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每到财政年度结账的时候,其中有一项内容是世界各大国首脑纷纷公布自己的年度收入和家产变化。2014年俄罗斯总统普京收入367.2万卢布(约合64万元人民币),美国总统奥巴马48,11万美元,德国总理月薪1.7万欧元,日本首相月薪205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2.7万元)。中国人的习惯,好像收入多少是个人的事,不该随便打听。记得前些年,时任俄罗斯总统的梅德韦杰夫访华,记者采访时很赞赏他的公布收入,梅氏反而吃惊地反问:"这有  相似文献   

2.
陶文昭 《党建》2010,(6):62-62
网络潮流,浩浩荡荡。国外政要都是弄潮儿,当今世界政治名流中,无论是美国总统奥巴马,还是俄罗斯总理普京,以及德国总理默克尔、法国总统萨科齐等,各自都有引入注目的“网事”。国外政要触网,一是利用网络了解民意。作为一国之领导人,民意是有效执政的基础。网络提供了通达而节俭的民意新渠道。  相似文献   

3.
梁衡 《学习导报》2014,(11):44-44
又到新的财政年度结账时,其中有一项内容是世界各大国首脑纷纷公布自己的年度收入和家产变化。2013年俄罗斯总统普京收入367.2万卢布(约合64万元人民币),美国总统奥巴马48.11万美元,德国总理月薪1.7万欧元,日本首相月薪205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2.7万元。)收入最高的是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年薪170万美元。  相似文献   

4.
<正>俄罗斯总统反腐事务局局长普洛霍伊在3月下旬访问了中国。普洛霍伊领导的反腐局,是俄罗斯总统普京重拳反腐的一张名片,通过这张名片,俄式"打虎""拍蝇"开始在国际反腐领域亮相。"总统反腐局"是个什么机构?俄罗斯"总统反腐事务局"成立于2013年12月,直属总统办公厅。根据总统普京签署的命令,反腐局的主要任务是确保总统反腐政策的落实,监督反腐法律法规的执行,保障国家各反腐机关之间协调运作,为总统提供专业的建议。此外,反  相似文献   

5.
普京总统在去年5月7日的就职讲话中说:"俄罗斯首任总统叶利钦在离开克里姆林宫时说的那句话许多人都还记得.他说:‘请珍爱俄罗斯.'我正是把这一点看做是总统的主要职责.我也要求同事们履行这样的职责.我还希望在爱国主义的事业中寻求俄罗斯人民的帮助,寻求所有珍惜我国命运的人的帮助."普京的这段话看起来并没有什么新内容,但它却再次向人民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他要团结俄罗斯全社会各种政治力量,重振俄罗斯大国雄风,把俄罗斯建设成为一个自由繁荣昌盛的世界强国.  相似文献   

6.
正一2009年5月15日,俄罗斯联邦总统梅德韦杰夫签署了"关于成立直属俄罗斯联邦总统的反企图篡改历史损害俄罗斯利益的委员会"的第549号总统令。总统令自签字之日生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一个耐人寻味的建议,让外高加索小国阿塞拜疆成为世界各大媒体的焦点。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与布什"一对一"会谈后,主动给等候在门外的各路记者送上猛料,他说:"如果俄美两国共同使用伊朗邻国  相似文献   

8.
正3月18日,俄罗斯现任总统普京毫无悬念地再次高票当选俄新一任总统,开启了自己的第四个总统任期。普京自2000年首次当选俄罗斯总统后,虽然于2008年至2012年期间担任总理,但始终是俄罗斯实际上的"当家人"。他一直将缔造强大的俄罗斯作为奋斗目标,在长期执政过程中虽屡遇重大挑战,却百折不挠、愈战愈勇,逐渐摸索出一套根植于俄罗斯国情的较为成熟的治国理念和方法。普京将在未来  相似文献   

9.
冷战时代,美国人说,国家总统是高危职业,世界上最危险的总统,第一是美国的,第二是苏联的。如今,冷战已经结束20多年,专家调查结果显示,美国和俄罗斯总统,依旧是世界上最危险的人,俄罗斯国家领导人依然排在世界刺杀名单的第二位。  相似文献   

10.
麦田 《廉政瞭望》2007,(11):54-55
在百感交集的心境中收拾行囊,交出权杖,离开曾经入住数年的最高官邸……2007年,欧洲上演了一幕幕"卸任戏"。在法国总统希拉克惜别爱丽舍宫后,英国首相布莱尔6月与唐宁街10号说再见。而明年,俄罗斯总统普京也将离开总统宝座。  相似文献   

11.
还剩默克尔?     
正今年4月在德国汉诺威举行的5国首脑峰会。美国总统奥巴马、德国总理默克尔、法国总统奥朗德、意大利总理伦齐、英国首相卡梅伦出席站在一起讨论"整个世界的走向"。没人想到的是,半年下来,五个领导人,四个都快"走"了……  相似文献   

