专利渔翁"的存在本质上实为专利侵权救济中永久禁令的法律工具化结果。具体而言,"专利渔翁"是基于专利强势保护趋势盛行、专利爆炸性增长、专利质量急剧下降和专利赔偿溢价猛增等因素而产生,其负面影响渐次扩大,日益威胁到社会实体经济产业的发展、危害到技术创新的效率、阻碍了"专利丛林"问题的解决。对"专利渔翁"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是寻求制度上应对策略的必然之举,同时也有助于专利救济理论体系的重塑和禁令制度的优化。  相似文献   

19.
将行政诉讼根据不同性质进行分类,在不同国家有不同标准,其可使公民权益以及行政审判权的运作得到切实保障。我国行政诉讼法没有明文规定行政诉讼类型,在司法实践中暴露出许多弊端。为给公民行政诉权提供全方位保障,应确立各种不同的行政诉讼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