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读者     
《南风窗》2006,(19)
上海“魅力型统治”的出路何在?上海捕获万千人的芳心,此招术自然在屡试不爽之列。富士康向上海记者索赔3000万、汤臣一品11万/平方米的房价、上海社保基金案等事件的满城风雨与戏剧性转折,更令上海给人扑朔迷离的感觉,但它似乎一点也不妨碍你爱她更深。  相似文献   

2.
《南风窗》2016,(20)
正在记者的一再追问下,张耀隆抛下一句话,"中介两张嘴,做人又做鬼"。在日益板结的社会里,深圳依旧可以不断"创造神话"—且,神话每天都在上演。房子,毫无疑问就是一个非常快速"造神"的平台。以深圳市福田区香蜜湖小区为例,这里的房价在2014年是每平方米4万元至5万元,但2016年9月初,这里的房价飙到每平方米8万元至10万元。"足足翻倍!原来300万元的房子变成600万元。原来500万  相似文献   

3.
“广州很多房子价格超过2万元/平方米了。我是副厅级职称,每月工资8000多元,两个月工资也买不起一平方米的房子。”“以目前的广州楼价,有七八成广州市民买不起房,如果广州房价再上升会抑制需求。”  相似文献   

4.
《南风窗》2016,(22)
正房价泡沫,的确让普通的工薪族很痛苦、很焦虑。房价和工资两者之间,越来越缺乏关联,这让很多城市的“限购举措”看起来有点多此一举。首付几百万,月供好几万,这么高的“购买门槛”,真的还用“限制购买”吗?房价泡沫的成因,不用赘述了,货币洪水、投资无门等等。但你必须知道,房价泡沫还有一个极容易被忽视的原因,即房子这种东西,它的产权(尽管只是70年使用权)保护是目前大多数资产中最好的。实际上,正是这种产权保护的有效性,让长期有  相似文献   

5.
人才与位置     
一九四二年的一天,有四个穿短裤的美国军官在一所房子里冷得直发抖。这时美国海军负责征选人才的委员进来了,他问军官A:“你能做什么?”A答:“我曾是梅西百货公司的采购员,受过训练,能迅速地判断市场价格与趋势。”委员斥道:“难道你连一点实际工作都做不了?”于是他又问B。 B答:“我原是律师,善于衡量证据和整理材料。”委员又把B否决了。C说:“我懂得语文,通晓历史。”委员哼了一声,把眼光投向D。D很神气地说:“我是一个受过大学教育的工程  相似文献   

6.
广州一间猎头公司的经理曾给记者讲过一个故事——某日,某人来到猎头公司,声称自己有能力及愿意将一经营不善的大商场妙手回春,保证每月能赚1000万元。接着他提出两个问题:你们能否让我“流动”到现任经理的位置?如果月赚千  相似文献   

7.
9月15日,上海传染病医院。 “小武,量体温了。”挂在墙上的对讲机里传出护士的声音,打断了他的回忆。 小武是感染了艾滋病的血友病人,去年在这里他经历过一次大出血,几乎离世。抢救的过程中,上面在输血,下面就在“哗哗哗”向外出血,医生先后用了十个血袋才止住血. “也许是老天有眼,不忍心召我过去,我的冤还没申哪!”小武恨恨地向记者说。 护士的声音突然又从对讲机里冒出来:“体温多少?” “37度3,口腔。”小武冲着那个黑匣子喊。 小武住在病房一楼的西侧。大厅另一侧是著名的“东一区”病房,收治过上海的SARS病人,几个月前先后有各  相似文献   

8.
面对嘲弄     
美国纽约电话公司总经理梅克洛先生年轻时是一个单纯无知的人,常受人欺骗而不知悟。他事事顺从,毫无主见。那时他在火车站打杂工,工人们看他年轻愚昧,便常常搞恶作剧和他开玩笑。有一次,烈日当空,一个名叫贝格伦斯的工头把梅克洛唤到面前,对他说:今天红灯里的油用完了,趁现在没事你到那座圆房子拿些点灯的油来,要红色的,才会发红光。梅克洛马上去做. 他冒着火热的太阳,奔了一里多路,到了那座圆房子,向里面的人说明来意。“红油?”屋子里的人很惊奇地问:“那是做什么用的?”“点灯的呀!”梅克洛说。那人想了一想,知道是怎么回事。便对这呆头呆脑的孩子说:“噢,你走错了,你所要的红油不在这个圆  相似文献   

9.
小幽默     
数一数二两妇聊天,谈到儿子的功课。一个问道:“你儿子的数学成绩如何?”“老师说他的数学是班上数一数二的。”“我儿子的老师也这么说。”第一个接着说,“他数到三以上就弄错了。”找个好名字一个老太太把一张有奖征答优胜者的名单的报纸翻来翻去,左看右看,我不禁问:“老太太,你找什么?要我帮忙吗?”“不用了,”她笑了:“我只是想替孙儿找个好名字。”  相似文献   

10.
对一个人来讲,名气意味着什么? 金钱?地位?抑或享受? 可是高宗泽却说他没有任何感觉,仍然每天照常为北京信利律师事务所的业务忙得团团转。身为事务所主任的他,时间表上总是排得满满的。记者为采访高宗泽,“候”了将近一个月,电话的另一端,他那浑厚的声音非常清晰:“确实很忙,很对不起客户,让你也等了这么久。”  相似文献   