12.
出访俄罗斯1992年11月,我访问了俄罗斯,同时也访问了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这是苏联解体、上述国家独立后,中国外长对这些国家的首次访问。24日中午,我从阿拉木图飞抵莫斯科,两小时后,就同叶利钦总统在克里姆林宫见了面。宾主刚一落座,叶利钦总统就切入主题,说我们两国关系开始了一个“新纪元”,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阶段。他又说,对华关系,无论在亚洲还是在世界政治方面,都将在俄对外政策中占优先地位。他还赞扬了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说俄罗斯与中国的合作,实际上已经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就是双方  相似文献   

13.
2008年5月7日当地时间12时,俄罗斯当选总统梅德韦杰夫在克里姆林宫宣誓就任俄新一届总统。卸任总统普京将总统权力标志——总统旗、特制俄联邦宪法文本和“祖国功勋”一级勋章移交给新总统。在俄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的见证下,梅德韦杰夫还接收了管理俄罗斯战略核力量的“核手提箱”。俄罗斯宪法规定总统为俄罗斯国家元首兼武装力量最高统帅,任期4年。42岁的梅德韦杰夫在今年3月2日举行的总统选举中以70.28%的得票率当选,这使他成为近100年来,俄罗斯(包括苏联时代)最高领导人中最年轻的一位。  相似文献   

14.
范建中 《唯实》2001,(2):43-49
普京的治国目标和国内政策取向2 0 0 0年 5月 7日 ,普京正式就任俄罗斯第三届总统。这标志着俄罗斯的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作为俄罗斯新世纪的首任总统 ,普京面临的挑战性的问题就是把一个什么样的俄罗斯带进 2 1世纪。对于这一问题 ,普京在竞选期间的一系列言论已作出了回答。普京的战略目标是把俄罗斯变成一个伟大的国家和富强的民族 ,即“强国”和“富民”。他在《千年之交的俄罗斯》一文中指出 ,“俄罗斯在政治和社会经济动荡、剧变和激进改革中已精疲力竭”,“俄罗斯正处于其数百年来最困难的一个历史时期”。1他说 ,俄罗斯已不…  相似文献   

15.
《党建》2008,(5)
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2月14日在克里姆林宫召开总统任期内最后一次年度大型记者招待会。普京说,他已准备好出任俄总理。莫斯科卡内基中心政治分析师玛莎·利普曼如此评论这次记者招待会:演说者不是一名即将退休的政治家,而是一名正在谋划积极未来的人。  相似文献   

16.
6月3日至5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对俄罗斯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工作访问。访问期间,克林顿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先后举行了6个多小时的会谈,重点讨论了战略安全问题。双方虽然签署了关于战略稳定原则的联合声明等四项文件,但在关键的《反弹道导弹条约》命运问题上未能取得突破,俄美关系依然面临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17.
2012年5月6日,法国总统大选第二轮投票结果揭晓,社会党候选人奥朗德击败萨科奇,成为自1995年密特朗两届任满退休后,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首位左翼总统。但联想到当萨科奇和奥朗德选战方酣,选情胶着之际,德国总理默克尔和英国  相似文献   

18.
张铁钢 《党课》2012,(8):4-12
随着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正式宣布普京当选为新一届俄罗斯总统,历时近半年的俄罗斯总统大选终于落下帷幕。虽说大选之途并不平坦,但曾经担任八年总统、四年总理的“硬汉”普京有惊无险地在俄罗斯人民的支持下击败其他四位竞争对手,成功地上演了“王者归来”的好戏,为俄罗斯政坛书写了新的传奇。对再次入主克里姆林宫的普京总统而言,能否带领“俄罗斯”号航船成功驶向大国复兴的彼岸,不仅为俄罗斯百姓所关注,也为国际社会所瞩目。  相似文献   

19.
2006年3月2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抵达北京开始访华,并与胡锦涛主席举行了中俄首脑定期会晤。这是2006年中俄高层领导的首次会晤。22日,两国元首共同出席了“俄罗斯年”的开幕仪式,持续一年、涵盖多领域的“俄罗斯年”的约二百多项活动随后将陆续展开。“国家年”是中俄两国关系史上的一个创举2006年是中国的“俄罗斯年”,2007年是俄罗斯的“中国年”,这在中俄两国关系上还是第一次。2004年10月普京总统访华时,与胡锦涛主席共同批准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实施纲要》。《纲要》规定,双方将于2006年在中国举办“俄罗斯年”,2007年在俄罗斯举…  相似文献   

20.
《先锋队》2010,(6):53-53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不久前在总统反腐败委员会会议上要求有关部门研究对腐败分子实行重罚的可能性:梅德杰夫说,“对腐败分子来说,最致命的打击或许是剥夺其财产”,但剥夺财产从司法程序上来说很难实现,“实行数倍于贿赂的重罚会相当有效”。他要求总统办公厅和政府认真研究这一提议。梅德韦杰夫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