11.
双良集团的副总裁马福林在上海的时候见过一次胡润。 “有一次朋友聚会,有一个人说要带一个我们大家都听说过但没见过的人来,结果来的就是胡润。” “胡润的记忆力很好,一说双良,他马上说出是做中央空调的,老板叫缪双大,还说出了公司的总资产。我当时对胡润说,你不要再把我们列入你那个榜里去了行不行?我们做得并不是很大。只要你不把我们列入你的榜里,我可以再为你介绍三五个比我们大的企业。当时胡润笑笑不说话。”马福林这样回忆他与胡润的交往。  相似文献   

12.
6月20日,在广州举行的一个经济论坛上,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惠武称:“以目前的广州楼价,有七八成广州市民买不起房。”他还以自己为例说:“广州很多房子价格超过2万元,平方米了。我是副厅级干部,每月工资8000多元,两个月工资也买不起一平方米的房子。”  相似文献   

13.
“为什么要转型?”一名在京某机构供职的不愿透露姓名的山西籍青年学者透过镜片盯着记者反问,“你说为什么要转型?你以为乔家大院乔致庸的故事发生在今天?你不知道现在山西的煤商挣了钱全跑北京上海深圳甚至英国加拿大去了吗?你当记者的知不知道什么叫对未来有信心?再不转,山西就彻底没戏了。”  相似文献   

14.
永远无法忘记新疆女子那双眼睛,忧郁,绝望,孤独无助,那双眼睛一直在我的眼前晃着。将近一年前,我刚刚开始关于易性癖和变性人的采访,正值新疆一家报纸记者电话采访我,他问:“下一步准备写些什么书?”我告诉他:“变性人。”在那篇专访见报不久,我便收到你的来信,一封署名“一个渴  相似文献   

15.
媒体     
《南风窗》2008,(5):7-7
"郊区化"的后果本期《时代》以驻上海的资深记者比尔·鲍威尔的经历为蓝本,探讨中国大城市迅速向外扩张的现象:我的妻子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上海人,2004年春天我们从纽约搬到了上海,两年半之后我们在上海郊区一个叫松江新城的小镇买下一幢3层高、有5间卧室的房子。我们的房子坐落在黄浦江一条支流的岸边。有一个下午,我从屋里看到河的另一边,那里绵延数英里的大块土地尚待开发,当地农  相似文献   

16.
“你要把记者领来,就别怪我不拾你的面子!”王东灵在电话里“威胁”道。听她“威胁”的是河南省三门峡市湖滨区委宣传部长石旭民,他是应本刊记者之托,约请王东灵接受采访的。石部长没想到自己的请求会遭到王东灵的坚拒,一急之下,他说我现在就把记者领到你家楼下,看你见不见面?话音刚落,王东灵便果断地以开头那句话来作回应。此前,记者或托请当地朋友、或直接打电话约访王东灵,已数次被拒。中央电视台和河南电视台记者先后寻访王东灵,均铩羽而归,王东灵连面也没让他们见着。更早前的2005年12月底,王东灵获选“2005感动中原年度十大人物”第三…  相似文献   

17.
克隆年代     
有消息说,美国一位科学家在圣诞节那天宣称他将开始克隆人,在他的计划中。第一年的克隆人数为30万。这一新闻引起了全球“人类”的严重恐慌。吴先生能够想象得出,今后的世界将是一副怎样的热闹景象。 清晨,吴先生睁开眼睛,发现一张很熟悉的微笑的脸。“你是谁?” “我当然是你太太。” “真的?你怎么证明这一点?” “昨天晚上我们因为谁下床关灯而差  相似文献   

18.
两位年轻的记者立志用纪实报道的形式“写出有广东味的广东人”,闯出一片——自从《南风窗》开辟了"我"的系列专栏,一个个普通人走上了前台,一个个生活中的你、我、他被人们认识。读者们越来越关注'.我",当然,也越来越关注写"我"的两位年轻记者。一个暖洋洋的星期天,在电视台  相似文献   

19.
纽约,世界名城也,名不虚传。曼哈顿,更是城中之城,它的各个、方面可以说都很特殊,包括它的骗子。比如,我在纽约就碰到过各种肤色的骗子。刚到纽约的一日,正在著名的世界贸易中心内向地铁站走去,迎面过来一矮个小生。一看便知是我们的同类。他看着我迟疑地问:“你讲国语还是广东话?”“干吗?”他展开一张皱皱的纸条说:“我是新加坡人,在波士顿读书。来纽约旅游被偷。你能否给我点回去的路费?”我正迟疑地接过那破字条看时(内容与他说的一致),旁边杀过一说广东话的女子,大嚷:“别给他钱,他是骗子。刚才我已给了他3美元。”一见这女子,那小个  相似文献   

20.
在美国买房子 屈指算来,来美国已有五个年了,手头也有了些积蓄,加上老婆、孩子都跟了过来,就着手买房子,作长久打算。看了好多新房子旧房子,要么对房子不满意,要么对所在社区不满意,要么嫌房价太贵,可看了半年,房价就涨了半年,而且没有一点停的迹象,最后不得已咬牙花了近30万美元,在一个比较满意的社区买了一栋已使用了20多年的Ranch(平房)。 老父从国内来看我们,见我们花了200多万元人民币买了这么一个一拳可以打个洞、一脚可以踹倒一面墙的旧房子,很是心疼。他知道我们小夫妻这两年虽存了一些钱,但添置这添置那,现在手头离30万还差得远。而且他还担心我们在美国人生地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